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1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仙人粄粉、臘肉、花生...

2020-12-24 騰訊網

近日

梅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

公布了最新一批

食品安全抽檢情況

根據2020年廣東省轉移地方食品安全抽檢計劃,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委託梅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梅州全市範圍內食品進行監督抽檢,按照省的抽檢工作要求,產品信息應主動向社會公示,現就相關情況通報如下:

01

2020年廣東省梅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所承檢省局轉移梅州範圍內蔬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等領域的抽檢工作,抽檢產品包括黑木耳、茶樹菇等48個產品,合格44批次,不合格4批次。

一、總汞

汞是環境中毒性最強的重金屬元素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食用菌及其製品中總汞不得超過0.1 mg/kg。微量的汞在人體不致於引起危害,可隨尿、糞和汗液排出體外,如數量過多,會損傷肝臟和腎臟,影響人體健康。

二、苯甲酸及其鈉鹽

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保鮮劑,對黴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方便食品中不得使用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苯甲酸及其鈉鹽的安全性較高,少量苯甲酸對人體無毒害,可隨尿液排出體外,在人體內不會蓄積。若長期過量食入苯甲酸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肝臟功能產生一定影響。

三、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

硫酸鋁鉀(又稱鉀明礬)、硫酸鋁銨(又稱銨明礬)作為食品添加劑,主要功能是作為膨鬆劑、穩定劑來使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澱粉製品中不得使用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按鋁的殘留量計)。鋁被人體攝入後大部分會在體蓄積,長期攝入會損傷大腦,導致痴呆,還可能出現貧血、骨質疏鬆等疾病。

02

2020年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承檢省局轉移梅州市範圍內在食鹽、特殊膳食食品等領域抽檢工作,抽檢產品包括加碘低鈉鹽、有機營養米粉等135個產品,合格132批次,不合格3批次。

一、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大腸菌群不合格,說明食品存在衛生質量缺陷,提示該食品中存在被腸道致病菌汙染的可能,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危害,尤其對老人、小孩的危害更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同一批次樣品5個獨立包裝的大腸菌群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0CFU/g且至少3個獨立包裝的檢測結果不超過10CFU/g。

造成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汙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到人員、工具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汙染、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等。

二、鉛

鉛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金屬元素,可通過消化道及呼吸道進入體內,是一種慢性和積累性毒物,進入人體後,少部分會隨著身體代謝排出體外,大部分會在體內沉積,危害人體健康,能影響人體神經系統的許多功能,特別是對嬰幼兒的智力發育,兒童的學習記憶功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汙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皮蛋中鉛的最大限量值為0.5mg/kg。

鉛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對原料把關不嚴,使用了鉛含量超標的原料,由生產原料或輔料帶入到產品中;也可能是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加工設備、容器、包裝材料中的鉛遷移帶入。

三、氟苯尼考(風險監測問題項-鹹鴨蛋)

氟苯尼考又稱氟甲碸黴素,是農業部批准使用的動物專用抗菌藥,主要用於敏感細菌所致的豬、雞、魚的細菌性疾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氟苯尼考在家禽產蛋期禁用(鴨蛋中不得檢出)。

正常情況下消費者不必對檢出氟苯尼考過分擔心,但長期食用氟苯尼考殘留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

03

2020年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檢省局轉移梅州範圍內在糕點等領域的抽檢工作,抽檢產品包括紫薯餅、家會香肉鬆餅等110個產品,合格108批次,不合格2批次。

防腐劑是常見的食品添加劑,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從而延長保質期。《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防腐劑在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佔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應超過1。

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佔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廠商對國家標準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夠透徹,添加多種防腐劑所致。長期過量食用防腐劑超標的食品,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

04

2020年廣東省食品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檢省局轉移梅州範圍內肉製品、乳製品等領域的抽檢工作,抽檢產品包括雙匯藤椒風味香腸、客家臘腸等174個產品,合格173批次,不合格1批次。

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主要反映肉製品中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標,直接影響肉製品的品質。過氧化值的標準要求根據《GB 2730-2015》檢驗數值應不超過0.50g/100g。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雖一般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症狀。過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雖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症狀。

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儲存不當,未採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終產品油脂氧化。

05

2020年廣東省生物工程研究所承檢省局轉移梅州範圍內罐頭、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製品、蔬菜製品、水果製品六大類領域的抽檢工作,抽檢產品包括下飯菜(醬醃菜)、香楊梅等136個產品,合格134批次,不合格2批次。

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保鮮劑,對酵母、黴菌和許多真菌都具有抑制作用,是高效無毒防腐防黴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在水果製品中最大使用量為0.5g/kg。

山梨酸安全性較高,它可以被人體的代謝系統吸收而迅速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體內無殘留。毒性僅為苯甲酸的1/4, 一般食品中添加量只要不超過限量要求是很安全的,如果超標嚴重,並且長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骨骼生長,危害腎、肝臟的健康。

目前

上述不合格食品

已依法依規被查處

如果大家在市場上發現

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的不合格食品

或發現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請及時撥打投訴舉報電話

12345或12315

相關焦點

  • 安徽11批次不合格食品下架 涉及醃製臘腸臘肉等
    原標題:安徽食藥監下架11批次不合格食品 1月12日,省食藥監局公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本次共抽檢了餐飲食品、肉及肉製品和飲料等3類食品535批次樣品,524批次合格,合格率97.94%。共有11批次不合格,涉及醃製臘腸臘肉、飲料等。
  • 福建:樂麥牌魚皮花生等12批次食品不合格
    中國消費者報福州訊(記者 張文章)4月4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13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此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等20大類食品535批次,合格523批次,不合格12批次。
  • 東莞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近日,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20年76號關於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的通告。通告稱東莞7家企業生產的食品抽檢結果不合格,涉及泡鴨翅、燒臘醬、白砂糖、臘肉、綠豆冰沙、百香果飲料、牛軋糖等品類。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果發現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可撥打市場監管部門12345熱線電話投訴舉報。
  • 廣東省食藥監局抽檢62批次食品 7批次不合格
    2105年12月11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網發布通告稱,有7批次食品不合格。   近期,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湛江市、陽江市、清遠市、韶關市、汕頭市、梅州市、揭陽市、河源市、茂名市、惠州市等10個市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大中型超市等經營單位進行飛行檢查,並對其銷售的食品進行了抽樣檢驗。
  • 安徽16批次問題食品上「黑榜」 涉及醃製臘肉、黃酒等
    原標題:安徽16批次問題食品上"黑榜" 涉及醃製臘肉、黃酒等   省食藥監局日前發布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661批次樣品中,16批次不合格,涉及醃製臘肉、黃酒等。不合格原因多為微生物指標超標,部分為酒精度等品質指標不合格。食藥監部門已責令生產經營企業將問題產品下架、召回。
  • 驢巴被檢出牛成分馬成分 10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2月13日,省食藥監局公布去年四季度食品生產環節省級監督抽檢結果。抽檢的1652批次食品中,合格1551批次,合格率為93.9%。101批次不合格食品中,48批次實物質量不合格,其餘批次涉及標籤等不合格。  此次抽檢對象有1208家生產企業,覆蓋全省16個市,涉及肉製品、乳製品、酒類、糕點、茶葉等27大類食品。
  •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通告稱,近期,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共1039批次,其中合格樣品1028批次,不合格樣品11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 廣東省汕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近期,該局組織對全市範圍內生產經營銷售的食品進行監督抽檢工作,具體包括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肉製品、乳製品等1162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12批次,不合格食品發現率為1.03%。不合格12批次食品為:陸豐市城東佳康食品加工廠2020年10月16日生產的魚餅、陸豐市東海綠純豆製品加工廠2020年9月7日生產的綠環豆皮、陸豐市東海林義隆糕餅店2020年9月17日生產的博美蝦餅、陸豐市博美鎮承業義隆糕餅店2020年9月16日生產的糖餅、海豐縣鴻源麵包店2020年8月11日生產的紫菜餅(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項目)不合格;汕尾市城區傳興魚脯行2020年8月25日生產的章魚脯
  • 花生、麵條、山椒鳳爪……這1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記者今天(12月18日)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期,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1012批次,涉及茶葉及相關製品、蛋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糕點、罐頭、酒類、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蔬菜製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飲料。
  • 花生、麵條、山椒鳳爪...這1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記者今天(12月18日)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期,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1012批次,涉及茶葉及相關製品、蛋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糕點、罐頭、酒類、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
  •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方便食品樣品22批次 不合格1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7月28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28期)。據通告,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方便食品樣品22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不合格項目為大腸菌群。
  • 安徽13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及沃爾瑪、大潤發等超市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16日,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組織抽檢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蜂產品、糕點、糧食加工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產製品、水果製品、糖果製品等8類食品561批次樣品,其中13批次樣品不合格,不合格樣品涉及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微生物指標、其它指標。
  • 北京1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及帶魚、皮皮蝦、清江魚等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第41期信息公告。公告顯示,在本市抽檢的速凍食品,食用油等12類食品881批次樣品中,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國家有關規定檢驗和判定,其中合格樣品869批次,不合格樣品12批次。
  • 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13類食品391批次樣品 不合格12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的關於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70期)顯示,近期,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完成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391批次,涉及調味品、糕點、食用農產品等13類食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合格樣品379批次,不合格樣品12批次。
  • 山東省食藥監抽檢2772批次食品樣品 46批次不合格
    中國網財經11月24日訊山東省食藥監局23日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該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等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共抽檢2772批次,其中抽檢項目合格的產品2726批次,不合格產品46批次。
  • 攀枝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97批次抽檢合格食品樣品信息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1月22日,攀枝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元旦、春節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信息公告(2020年第1號)》,公布97批次抽檢合格食品樣品信息。據公告,攀枝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了元旦、春節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抽檢品種涉及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糖果製品、調味品、糕點、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速凍食品等九大類食品共102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97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目前初檢不合格5個批次樣品異議期未過,待完成法定確認程序後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最後認定信息。
  • 新鄉市抽檢4大類食品51批次樣品 不合格1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新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2019年第3期)。據通告,近期,新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飲料、酒類、餐飲食品4大類食品51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50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
  • 河南省食藥監局:1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0月17日,河南省食藥監局官網發布通告稱,近期,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方便食品、餅乾、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18大類食品1361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345批次,不合格樣品
  • 遼寧省食藥監局抽檢299批次食品 15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官網發布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現將近期遼寧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國抽)信息予以公布。本次公布的產品共計299批次,涉及餅乾、餐飲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調味品等6大類,其中合格284批次,不合格15批次。
  • 深圳食品抽檢發現6批次不合格!涉及海帶、銀耳……
    為保障食品消費安全,近期,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我市流通、餐飲環節的食品開展了專項抽樣檢驗工作。 本次共抽檢餐飲環節食品971批次,涉及餐飲環節經營主體651家次,共檢測食品指標4852項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