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汽車緊急避讓,人行道、停車場哪是你放風箏的地方?!

2021-01-13 環球網

【來源:北京晚報】

眼下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然而一些放風箏的市民只顧自己高興,或是給行人帶來威脅,或是給道路安全帶來隱患,以致小事故不斷。律師提醒說,別看風箏線細,給他人造成傷害和損失一樣要承擔賠償責任。

橋頭扎堆放風箏

18日下午3時,在廣渠門橋下的人行道上,聚集著七八位正在放風箏的市民。人行道只有兩三米寬,放風箏的市民身後便是自行車道和輔路機動車道。

無獨有偶,在光明橋下記者也看到了類似的情形。放風箏的市民搖著手裡的風箏線盤,仰頭望著天空,不時移動著腳步,根本無暇注意身後的行人和車輛。不少路過的市民小心翼翼地在人叢和風箏線間穿行,有時甚至還要低頭彎腰作出避讓動作。

記者觀察發現,風箏線多是白色、米色、灰色等淺顏色,在十米開外很難辨別。橋上行人車輛來來往往,風箏線就像一把「隱形的刀」。有市民近日在網絡上曬出一張照片,稱自己駕車通過光明橋輔路時,後視鏡被風箏線勒出了明顯的印記。

風箏線頻頻闖禍

更危險的是,在永定門內大街南護城河路段內側的橋上,四位市民竟面向機動車道放起了風箏。一位專注地盯著自己的風箏,慢慢後退,風箏漸漸飛到了機動車道上空。不一會兒,前一秒還在空中翩翩飛舞的飄帶風箏,由於風力的變化突然直直地向機動車道上墜去,正在主路上行駛的司機連忙減速避讓,險些造成後車追尾,風箏擦著幾輛車的「頭頂」掠過。

周女士說,自己兩周前開車路過永定門城樓,風箏線就和反光鏡纏到了一起。周女士連忙下車把風箏線解開,「幸虧當時車速不快,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就在我們離開的十幾秒內,又有車緊急停車,那輛車直接把風箏線剮斷了。 」想起這段經歷,周女士至今仍心有餘悸。

停車場也有「攔路虎」

在中華世紀壇停車場裡,四個年輕人正手忙腳亂地轉著線盤,在距離他們十多米遠的行車道上,躺著一隻直徑約一米的風箏。最近,中華世紀壇停車場裡來了不少放風箏的遊客,最多的時候會同時聚集十幾撥人。

在停車位間的行車道上,一名男子坐在馬紮上,不緊不慢地搖著手裡的線盤,調整風箏的高度。「走路的時候,不僅要看有沒有車,還得抬頭觀察風箏線,就怕一不留神劃傷自己。」一位司機小心翼翼地繞過扎堆放風箏的人群尋找自己的車。

「遇到在停車場上放風箏的遊客,我們值班人員都會予以制止。「世紀壇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在和屬地城管部門聯繫,同時製作提示牌,提醒遊客不要在此處放風箏,以免給自己和其他遊客帶來傷害。

如釀意外必須擔責

記者發現,很多放風箏的人所使用的風箏線大多是1毫米粗細的尼龍線,非常結實。在風力較大時,風箏線便會繃緊,就像一把直上直下的「利刃」懸在空中。所以經常放風箏的人在收線放線時會特別小心,而且還要戴著手套。

記者通過相關實驗發現,當一款長約80釐米、高半米左右的風箏放飛天空後,風箏線的拉力大小在20牛(相當於兩千克)到30牛(相當於三千克)之間。用與人體肌肉質地接近的肥皂進行模擬傷害實驗,當風箏線拉力大小為30牛時,肥皂被風箏線割開的口子深度約3毫米;如果換成人,其傷害後果可想而知。

對此,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顧問楊帆博士表示,目前雖然沒有放風箏的相關規範,但如果發生了風箏線傷人的情況,風箏所有人應當賠償被侵害人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如果因為放風箏的行為造成他人死亡、重傷的,除承擔民事責任外,將有可能觸及刑事責任。

北京日報客戶端實習記者師悅、記者李環宇

相關焦點

  • 天橋上放風箏別只顧自己高興,別見風箏線細易傷人,更要小心行人
    記者發現一些人現在只顧自己放風箏高興,卻給行人帶來威脅,給道路安全帶來隱患,以致小事故不斷。別看風箏線細,給他人造成傷害和損失一樣要承擔賠償責任。圖為光明橋上放風箏的人。行車道上「隱形殺手」下午3時,在廣渠門橋下的人行道上,聚集著七八位正在放風箏的市民。人行道只有兩三米寬,放風箏的市民身後便是自行車道和機動車道輔路。無獨有偶,在光明橋下記者也看到了類似的情形。放風箏的人搖著手裡的風箏線盤,仰頭望著天空,不時移動著腳步,根本無暇注意身後的行人和車輛。
  • 春風十裡,別宅了,放風箏的地方給你找好了!
    自駕:紫荊山出發——紫荊山路——金水路——如意湖雕塑公園雕塑公園的人氣很高經常出現在評論區的粉絲推薦裡大家都說這是一個很適合放風箏的地方>面積超大的空地想怎麼跑就能怎麼跑絲毫不用擔心風箏纏上樹而且放風箏的人超級多哪怕自己不放看別人的風箏也是一種享受找一個空氣好、溫度高的日子
  • 鄭州這個停車場太任性,佔據人行道非法經營
    各行其道是交通秩序管理的原則之一,車輛、行人應當按照道路劃分在指定的道路區域內通行。可近日,有市民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在鄭州市管城回族區的商城路和塔灣路交叉口西北角有一個停車場佔據了人行道,行人被迫和機動車輛在一條兩米左右的機動車道上通行,給市民出行埋下了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12月6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商城路和塔灣路交叉口。群眾反映的停車場位就位於商城路和塔灣路交叉口的帶有盲道的人行道上。
  • 市區美麗華酒店旁的人行道變停車場 行人難通行
    入夏以來,市區美麗華酒店旁的人行道變成了停車場,近百輛摩託車、小汽車停放在人行道上,行人難通行。據附近群眾反映,這些車大多是附近單位員工的,可能是因為放到單位停車場太曬,就把車停放到了人行道樹蔭下。
  • 二手車門店佔道經營 永嘉一人行道成「停車場」
    人行道上停滿了二手車近日,溫州市民謝先生反映稱,永嘉甌北城市新區羅浮大街北段至老104國道的十字路口,二手車門店佔道經營嚴重,人行道儼然成了停車場。行人被迫改走機動車道,增加了安全隱患。且這一現象存在好幾年了,一直沒有徹底整治。真實情況到底如何,記者進行了調查。現場探訪人行道成了二手車門店的「停車場」3月19日,記者來到羅浮大街,只見北段12幢門口的人行道上,停放著十多輛二手車,車子一字排開,將人行道佔得滿滿的。
  • 人行道被停車場佔用 板橋新城管委會迅即整改
    本報訊(記者許震寧)日前,王先生向12345反映,板橋新城便民服務中心門前,一停車場佔用人行道,導致行人步行不得不走非機動車道,與自行車和電動車同行,存在安全隱患。接到投訴後,板橋新城管委會迅速調查了解相關情況。
  • 99%的揚州人放風箏去這些地方,你去過沒有?
    下面推薦幾個揚州適合放風箏的地點供大家參考。場地特點:場地空曠、車輛行人少推薦指數:★★★★文昌大橋東面馬路的北側場地,地方比較大,行人較少,比較容易施展,京杭之星附近的風景優美場地特點:場地不大,人較多推薦指數:★★下馬橋下廣場即保障河北面,因為臨近市區,這裡算是放風箏的人口比較密集的地方。
  • 人行道變停車場?貴陽市民:胖一點走路都要「打架」
    附近居民告訴記者,這條人行道原本和其他地方一樣,是今年6月份才突然被人隔開的。附近居民 羅女士:他們為什麼停車,人行道為什麼能停上車?附近居民:我覺得是不太合理的,因為你把人行道都給佔了。附近居民:影響應該不大,我覺得這樣還挺方便,行人應該要安全得多。那麼,這好端端的人行道為何會被一分為二呢?
  • 騎車男子險被風箏線割喉,莫讓風箏線變成「傷人線」
    「因為著急去處理傷口,所以沒能找到放風箏的人。但是,還是希望提醒放風箏的人控制好位置,別只顧自己玩得高興,把危險留給別人。」謝先生說。31日,記者來到長陽公園探訪,看到有不少遊人在放風箏。有的人只顧拽著風箏線,一邊拉一邊跑,全然不顧風箏線是否會剮到附近的遊人。因為風箏線很細,在陽光下不仔細看根本注意不到。
  • 可避讓行人,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設計無人汽車邁出新步伐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科學家邁出了設計全自動駕駛汽車的重要一步,他們成功地在一輛測試車中增加了裝置,這些裝置可以預測繁忙的城市交通中行人和騎車者的動態。 這輛無人駕駛汽車,可以辨認出行人可能想要穿過馬路,因而可以通過制動或避讓來保證行人的安全。這項發明最近在巴黎的國際科學大會上發表。
  • 威海應急|關於放風箏的危險,你知道多少?
    山東一對夫妻在沙河大橋騎摩託車經過時,丈夫遭遇風箏線割喉,身後的妻子伸手去擋風箏線三根手指被割傷,丈夫的頸部和手部也被嚴重割傷。安徽侯某在放風箏時,風箏掉落在廣場旁馬路的另一邊,風箏線纏在廣場邊的樹上,這樣線就橫穿懸在馬路上。父親騎電動車帶著孩子路過時,孩子的脖子被風箏線割傷。
  • 髀設·秀|100年後的停車場,將不再有汽車
    小鎮主要的通行方式是汽車。剛轉學來奧本時,我住在遠離學校的校外小區。這裡到處是英式的田園牧場景色,我深深喜歡上了這裡的寧靜和自然野趣。我住得離學校很遠,沒有公交車,也沒有人行道,周末沒有校車的時候,幾乎沒法出門。雖然一路風景很好,但我每次想去哪,都會有心理陰影——又要麻煩誰誰來接我了,要麼自己要走太遠的路,最後就不去了。
  • 貴州凱裡風情大道:車輛「霸佔」人行道,附近停車場僅隔20米
    最近有市民跟我們百姓零距離反映,說凱裡風情大道經常有私家車停在人行道上,影響出行。記者來到現場,看見很多車輛確實是停在了人行道上,在某些路段行人要走上馬路才能通行。車輛違停佔道,還阻斷了盲道,導致人行道上的石板破損嚴重。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原來之所以這個路段人行道停的車輛多,是因為該路段美食比較多,所以在早午晚三個飯點時間,市民都會開車到那裡吃飯。附近早餐店的老闆告訴記者,因為這裡不是市中心,位置相對偏一些,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開車來吃飯。
  • 人行道變身「停車場」輪椅老人與機動車「同行」 太危險!
    人行道變身「停車場」輪椅老人與機動車「同行」 太危險!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23 星期三     ■人行道和公交站臺被佔,市民在機動車道上等公交車。
  • 停車真任性,南陽這裡人行道變停車場,行人行路難
    市民劉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反映,中心城區工業路中光廠大門北側人行道上停放了很多電動車,嚴重影響周圍市民的正常出行,希望有關部門調查處理。網絡tup2020年12月15日,記者趕到工業路中光廠北側區域查看,發現雖然非機動車有了專屬停放區,但人行道上非機動車亂停放現象仍然十分普遍。
  • 又到放風箏的季節啦,給大家推薦幾個「敞放」的好地方!
    」 近日,記者在樂山廣場看到風格迥異的風箏漫天飛舞,其中一隻黑色的風箏尤為醒目。「放風箏是我最大的愛好,已經堅持有十多年了。」風箏的主人李大爺告訴記者,對於年長者,放風箏既可以鍛鍊身體,還能呼吸新鮮空氣,視線看得遠,對視力保護也很有益。
  • 人行道變身二手車交易市場 行人困擾店主憂慮
    為了保障行人出行,蘭谿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經過長期調研,在本月初展開了整治,但當老百姓的出行利益遇上店主們的經營利益時,事情陷入了兩難。行人的困擾:人行道被佔滿了,走路不方便昨天,當錢江晚報記者來到橫山路的這幾家二手車店面門口時,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
  • 這個停車場佔壓人行道和盲道, 人車混雜安全隱患大,為何能審批通過?
    但那附近不但有高校生活園區,還有居民小區,平時此處人行道上人流量非常大,此處建停車場佔壓人行道和盲道,車來車往的,影響行人暢通通行和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是咋審批通過的?帶著市民的疑問,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現場探訪並採訪了相關部門。
  • 朱坤明:灞河柳亭路和東城大道這一段道路要加寬,車輛行人不方便
    灞橋和滻灞大部分地方都綠化得非常好,綠化也是有目共睹,就是他們交界處有一點瑕疵,柳亭路路上的護欄年久失修,露出了鋼筋,鏽跡斑斑。柳亭路和東城大道這一段,灞河的兩側,這裡的道路有些窄,南來北往的車輛避讓有些不方便,經常要排隊,行人也是如此,無論是去西安世博園,還是去灞橋生態溼地公園。以前的時候,這裡每周末都有灞橋集市,沒有好好的修建道路也是情有可原,如今灞橋集市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灞河東邊主要是圍牆,把大馬路稍微改造一下,和其它地方一樣,有人行道,車輛和行人互不幹擾,路路暢通,何樂不為?
  • 調查 人行道成停車場!竟因這學校禁止自行車進入?
    這名學生反映,這個學期一開始,學校就下發通知,不讓他們將自行車停放在學校裡面,無奈之下學生們便只能將自行車停放在校門口的收費停車場上,而這收費停車場的前身是人行道。對此,記者也來到了臨高中學進行調查。記者看到,校門口左邊的人行道兩邊整齊地停滿了自行車,長達五十米左右。粗略一算,這裡有近百輛自行車,不過停放秩序還比較好,中間留出了一米左右的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