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啟動應急、強化監測預警 太湖無錫水域連續13年安全度夏

2020-12-23 中國江蘇網

  今年在嚴峻藻情及特殊形勢的雙重考驗下,無錫提早啟動應急、強化監測預警、優化指揮機制,通過加強科技力量的投入,連續13年實現「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湖泛」的目標。
據市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士介紹,今年是太湖應急防控極不平凡的一年。太湖無錫水域藻情呈現「兩頭緊、中間相對較緩」的總體態勢,「來勢兇猛、中段趨緩、後期翹尾!」該人士總結說,由於去冬今春氣溫達到歷史極值,利於藻種越冬,藍藻來得早,來勢猛。與此同時,今年太湖流域經歷了長達42天的梅雨季,梅雨量是多年平均的2.4倍。高頻率且長時間降雨使太湖藻情嚴峻形勢得以緩解,7、8月太湖無錫水域藻情總體平穩。進入9月後,太湖局部水域藍藻密度同比出現較大幅度升高。
為應對特殊形勢任務,南京市提早啟動應急防控機制,將太湖無錫水域安全度夏應急防控啟動時間由往年的4月1日提前至3月1日,做到「早預警、早準備、早防範、早處置」,為有效應對今年嚴峻藻情贏得了時間、奠定了基礎。此外,積極探索創新,組建太湖應急度夏領導工作小組,建立「高位」管理機構和工作機制,應急防控工作整體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該人士表示,今年能實現「兩個確保」,各類科技手段功不可沒。無錫通過科學整合衛星遙感、視頻監控、水質自動站、湖面浮標站、水廠進水檢測等各類信息數據,實施全天候藻情監測監控。同時組織人員每天對湖面重點水域、沿湖藍藻打撈點開展高頻次巡查,有效構建形成「大數據+腳底板」式藍藻監控體系。針對異常藻情,組織開展人工加密巡測,強化手工和自動監測數據對比研判,及時組織專家分析會商,將重點信息報送頻次由每日1次增加至每日2次,為科學治太提供信息支撐。
年初通過積極爭取省級治太專項資金,引進了新型藍藻磁捕打撈船。在新建成兩個藻泥幹化項目及宜興市輸藻管網設施的基礎上,今年又投入2400萬元,增加了圍隔、曝氣裝置、吸藻儲藻船等硬體設備,推廣實施離岸設防、原位控藻、近岸打撈,探索出了藍藻無害化處置新路徑。
目前太湖已進入枯水期。「藻情監控不能鬆懈。」相關人士表示,進入枯水期,水環境容量下降,各地還要繼續圍繞太湖西部沿岸及上遊地區、調水通道沿線、飲用水源地等重點地區,突出氮磷汙染控制,加大汙染源監管力度,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確保枯水期飲用水安全。(袁曉嵐)

今年在嚴峻藻情及特殊形勢的雙重考驗下,無錫提早啟動應急、強化監測預警、優化指揮機制,通過加強科技力量的投入,連續13年實現「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湖泛」的目標。相關人士表示,進入枯水期,水環境容量下降,各地還要繼續圍繞太湖西部沿岸及上遊地區、調水通道沿線、飲用水源地等重點地區,突出氮磷汙染控制,加大汙染源監管力度,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確保枯水期飲用水安全。

今年在嚴峻藻情及特殊形勢的雙重考驗下,無錫提早啟...

相關焦點

  • 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如何確保太湖「安全度夏」?
    日前,有媒體報導:因氣溫快速升高,太湖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特別是受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藍藻集中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會進一步加大,今年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較為嚴峻的考驗。6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來到無錫市濱湖區馬山環湖大堤上看到,這裡靠岸堤的一側確實已集聚著大量藍藻,呈現線條形狀分布,並散發出一陣陣難聞的特殊氣味。
  • 太湖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聚集 水利部啟動引江濟太調水保障太湖安全度夏
    科技日報記者 唐婷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太湖部分水域近日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受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藍藻集中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會進一步加大。為保障太湖安全度夏和流域水源地供水安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以下簡稱「太湖局」)應地方請求,於5月21日及時啟動引江濟太水資源調度。據太湖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5月11日衛星遙感解譯太湖藍藻水華面積822.6平方公裡,為今年截至當前的最大水華面積。
  • 無錫太湖重點水域272平方公裡 基本每天體檢
    記者跟隨他們冒雨進入太湖巡查。4月1日起,只要湖面風力不大於4級、不下大雨,他們就對272平方公裡無錫太湖飲用水源區、重要旅遊風景區、交通幹道沿線、湖泛易發區等水域進行巡查和監測,以便第一時間發現藍藻、水質異常情況,為有關部門第一時間處理、科研機構研究太湖藍藻生長規律等提供基礎資料。
  • 太湖治理 解決的不僅是藍藻問題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07年暴發的太湖藍藻危機,為太湖的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按下快進鍵。此後的12年,從水中到岸上,城鄉汙水處理、工農業汙染源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以及太湖藍藻水華監測預警等舉措,漸漸讓太湖恢復本來面目。
  • 一到夏季就暴發 藍藻竟成太湖「標配」?
    太湖治理的難度到底在哪裡,目前治理上採用了哪些技術,是否可以全面推廣?無錫又將採取哪些有效措施,來確保「安全度夏」?為此,科技日報記者走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太湖水體長年處於富營養化狀態記者從無錫市水利局了解到,媒體在網上報導的藍藻泛濫現象,的確存在。
  • 「特寫」太湖治理28年:藍藻像癌症,無錫猛吃藥|四十年再出發·環保②
    2008年底,無錫市委、市政府成立太湖水汙染防治辦公室,統一履行全市太湖水汙染防治工作綜合監管職能。顧崗走馬上任。十年來,他每天關注著風向、水質,通過衛星雲圖了解太湖藍藻的分別情況。在一個名為「省太湖安全度夏應急防控群」的微信群裡,每天都有人往群裡發送太湖各個點位的藍藻情況。「打撈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
  • 應急管理部:開展「五位一體」監測預警試點工作
    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周學文表示,3月份以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人們外出活動逐步增多,防火的不利因素也在增加,對做好森林草原火災的防範提出了新的挑戰。 周學文介紹,春季天乾物燥,火災多發,據統計,近5年一季度平均發生森林火災1035起,佔到全年火災的40%,一季度的火災是比較多的。今年一季度發生392起火災,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37.2%。
  • 明年太湖藍藻打撈處置提檔 藻水分離站提升改造 近岸常態化清淤
    針對明年太湖藍藻發生態勢,無錫市藍藻打撈處置「提檔」:至少6座藻水分離站提升改造,太湖近岸實施常態化清淤,全力確保第14年安全度夏。這是昨日全市太湖安全度夏暨藍藻打撈處置工作總結部署會上獲悉的。今年受氣象、水文等因素影響,太湖藍藻發生時間早、發生量大。
  • 太湖:強化流域水資源管理 維護河湖水生態健康
    "三同時"制度;四是統籌防洪、供水和水生態,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同時明確了發生供水安全事故的跨省應急調度機制;五是進一步協調和整合太湖流域監測體系,加強流域層面水環境監測,建立統一的流域監測信息共享平臺。
  • 水利部分析長江太湖流域雨水情汛情 要求抓好水工程調度
    三要強化汛情通報和宣傳。要及時發布雨水情預警,提醒各方關注並落實防禦責任和措施;根據汛情形勢向應急部門通報預報成果,為做好防汛搶險贏得時間;要積極主動正面宣傳報導,加強輿情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營造合力抗洪的良好氛圍。  各級水利部門積極應對,全力做好各項防禦工作。
  • 藍藻給太湖亮紅燈 專家建議:跳出怪圈共同治理
    圖為太湖中的藍藻。丁煥新 攝    太湖藍藻暴發,無錫用水陷窘境    被太湖滋養了千百年的江蘇無錫,眼下正遭遇一場嚴重的用水危機!    進入5月份以來,太湖藍藻提前暴發,水體變色發臭。    上世紀90年代提出「2000年太湖水變清」目標,當時估算每年進入河道和湖泊的工業廢水只有5.4億立方米,生活汙水的年排放量也只有3.2億立方米左右。而到了2000年,排放的汙水量卻增加了5倍:監測數據顯示,當年太湖流域點源汙水排放量53.3億立方米!
  • 無錫濱湖嚴厲打擊太湖偷捕
    自6月底以來,太湖水域遭遇連續強降雨、汛情吃緊,各種違法偷捕行為隨著上漲的水位有所抬頭。無錫農林漁政部門全面出擊,強化巡察監管力度,全力保護太湖生態資源。 無錫市濱湖區擁有長達107.3公裡的太湖岸線。入夏以來,伴隨著漫長的梅雨季,太湖沿岸多個地方出現了違法捕撈現象。
  • 吉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吉安市內河水域船舶汙染應急處置...
    2.4專家諮詢機構  2.5縣(市、區)級機構  2.6應急清汙力量  3防備和預警  3.1應急防備  3.1.1風險分析  3.1.2宣傳、培訓、演習  3.2監測預警  3.3信息報告  3.3.1事故信息來源  3.3.2報告內容  3.3.3
  • 無錫有能力造衛星了!商用衛星"太湖1號"明年5月發射升空
    除了造汽車和飛機,無錫還有能力造衛星! 11月17日,「太湖1號」商用衛星正式在北京完成總裝,即將進入整星模飛測試階段,並將於2020年5月發射升空,與其他衛星組網運行,向地面提供一系列的多譜段遙感觀測數據。
  • 大地量子 河湖水質監測|衛星遙感技術在水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對於關注水環境的人們來說,對 2007 年江蘇太湖爆發的嚴重水危機事件想必還記憶猶新,那次的藍藻水華造成無錫全城自來水汙染,生活用水和飲用水嚴重短缺,超市、商店內的桶裝水被搶購一空。以下是大地量子對重慶長壽湖的水質的監測結果,該結果呈現出該水域在 2020 年的葉綠素 a 濃度、懸浮物濃度和水體透明度等水質參數。
  • 無錫長三角「C位覺醒」:錨定區域中心,重新定義太湖
    而在參與到蘇錫常都市圈、寧杭生態經濟帶等區域性戰略中去的同時,無錫也在牽頭做「自選動作」,比如「太湖灣科創帶」。無錫欲重新定義太湖。有意思的是,無錫的東側,南京大學蘇州校區也是坐落於太湖邊,還規劃了面積達10平方公裡的「太湖科學城」。
  • ...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水域 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的通知
    2.4專家諮詢機構    2.5縣(市、區)級機構   2.6應急清汙力量    3  防備和預警    3.1應急防備   3.1.1風險分析   3.1.2宣傳、培訓、演習   3.2監測預警   3.3信息報告   3.3.1事故信息來源
  • 無錫太湖黃色藍藻泛濫 一堤之隔兩種水色
    無錫太湖黃色藍藻泛濫/3) "← →"翻頁 2018年5
  • 無錫曬出五年成績單 敲定今年「小目標」
    其中,對於2017年無錫市將實施哪些新項目,政府將做哪些重點工作,帶給無錫市民怎樣的新收穫,《政府工作報告》都給予了介紹。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7.8%提高到63%,「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榮獲世界超算冠軍,項目應用在全國首獲戈登貝爾獎。成功舉辦2016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啟動物聯網小鎮規劃建設,物聯網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30%以上。蘇南碩放國際機場二期工程建成投用,國內國際客貨航線由29條增加到68條。實施棚戶區改造127萬平方米,整治提升舊住宅區1104萬平方米。
  • 京滬高鐵沿線經典旅遊景點——無錫太湖風光 (11/13)
    京滬高鐵沿線經典旅遊景點——無錫太湖風光 (11/13)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