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提到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很多人都會想到廣東,2018年年末,它的經濟總量高達97277.77億元,排在全國第一,全省常住人口達11346萬人。但廣東不僅經濟發達,內部的貧富差距也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存在。
最典型的珠三角內外的差距。注意,這裡所指的是狹義的珠三角,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共9個城市。這裡的常住人口超過6000萬,人均生產總值早就突破了十萬,且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有四個城市已經開通了地鐵。
除了這9個城市外,廣東還有12個地級市,分別是粵東的汕頭、潮州、揭陽、汕尾,粵西的湛江、茂名、陽江、雲浮,以及粵北的韶關、清遠、梅州、河源,它們構成了廣大的非珠三角地區,和珠三角的發展差距具體有多大呢?
來源:網絡
以2018年的數據為例,珠三角9市中,經濟總量最高的是深圳,達到24221.98億,排在全國僅次於上海、北京,排在亞洲第五。而在粵東四市中,經濟總量最高的是汕頭為2512.05億,在廣東各城市中排第11位,還不到深圳的零頭,比珠三角的肇慶略高一些。經濟總量最低的汕尾,只有920.32億,在廣東排在第20位。
再來看粵西。2018年湛江的GDP是3008.39億,茂名是3092.18億,陽江是1350億,雲浮是849.13億。其中茂名最高,在全省可以排到第7位,但別說和廣州、深圳比,和佛山東莞等廣東的二級城市比也相差巨大,比如佛山為9935.88億,東莞為8278.59億。
粵北四市中,2018年韶關的GDP是1343.91億,清遠是1565.19億,梅州是1110.21億,河源是1006億。四座城市的經濟總量全部破了千億,但堪稱廣東最窮的地方,發展水平最高的清遠,在廣東只能排到14位,比珠三角的江門、肇慶還要低。
將珠三角9市的GDP加起來可以發現,它們在全省的經濟佔比要超過80%。單個城市進行對比的話,最富的深圳,經濟總量是最窮的雲浮的28倍。另外,如果對比人均GDP,珠三角內外的巨大貧富分化同樣相當明顯。
以2018年的數據為例,廣東人均GDP超過十萬的城市有5個,分別是深圳、廣州、佛山、中山、珠海,另外東莞接近十萬,它們全都位於珠三角。珠三角外的梅州,人均GDP卻只有2.5萬左右;另外河源、汕尾、雲浮等城市,都勉強只有3萬出頭的樣子。
由於經濟發展的巨大差距,廣東本地的人口大量流向珠三角,外來人也集中於此。常住人口在全省的佔比,珠三角9市要超過50%。
廣東的發展水平和江蘇不相上下,但論內部的貧富分化,江蘇遠遠無法和廣東比,江蘇最發達的蘇州和經濟總量最低的宿遷,GDP相差不多在六倍左右。廣東的這種格局,多少限制了珠三角進一步的做大做強,還導致省會廣州在財政上得拿出不少資金來支援兄弟城市,因此在財力上和深圳形成了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