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足口病你知道多少?

2021-01-16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圖為北京朝陽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做疫苗接種準備。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攝

做好預防王鵬作新華社發

隨著各地學校陸續復學,學生們也將結束這「史上最長假期」回歸學校。然而隨著夏季來臨,氣溫升高,手足口病也進入了高發病期。手足口病是怎麼回事?該如何預防?且聽專家怎麼說。

關注:手足口病傳播係數是新冠病毒的三倍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或日常接觸傳播。該病多發生於6歲以下的嬰幼兒,潛伏期2—10天,病程一般為7—10天。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少數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者病情進展快,易導致死亡。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法定傳染病報告中,手足口病以發病人數237.6萬位居第一。這個數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現在是時候關注除新冠肺炎以外的傳染病了。」國家衛健委新冠防控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近日舉辦的2020首屆《知足常樂 「依」路平安》手足口病防控徵文暨防控衛士評選活動上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以及其他原因讓一些家長對疫苗接種產生猶豫,然而夏秋季節是疫苗接種的關鍵時刻。

「如果3個月不接種疫苗,則爆發流行風險將逐漸加大,麻疹病毒傳播係數是12—18,百日咳是12—17,新冠病毒是1.4—2.5。手足口病傳播係數達4.2—6.5,是新冠病毒的3倍。」曾光認為,如果忽視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種,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數可能將明顯高於目前水平。

研發:中國手足口病疫苗領跑全球

2008年3月,安徽阜陽地區出現了多名以發熱及手足口臀皮疹為特徵的手足口病患者,短時間內出現了集中爆發,經調查是EV71病毒所致,病毒迅速蔓延至全國26個省份。

據中國生物醫藥技術協會疫苗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雲濤研究員介紹,我國手足口病(EV71)疫苗於2008年開始研發,歷時9年獲批上市,領跑全球,在技術上做了許多突破。

張雲濤表示,在EV71疫苗的研發過程中,中國科學家們還建立了EV71抗原綜合抗體等一系列國際標準,並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認證。

現狀:手足口病整體疫苗接種率仍偏低

在幼兒階段尤其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因此家長要更加重視起來。易發於夏季的手足口病,不僅傳染性強,最可怕的還是重症比例大。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唾液傳播、呼吸道分泌物傳播和消化道排洩物傳播等。年齡小的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喜歡用小手接觸嘴巴,病毒通過唾液傳播,進而使其致病。

相關研究表明,手足口病需要在免疫接種率達到78%以上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目前各地EV71疫苗接種率從10%—50%之間不等,遠低於形成群體免疫的要求。

如何提高EV71疫苗接種率?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究員陳曉琦認為,在新冠疫苗的防控常態化中,聯合接種優勢格外明顯。首先,在新冠肺炎疫情沒有完全平復的前提下減少去醫院的次數,一次就診,多種保護。其次,在沒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地區,減少往返門診的次數也能節約時間,減少出行成本。

為此,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EV71疫苗與B肝疫苗、麻風疫苗、流腦疫苗的聯合接種。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不論EV71疫苗和其他疫苗一起接種,還是分開接種,其安全性相同,免疫保護作用也是一樣的。

辨別:「三個四」揪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通過飲食、飛沫、接觸等傳播,患兒玩過的玩具、餐具、奶瓶、毛巾、被子、內衣等,都有可能沾染上細菌和病毒,健康的小寶寶接近或接觸這些被感染的東西後,可能會讓細菌和病毒有機可乘。另外,還有一部分孩子是通過看護人而接觸到手足口病病毒(EV71)並發病的,而成人感染手足口病病毒(EV71)後一般不會發病,也無任何症狀,但會傳播病毒。

4—7月是手足口病高發期,臨床上容易與皰疹性咽頰炎混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醫師胡冰提醒,家長應該掌握辨別小技巧,初步判斷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皰疹性咽頰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為發熱和口腔咽頰部皰疹,少數病例會出現高熱驚厥、腦炎等病發症,大多數為輕型病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在4—6天,偶爾延至兩周。

手足口病早期像感冒,起病急,發熱,一般為38攝氏度左右,有咳嗽、流涕、影響食慾、噁心、嘔吐等表現。1—2日後,手掌或腳掌出現米粒大小的皰疹,皰疹也會出現在臀部和膝蓋處。

區別手足口病引發的皮疹須要記住「三個四」。「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四不特徵」: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

胡冰強調,保護易感人群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尤其對於6個月-3歲的孩子來說,要儘早進行疫苗接種。此外,還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淨水、加強鍛鍊、開窗通風、少去人群密集場所。(記者 喻京英)

原標題:關於手足口病你知道多少?(健康直通車(第19站))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5月29日 第09 版)

相關焦點

  • 關於手足口病,你要知道的都在這裡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疾病,多發於五歲以下嬰幼兒,家長應多注意,開學季尤其要小心手足口病。那麼,如何預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另外,手足口病患兒應該如何護理?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五歲以下寶寶的急性傳染病,致病原因主要是腸道內的各種病毒。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分享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尤其多發於以6歲以下的兒童,目前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有哪些早期症狀?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它?2、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染源是哪些人?手足口病患者、隱形感染者和無症狀帶毒者都可傳染該病。流行期間,患者是主要傳染源,通常以發病後一周內傳染性最強。3、手足口病是怎麼傳播的,有疫苗嗎?
  • 手足口病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口腔、手上、腳上長了小水泡,但不知道是什麼,又怎麼出現的,一查才知道是手足口病,但手足口病又是什麼呢,這種病是如何發生的,又應該如何預防這種病症,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
  • 能要命的手足口病,你了解多少?
    手足口病多發與5歲以下的小朋友,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發熱、出疹性疾病,因為其傳染性比較強,發病人群又比較集中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所以常常會出現一個班級多個小朋友發病的情況。手足口病有什麼症狀?所以這種普通類型的手足口病,多數能在一個星期內痊癒,不會對患兒身體產生嚴重的或者遠期的影響。
  • 關於手足口病,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看完了您就算是半個小專家啦
    3、手足口病的高發時間?4、手足口病的易患人群?5、手足口病的表現?6、手足口病是如何傳播的?7、懷疑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是否需要到醫院治療?14、關於手足口疫苗問:什麼是手足口病?答: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以發熱、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手、足、臀等部位皮膚出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腦炎、腦幹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痺、肺水腫、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 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得了手足口病怎麼辦?
    如果你看到孩子有流鼻涕、咳嗽、發熱等類似感冒的症狀,且嘴裡長滿皰疹,口腔黏膜有白斑潰瘍,那麼您就要注意啦,趕緊送小孩去醫院檢查,這時,醫生往往會給開單要求小孩驗血,檢查血常規。如果白細胞正常或者稍高,淋巴細胞高出許多,就會診斷小孩患上了手足口病……一、什麼叫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如何判斷-搜狐母嬰
    主持人: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狀是什麼樣的呢?作為家長如何判斷呢?  徐志信:我們還是可以從手足口病的名字開始分析,因為手足口病主要涉及的就是口、手和足。而且一般來說,有一個前驅期症狀的表現,是可以來判斷的。
  • 手足口病怎麼治療 手足口病吃什麼好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自己的孩子出現手足口病的症狀,其實媽媽們無須擔心,手足口不是什麼大毛病,處理及時還是可以恢復如初的。那麼什麼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呢?小編這就來告訴你們。手足口病怎麼治療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傳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節流行,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口腔內的皰疹破潰後即出現潰瘍,患兒疼痛難忍,時時啼哭、煩躁、流口水,不能吃東西,尿黃,重者可伴發熱、流涕、咳嗽等症狀
  • 關於手足口病傳染的三大疑惑,哪一個你還不明白?
    每年的4-5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這不,這幾天幫媽就受到很多媽媽的來信,說寶寶發生了手足口病。那麼,今天幫媽就挑出幾個大家都很疑惑的問題,來進行詳細的解答。不知道有沒有你想知道的呢?@風中歌: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都有哪些?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 教你快速辨別真假手足口病
    隨著氣溫升高,手足口病將處於高發狀態。Oh,手足口病又氣勢洶洶地來了!不少家長一聽到它就聞風喪膽。只見醫生隔著窗口仔細檢查了孩子的手心、腳底和口腔後,笑笑說:「這個不是手足口病。」的確,有好多疾病的病症都跟手足口病相似,很多家長都辨別不出來。
  • 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 這樣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1、傳播方式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
  •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應該這樣治療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手足口病的預防怎麼做?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手足口病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三到七天的潛伏期,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之後,初期會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患兒的手、足及口腔會出現皰疹,皰疹發癢發疼;由於口腔患處疼痛,患兒食慾下降,精神不振。
  • 手足口病會傳染嗎 這樣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會傳染嗎?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會傳染嗎手足口病的傳染源是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流行期間,患者是主要傳染源。患者在發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約3—5周從糞便中排出病毒,皰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潰時病毒即溢出。帶毒者和輕型散發病例是流行間歇和流行期的主要傳染源。
  •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有哪些 手足口病潛伏期多久
    手足口病是威脅兒童健康的一大疾病,這類疾病的傳染性非常強,孩子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對身體傷害也是非常大的。那麼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有哪些呢?手足口病症狀又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手足口病初期症狀其實還是比較明顯的,一般孩子的手足口上面都會長一些皰疹,如果有這類症狀出現一定要積極的治療。千萬不能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 如何防控手足口病?
    3手足口病怎麼預防?手足口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由於手足口病主要經接觸傳播,因此家長要指導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孩子用的玩具、餐具要注意清潔及消毒;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成年人也能夠感染腸道病毒,部分病例不出現症狀或症狀不典型,但仍具有傳染性。
  • 成人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成人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春夏交替季節是流行性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手足口病就是一種流行於嬰幼兒之中的傳染疾病。發病時,孩子的手足口內均會出現小泡泡,初起時家長如不注意難以發現,等伴有其他症狀,發熱、頭痛、無力等時送醫院確診才知是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一般幾天能好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我們經常聽說,但是很多人對手足口病卻不是特別了解,手足口病一般發生在幼兒身上,成人的案例較少,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狀況,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那麼,手足口病如果患上了,一般幾天能好?怎麼樣治療手足口病?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手足口病爆發,兒科醫生告訴你如何預防?
    每年4-7月份是手足口病高發期,今天早上來了一位3歲小男孩,手腳以及口腔都長出皰疹,經過檢查,診斷為手足口病,一旁的爸爸媽媽特別擔心。現在很多家長聽到手足口病心裡都會「咯噔」一下,這個病聽說會死人的。傳播途徑:密切傳播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傳播方式。接觸手足口病患兒接觸手足口病患兒使用過的物品,如玩具、食具、床品等。
  • 手足口病嚴重嗎?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好?
    手足口病目前的發病率相對比較高,尤其是在比較集中的場所,可能會引起聚集性病例。這使得很多家長對於手足口病會產生有恐懼心理,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有類似的症狀,就希望能夠使用特效藥,儘快讓寶寶好起來。手足口病嚴重嗎?
  • 父母們必須知道的手足口病防護知識!
    氣溫轉涼,不少家長為小朋友可能患上手足口病而擔憂。 手足口病是一種發病急、傳播快,甚至可以致命的幼兒傳染病! 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地,孩子們密切接觸,一旦有手足口病傳染源出現,很容易引發傳染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