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手足口病來了!比傳統更厲害,家長記住這18字口訣!

2020-12-19 騰訊網

今晚18點,愛幼官方直播間豪禮免費送!

贈品如下:

點擊下方小程序後戳「開播提醒我」,就能參加免費抽獎啦!

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

家長們焦慮不已

生怕孩子患上了這種讓人恨得牙痒痒的傳染病

可最近出現了新型手足口

讓不少寶爸寶媽的心又提了起來

經專家診斷

萌萌的皰疹密集、皮疹壁薄

(與普通的手足口病感染皮疹明顯不同)

整個軀幹,雙側上肢、

雙側臀部及大腿的皮疹為主

伴有明顯瘙癢

圖片可能引起不適,請做好心理準備

經醫生診斷,這是一種由柯薩奇病毒A組6型病毒(即CV-A6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與傳統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皮疹表現明顯不同,經過隔離及抗病毒的治療,萌萌的皮疹漸漸消退。

據有關專家介紹,目前出現的這種新型CVA6已成為繼CVA16、EV71之後,手足口病的又一個主要常見病原。CVA6感染皮損累及範圍較大,與傳統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皮疹表現明顯不同。

普通型和新型手足口有啥區別?

普通型(傳統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

皮疹特徵 :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皮疹壁厚,不易破潰。

新型手足口(CVA6 感染)

皮損累及範圍較大,皰疹密集,多以大皰樣皮疹為特點並伴有瘙癢、疼痛;

早期皮疹表現為皮膚顏色的米粒大小丘疹,周圍略有紅暈,隨後皰疹很快增大,形成薄壁皰疹,部分皮疹可以融合;隨病程進展出現破潰、結痂並伴有脫皮;部分患兒恢復期容易出現指(趾)端脫皮,約 20% 左右患兒在恢復期病程 2 – 4 周后出現脫甲病。

CV-A6型手足口病症狀有哪些?

1

皮疹分布

相對於其他病原體,CV-A6型病毒引起的皮疹分布較為廣泛,在上臂、大腿等軀幹部位的比例相對較高,約佔20%。

2

脫甲

約30%的病例痊癒後會出現指甲脫落現象,而其他病原體這一比例則不足5%。

3

結痂

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病例治癒後可留下硬痂,而其他病原體引起的手足口病一般不會留痂。

4

重症比例

CV-A6一般不累及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引起的重症比例較EV71及CA16小。

5

其他症狀

有些病人可無皮疹,而僅有發熱、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臨床特徵與其他病原體有所不同,所以易被誤診或漏診,所幸該病毒一般不累及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引起的重症及死亡比例較小。

目前主要是對症治療(比如退燒),以及支持治療(比如多喝水)為主。

正確應對不害怕

對於這種新型手足口病,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臨床特徵與其他病原體有所不同,雖然易被誤診或漏診,所幸該病毒一般不累及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引起的重症及死亡比例較小。

家長們別被它看上去可怕的症狀給嚇壞啦!

Tips

如果症狀較輕,家長重要的是在孩子患病期間做好家庭護理,等待自愈,並採取以下兩種治療方案:

1、對症治療(比如退燒),以物理降溫為主,如果發燒體溫太高,可以給孩子吃退熱藥物;

2、支持治療(比如多喝水)為主,不要給孩子亂吃藥,孩子生病期間,胃口可能不大好,不必強制孩子一定吃東西,可以準備一些溫涼的軟質或者流質的食物,注意少吃多餐。

但是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需要及時就醫,警惕重症病例的發生:

1、持續高熱不退,超過24小時,即使口服退熱藥也很難退熱,小便明顯減少,煩燥不安;

2、頻繁嘔吐,特別是噴射狀的嘔吐;

3、頭痛難忍;

4、精神萎靡,煩燥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

5、出現肢體抖動,站立不穩的情況;

6、呼吸急促,或者面色蒼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這些症狀都預示著孩子的病情嚴重。

不過爸爸媽媽也別太擔心,手足口病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絕大部分孩子可以在一周內自愈,不會留下後遺症。

高峰季節如何預防?

十八字口訣

打疫苗莫輕視

勤洗手多通風

吃熟食勤鍛鍊

1

疫苗打起來

●雖然說市面上手足口疫苗主要是接種EV71疫苗,可有效防控由EV71病毒引起的兒童手足口病,但是,接種疫苗依舊能夠起到減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發生的概率。

●目前引起手足口重症的病毒主要是EV-A71型,EV-A71型滅活疫苗可用於6月齡~5歲兒童預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家長一定不要忘了給孩子打疫苗。

基礎免疫程序為2劑次,間隔1個月,最好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

2

小手洗乾淨

●家長要督促孩子勤洗手,特別是外出玩耍回家後,應先洗手再進食。

●家長在接觸寶寶或替寶寶換尿片、洗屁屁的前後也要注意洗手。

3

少湊熱鬧多通風

●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洗衣勤曬被。

●儘量不要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到公共場所逗留,如遊樂場、電影院、商場等。

●觀察身邊有無患病兒童,要避免接觸患病兒童,減少被感染機會。

4

加強營養勤鍛鍊

●平時多多鍛鍊,保護好孩子抵抗力可以大大降低被感染的風險。

●注意孩子的營養和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引起孩子機體抵抗力下降。

5

早期發現是關鍵

●流行期間家長每天晨起或晚歸時檢查孩子的手心腳心、肛門周圍處皮膚有無紅疹,口腔有無皰疹,注意孩子的體溫、精神狀態的變化。

●成人也會感染病毒,一般不會發病,也無任何症狀,但感染後會傳播病毒,因此成人外出歸來和照護孩子時也要注意手的衛生,避免攜帶病毒傳染給孩子。

提前給娃做好預防,及時發現寶寶的早期症狀,希望寶寶們都可以安然度過這段手足口疾病的高發期。

來源 | 《母嬰視界》微刊

*文章系本平臺轉載,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型手足口病CV-A6來了!家長該如何防範?
    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家長們焦慮不已生怕孩子患上了這種可怕的傳染病可最近出現了新型手足口病讓不少家長的心又提了起來我們一起看看吧新型和傳統型手足口病有啥不同?目前流行的多為傳統型手足口病,其中以CV-16型和EV-A71型最為多見。CV-A6型手足口病是由柯薩奇病毒A組6型病毒(即CV-A6病毒)引起,和傳統手足口病相比主要有以下區別。(前方高能!!!
  • 讓寶寶遠離手足口病 這「15字訣」你也許需要
    華龍網5月15日15時30分訊(記者林楠 通訊員劉嘉)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於加強2018年重點地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預警通知》,同時通報,我國現已進入手足口病流行期,預計今年手足口病整體流行強度將高於去年。
  • 辨別手足口病皮疹:記好3個四
    提到傳染病,很多家長對於手足口病感覺恐慌,陝西省人民醫院兒科王傑民主任醫師一開場就給家長們吃了定心丸:手足口病不是罕見病,它其實像普通感冒一樣,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病,認識了它就知道並不可怕,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10歲以下兒童好發  從醫學角度上,王主任詳解了手足口病。
  • 專家提出預防手足口病五口訣
    新華社瀋陽5月8日專電(記者於新超、張誠)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介紹說,預防手足口病要牢記「洗淨手、喝開水、吃熟食、多通風、曬衣被」五口訣。    據疾控中心專家講,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儘管目前該病尚無特殊的預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幾點可以有效降低被腸道病毒感染的可能。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 教你快速辨別真假手足口病
    隨著氣溫升高,手足口病將處於高發狀態。Oh,手足口病又氣勢洶洶地來了!不少家長一聽到它就聞風喪膽。旁邊的家長一聽,下意識地都抱著孩子趕緊後退,遠離那個「危險源」,這萬一被傳染了可就麻煩了。只見醫生隔著窗口仔細檢查了孩子的手心、腳底和口腔後,笑笑說:「這個不是手足口病。」的確,有好多疾病的病症都跟手足口病相似,很多家長都辨別不出來。
  • 手足口病高發!娃有這4種症狀,別猶豫,快就醫!
    前不久科大大剛跟大家嘮完EB病毒那些事,最近手足口病又出作妖,真是沒一個讓人省心的!這不,廣西疾控部門發出了預防手足口的提醒,建議家長及時接種EV71疫苗,預防手足口病。但為啥子疫苗接種率仍舊很低呢?雖說手足口病可以自愈,但從半年時間感染者達100.0000例的數據來看,只要家裡條件允許,疫苗應該打。那手足口病長什麼樣?和皰疹性咽峽炎一樣嗎?家長該如何治療和預防呢?又有哪些傳言不可信?
  • 家長們注意了!手足口病進入秋季高發期,請收好這份防護秘籍
    手足口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種類多傳播途徑也多很容易引起傳染別著急為守護小寶寶的健康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手足口病的「攻擊套路」學習如何防禦吧~首先我們要知道面對手足口病的時候其實預防比治療更重要!一般來說大部分的患兒都屬於輕症一周左右基本都會痊癒家長不必太擔憂僅有極少部分患兒會發展為重症手足口病想要判斷是不是重症這裡有個口訣「二摸、二看、二注意」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15字訣」嚴防寶寶中招
    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手足口病的皰疹,並不僅限於手、足、口這三個部位。很多不典型的皰疹會出現在其他部位,如前臂、臀部、甚至腳趾甲,形態也各有不同。A:有的媽媽也許會不讓寶寶出門,一直窩在家裡,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即使在手足口病高發季,也應該適當外出活動!即使足不出戶,也不能杜絕感染。爸爸媽媽外出,照樣會把公共環境裡的病毒帶回家,甚至傳染給寶寶。而且,長期不出門活動,還會降低寶寶的免疫力,更增風險。Q:孩子得過一次手足口病,能終生免疫嗎?
  • 手足口病又雙叒叕來了,家裡有小孩的得格外警惕
    ▲「預防手足口病」主題公益宣傳視頻城事新聲|近日,廣州市健康教育所發布「預防手足口病」主題公益宣傳視頻,在廣州市公交車視頻平臺以循環播放的方式上線播出,同時在眾多主流內容社交媒體、短視頻社交媒體上刊發布,進一步擴大宣傳覆蓋面,給市民留下較深印象。
  • 手足口病傳染係數是新冠病毒3倍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根據統計,在2018年我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當中,手足口病的發病人數位居第一名,手足口病的傳播係數達到了6.5,是新型冠狀病毒的3倍以上。  手足口病,這是一種因為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病症。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五歲以下的寶寶出現的急性傳染病,在夏秋交替的時候,是該病的高發期,所以對於每年九月份要進入幼兒園的這一批寶寶們來說,會存在大面積爆發的可能,這個時候家長也要格外的注意。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如何判斷-搜狐母嬰
    主持人: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狀是什麼樣的呢?作為家長如何判斷呢?  徐志信:我們還是可以從手足口病的名字開始分析,因為手足口病主要涉及的就是口、手和足。而且一般來說,有一個前驅期症狀的表現,是可以來判斷的。
  • 手足口病的症狀重申一下,這種病別誤當作手足口病給娃治了
    截止2月份,全國手足口病發病數已達2.8萬例!不得不說,看見孩子嘴裡、身上長滿皰疹,當媽的真要慌死了!尤其是第一次!那今天科大大就跟大家來嘮嘮,這「磨刀霍霍向寶寶」的手足口病吧!揭開手足口神秘面紗!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種,而跟手足口關係最要好的還是卡薩奇病毒A組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後者更易引起重症! 哪些症狀表明手足口找上娃?手足口最愛活躍在6個月-5歲寶寶之間,常常全年無休,讓人防不勝防!
  •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預防小兒手足口病,要牢記這3點
    1、典型表現 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現,一般有低熱、咳嗽、噁心等症狀,其次就是,在手足部出現皮疹情況,這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特徵。除皮疹外,其他症狀與呼吸道感染類似,因此在皮疹出現之前,很多人無法對手足口病進行正確的判斷。
  • 手足口病出現了新症狀,有這些症狀出現要馬上就醫
    傳統手足口病的皰疹或紅疹往往出現在手足口部位,但近日一些手足口患兒中,症狀卻與傳統的手足口病有所不同。這種新型手足口病判斷為CV-A6型手足口病,和過去常見的手足口病明顯的差別是,它和風疹、藥疹、水痘有點類似,出疹子的面積更廣,而且疹子很密集,看起來很可怕。
  • 關於手足口病你知道多少?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攝做好預防王鵬作新華社發隨著各地學校陸續復學,學生們也將結束這「史上最長假期」回歸學校。然而隨著夏季來臨,氣溫升高,手足口病也進入了高發病期。手足口病是怎麼回事?該如何預防?且聽專家怎麼說。關注:手足口病傳播係數是新冠病毒的三倍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或日常接觸傳播。
  • 手足口病嚴重嗎?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好?
    手足口病目前的發病率相對比較高,尤其是在比較集中的場所,可能會引起聚集性病例。這使得很多家長對於手足口病會產生有恐懼心理,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有類似的症狀,就希望能夠使用特效藥,儘快讓寶寶好起來。手足口病嚴重嗎?
  • 腸病毒與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
    腸病毒很厲害,它會鑽入小腸的血管,順著血液到處流竄,跑到喉嚨,就變成我們所熟知的「皰疹性咽峽炎」。 得到皰疹性咽峽炎的孩子,會在上顎後方,形成小水泡或潰瘍,很痛;有時會加上發燒,要一周左右才完全康復。如果加上手腳也有病毒水泡或疹子,就叫做「手足口病」,這兩種疾病也是腸病毒最常見的兩大病症。
  • 手足口病高發期到了,家長懂這些,孩子少受苦!
    很多媽媽都在問:寶寶手足口病怎麼辦?造成寶寶手足口病的原因有很多,家長想要治療寶寶手足口病,首先要弄清楚寶寶手足口病的原因。怎樣判斷寶寶是否手足口病?輕症的寶寶通常表現為皮疹或者發熱,嚴重的情況下寶寶表現為持續高熱、嗜睡、頭痛、嘔吐、出冷汗等情況。別拿寶寶的健康開玩笑:這些事千萬別做!切忌給孩子「增加營養」。
  • 手足口病一般幾天能好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我們經常聽說,但是很多人對手足口病卻不是特別了解,手足口病一般發生在幼兒身上,成人的案例較少,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狀況,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那麼,手足口病如果患上了,一般幾天能好?怎麼樣治療手足口病?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冬季預防手足口病!
    近期幼兒手足口病多發,家長需注意防範!最近,昆明市不少幼兒家長在班級群裡收到通知,提醒家長們要注意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防範。記者也從醫院了解到,最近一段時間,小兒手足口病進入了多發階段。近期幼兒手足口病多發,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預防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