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生態,從財富管理到財富生活,這已成為銀行APP的發展趨勢。
11月18日,招商銀行在京發布「招商銀行App8.0」,上新了開放登錄和開放記帳兩項新功能,並正式宣布將與各領域的頭部合作夥伴共建共生,為1億用戶締造更美好的財富生活。
具體來看,不同於以往招行自有帳戶登錄,8.0版本與第三方帳戶體系打通連接,支持微信登錄和Apple ID登錄。據了解,招商銀行App是目前唯一支持Apple ID登錄的銀行App。
開放記帳則是收支功能的進一步升級,以用戶視角為其進行全維度的現金流管理,可幫助用戶實現「任意帳戶收支,一個App記錄」;同時,招行還進一步加強了智能語音交互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開放記帳不僅支持手工記帳,還創新推出了「語音記帳」,即「智能收支隨口記」。
那麼,招行此次升級APP的意圖何在?商業銀行APP的發展邏輯又是什麼?
對於商業銀行的零售業務來說,此前先後經歷了靠規模取勝、靠結構和質量取勝兩個階段,現在的制勝法寶則是靠商業模式。
「當前,招行零售總客戶數突破1.3億,招商銀行App用戶突破1億,App登錄用戶數已經佔到全行日均流量的90%以上。」招行副行長汪建中說,面對億級客群和日益集中的線上流量,以招商銀行App為平臺,構建數位化的用戶獲取與用戶經營能力方可為招行零售持續增長提供源動力。
「但客觀來說,金融場景屬於低頻場景,用戶黏度和活躍度相對較低,因此,承載了數位化獲客與經營重任的招商銀行App必須做出改變。」汪建中說,為此,招行的邏輯是,立足金融和交易,向其上下遊不斷延伸,通過引入更多元的泛金融和生活服務場景,以開放的App平臺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非金融服務。
「與此同時,希望通過招商銀行App8.0的開放生態平臺,和1億用戶一起,重新定義財富生活。」汪建中表示,財富不止於理財,專業是一種財富,知識是一種財富,品質生活亦是一種財富,因此,從財富管理延伸到財富生活,是招行希望通過數位化轉型帶給用戶的答案。
具體來看,在構建開放生態平臺方面,招行採用了「引進來」和「走出去」兩大戰略。
「在招商銀行App生活場景的建設方面,招行的策略不是自建,而是儘可能與更廣泛的夥伴合作,主動將其引入App平臺,豐富App場景生態。」招行零售金融總部總裁張東表示,而承載這種「引進來」策略的,正是招商銀行App的小程序平臺。
據悉,小程序平臺搭載於招商銀行App7.0版本上線,經過一年多的探索與優化,已成為App開放生態布局的重要一環,通過App平臺及產品能力的開放,為開發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目前,招商銀行App共開放100個接口,並支持個性化應用快速接入,從而賦能合作夥伴,實現良性的業務閉環。與此同時,小程序平臺已接入包括社保、公積金、高德打車、順豐速遞、沃爾瑪、餓了麼等在內的300餘家合作機構,覆蓋便民、出行、旅遊、快遞、購物、外賣、文娛、教育、健康等高頻生活場景,月活用戶超700萬。
除了小程序平臺,招行還希望以優質內容為基礎,打造「專業的財商知識平臺」,為用戶的投資決策提供參考和助力。
為此,從2017年起,招商銀行App6.0開始試水內容資訊服務。經過2個大版本的迭代,招商銀行App8.0社區頻道主動引入了優質的內容生產者,搭建內容生產與管理平臺,並採用「千人千面」的精準推薦以及流量分發機制,形成了良性的內容生態閉環。
其中,招行APP的社區頻道已邀請包括管清友、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江瀚視野等在內的超過1380家經濟學家、券商、智庫、頭部自媒體人等入駐,每天生產優質內容超過1000篇。
開放生態的戰略不僅要「引進來」,而且要「走出去」。張東介紹,目前招行正與華為錢包、芒果TV等頭部平臺合作,探索場景化的金融服務輸出能力,在招商銀行App之外主動連接外部生態。
為取得良好的跨界合作效果,招行在「走出去」時將同步輸出三種能力:一是智能帳戶,即以「一網通」開放用戶體系為基礎輸出Ⅱ、Ⅲ類戶,並探索電子Ⅰ類戶;二是通過智能帳戶構建聚合支付能力;三是輸出零錢理財功能,讓用戶實現「會賺會花」。
「以科技力量從功能上建立連接很必要,而情感的溝通與連接也很重要。」張東說,在招商銀行App的用戶中,60%以上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以開放之名,與年輕聯名」,是招行面對未來的回答。
為此,近年來,招行與眾多大IP合作,先後推出了小鳥卡、Hello Kitty卡、航海王卡等IP聯名卡,成功建立起與用戶的情感連接;與諸多頭部企業合作,推出滴滴聯名卡、騰訊視頻聯名卡等產品,以超值權益及增值服務回饋客戶,較大程度上獲得了年輕客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