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入12月中旬,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校長書記一肩挑以來,外界對於深圳大學的發展和未來走向頗為關注,作為一名學者出身的高校管理者,究竟能夠給深圳大學的發展帶來怎麼樣的改變,是外界翹首以待的。在履新之後沒多久,相關媒體就發布了《李清泉:深大應躋身」雙一流「有四大理由》一文,在這篇文章中,李清泉從四個維度來分析了深圳大學理應入選「雙一流」的原因,而這些原因在外界看來其實也是相當的有道理。
在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李清泉認為:1、雖然深圳大學的歷史背景較短,但是已有數量龐大的校友;2、深圳大學雖然只是一所省屬高校,但深圳大學又是位於深圳這座肩負國家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的城市,地位崇高;3、深圳大學現有的規模相當之大,並且水平也是相當之高;4、深圳大學現有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是這也和外界的期待相比起來,只是慢了一些,所以需要雙一流建設的支持。
這四個理由,基本上全部回應了現階段對於深圳大學的一些質疑,深圳大學已然有足夠的理由成為一所雙一流大學。其實不僅僅是深圳大學的校長這麼覺得,外界對於深圳大學進入雙一流的看法,已經形成了有一段時間了。可以肯定的是,深圳大學在現階段的實力水平來說,進入雙一流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在現階段的很多大學排名中,深圳大學已經超越了相當一部分國內很多雙一流建設中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和少部分的雙一流建設中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深圳大學校長在履新以來第一次外界媒體發布相關的信息,其實信號特別明顯,那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支持深圳大學進入下一輪雙一流建設的大名單。但是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我國的雙一流建設並不是單純一實力論處的,一所高校能不能進入雙一流建設大名單之列,是綜合考量的結果,雖然說深圳大學在近些年的實力獲得了外界的認可,但是深圳大學畢竟處於深圳這個經濟體量超級大的城市,需不需要國家特別的支持來發展這所高校呢?
從現階段來看,是非常需要的!高校的發展,也不能單純的依賴資金,相信深圳大學用以發展的資金缺口並不是很大,而雙一流建設的支持,其實除了資金的支持之外,更多的是對這所高校的其他資源的提升,一些政策性研發項目的落地以及相關的國家實驗室的建設等,都是雙一流建設中對高校發展非常重要的幫助,可以肯定的是,深圳大學的發展,非常需要國家更多的支持,而深圳大學想要國家更多的支持,其實還是有非常充足的理由的。
深圳作為我國現階段的四大城市之一,這座城市目前沒有任何一所「雙一流」大學,就算是以深圳為名的大學,也是沒有能夠入選雙一流第一輪建設之列,沒有能夠入選雙一流建設第一輪,也讓學子報考深圳大學的熱情減少了不少,這樣下來帶來的人才損失是比較大的,而深圳作為一座非常年輕且富於發展機會的城市,是最缺乏優秀的年輕人才,從大學畢業之後就到留在這座城市打拼,這些優秀的大學生,能夠為深圳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而深圳大學從馬化騰等人的成功經歷來看,深圳大學雖然年輕,但是已經極具這種基因了。
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在這個時候給出這四個理由,是對深圳大學進入雙一流建設的大名單非常有信心的表現,可以肯定的是,在深圳大學發展到這個地步的時候,想要進入雙一流並不是一個最終的目標,而用深圳大學校長此前在面對媒體時的豪言壯語來說,深圳大學最終是要朝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發展的,而可以肯定的是,深圳大學會隨著深圳這座城市在世界範圍內的聲名鵲起,最終也會發展成為一所世界一流大學,而能不能入選雙一流,會加速這一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