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基金會王行最:發揮民間組織在「一帶一路」中的重要作用

2020-12-14 環球網

2017年4月27日,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北京融智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院協辦的「一帶一路 公益先行」主題沙龍活動暨中國企業海外公益之路研討會在中國扶貧基金會召開。在中國國際影響力提升的大背景下,國內公益組織的國際化之路已悄然展開,對此環球網專訪了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會長王行最,後者就扶貧基金會的海外公益的開展進行了詳細闡釋。

中國扶貧基金會國際化分為三個階段

據王行最介紹,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國際化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5年至2009年,提出了國際化戰略,也對世界上發生的自然災害進行救援響應,但是人員基本上沒有走出國門,屬於不出國門的國際化;第二階段是2009至2013成立專門的國際發展部,也開始走出國門實施項目,蘇丹蘇中阿布歐舍友誼醫院是標誌性的項目,從調研、設計、實施、監測和後續管理全流程管理,但是人員沒有常駐海外,屬於出差式國際化;第三個階段是2014年開始,以註冊設立緬甸和尼泊爾辦公室為標誌,開始派工作人員駐紮受援國,長期開展項目。

除此外,王行最表示:「在這個12年的探索裡程裡,扶貧基金會總共投入的基金大概一億兩千萬,開展援助的國家是16個國家,為中國民間外交提供了參考模式。」

詳解境外開展活動流程

扶貧基金會在境外開展公益活動,王行最強調主要有三種動因,「一是因災救援進入,比如尼泊爾;二是有足夠資金資源支持,如衣索比亞;三是戰略性進入,如緬甸。也就是說這個地方現在沒有災難,也沒有人向我們提供資源,但我們覺得這個地方對扶貧基金會、對中國的公益組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我們就會開啟相關調研,後期才會有資源導入。」

因政治文化差異「交了學費」

中國民間組織走出去是大勢所趨,當談到在實際運行過程遇到的問題和困擾時,王行最表示:「過程中有很多的困難和麻煩,確實因為不了解受益國的法律規定和風俗習慣,造成了一些誤會和項目遲緩。例如,我們從中國採購了物資到蘇丹港,然後它裡面有各種各樣的規定,後來我們就清關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把清關這套手續辦好,所以這個項目拖得時間比較長,這種挑戰也是巨大的。」但是,隨後強調道:「隨著海外工作的經驗積累,這種困難和障礙回事能夠提前規避掉的,我們也在不斷總結在走出去的經驗教訓。」

中國NGO走出去符合人道主義精神和國家發展利益

中國經濟持續增長,GDP成為世界第二,在政府倡導「一帶一路」策略的大背景下,中國民間組織走出去是符合人道主義精神和國家發展利益的,是正確的。「中國社會與國際已經形成一個密切的整體,中國根據商務的統計,中國在海外的投資設立的企業有兩萬多家,直接涉及的存量大概有七千億美元左右,這是非常龐大的一個數字,那麼如何保護好海外投資利益,通過公益柔性的切入實際上可以使我們海外投資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護,效果可能會更好;同時從公益機構本身來說,未來在國內遇到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海外的話存在比較好的機會,所以也需要走出去。對於那些質疑也是基於上述原因的考慮。」

中國NGO走出去存在挑戰需得多方助力

中國的社會組織走出去的困難有很多。發展時間短,力量弱一些是普遍情況,如果機構有能力也有意願走出去,還會遇到戰略規劃、人才儲備等問題。

對此,王行最介紹道:「面對這些問題我覺得就是首先是政府的有所作為,政府應該坐下來一塊討論,如果真的鼓勵公益組織走出去,參與國家的公共外交,援外戰略和『一帶一路』戰略,那這些問題要有人研究,政府需要制定相應的策略、政策和法規。看起來有民間組織走出去到海外從事公益項目是民間組織的事,實際是系統的工程,需要政府、企業公益組織、學界、媒體共同攜手,創造一種比較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宣傳氛圍,同時也需要一些政策上的突破和資源上的提供,只有這幾個方面攜手合作解決了這些問題那我們這些民間公益才能大踏步的走向國際。」

中國NGO未來將在全球治理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目前中國民間組織走出去的領域主要包括參加國際性會議,在人權、減貧、婦女兒童權利保護、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聲、展示和澄清中國立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民生項目;在全球重大災難時開展緊急救援,與世界各國開展人文交流等活動。「未來中國民間組織走出去需要在全球治理、民生項目和緊急救援方面做得更多,發揮更大的作用。」王行最對此充滿信心。

相關焦點

  • 王行最:四大步驟成就扶貧秘笈,助力貧困人口跨越生命之坎|2020中國...
    行業資深專家學者、主流財經媒體總編輯、企業高管等共聚一堂,深入探討媒體、企業在脫貧攻堅、公益慈善事業中如何發揮作用,分享優秀扶貧公益案例,助力中國公益財經事業新發展。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王行最到會並發表主旨演講《我們是這樣做扶貧的》。據王行最介紹,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於1989 年,是一家以扶貧濟困為宗旨的全國性慈善組織。
  • 「一帶一路」公益行:中國民間公益組織走出國門
    主辦方供圖「一帶一路」公益行:中國民間公益組織走出國門 傳播「全民慈善」理念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 王祖敏)「一帶一路」善行團世界公益行發車儀式20日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該活動是中國民間公益機構第一次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地「走出去」的公益行動。
  • 中國綠化基金會:2030年建成3條「一帶一路」胡楊林生態修復帶
    中新社甘肅武威9月13日電 (張文絞)「一帶一路」生態治理民間合作國際論壇13日在甘肅武威舉行,中國綠化基金會發起的「一帶一路」胡楊林生態修復計劃暨生態治理國際合作基金啟動。圖為挺拔在藍天之下的胡楊樹在秋季顯得遒勁。
  • 北京政協在和苑舉行NGO與「一帶一路」座談會
    趙文芝副主席參觀北京和苑博物館,觀看了特別錄製的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在改革開放中民間外交成果的專題紀錄片。座談會上,李若弘委員介紹了基金會在圍繞「一帶一路」在國際交往方面的工作,以及在北京「四個中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進行外交公益、金融公益、全球治理、跨文明合作的理論與實踐業績,以及用「和平+1」為路徑的公益模式開展工作和國際義工團隊所具備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優勢。趙文芝副主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要充分發揮地方各方資源優勢和民間外交的積極力量,打開思路,發揮作用。」
  • 專訪:「一帶一路」倡議是後疫情時代多邊合作的重要部分——訪法國...
    一帶一路」倡議是後疫情時代多邊合作的重要部分,在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和促進綠色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此外,「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大型國際項目也有助於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拉法蘭說,「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在抗擊疫情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當前,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相關合作國家的優先發展領域,「一帶一路」倡議將有助於推進相關項目的融資和建設。
  • 英語老師翻譯《宋詞一百首》:讓國學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作用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劉衛星 譚百康)一位年過半百的初中英語教師,利用課餘時間,編譯出版了《漢英對照·宋詞一百首》一書,他說:「國學可以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作用,我想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他經常把學生喜聞樂見的唐詩宋詞名篇翻譯為英語詩歌,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英語、中華古詩詞的興趣,深受學生喜愛。  姚育言老師深受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一帶一路」鼓舞,感受到國學必將在「一帶一路」中發揮巨大作用。因此,他潛心研究老師唐詩宋詞,以李薇主編延邊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宋詞三百首》為源本,在課餘時間悉心編譯。
  • 焦亞尼:仲裁將在「一帶一路」糾紛解決中起重要作用
    來源:國際金融報原標題:焦亞尼:仲裁將在「一帶一路」糾紛解決中發揮更高效作用作者:楊紫薇「仲裁是公認解決跨境爭議的有效方式,其日後也會在『一帶一路』中發揮其重要的作用11月9日,在上海舉行的「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商事仲裁發展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下稱「上仲」)秘書長焦亞尼在開幕致辭中如是表示。至於如何更好地發揮仲裁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焦亞尼認為主要需要做到三點。首先,要切實提高仲裁公信力建設。
  • 【封面文章】扶貧項目必須要以市場為導向 ——專訪中國扶貧基金會...
    公益組織:使項目精準發揮作用《中國投資》:中國扶貧基金會作為一個公益組織,在脫貧攻堅戰中,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與政府、企業和個人所發揮的作用有何不同?劉文奎:作為扶貧領域的社會組織,在脫貧攻堅戰中,我們要立足優勢,動員引導合作夥伴關注貧困地區,將更多 資源投入到建檔立卡戶的實際需求中來。我們的扶貧項目設計也要聚焦建檔立卡戶,不僅要精確配置,精準實施,更應注重扶貧效果。
  • 工商銀行成功舉辦進博會「一帶一路」沿線貿易洽談會
    2020年11月6日下午,作為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配套活動,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和中國工商銀行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成功舉辦了「一帶一路」沿線貿易洽談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高燕、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出席並致辭,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幹事李勇通過視頻致辭。工商銀行董事會秘書官學清出席洽談會。
  • 中國基金會秘書長訪談錄|陸波:從一帶一路到鄉村振興
    這個過程中,我了解到:人們的社會活動可以劃分為政治活動領域、經濟活動領域和社會活動領域;與此相適應,社會組織也可分為政府、營利和非營利等三類組織。國外的非營利機構比較成熟,比如我工作過的三家組織,它們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獨特又強大的作用。我很好奇,也覺得很有意思。心底就埋下了一顆種子,感覺這將是未來一個與眾不同的職業方向。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劉宏教授:推進「一帶一路」合作還需做好機制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暨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長,「一帶一路」中心首席研究員劉宏教授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召開之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暨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長,「一帶一路」中心首席研究員劉宏教授接受中國網智庫中國專訪,圍繞 「一帶一路」發展經驗、如何更好推進「一帶一路」合作、智庫應發揮哪些作用等話題進行了總結和分析
  • 陝西英才「一帶一路」歐亞萬裡行促進中阿民間文化交流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巴庫8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駐南高加索記者薛一博)8月19日,陝西英才「一帶一路」歐亞萬裡行車隊抵達巴庫並舉行了中阿民間文化交流活動暨中國秦嶺石雕大熊貓展示儀式。陝西英才「一帶一路」歐亞萬裡行活動由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家外交部、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陝西省外事辦公室指導,陝西省英才交流協會、陝西省慈善協會、歐洲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等公益組織和社會團體發起。
  • 一帶一路對全球和區域合作有重要意義
    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阿赫塔爾在開幕式致辭中高度評價「一帶一路」倡議對全球和區域合作的重要意義。  阿赫塔爾表示,當前逆全球化潮流湧動,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增加了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這一趨勢如繼續發展,將對全球供應鏈和亞太各國造成嚴重衝擊。  阿赫塔爾認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亞太發展的重要優勢。
  • 中國扶貧基金會啟動活水計劃,助力西部地區建立扶貧長效機制
    西部地區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就是要發揮社會組織的載體作用,然而,西部等欠發達地區的社會組織在人才隊伍建設、資源動員能力、提供服務效能以及社會影響力等方面都比較薄弱。對於西部地區來說社會組織不發育、不發展是三次分配中向西部傾斜的關鍵瓶頸。
  • 靈隱寺光泉法師:中國佛教可以發揮獨特的「民間外交」作用
    靈隱寺光泉法師:中國佛教可以發揮獨特的「民間外交」作用 2017-7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住持光泉法師在浙江杭州舉辦的「一帶一路」與中華文化論壇上表示,當代中國佛教可以在宗教的「民間外交」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  當下,「民間外交」在公共外交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宗教的「民間外交」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曾經對中國社會的歷史與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也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少貢獻。
  • 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 題: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中新網記者 劉旭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全球經濟面臨巨大考驗。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惠及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未來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世界在疫情後重回正軌。 「一帶一路」倡議惠及全球「首先,我想強調『一帶一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倡議。」沙拉夫認為,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恰逢其時。
  • 助力「一帶一路」,中巴博愛醫療急救中心落地巴基斯坦
    孫碩鵬:中巴急救走廊是中巴兩個紅會共同倡導的,主要目的是發揮紅會在災難救援、人道救助方面的優勢和作用,助力中巴經濟走廊和「一帶一路」。孫碩鵬:不敢說典範,但是紅會作為一個國際化的人道組織,在中國公益走出去戰略中的確負有特殊的責任,也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
  • 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互利共贏
    活動主要內容包括斯裡蘭卡全國青年學生演講比賽和中斯民間組織友好座談會。 斯裡蘭卡—中國友好協會成立於1950年,系斯裡蘭卡國內較有影響力的對華友好組織,一直積極致力於發展斯中友好關係,是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在斯重要合作夥伴之一。
  • 浙江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張俊石入選「一帶一路」國際公益...
    2019年度「一帶一路」國際公益人才交流計劃於2019年4月正式開啟。該項目旨在了解中國香港、泰國、越南、菲律賓等一帶一路區域的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組織(NGO)發展現狀、政策法規、監管體系和籌資渠道,提升中國社會組織領導者的國際化視野,學習當地國際組織跨國運作方式方法,加強管理層及團隊能力建設,同時探索開展國際合作的領域和契機,提高中國社會組織與國際接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