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內容版權歸聚師網所有,未經聚師網授權嚴禁轉載
孟子名孟軻,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尊稱為「亞聖」。
孟子除了為後世留下光輝的政治思想外,他在教育上同樣有著自己的見解,桃李遍天下。在教育上,孟子主張「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加強學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當政者要身體力行,率先垂範。這種思想也是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一種繼承和發揚。同時,孟子在教育時提倡「易子而教」的傳統教育方法。在教育時,父親對兒子的教育往往會因為愛而不會很嚴厲,這是不利於孩子學習的。因此,應當讓別人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樣既能保證嚴厲,又不會傷害父子間的感情。
孟子很擅長用舉例的方式講道理。一次,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古代思想家大多都注重教育。教育不僅僅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同樣是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力。聚師網身為教育行業中的一員,深知做好教育的重要性。自聚師網成立以來,一直以此作為公司發展的根本目標。教師是教育的實施者,也是教育最重要的部分,教師素質的高低將直接決定教育的質量。我們將對「準教師」在職業技能和價值觀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