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收留一位公子,結果數百年後,此人的後代篡奪了齊國江山!

2020-12-13 情懷與歷史

在齊國歷史上,齊桓公是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齊桓公,本名呂小白(?-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呂氏,春秋五霸之首,與晉文公並稱「齊桓晉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齊國第十六位國君。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變法,這使齊國在春秋初期逐漸強盛。齊桓公於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是為平定宋國的動亂。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義率領諸侯國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此即為「九合諸侯」的第一次。

公元前679年,各諸侯與齊桓公在鄄(juàn)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此外,齊桓公還滅了譚、遂、鄣等小國。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齊桓公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無疑將齊國的實力和地位提升了一個檔次,這促使齊國成為春秋四強國之一,另外三個諸侯國分別是秦國、晉國、楚國。不過,雖然齊桓公推動了齊國的崛起,但是,齊桓公好心收留一位落難的公子,結果數百年後,此人的後代篡奪了齊國江山,也即滅亡了姜氏(呂氏)齊國。

首先,齊桓公好心收留的這位公子,就是陳國的宗室——陳完,陳完是田姓始祖,他的後人篡奪了齊國江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齊」事件。而說到田氏代齊,陳完自然是一個不容忽略的人物。齊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705年),陳厲公生下兒子陳完,也即陳完原本是陳國君主的兒子。在春秋時期的諸侯國中,陳國是一個比較弱小的諸侯國。根據史料的記載,陳國首任國君為擔任周文王的陶正一職(也就是掌管制作陶器的官)的遏父(又稱閼父)之子媯滿,建都於宛丘(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轄地最大時達十四邑,大致是今天的河南省東部地區。

因此,在地理位置上,陳國是比較齊國的。齊僖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99年),陳厲公的侄子、其兄陳桓公鮑的少子媯林因不滿於父(陳桓公鮑)兄(太子免)被殺而弒陳厲公,自立為陳國君主,是為陳莊公。陳厲公之子公子完只為大夫。在春秋時期,伴隨著周王室權威和地位的下降,各個諸侯國也不把宗法制和分封制放在眼裡了,不僅發生了楚國僭越稱王這樣的事件,面對陳國出現的弒君內亂,周王室也無力進行討伐。而這,實際上也為齊桓公、晉文公等春秋霸主的登場奠定了基礎。

到了齊襄公五年(公元前693年),陳莊公在位七年後去世,其弟杵臼接過君位,史稱陳宣公。齊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晚年的陳宣公立寵妃之子為太子。但是,齊宣公見太子禦寇與公子完交好,所以就變得猜疑起來,以為他們密謀不軌,就殺死了太子禦寇。事實上,禦寇是因為敬重公子完是賢者才與之頻頻往來。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禦寇被殺後,公子完(陳完)擔心會禍及己身,於是攜家帶眷投奔到了齊國避禍。

對此,在筆者看來,陳完之所以選擇到齊國避禍,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點:第一點就是齊國比較靠近陳國,降低了遷移的難度。試想一下,陳完如果是去投奔楚國、秦國等距離較遠的諸侯國,山高路遠,無疑是具有較高風險的事情;第二點則是因為齊桓公是當時的春秋霸主,各個諸侯國發生內亂的話,齊桓公通常會去主持正義,也即此時的齊桓公,行使了部分原本屬於周王室的權力;至於第三點,應該是齊國實力比較強大,只要能夠被齊國收留,今後應該就不用繼續顛沛流離了。面對前來投奔的陳國公子——陳完,齊桓公原本想要讓他擔任卿大夫,也即授予一個比較高的官職。

正所謂無功不受祿,陳完立即婉拒,他向齊桓公表示:「我作為寄居在外之臣,有幸能不做勞苦之役,就是您給我的恩惠了,我不敢擔任高官。」對於陳完的謙虛回答,齊桓公非常滿意,於是就讓他做工正之官。齊懿仲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陳完,先算一卦,卦辭說:「夫妻好比雄雌鳳凰雙雙飛翔,鳴叫應和響亮清脆。媯姓的後人,將在姜姓之國蕃育昌盛。五代以後就將發達,地位與正卿並駕齊驅。八代以後,無人能與之相比。」自此之後,陳完就一直留在了齊國。陳和田在古音裡面都讀dien,跟殿這個音類似。現代閩南語裡面仍然保留了dien的古音,陳和田同音。

陳完跑到齊國後,改姓為同音的田,所以,對於陳完來說,也被認為田姓的得姓始祖。而就陳完的後人,不僅在齊國獲得了重用,還最終篡奪了姜氏齊國的江山。公元前532年,陳國公族田完的四世孫田桓子與鮑氏、欒氏、高氏合力消滅齊國當國的慶氏。之後田氏、鮑氏滅欒、高二氏。田桓子對齊國公族「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對國人「之貧窮孤寡者,私與之粟」,取得齊國公族與國人的支持。

最後,對此,在筆者看來,和後來的司馬氏取代曹氏不同,田氏取代姜氏(呂氏)的過程,是非常緩慢和漸進的。更為關鍵的是,司馬氏在取代曹氏的過程中,遭遇了淮南三叛這樣的激烈叛亂,也即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花費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才得以平定叛亂勢力。但是,田氏在篡權的過程中,則沒有遇到太過激烈的反抗,這也是秦國、楚國、燕國、三晉等周邊諸侯國沒能獲得幹涉機會的原因之一。公元前489年,齊景公死,齊國公族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自立為相。從此田氏掌握齊國的大權。換而言之,此時的齊國君主,如同東漢末年的漢獻帝一樣,成為了傀儡,也即被田氏架空了。

公元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恆(田成子)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齊國的朝政,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到了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如同魏國、韓國、趙國一樣,田氏齊國也獲得了周王室的默認和側分,同年,田和被周安王冊命為齊侯,這意味著戰國七雄格局的正式形成。公元前379年,齊康公去世,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綜上,齊桓公應該不會想到,他的一個善意之舉,也即收留陳完這位落難公子,最終導致齊國的江山易主。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齊國霸業的真正幕後推手,不是齊桓公管仲,而是鮑叔牙
    春秋時代的帶頭大哥之齊桓公篇(4)主筆:閒樂生春秋初年,齊國爆發了連場內亂,先是公孫無知殺了堂哥齊襄公,然後公孫無知又很快被仇人所殺,齊國君位出現空缺。而齊襄公無子,而他的兩個弟弟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又分別在魯國和莒國避難,他們聞訊便紛紛趕回臨淄,想要繼承君位。
  • 創造霸業,又葬送了霸業:一代霸主齊桓公那些事兒
    也不知道是不是齊襄公忘了,為了提醒一下齊襄公,他們就摘了一車瓜獻給襄公。齊襄公收到瓜後,反而很生氣,斥責了兩位將軍,並絕口不提換防的事情。生悶氣的連稱和管至父就暗暗勾結齊襄公的堂兄弟公孫無知裡應外合,借襄公一次外出打獵的機會殺死了齊襄公,公孫無知美滋滋的坐上了寶座。襄公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為了逃脫公孫無知的屠刀紛紛出逃,公子糾奔魯,公子小白奔莒。
  • 管仲先輔佐公子糾,後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你怎門看?
    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論語·憲問》)過程:炳植同學由此有新的想法,聊天內容如下。
  • 擁立桓公 舉薦管仲 鮑叔牙才是齊國霸業的幕後推手
    這是叱吒風雲的春秋霸主齊桓公,生前萬萬沒有料到的。 臨終時他追悔莫及:「『天乎!天乎!小白乃如此終乎?』連叫數聲,吐血數口『何面目見仲父於地下!』乃以衣袂自掩其面,連嘆數聲而絕。」 齊桓公在追悔哀痛中想到了管仲,卻沒有提及鮑叔牙。倘若鮑叔牙地下有知,想來也是不會在意的,因為這正是他生前的寫照。
  • 齊國呂氏32君主簡介(21):宋桓公背信棄義,齊桓公一諾千金
    如果推選宋桓公為帶頭大哥,宋桓公現在的合法君主地位都是齊桓公幫助取得的,實力不行。標準不同,結果不同,實在兩難。方法總比困難多。聰明人總是有的。陳宣公發表言論,齊桓公雖然爵位比宋桓公低,但是他是代表周天子主持會議的,應當坐主位,有資格主持本次會議。這個理由,大家表示贊同。
  •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一臺戲:最好的關係是彼此成就
    本文首發驕陽逸雪為你讀,作者李沐子2020全國卷作文材料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
  • 湖南2020高考作文題中的齊桓公、管仲、鮑叔是誰?
    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齊國內亂後 ,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後即國君位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齊國逐漸強盛。齊桓公於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是為平定宋國的動亂。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高考作文題中的黃金三人組
    當時文姜已經嫁給了魯國國君魯桓公,但有一次,文姜借著和夫君一起到齊國拜訪的機會,又和哥哥姜諸兒舊情重燃,結果還讓魯桓公知道了。綠火冒三丈的魯桓公立刻帶著文姜回國,但姜諸兒覺得妹妹回到魯國肯定沒好果子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一個叫彭生的人,在魯桓公的車上直接弄死了他。
  • 今年高考作文題目居然是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牙?
    第二年,雍林人殺掉了公孫無知,準備在齊僖公的直系後代裡重新立一名國君。可這國君之位只有一個,先到先得,於是乎,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得到這個消息後,星夜兼程往齊國趕,但是公子糾有點遠,怎麼辦呢?就派出心腹管仲率兵前去&34;公子小白,在&34;的過程中,管仲&34;親自射了公子小白一箭,小白應聲而倒。糟了,這下可闖大禍了,管仲&34;掉頭就跑回去找公子糾安慰去了。可曾想,公子小白命不該絕,管仲這一箭敲好射到公子小白的帶鉤上,並且先前一步在齊國坐上了國君的寶座,史稱齊恆公。
  • 不是齊國!不是楚國!
    齊桓公齊國齊國姜太公的封國,春秋時期一直是強國。齊襄公被弒後,公子小白擊敗公子糾登基成為齊國國君,是為齊桓公.在鮑叔牙的推薦下,齊桓公不計前嫌,重用曾經輔佐姜糾的管仲,改革軍制,發展農業和鹽鐵業,使齊國成為強國,並率先提出重尊已經衰落到無人打理的周天子的「尊王攘夷」的口號,攻伐異族,討伐不臣,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
  • 篡奪了齊國姜氏政權的田氏是如何起家的?
    話說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姜太公呂尚於齊地,齊國從此建立。到了春秋末期,呂氏政權卻被田氏所取代,從此,齊國的主人由姜姓呂氏變成了媯姓田氏,史稱「田氏代齊」。田氏取代呂氏是一個異常漫長的歷史過程,從齊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田完入齊起開始計算,一直到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王室列為諸侯,期間共經歷了286年,才徹底地完成了這項人類史上最有耐心的國家顛覆工程。
  • 高考全國1卷裡的管仲、齊桓公和鮑叔牙
    在齊國,原來的國君齊襄公在內亂中被人搞死了,於是他兩個在外地的兄弟在得到消息後不約而同的回國決定「搶地主」,這兩人分別是公子糾和公子小白,而他們倆的謀士分別是管仲和鮑叔牙,別看處於敵對陣營,其實管仲和鮑叔牙的交情匪淺,對於這兩人的關係,有一個專門的成語來形容,那就是「管鮑之交」。
  • 古代史:管仲,足智多謀,妙用巧記化解和齊桓公的恩怨
    這個管仲啊,他為什麼要取公子小白的性命呢?原來,當時齊國的國君齊襄公有兩個弟弟:一個叫公子糾,一個叫公子小白。他們兩個都是未來國君的人選,但人都不在齊國。齊襄公突然去世,兩位公子得到消息後,爭相回國,想要繼承齊國國君的位子。而公子小白他離齊國比較近,而管仲他們呢,離得就比較遠了。於是,管仲便一人帶著夥勇士, 快馬加鞭追了過來,他的目的只有一個一殺死公子小白。
  •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牙沒想到,自己有一天竟成了高考作文題
    當時文姜已經嫁給了魯國國君魯桓公,但有一次,文姜借著和夫君一起到齊國拜訪的機會,又和哥哥姜諸兒舊情重燃,結果還讓魯桓公知道了。綠火冒三丈的魯桓公立刻帶著文姜回國(當時魯國被齊國按在地上反覆摩擦,所以他也不敢直接翻臉),但姜諸兒覺得妹妹回到魯國肯定沒好果子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一個叫彭生的人,在魯桓公的車上直接弄死了他。
  • 高考作文裡齊桓公與管仲真的是千古君臣佳話嗎?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 全國卷作文:為何說管仲的賢能,來自鮑叔牙的知人,齊桓公的善任
    恰是這樣一位與運氣「絕緣」的人,卻成為先秦時期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管仲雖然運氣很背,但他有個知己叫鮑叔牙。經過鮑叔牙的推薦,管仲才有機會進入齊國王室,擔任公子糾的老師。沒成想數年過後,齊國因為齊襄公與文姜一事爆發內亂,管仲與鮑叔牙分別保護幼主公子糾和小白,出逃齊國避禍。
  • 管仲鮑叔牙齊桓公亂入高考,你還不知道他們的故事?
    之後就發生了高考作文題裡的內容,齊國內亂,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回國爭奪王位,誰先到王都可以說誰就佔主導地位了,這時管仲先來刺殺小白,也不知道為啥不派個箭法準的武士,不過這不重要,最終小白裝死躲過一劫,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齊桓公 管仲 鮑叔牙故事介紹
    齊桓公、管仲 、鮑叔牙的故事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後發布的內容,讓我們趕快一起來看一下吧!鮑叔牙生在富裕人家,是齊公子小白的老師,管仲家貧,是公子糾的老師。管仲才華出眾,智慧超人,鮑叔牙對他讚賞不已,兩人雖家境不同,但自小就是很好的朋友,彼此相知相識,成為莫逆之交。齊國當時很亂,為避禍,公子小白隨鮑叔牙出奔莒國,公子糾隨管仲出奔魯國。
  • 齊國是怎樣煉成的?姜子牙開國領銜起跑,中原警察惡名昭彰
    在齊莊公和齊僖公近百年的積累之下,齊國也出現了一位雄心勃勃的國君,他的名字叫諸兒,史稱齊襄公。雖然都是盛世出現的強人,但他們的評價卻不一樣:漢武帝和乾隆可以說毀譽參半,而齊襄公則沒有這種煩惱,因為他的身後評價卻幾乎全是毀,沒有什麼譽。
  • 殺兄入嫂,毒死親妹,春秋霸主齊桓公的人生側面
    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他是姜尚的第十二代孫,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他原本是齊國國君的兄弟,齊國內亂後,他逃亡莒國。內亂平定後,他與兄弟公子糾爭赴齊國即位,途中他被公子糾的師傅管仲一箭射中帶鉤,險些喪命。但他乘機詐死,日夜兼程趕到齊國,最終即位。此後他寬宏大量赦免了管仲,任命他為相,支持政務。最終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千秋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