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窯米黃釉方罍之胎色胎質考

2020-12-19 哥窯探秘

此宋哥窯米黃釉方罍是墊餅墊燒,底部圈足。從圈足露胎處可以看到黑色的胎骨和黃褐色的弱氧化層,胎質有幹老油潤的感覺,並不十分細膩,但也沒有明顯的顆粒感。符合宋官、哥窯的時代特徵。

曾經參與老虎洞窯發掘和資料整理的張玉蘭在自己的博客裡曾對官窯的胎色有相關的描述。博文裡有提到屬於早期階段,編號為H20、H21、和H24的三個瓷片堆積坑中出土的瓷片,器物造型以仿青銅器為主,多見薄胎厚釉,灰黑色胎。

現在學術界也一致認為,仿青銅器造型的官、哥窯精品的胎骨由瓷石和紫金土而制。因為摻有紫金土,含有較高的Fe2O3,在高溫的還原氣氛中燒成,故胎呈黑色。俗稱:「鐵胎」。有因墊燒而露出黑色胎骨者,稱為「鐵足」。

哥窯的胎骨一般都處於略生燒狀態,瓷化程度不高,輕扣聲音發木,不同於一般瓷器清越的敲擊聲。

相關焦點

  • 哥窯米黃釉方罍之釉色釉質釉光(釉光篇)
    傳世哥窯的釉光是其特有的「油酥光」。總體來說,在相同的保存條件下,瓷器表面的釉層對光的反射會隨著年份的遞增而依次遞減。新燒瓷器的釉面平整,反光如水面或玻璃的反光,物理學上稱之為「鏡面反射」,這種反光強烈明亮刺眼,業內稱為「賊光」;隨著年份的增加,釉面反光越來越弱,越來越朦朧,直到最後幾乎接近消失的狀態,比如戰國時期原始青瓷。
  • 中國璀璨文化宋代名窯傳奇之哥窯簡述
    哥哥的窯取名哥窯,弟弟的窯叫做弟窯。在競爭中,哥哥以燒制出的青瓷出名,弟弟卻燒不出這樣的瓷器。一天,弟弟為了得到哥哥制瓷的秘方,就將哥哥的窯門打開,這時尚未冷卻的窯流入了冷氣,使瓷器表面出現了無數細小的裂紋,這便是傳說中哥窯器的產生。而在清代藍浦《景德鎮陶錄》卷六「鎮仿古窯考中關於」哥窯的記載,哥窯,宋代所燒,本龍泉琉田窯,處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各生一;當時別其所陶,曰哥窯。
  • 五大名窯之-哥窯
    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據史料記載,南宋時浙江龍泉有章氏兄弟,均擅長製作陶瓷,哥哥名生一,所主之窯名哥窯,弟叫章生二,弟窯則又稱龍泉窯。哥窯出產的瓷器以釉色取勝,均勻光潔,晶瑩滋潤。胎質細膩且性能堅實,一般較重。
  • 蔡字款米黃釉出戟匜
    兩宋瓷器盛行仿古之風,這種 以商周時代[青銅匜]為藍本,幻化出獨具創新又不失穩重的瓷匜造型,是宋代文人審美的體現。以此米黃釉出戟匜為例:口部塑以長曲弧寬流漕,對應的一側置抽象的龍形鋬;圓形器腹下接外撇圈足,足底中央模印 「蔡」字款,三個芝麻狀支燒釘露黑胎。
  • 佳士得拍賣的皿方罍是個無冕之王
    原標題:佳士得拍賣的皿方罍是個無冕之王   皿方罍   2001年3月20日,紐約佳士得在一天內成交了5件中國青銅器,這本屬意料之中,然而令拍賣行沒有想到的是,一件體型碩大的「皿方罍」器身拍出了924.6萬美元(約合
  • 完罍歸湘——皿方罍長達一個世紀的歸家路
    皿方罍蓋子上的銘文   古有完璧歸趙,今有完罍歸湘。   皿方罍,是迄今出土最大最精美的青銅方罍,被譽為「方罍之王」。石瑜璋託人找到周磐,出價5萬塊銀元,希望幫忙購回方罍之蓋,並許諾事成之後再給3萬塊銀元作為酬勞。周磐一聽,感覺此事非同小可,但當面並未答應。   石某走後,周磐趕去常德向師長賀耀祖作了匯報,賀耀祖求財心切,迅速派兵到鍾校長家裡搜尋,但無功而返。   軍方如此興師動眾,鍾校長擔心懷璧其罪,就找到周磐,主動表示要將方罍之蓋捐給國家,但求資助興學。
  • 國家寶藏方罍之王的它有何傳奇之處?光信用卡就刷了1200多次
    皿方罍,是迄今出土最大最精美的青銅方罍,被譽為「方罍之王」。1919年,它於亂世重見天日,然而,器身與器蓋卻離散近九十年。直到2014年,國寶才得以在出土地湖南合體。之前的文章說過,中國文博界多次與皿方罍器身失之交臂(入選「國家寶藏」的皿方罍,前世因何身首異處、顛沛流離?)。
  • 見證中國流失文物回歸傳奇,湖南「皿方罍」來滬展出
    皿方罍,商末周初,高88釐米,重51.5千克,1919年桃源縣水田鄉茅山峪出土皿方罍全稱「皿天全方罍」,為目前所見商周青銅罍中體量最大的一件器物,被譽為「罍王」。據湖南博物館副館長李建毛介紹,皿方罍被譽為「方罍之王」名實相副:首先它的體量是目前所見商周青銅罍中最大的一件器物。
  • 南宋哥窯,金逸瑞
    金逸瑞,1970年出生於浙江龍泉,師從徐朝興老先生,2004年成功恢復南宋哥窯燒制技藝。他是哥窯工藝的傳承人,其哥窯器物的金絲鐵線,不僅是哥窯千年來的工藝繼承,更是文化與審美的繼承。他的哥窯,秉承的是宋代文人理想,他把人性的野逸、孤獨、高潔,揉進哥窯的紋理中,是一種審美,更是自身性情的注入。
  • 傳世哥窯瓷器獨有的「金絲鐵線」片紋是怎樣形成的?
    傳世哥窯瓷器釉層肥腴,釉面開有交織如網的裂紋,統稱「百圾碎」。瓷釉開片系因胎、釉膨脹係數不同而在焙燒後冷卻時所形成,在瓷器流傳過程中如遇冷熱變化仍會繼續開裂。通過梳理考古材料,他指出在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地區無論官窯還是民窯都在燒造仿哥釉瓷器,產品雖在造型上與傳世哥窯或哥(官)窯型瓷器大相逕庭,但在胎釉特徵上卻是模仿哥窯的灰胎和釉面開片,或許這就是明代人概念中的哥窯瓷器。
  • 罍、龠、溷、盉、觥……學學省博常見字,當一回學霸
    撰文/本報記者趙穎慧 léi 罍 罍跟「打雷」有關係 去湖南省博物館,皿方罍是必看的一件青銅重器。 它的全名叫作「皿而全」銅方罍,是迄今所見最大的方形罍,被譽為「方罍之王」。 可是,「罍」是啥? 「雷」字跟今天所說的皿方罍又有什麼關係?如果你仔細觀察皿方罍,會發現這個集立雕、浮雕、線雕於一身的青銅器身上,畫有一種連續的迴旋性線條,很像最初甲骨文中輪狀的「雷」,因此這種花紋被稱之為「雲雷紋」。
  • 2020西泠春拍:傳世哥窯僅見——四方花盆領銜宋元瓷器精賞
    哥窯,為宋五大名窯之一,傳世不足百件,其珍罕程度在宋代諸窯中僅有汝窯可以比擬。更由於傳世哥窯多藏於兩岸故宮,考古發掘甚少發現,而其窯址亦未發現,故哥窯也是五大名窯中最為神秘的窯口,真可謂貴似辰星。宋朝距今久矣,該朝之意境在於洗盡鉛華、煢煢孑立的藝術之美感如皓月長空般雋永。
  • 6張照片,16小時,罍蓋這樣列印出來
    《罍王歸來》追蹤 6張照片,16小時,罍蓋這樣列印出來 不需實物只需提供前後左右上下照片,4個工程師建模花了一通宵 2014年3月22日     本報長沙訊  皿方罍即將回湘(詳見本報3月21日A03版報導)。
  • 京考列印準考證時間_北京市人事考試網
    京考列印準考證時間_北京市人事考試網由天津人事考試網提供同步,更多關於京考列印準考證時間,北京市人事考試網的內容,請關注天津人事考試網!   三.2021年京考筆試試題(模擬題)  在商朝之前的早期居民使用的為陶器,在商代出現原始的瓷器,在鄭州商代遺址和黃陂盤龍城遺址的商代中期墓葬中出土較多的原始瓷器,器形也較多。  東漢時期出現成熟的青瓷。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
  • 朝天宮藏有9件宋代「哥窯盤」
    周道祥說,官窯、哥窯、汝窯、定窯、鈞窯等代表了宋代最高的瓷器製作水平。不過,近千年過去,人們都沒有哥窯的窯址。在民間還流傳著「官哥汝定鈞,一片值千金」的說法。至今哥窯還蒙著神秘面紗,它是哪裡燒制的?怎麼燒出來的?哥窯瓷有非常明顯的特徵:它們個個表面都開有許多的紋片。這些開片,有黑顏色的線紋,有的金黃色。「關於哥窯,民間還有一些傳說。
  • 京考時間
    京考時間由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京考時間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官博發科普文 讓你再也不會忘記「罍」字讀音
    以上這些主要是圓罍,最常見,還有方罍,數量相對較少,最著名的就是皿方罍。一般而言,方體的銅器製作難度比較大,裝飾常常也更華麗,等級比圓體銅器要高一些。不信堆主隨便舉幾個例子啊,大家看是不是重要哈:司母戊大方鼎、司母辛大方鼎、皿方罍、四羊方尊、蓮鶴方壺……
  • 浙江省考職位表正式發布!_浙江省考報名入口官網
    關於浙江省考職位表正式發布!_浙江省考報名入口官網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浙江省考職位表正式發布!
  • 詳解鈞窯、汝窯、哥窯等開片原理,瓷友們不可錯過
    鈞瓷釉面產生開片的基本原因是胎與釉不相匹配而造成的,即鈞瓷釉的膨脹係數大於鈞瓷胎的膨脹係數所致。 鈞瓷在燒成過程中都不會產生紋片,因為在低溫階段釉層一般不會開裂,即使偶爾產生開裂,也會在燒成後期被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的釉所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