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軍錦州舊事

2020-12-19 搜狐網

  雖然王立軍已因罪獲刑15年,但時至今日,在這個王立軍曾擔任副市長兼公安局長的東北重鎮錦州,提起王立軍的舊事,仍是「一抓一大把」。

  有的百姓仍懷念王曾經營造出的「喊一嗓子就來警察」的那種「安全感」。然而王立軍調任重慶,卻使得錦州眾多警察歡喜異常;王最終獲罪,令眾多錦州警界「預言家」為自己的「先知先覺」而倍感欣慰;而諸多曾遭迫害的民警,仍走在申訴的路上。這種內外形象和評價的嚴重背離使人感到困惑。

  有媒體形容, 從遼寧到重慶的近28年從警時間裡,王立軍一路過關斬將建功立業的江湖秘訣是三套王氏刀法:打黑、治警和包裝。而正是在錦州,王立軍完成了這一秘訣的集中演練,不僅形式多樣,而且「彈性」十足,為之後的重慶模式打下了成型的基礎。

  極端治警

  在王立軍任期內,受過處理的至少有幾百人。王立軍留給下任乃至下下任班子的,是一摞摞的申訴材料和一批批的警察上訪。很多上訪民警得到有關領導的答覆是這樣的:「告王立軍的警察太多,解決不了!」

  毋庸置疑,從鐵嶺到錦州再到重慶,從嚴治警,均讓王立軍權威的樹立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作為錦州市公安局局長,上任伊始,王立軍便調集700餘名警察,用53個晝夜擒獲變態殺人狂許貴柱。而由此案開始啟動的「倒查機制」,令13名警察被處分,凌河公安分局康寧派出所副所長及一名警察被「雙開」,該分局副局長被行政撤職。理由之一是:許貴柱家離康寧派出所僅100多米,完全符合11項對犯罪嫌疑人的推測特徵,但他們沒有將其排查出來。

  這是王立軍治下錦州警察被「辭退」(東北稱作「扒皮」)的發端。自此開始,「辭退」一個警察,並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何翼原是錦州凌河區一名派出所民警,2008年他的一位多年的朋友出事被逮捕,其家屬託何翼幫忙從北京找個律師提供諮詢,看怎樣才能辦理取保候審。王立軍因此將何翼辭退,理由是為犯罪嫌疑人的違法活動提供幫助。

  曾任凌河分局錦鐵派出所刑警隊中隊長的申智勇和付克勤,在找不到任何過錯的情況下,最終以「文化業務素質低下,不適合公安工作」的理由被辭退,而申系大學本科畢業,二人多次立功受獎,是凌河分局公認的優秀警察。

  但是,並不能因其治警嚴厲便認為王立軍在管理上毫無「彈性」。

  有錦州警察反映,對於與王立軍個人關係好的幹警,犯了事也沒有任何追究。

  「王立軍找『替罪羊』為自己開脫,也體現了他在管理上絕不僵化。」一位刑警表示。王立軍任期內,錦州出了幾起影響惡劣的大案:市政協委員邢珍珠及保姆夫婦共3人在家中被殺;交通銀行菊園儲蓄所被劫,搶走現金15萬元;市公用事業局局長在辦公室被綁架勒索40萬元等。

  而形象治警則是王立軍的另一個癖好。推出「文化沙龍」「與歐美警務接軌」「成立女子防暴隊」等多種舉措,可以看出王立軍對形式感的追求,這也和之後其在重慶的系列做法一脈相承。

  錦州市局一位老民警成了王追求「形式感」最早的犧牲品。他用喝水的大茶缸在文化沙龍喝咖啡,這直接導致他被發配到錦州最偏遠的派出所,直到退休。

  總警力達到573人,佔全局總警力16.5%的錦州交巡支隊的成立,則實現了王立軍「將更多的警察放到大街上」的願望。「那是一個個擺在最顯眼地方的政績樣本,他喜歡那種整齊劃一、一呼百應的感覺。」一位警察說。

  2003年12月26日,錦州市公安局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女子防暴警察大隊,這是王立軍形象治警的又一成就。隊員平均年齡26歲,均為大專以上學歷。身著藍黑色防暴服,頭戴鋼盔或紅色貝雷帽,手持微衝或狙擊步槍。

  可英姿颯爽的女子防暴隊,不久就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投入實戰沒幾天,就被嫌疑人用刀捅傷了兩個,一個扎在肚子上,另一個扎在大腿上。」 一位交警告訴記者。

  「再到後來,就不能說王立軍在治警了,他實際上是管制,甚至已經達到變態的程度。」一警察如此評價,「一位民警因車禍眼睛受傷造成斜視,有一次碰見王立軍敬禮問好,王認為劉故意斜眼看他不尊重他,一句話就從市局給攆到馬家派出所。而其領導到王立軍那裡做解釋說明,也差點被免去職務。」

  王立軍動用大量的技偵手段,對警察進行監聽、監控,令錦州警察至今都杯弓蛇影。「請給我打這個固定電話,」記者電話聯絡一位李姓民警採訪,收到他的簡訊回復。

  「陌生電話都不接,我們的手機是登記的公安號,在哪個點、哪個基站打的電話,馬上就能查出來,」這位李姓民警說,「監聽、攝像跟蹤、暗中調查這些手段在我們身上都用過。」李表示,這就是至今大家還保持高度警惕的原因。

  部隊轉業的副縣級幹部、刑偵支隊政治處主任徐大國因一句話獲罪,被貶往太和分局降格為副縣級調研員。「局裡那時成立了個機關事務委員會,說市長讓檢查衛生,每周好幾次,有一次我就順嘴說了一句,『市長也得做點正事,不能天天檢查衛生』,這話傳到王立軍耳中,我的職業前途就畫句號了。」徐大國表示。

  與此同時,王立軍管制的外延不斷擴大,甚至波及到了鐵路。據介紹,2007年,一位副省領導途經王立軍管區地界,王立軍動用大量警力進行超規格「警衛」。當浩浩蕩蕩的車隊途經一鐵路路口時,被一輛行駛的火車攔住。王立軍強壓怒火,送走領導後又返回事發道口,破口大罵並動手毆打火車司機,司機的大蓋帽被打飛,扇耳光後當即宣布刑事拘留火車司機(後因無法訴訟被取保候審),同時免除了幾名警察職務。

  據了解,在王立軍任期內,受過處理的至少有幾百人。王立軍留給下任乃至下下任班子的,是一摞摞的申訴材料和一批批的警察上訪。很多上訪民警得到有關領導的答覆是這樣的:「告王立軍的警察太多,解決不了!」

  「很多人不僅政治前途被葬送,在交巡合併建立平臺的時候,各警種被打亂,刑警去幹交警的活,經偵去幹刑警的活,浪費了人才,斷送了很多人的技術前程。」有民警表示。

  「王立軍在錦州的種種做法,已經是天怒人怨。」警察張一(化名)說。但奇怪的是,在王立軍調走之前,重慶來人考察王立軍卻是一片讚揚之聲。這一點,基層民警甚為不解。市局機關的有關領導透露玄機,「快說點好的讓他趕緊走吧,你說不好的他走不了怎麼辦?」

  包裝神化

  從早期持槍躍馬再到中期螢屏上親身演繹,王立軍英雄形象已深入人心。或許是意識到如此描摹下的英雄雖然高大但難脫草莽,錦州便成了王立軍向「學者」轉型向「學術」靠攏的起點。

  打黑英雄令群眾由衷敬佩、擒變態殺人狂令王立軍聲名鵲起、交巡平臺使市民安全感倍增、倒查機制讓警察作風整肅……王立軍在錦州的業績至今仍被很多錦州人所津津樂道。

  「看人總得客觀,王立軍有罪但也不能說一點好事沒做。當年要不是他來好好治治那些警察,錦州的治安還不能好。後來成立交巡平臺,喊一嗓子警察就來,才知道什麼叫安全感。」錦州市一位中學退休教師表示。

  「王立軍誰的面子也不給,就是市裡主要領導也不行。」據一位知情人講,「有一次,市裡一位主要領導的親屬出了點事被警察抓進看守所,這位領導就找到辦案的民警講情,民警一看事不大就放了,調解處理。結果王立軍知道後,將辦案警察處理了,又把人重新抓了回來。」這個故事當中,王立軍可謂出於公心不領私情,盡到了一個公安局長的職責。

  「錦州百姓對他,至今仍有讚美之聲,多少人崇拜他呀。王立軍現在都被判刑了,還有人說那是在往英雄身上潑髒水。」張一說。他認為這種內部和外部評價的嚴重矛盾與割裂來源於王立軍格外注重的自我包裝和宣傳。

  王立軍的自我宣傳不僅蒙蔽了廣大群眾,連出差辦案,南方的同行談起錦州公安局長言語當中也充滿敬慕。

  從早期持槍躍馬再到中期螢屏上親身演繹,王立軍英雄形象已深入人心。或許是意識到如此描摹下的英雄雖然高大但難脫草莽,錦州便成了王立軍向「學者」轉型向「學術」靠攏的起點。

  「他剛到錦州時還沒感覺,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王局長言必談『文化』。」一位錦州公安局行政處的民警表示。

  2003年,交巡支隊的出警儀式會場上撒出的紅紅綠綠的宣傳單上,王立軍的頭銜已經有10個之多。「不知不覺,我們的局長已經成了國際法醫、研究生導師、什麼協會理事,會場上的民警都捂嘴笑,」 張一說,「而且他還經常出國參加學術會議。」

  「下面請錦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錦州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王立軍博士講話!」在一次全局大會上,王立軍講話前主持人的這段鋪墊,一時成為笑柄。

  在重慶有「藍精靈」忠實地記錄言行,而早在2003年的錦州,王立軍就已經開始使用「網絡水軍」進行輿論轟炸了。

  「王立軍剛到錦州的時候,我異常佩服他,因為我是做電腦技術的,網上到處都是關於他的帖子,對他的事跡耳熟能詳,」當地一位技術人員表示,可突然發現,那一段時間關於王立軍事跡的網帖密集得超乎尋常,「我一探測恍然大悟,敢情那帖子都是從同一臺電腦裡發出來的,ID再變化,硬體變不了。」該技術人員表示。

  錦州織網

  據知情人透露,王立軍當時對很多領導幹部用了電話監聽、竊聽、調查等手段,有問題的把小辮子攥在手裡,沒問題的也起到威脅恫嚇的作用。

  遼寧省公安廳有人透露,王立軍在鐵嶺搞的已經很不好了,到錦州屬於「保護性」調動,這個全國警察的標杆、一級英模,再不走就要出麻煩了。

  在錦州,有「政府賓館」之稱的北山賓館,有一間王立軍的專用房間,不對外開放。「這種待遇不是每個市領導都有的,只有王立軍敢這樣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知情人表示,王立軍一直在錦州精心編織著一張網。「他首先是利用自己職權的便利,控制比他職位高的人。」據知情人透露,王立軍當時對很多領導幹部用了電話監聽、竊聽、調查等手段,有問題的把小辮子攥在手裡,沒問題的也起到威脅恫嚇的作用。「這樣不管王立軍如何專橫跋扈、張狂囂張,沒有人敢出來說話,因為他控制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知情人表示。

  對下級更是如此,據說對當時錦州市公安局局黨委班子其他成員,王立軍在大會上也能公開罵娘。

  錦州經濟領域的知名人士,均是王立軍這張網上一個個節點。知情人表示,很多民企的老闆、國企的董事長,都是王立軍的座上賓。而錦州市當時為招商引資,保護大企業利益,出臺的「平安衛士卡」,則給王立軍在更大範圍內、更深入接觸結交經濟界人士提供了便利。

  「平安衛士卡」在錦州民間被稱為「錦州綠卡」和「護身符」,總共發了173張。發放的對象是國企和大型私企的董事長、總經理,有名有姓。

  而時任凌河分局錦鐵派出所刑警隊中隊長的申智勇和付克勤,卻因為這張卡,觸碰到了王立軍的那張網而被辭退回家。

  「『平安衛士卡』明確規定,持卡人發生交通事故或者是違章,不能扣車不能扣人,一般違章不予追究。但是實際操作當中,很多違法行為咱們都追究不了。人家出示這張卡,咱就不能再行審查。」付克勤表示。

  2008年1月4日,錦鐵派出所接到舉報有人吸毒,請示領導之後,刑警隊5人出警,將當事人劉文海帶到派出所詢問。經核實,1小時後劉文海離開派出所。

  「在這起吸毒案件中,我們沒有違反法律規定8小時留置時間,嚴格按照規定執法,沒有任何過錯。沒想到,此事卻觸怒了王立軍。」申智勇表示。

  申表示,後來了解到這個劉文海是王立軍的朋友,此人系做鉬礦發家的大老闆,非常有錢,「對我們的『辭退決定』裡說,劉出示了『平安衛士卡』之後,我們仍繼續扣留審查沒有放人,但在審查過程中劉確實沒有出示那張卡。」申智勇表示。

  王立軍對申、付二人下此重手的另一個原因是,劉文海系錦州市人大代表,而當時該市兩會在即,王立軍能否繼續當選副市長,還有賴代表的投票。2009年6月,申、付曾經核查的當事人劉文海在錦州市一洗浴中心吸毒時死亡。

  申智勇和付克勤二人為此8次進京上訪,但時至今日,王立軍對他們極端的處理仍沒得到糾正。公安部有關專家表示,所謂的「平安衛士卡」本身即是違法的。

  揮金如土

  有分析者認為,王立軍如此揮霍,沒有龐大的資金支持他很難維持,如此看來,王立軍把「打黑」變成「黑打」,變相攫取民營企業資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錢是什麼?王立軍沒有錢的概念。」行政處一民警表示,從王立軍身上才知道「花錢如流水」的真正含義。

  當地民警稱,王立軍在錦州時,每天消費兩三萬元是一種常態。「更要命的是,他從來不籤字,誰找他籤字就下崗。這爛帳怎麼處理,那是你下邊人的事,要你幹嗎的?」行政處負責後勤保障的人員每天都忐忑不安如履薄冰,擔心「哪天出事,說不清楚」。

  2007年,交巡大隊一民警在巡邏中丟了一支手槍,被賣菜的農民撿到。王立軍當時從他的車上拿出5萬元給了農民。「這錢不知道算是公安局獎勵的,還是他個人給的,搞不清楚。」民警們私下議論但沒人敢問。

  而關於「王立軍穿的衣服從頭到腳平均五六十萬元」;「2004年10月,錦州市公安局在大連舉辦的第11屆國際顱面鑑定學術會議上,王立軍拿著200多萬現金去參會」;「王立軍的悍馬防彈車十年前價值170萬元,把中央警衛局的官員都驚著了」;「小民警跑官要官進貢的十萬八萬,王立軍根本看不上眼」;「王調來不到一年就把年收入幾百萬元的車輛檢測中心,以50萬元承包給一個瀋陽人」等等類似傳聞,用當地警察的話說「一抓一大把」。

  據一位曾經在經偵支隊工作的民警反映,王立軍不光花錢,還定時定量跟下邊要錢。「他每年都給下邊派罰款任務,逼得沒辦法,只好把手頭的案子全放下,先到處去抓錢。」一位曾經在經偵支隊工作過的民警說,當年7月份,王立軍找各支隊領導談話,要求到11月份交460萬元,不能幹馬上換人。

  據該民警講,更離譜的是稅偵支隊,因為到期實在完不成任務,最終沒辦法到銀行貸款湊夠450萬元上繳。這一事件成了當時錦州警界的笑話。

  據太和分局的一位民警稱,一次搞大型活動,因市局資金緊張,局長把各分局局長召集到市局開會,跟各分局借錢,有的借五萬元、有的借十萬元。

  有分析者認為,王立軍如此揮霍,沒有龐大的資金支持他很難維持,如此看來,王立軍把「打黑」變成「黑打」,變相攫取民營企業資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相關焦點

  • 重慶事件 | 王立軍「打黑」真相
    在重慶故事落幕之前,王立軍並未像離開錦州那樣,發表正式的謝幕詞。2008年6月,王立軍曾在錦州市公安局《警察文化沙龍》上發表《我心永駐》一文。這是他離開錦州的謝幕詞。三號制槍點在溶洞,王立軍一度準備用火箭炮炸毀溶洞,因在場的公安部刑偵局領導不同意,此舉遂作罷。圍觀的一位當地老者對許令稱:一輩子就看到兩次解放軍進城,一回是解放,一回是這次。秀山緝槍後,2009年2月,王立軍接替劉光磊,成為重慶市局黨委書記。現在看來,這是此後三年重慶打黑的起點。這也是王立軍仕途最為順遂的時期。
  • 江蘇「政法虎」王立科自首 曾是王立軍副手
    王立科曾是重慶市公安局原局長王立軍的副手。王立科2002年6月獲任遼寧省錦州市公安局副局長,約一年後的2003年5月,王立軍亦被調往錦州擔任該市公安局局長、黨委書記之職,成為王立科的直屬上級。2006年12月,王立科調離錦州,並升任鄰市葫蘆島的公安局局長兼黨委書記,總計兩人共事約有3年半時間。
  • 王立軍事件始末——超詳細版
    在刊登《王立軍是如何煉成的?》《王立軍打黑真相》《學者王立軍》等,揭露王立軍從遼寧到重慶從警近28年從警一路過關斬將建功立業的江湖秘訣,是三套王氏刀法:打黑、治警和包裝,以及重慶打黑黑幕等之後,《南都周刊》次刊發《王立軍東窗事發》的文章,回顧王立軍東窗事發前後的種種。
  • 王立軍常用詞盤點
    【沉潛】2010年1月20日,在交巡警勤務專題會上,王立軍解釋了何為沉潛:能沉下去,還能潛上來。這個詞,一是源自網絡,王稱,"2008年網絡最驚人的語言叫沉潛",二是源自電視劇《潛伏》,2011年6月14日、17會見司馬南、李少紅時,王立軍都提到重慶要拍《潛伏》,稱這是專業的"沉潛"。接待媒體、文藝工作者時,王立軍都會提到"沉潛"。
  • 最新曝光:自設造槍點…王立軍打黑內幕,聳人聽聞!|刑法庫
    「緝槍治暴」隱情在重慶故事落幕之前,王立軍並未像離開錦州那樣,發表正式的謝幕詞。2008年6月,王立軍曾在錦州市公安局《警察文化沙龍》上發表《我心永駐》一文。這是他離開錦州的謝幕詞。在這篇臨行自白中,王稱:讓我從渤海之濱,去感受巴山夜雨。
  • 王立軍打黑案背後:鯨吞民企資產變相收歸國有
    王立軍表示,只要是黑社會,馬上叫銀行把它吞進去,或是政府一次性拿過來。有退休高官參觀完打黑展覽後,王立軍便在解說稿中加入該領導贊成打黑的內容,並稱這是領導對他的耳語。2008年6月,王立軍曾在錦州市公安局《警察文化沙龍》上發表《我心永駐》一文。這是他離開錦州的謝幕詞。在這篇臨行自白中,王稱:讓我從渤海之濱,去感受巴山夜雨。在重慶,王立軍的開幕式是低調的夏季治安綜治行動。
  • 淄博市原招商局局長王立軍被查!
    淄博市原招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立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淄博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王立軍法庭最後陳述:我知罪、認罪、悔罪
    被告人王立軍:1959年12月26日出生,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人。2007年底,時任遼寧省錦州市公安局局長的王立軍與薄谷開來(已判刑)結識。後王立軍被調往重慶市,先後擔任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黨委書記、局長,副市長等職,一直與薄谷開來一家來往密切。  「對檢察機關指控的犯罪,我知罪、認罪、悔罪。」他說,我的行為是犯罪行為,希望通過審判挽回和消除在國際國內所造成的嚴重影響,同時希望通過審判警示社會,讓更多人從我身上吸取教訓。
  • 歷史上的今天2012年2月6日王立軍事件發生
    2012年2月6日 和另外兩名領事進行了會談,其中涉及了王立軍的上司薄熙來的腐敗及與黑社會勾結的問題以及中國警方對持不同政見者的鎮壓的問題。 之後,何孟德立即與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取得聯繫,而駱家輝又馬上同美國國務院高官聯繫,建議給予王立軍庇護並同意他留在領事館內。但是白宮方面出於對中美關係的影響的及即將到來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的考慮,否決了駱家輝的提議。
  • 王立軍教授把中國29所大學釘在恥辱柱上——當然包括北京大學
    其中兼職最多的是王立軍同志 —— 他1995年從遼寧警官高等專科學校獲得第一個高校職務,到2012年從四川美術學院獲得最後一個教職,17年間,初中畢業的王立軍在29個高校、研究機構獲得兼職教授、主席等頭銜。
  • 錦州沒有錦州燒烤
    這不僅需要燒烤師傅們具有超高的技藝,對錦州燒烤界的默契也是巨大的考驗。 180 位燒烤師傅身穿白色 Polo 衫,印著紅色「錦州燒烤」字樣,頭頂高高的白色圓筒帽,像是做麵包西點的大廚。他們齊心協力地大喊著:「一!二!三!翻!一!二!三!翻!」口號聲、鼓掌聲、叫好聲壓過了洶湧的海浪,而這時候,錦州夜市的燒烤大排檔,老闆和老闆娘正在叫喊路過的錦州大弟。
  • 錦州 - 錦州--遼寧頻道
    [1]錦州是遼寧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遼寧省 14座城市可按區域劃分為三個組團,一個是以大連為中心的遼東半島城市群,一個是以瀋陽為中心的遼寧中部城市群,再一個就是以錦州為中心的遼寧西部城市群。京哈鐵路、瀋山鐵路、錦承鐵路和京哈高速公路、阜錦高速公路、丹錫高速公路在境內縱橫交匯。通過錦州小嶺子機場中轉聯航可在一日內飛往全國各地。
  • 營口人在錦州,不能不說的錦州燒烤
    12年大學畢業,回到東北便一直在錦州工作,七年來基本吃遍了錦州大小燒烤點。記得剛來那天,便被遼工的朋友帶去吃了一家鐵北的「某雞頭燒烤」,那會他家生意還真是火爆,也是我第一次吃錦州燒烤。而悄然間,各大小燒烤店門前,都立了一個高大的大石碑,赫然銘記曰:非物質文化遺產「錦州燒烤」,而且聽說錦州還組織成立了「錦州燒烤協會」,錦州燒烤文化可謂比錦州經濟發展的還為迅速,已然有成為錦州名片的勢頭。坊間網絡更有戲稱錦州是「輕工業搖麥、重工業燒烤。」
  • 驚豔世界的味蕾 錦州凌海市「錦州小菜」
    黃瓜、芹菜、豇豆這些普通的蔬菜,在錦州的醬菜師傅手裡,就算經過了海鹽長時間的醃漬,仍舊色澤鮮綠、脆嫩爽口,而它入口獨特的鮮味則來源於添加了渤海灣打撈的烏蝦釀製出的滷蝦油。相傳公元1682年,康熙東巡祭祖時吃了這道「錦州小菜」後胃口大開,遂定為貢品。
  • 無線錦州
    無線錦州 新聞 大小: 25.55M
  • 錦州南山公園:錦州最受歡迎的戶外運動公園
    錦州南山公園位於目前的錦州市區最南部,女兒河南岸的209省道西側,公園全稱「錦州南山生態運動公園」。通過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個公園在定位上的野心,「生態」與「運動」都是當今時代最受追捧的話題,而敢於喊出這樣的口號,自然也是要有相當的勇氣了。
  • 錦州八大美食
    錦州市位於遼寧省的西南部、「遼西走廊」東部,是連接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錦州要品嘗一下的8道地方美食。1、錦州幹豆腐錦州幹豆腐以「幹、薄、細」著稱。「幹」是指豆腐壓得實、乾爽;「薄」是指每張豆腐厚薄如紙,太陽底下能透亮兒;「細」是指豆腐裡不含豆渣,口感柔和。
  • 盤點錦州3所「最牛」高中,錦州中學一路領先
    錦州市遼寧省重要的教育中心,擁有遼寧工業大學、渤海大學、錦州醫科大學、錦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8所高等校、24所中專以及22家科研院所,基礎教育也有著較好的發展基礎,省示範性高中數量位居全省第三位,其中錦州中學、渤海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北鎮市高級中學應該是錦州眾多高中裡名列前茅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3所學校的情況。
  • 華夏美食|遼寧錦州
    錦州位於遼寧省西南部、「遼西走廊」東端,是連接中國華北和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古城錦州美食豐富,特色鮮明,不僅具有濃濃的東北氣息,而且還能嘗到全國其他地區的風味小吃。如果需要把一種飲食作為一個城市的象徵,那麼燒烤就是錦州的代表。
  • 錦州:萬年裡「東梅燒烤」,這家燒烤店在錦州燒烤界是怎樣的存在
    錦州燒烤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了錦州最有影響力的一張名片,從單純的吃,到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賦予了諸多內涵。記得十年前來錦州吃燒烤,那感覺真是好得不行,大有「從前的燒烤都白吃了」的感覺。而隨著後來,吃得越來越多,口味可能也跟著越來越刁鑽,漸漸的也是味覺失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