原創 趙玉潔 上海十院 常笑健康
▼本文作者▼
日常生活中其實很容易會吃到一些不乾淨的食物,或者是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而刺激到腸胃,就很容易引起急性胃腸問題。
那麼如何科學處理急性腸胃炎呢?三大妙招教給你~
01
定時定量吃飯,合理飲食是關鍵
吃飯一定要定時定量,最好是將早餐時間定在早晨的七點半,午餐定在十二點,晚餐則可以放在十八點,同時吃飯千萬不能暴飲暴食,一定要控制好攝入的食物的量,即使是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多吃,吃飯最好是保持八分飽就可以了。
合理飲食調養在治療腸胃炎過程中也是重要一環。如果不重視飲食調養不僅會加重病情、延長病程,而且影響療效。當急性期病情較重時,患者排便次數多,常伴嘔吐,嚴重者會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此時應禁食,使胃腸道徹底休息,依靠靜脈輸液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腸胃炎患者嘔吐停止後可選用清流質軟食,注意少量多餐,以每日6~7餐為宜。開始可給少量米湯、藕粉等。待症狀緩解,排便次數減少,可改為全流質,如增加雞蛋羹、鹹蛋黃米糊、蓮子米糊等等食物。儘量少吃產氣及含脂肪多的食物,如牛奶及奶製品、蔗糖、過甜食物以及肉類等。
02
調養腸胃食物吃起來,謹防病從口入
患者可以多吃一些養腸胃的食物,比如用胡蘿蔔煲粥,這種粥能夠起到非常好的養腸胃的作用,可以固定一個量吃個兩三天,等感覺精神好多了,再調整患者的食量。期間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進食油膩或者生冷食物。
生食水果、蔬菜時,要注意消毒處理。切生熟食的刀板分開放置、使用,不吃無證小攤上的食品。天氣轉涼時,冰鎮水果、飲料應該少喝。注意烹飪方式儘可能清淡,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遠離疾病還得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食前要多洗手,毛巾經常暴曬或用開水蒸煮殺菌消毒,室內外溫度不宜相差過大。年老體弱或慢性病患者儘量不洗涼水澡。如果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醫,切勿亂吃止痛藥。
03
喝粥服藥,科學喝水
如果急性腸胃炎發作起來比較嚴重,吃飯都成了問題,不能吃進去東西的話,可以吃流質或喝一些煲地非常爛的粥,喝粥也需要少量多餐,如果嘔吐明顯無法進食的話,還需要靜脈補液。
急性腸胃炎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尤其是自覺口乾、尿少、皮膚凹陷等情況下,說明有一定程度的脫水,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不能吃生冷的水果和食物,更加不能喝飲料。
特別提醒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患者,如果不小心患上急性腸胃炎,一定要加倍注意,最好上醫院治療。尤其是糖尿病病人,一旦胃腸部位感染,容易引發酮症酸中毒,這是糖尿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甚至會危害生命。
最後,牢記「節制衛生」四個字是關鍵!
作者介紹
趙玉潔 副主任醫師
博士,碩士生導師
上海第十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簡介: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消化內鏡俱樂部委員;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六屆消化科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上海市微生物學會委員;
主持上海市科委項目、同濟大學優秀青年培養計劃、上海醫學院青年骨幹基金、黎介壽院士腸屏障基金等項目。
擅長:胃、腸疾病:如炎症性腸病,胃潰瘍,腸道潰瘍,幽門螺桿菌,食管炎,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診治和內鏡下治療。
門診時間:周三下午,5309室。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