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足口病,你要知道的都在這裡

2021-01-16 昆明明日孕嬰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疾病,多發於五歲以下嬰幼兒,家長應多注意,開學季尤其要小心手足口病。那麼,如何預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另外,手足口病患兒應該如何護理?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五歲以下寶寶的急性傳染病,致病原因主要是腸道內的各種病毒。

絕大多數被感染的寶寶會在1—2周內痊癒,家長不用過於憂心,但也不排除極少數寶寶出現比較危險的狀況,如患上腦膜炎、心肌炎等併發症,甚至會導致死亡。


其實,手足口病並不是小朋友特有的,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有可能受到病毒的入侵,但是由於成人的抵抗力比較強,且絕大部分人在受到隱形感染時已獲得了相應抗體,所以很少有大人會表現出顯性感染的症狀(手足口病隱性感染的機率為顯性感染的100倍左右)。而小孩子則恰恰相反,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寶寶發病率很高。

手足口病潛伏期一般在2-10天左右,開始階段的外在表現和普通感冒發燒比較相似,但是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會顯現出一些具體的特徵。

 1 、一般病例表現

(1)急性起病,潛伏期3-5天,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前驅症。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綠豆大小水皰,手、足出現斑丘疹、皰疹,初起為斑丘疹,後轉變為皰疹,圓形或橢圓形,約3-7mm如米粒大小,較水痘皮疹為小,質地較硬,周圍有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皮疹消退後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如有繼發感染常使皮膚損害加重。

(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門附近,偶爾看到在軀幹和四肢出現皰疹,數天後乾涸、消退,皮疹無瘙癢,無疼痛感。


(3)個別小孩可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4)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全病程約5-10天,多數可自愈,預後良好,無後遺症。

 2 、重症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


(1)呼吸系統表現為:呼吸淺促、困難,呼吸節律改變,口唇紫紺,口吐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聞及痰鳴音或溼羅音。


(2)神經系統表現為:精神差、嗜睡、頭痛、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或癱瘓;查體可見腦膜刺激症、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現為頻繁抽搐、昏迷、腦水腫、腦疝。


(3)循環系統表現為: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或緩慢,脈搏淺速、減弱甚至消失,四肢發涼,指(趾)發紺,血壓升高或下降。

與絕大多數傳染病類似,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條:


1、傳播方式

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

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由於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後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群可反覆感染髮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據國外文獻報導,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極廣泛,沒有嚴格的地區性。四季均可發病,以春夏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幼兒園和託兒所容易發生集體感染。家庭也有此類發病集聚現象。醫院門診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格,也可造成傳播。此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複雜,流行強度大,傳播快,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流行。

1、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寶寶應及時就醫,避免與外界接觸,一般需要隔離2周。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燻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禁止吸菸,防止空氣汙濁,避免繼發感染。


 2、飲食營養:

如果在夏季得病,寶寶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寶寶宜臥床休息1周,多喝溫開水。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宜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護理:

(1)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2)可將維生素B2粉劑直接塗於口腔糜爛部位,或塗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2 、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4、皮疹護理:

(1)寶寶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

(2)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塗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塗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

(6)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寶寶多喝水。

(7)體溫在37.5℃-38.5℃之間的寶寶,給予散熱、多喝溫水、洗溫水浴等物理降溫。

幼兒園中

1.監督每個小寶寶搞好個人衛生。老師們要監督每個小寶寶飯前便後去洗手,經常幫他們曬被子,提醒家長及時換洗床單被褥。


2.保證寶寶的飲食安全。幼兒園的每一餐都要保證乾淨衛生,把好食物這道關,不要讓寶寶接觸到不乾淨或者是被汙染的食品。


3.每天早上對剛來到幼兒園的小朋友進行檢查,看看他們的手上嘴巴裡有沒有長類似米粒的皰疹,再摸摸小腦袋有沒有發熱(也可以用電子溫度計),最後和媽媽聊一聊孩子在加家裡有沒有什麼反常狀況。


4.經常對幼兒園內的玩具、餐具等進行消毒,還有門把手、餐桌邊緣等這些寶寶經常會接觸的地方。


5.定期組織人員搞室內衛生,噴灑消毒水,尤其是廁所要重點作業。清理時要穿帶好防護服,以免在工作中不甚被細菌感染。


6.一旦老師發現了疑似病例,要立即將該寶寶隔離,並迅速與家長聯繫,送往醫院,以免發生爆發性的感染,以免波及其他健康的小朋友。


在家裡

1.個人衛生同樣重要。勤剪指甲勤洗手是必須的,不要覺得家裡比外面乾淨很多就忽略這些細節,其實遙控器、垃圾桶、門把手等地方也有很多細菌和病毒在繁殖。


2.家裡始終要保持良好的環境。廚房、衛生間這些家庭衛生重災區裡的內生死角要清理乾淨,床單墊被要勤曬勤洗,平時多開窗通風,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3.要保證寶寶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讓寶寶過於疲勞,養成健康的作息習慣,這樣做能改善小朋友的體質,提高免疫力,對抵禦病毒入侵有一定的幫助。


4.不要讓寶寶吃生的東西或者沒有燒開的水。


5.關於維生素B族能否預防手足口病的問題,目前科學界尚沒有權威的定論,但適量補充對預防口腔內的炎症還是有好處的,具體怎麼服食建議先諮詢醫生再做決定。


6.手足口病流行時期出門要給寶寶帶口罩。


寶寶少生病,關鍵在於提高免疫力。臺灣班護葡聚多糖體+藻精蛋白,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免受病毒感染。

(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小編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關於手足口病你知道多少?
    然而隨著夏季來臨,氣溫升高,手足口病也進入了高發病期。手足口病是怎麼回事?該如何預防?且聽專家怎麼說。關注:手足口病傳播係數是新冠病毒的三倍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或日常接觸傳播。該病多發生於6歲以下的嬰幼兒,潛伏期2—10天,病程一般為7—10天。
  • 關於手足口病,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看完了您就算是半個小專家啦
    14、關於手足口疫苗問:什麼是手足口病?答: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以發熱、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手、足、臀等部位皮膚出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腦炎、腦幹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痺、肺水腫、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種。一年四季都可發生。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手足口病一般症狀較輕,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往往先出現發燒症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黏膜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
  • 手足口病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口腔、手上、腳上長了小水泡,但不知道是什麼,又怎麼出現的,一查才知道是手足口病,但手足口病又是什麼呢,這種病是如何發生的,又應該如何預防這種病症,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
  • 手足口病怎麼治療 手足口病吃什麼好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自己的孩子出現手足口病的症狀,其實媽媽們無須擔心,手足口不是什麼大毛病,處理及時還是可以恢復如初的。那麼什麼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呢?小編這就來告訴你們。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內可康復,但如果此前皰疹破潰,極容易傳染。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腦膜腦炎等致命性併發症。手足口發病原因大多是病毒感染而得手足口病,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它是腸道病毒的一種。都是通過食物進入口腔到整個消化道,並在腸道內繁殖。
  • 手足口病流行季,要不要打手足口病疫苗?
    之前介紹了手足口病的預防,可點擊進行了解,今日為大家科普手足口病疫苗相關問題,搬好板凳聽課啦~要不要接種手足口病疫苗?因為手足口病絕大多數是輕症的,7-10天可自愈,需要在家隔離2周左右,不需要特殊治療。出現重症感染很少見,那麼接種疫苗的必要性是不是就沒有那麼大?
  • 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得了手足口病怎麼辦?
    如果你看到孩子有流鼻涕、咳嗽、發熱等類似感冒的症狀,且嘴裡長滿皰疹,口腔黏膜有白斑潰瘍,那麼您就要注意啦,趕緊送小孩去醫院檢查,這時,醫生往往會給開單要求小孩驗血,檢查血常規。如果白細胞正常或者稍高,淋巴細胞高出許多,就會診斷小孩患上了手足口病……一、什麼叫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如何判斷-搜狐母嬰
    主持人: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狀是什麼樣的呢?作為家長如何判斷呢?  徐志信:我們還是可以從手足口病的名字開始分析,因為手足口病主要涉及的就是口、手和足。而且一般來說,有一個前驅期症狀的表現,是可以來判斷的。
  • 如何防控手足口病?
    3手足口病怎麼預防?手足口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由於手足口病主要經接觸傳播,因此家長要指導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孩子用的玩具、餐具要注意清潔及消毒;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成年人也能夠感染腸道病毒,部分病例不出現症狀或症狀不典型,但仍具有傳染性。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 教你快速辨別真假手足口病
    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 如果孩子得過一次手足口病, 並不意味著孩子從此與該病「絕緣」。旁邊的家長一聽,下意識地都抱著孩子趕緊後退,遠離那個「危險源」,這萬一被傳染了可就麻煩了。只見醫生隔著窗口仔細檢查了孩子的手心、腳底和口腔後,笑笑說:「這個不是手足口病。」的確,有好多疾病的病症都跟手足口病相似,很多家長都辨別不出來。
  • 【分享】手足口病,預防是關鍵
    作者:寶寶知道 什馬都是浮雲春節過後,氣溫逐漸回升,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據歷年的發病規律來看,5-7月將會迎來發病高峰。看到這裡,麻麻們是不是有點「小恐慌」了,其實手足口病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嚇人。今天小編想通常這個簡短的文章,給大家介紹一下手足口病。
  • 關於手足口病傳染的三大疑惑,哪一個你還不明白?
    每年的4-5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這不,這幾天幫媽就受到很多媽媽的來信,說寶寶發生了手足口病。那麼,今天幫媽就挑出幾個大家都很疑惑的問題,來進行詳細的解答。不知道有沒有你想知道的呢?@風中歌: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都有哪些?
  •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應該這樣治療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手足口病的預防怎麼做?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手足口病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三到七天的潛伏期,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之後,初期會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患兒的手、足及口腔會出現皰疹,皰疹發癢發疼;由於口腔患處疼痛,患兒食慾下降,精神不振。
  • 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 這樣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1、傳播方式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
  • 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來啦,寶媽要注意
    病毒細菌滋長的季節,最令父母頭疼的大概就是讓人望而生畏的「手足口病」了!那麼到底什麼是手足口病呢?為什麼需要家長們格外注意呢?當然,當孩子患有手足口病時,除了上述的特徵外,還有一種最明顯的症狀,那就是發燒(38°以上)。雖然說手足口病患者在痊癒後,並不會在出現皰疹的地方留下疤痕,但並不代表著就不需要特別看護。
  • 成人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雖然手足口病更多發於嬰幼兒,但是成人也不能倖免!孩子的手足口病可能由父母感染談到手足口病,不少父母都會臉色為之一變,因為這個病可大可小,治療稍不及時就可能威脅孩子的生命,並且手足口病是傳染性疾病,幼兒園裡有一個孩子生病,也就可能有一群孩子生病。但有些時候,手足口病也有可能是父母傳染給孩子的。
  • 手足口病一般幾天能好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我們經常聽說,但是很多人對手足口病卻不是特別了解,手足口病一般發生在幼兒身上,成人的案例較少,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狀況,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那麼,手足口病如果患上了,一般幾天能好?怎麼樣治療手足口病?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預防小兒手足口病,要牢記這3點
    手足口病是全球範圍內的流行傳染疾病,一般在潛伏一周後,在兒童身上出現發燒,皮疹的情況。因為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很多,往往我們很難做到很好的預防,大部分的孩子也就有多次感染手足口病的可能,對於該疾病的防控難度很大,但好在危險性不是很高,對於沒有重症表現的患兒,我們可以考慮在家進行治療。
  •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有哪些 手足口病潛伏期多久
    手足口病是威脅兒童健康的一大疾病,這類疾病的傳染性非常強,孩子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對身體傷害也是非常大的。那麼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有哪些呢?手足口病症狀又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手足口病初期症狀其實還是比較明顯的,一般孩子的手足口上面都會長一些皰疹,如果有這類症狀出現一定要積極的治療。千萬不能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 手足口病爆發,兒科醫生告訴你如何預防?
    每年4-7月份是手足口病高發期,今天早上來了一位3歲小男孩,手腳以及口腔都長出皰疹,經過檢查,診斷為手足口病,一旁的爸爸媽媽特別擔心。現在很多家長聽到手足口病心裡都會「咯噔」一下,這個病聽說會死人的。其實小男孩精神狀態不錯,發燒體溫不高,暫時沒有重症表現,於是交代家長不要太擔心,這種病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輕症,回家注意觀察,多煮些流質食物給孩子吃,孩子怎麼舒服怎麼來,到時間也就好了。家長聽完釋然地帶著孩子回去了。今天中央電視臺報導了2018年是手足口病發病的高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