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毛利」時代結束 創新藥械成藥企突圍必選項

2020-12-25 海外網

「印記2020·應變局開新局」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國家醫保準入目錄談判日前已告一段落,談判結果或於年底前公布。過去一年,通過帶量採購、醫保談判等措施,藥品、高耗值藥材價格大幅下降,患者負擔顯著降低,患者用藥可及性大幅提升。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醫保控費改革進入深水區,我國醫藥市場不合理的「高毛利」時代已進入尾聲,企業加速轉型,創新藥械成為企業的發力方向。

在博弈中讓更多患者用得起好藥

「某某藥進醫保了嗎?降價了嗎?我有卵巢癌,急需這個藥,可又吃不起。」「你知道農村有多少癌症患者放棄治療嗎?我爸半年花了10萬塊,我都快吃不起飯了。」這些是某個醫藥公眾號下的留言,也是目前癌症患者面臨的現實。

12月16日晚上7時,隨著最後一個治療黑色素瘤藥品的談判完成,為期三天的2020年度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完成了最緊張的談判環節。根據今年9月醫保局發布的《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今年共有751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

這是國家醫保局第五次開展國家醫保準入目錄談判。為了讓患者用上新藥、好藥,通過「以量換價」談判準入的方式推動藥費下降已經成為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的常態化操作。

2015年10月,我國首次組織開展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試點工作,確定B肝、非小細胞肺癌等治療的5個藥品,經過多輪談判,3個藥品談判成功,平均降幅達58%,最高降幅達67%。2017年,第二輪44個談判藥品中36個談判成功,包括腫瘤靶向藥、心血管病用藥以及血友病等重大疾病的品種,平均降幅達44%,降幅最高達70%。

2018年啟動抗癌藥專項談判,17個藥品談判成功,涵蓋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慢性髓性白血病、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黑色素瘤、腎細胞癌、結直腸癌等10多種癌症治療用藥,平均降幅達56.7%,最高降幅為71%。2019年11月,150個藥品被納入談判範圍,其中,70個新增藥品和27個續約產品談判成功,藥品涉及癌症、罕見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藥結核、風溼免疫、心腦血管、消化等臨床治療領域。此次目錄新增品種,平均降幅67%,最高降幅達81%。

今年的談判結果,國家醫保局還未正式公布。從此前市場消息來看,最受關注的癌症免疫療法治療用藥PD-1/PD-L1單抗價格有望大幅下降。過去動輒一年幾十萬的費用,讓不少家庭對PD-1「可望不可及」。

另有消息顯示,已覆蓋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細胞肺癌、食管癌、肝細胞癌等4個適應症的恆瑞醫藥卡瑞利珠單抗作為療效確切的腫瘤治療藥品或以高達80%的價格降幅談判成功。此前,一名患者每年使用卡瑞利珠單抗的治療費用近12萬元,若進入醫保,按降價後價格,經過醫保報銷,每年每名患者實際支付費用只要1.5萬元,這比此前納入醫保的信迪利單抗的2.9萬元又低了近一半。

「以量換價」讓更多百姓敢治病

「過去吃的降糖藥,已經從65元每盒降到現在的不到6元每盒,算下來每年每個人的藥費從此前的4680元,兩個人近一萬元,降到只要800多元。」山西李女士家中有兩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藥,藥價下降讓她的經濟負擔頓時減輕了。

除了醫保談判,國家集中帶量採購更是將大品種的慢病及常見病用藥、高值耗材虛高的價格水平降到了「冰點」。

8月24日,上海聯採辦發布第三批國家集中帶量採購中選結果,55個通用名品種成功中標,平均降價幅度超過70%,最高降幅高達98.7%。

其中,兩個慢性病用藥二甲雙胍片、卡託普利報出低於1.5分的價格。奧氮平口崩片中,齊魯製藥從去年最低中標價的10元/片,一路降至0.45元/片,降幅達95.5%;康恩貝的非那雄胺片從2018年最低中標價1.88元/片,降至0.17元/片,降幅達90.76%。

據國家醫保局測算,對於三批集採的112個品種,按約定採購量測算,每年藥品費用從659億元下降到120億元,節約539億元。按報銷比例60%計算,可為患者節省216億元,也為醫保基金節省323億元。其中,治療B肝的替諾福韋酯和恩替卡韋兩種藥物年治療費用從2015年的約20000元和9000元降低至70元左右。

隨著藥價大幅下降,用藥可及性也大幅提高。據統計,我國慢病B肝患者近3000萬例,規範治療率僅11%;高血壓患者約2.45億例,血壓控制率僅17%。經集採大幅降價後,B肝用藥恩替卡韋在11個試點城市銷量從6800萬片增至2.07億片,使用該藥治療的患者淨增近兩倍;高血壓用藥氨氯地平、厄貝沙坦、氯沙坦銷量普遍增長1倍左右。

11月5日,我國開展的首輪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在天津開標,易生科技、上海微創醫療、樂普醫療等8家企業的10個產品中選,冠脈支架價格將從此前1.3萬元左右均價下降至700元左右。

我國每年約有100萬冠心病患者植入心臟支架,預計到2021年,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患者植入中選支架,個人自付費用將降至2500元以下。

藥企創新能力有望進一步增強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醫藥行業正在發生極大的變化,在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醫保目錄調整,以及註冊制度改革、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加快新藥審批等一系列醫藥政策影響下,產業結構加速升級與優化,藥品、耗材原有格局與商業價值鏈被打破重塑,企業轉型已是必然。

該人士同時表示,目前國家集採和醫保談判正推動中國醫藥市場逐步跟海外接軌,未來仿製藥降價壓力將持續,高值耗材集採才剛開始,國產創新藥納入醫保放量值得期待。

信達證券首席分析師楊松也表示,此次醫保談判給予創新藥更快的準入機會以及相對緩和的降價幅度,預計創新藥仍是政策鼓勵方向。

在政策的指引下,企業創新意識不斷增強。某公司內部會上透露,未來幾年其研發投入肯定不會減少,現在正是轉型升級、把創新藥全部鋪開的時候,絕不能回頭。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近日在首屆中國產業鏈創新發展峰會上表示,中國原創性新藥的研發在飛速進展,研發周期快速縮短,不斷迭代前進,例如中國CAR-T研究數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不久的將來將有更多新型細胞治療藥物上市。(梁倩)

責編:閆宇航

31944936,.「高毛利」時代結束 創新藥械成藥企突圍必選項,.2020-12-23 08:05:49,.204518,.閆宇航

相關焦點

  • 「高毛利」時代結束 創新成藥企突圍必選項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醫保控費改革進入深水區,我國醫藥市場不合理的「高毛利」時代已進入尾聲,企業加速轉型,創新藥械成為企業的發力方向。  在博弈中讓更多患者用得起好藥  「某某藥進醫保了嗎?降價了嗎?我有卵巢癌,急需這個藥,可又吃不起。」「你知道農村有多少癌症患者放棄治療嗎?我爸半年花了10萬塊,我都快吃不起飯了。」這些是某個醫藥公眾號下的留言,也是目前癌症患者面臨的現實。
  • 創新藥談判鋪開 藥品、耗材帶量採購進入常態 「高毛利」時代結束...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醫保控費改革進入深水區,我國醫藥市場不合理的「高毛利」時代已進入尾聲,企業加速轉型,創新藥械成為企業的發力方向。  在博弈中讓更多患者用得起好藥  「某某藥進醫保了嗎?降價了嗎?我有卵巢癌,急需這個藥,可又吃不起。」「你知道農村有多少癌症患者放棄治療嗎?我爸半年花了10萬塊,我都快吃不起飯了。」
  • 藥師幫聯手藥企 突圍院外零售市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3日訊 伴隨著國家集採成為常態化發展,以往被視為只能忝陪末座的院外零售渠道,如今格外得到藥企們的重視。然而,對於藥企來說,要從醫院轉戰到院外銷售,並非易事,原因在於後者面對的是一個極為分散零售市場,布局的難度可想而知。從廣州成長起來的B2B電商醫藥平臺藥師幫,正在試圖幫助藥企們解決零售渠道過程中遇到的種種痛點。
  • 醫藥行業專題報告:天時地利人和的創新藥黃金時代
    一、創新藥:天時地利人和黃金時代(一)天時:鼓勵藥械創新政策頻出 自 2015 年開始,國務院和 CFDA、CDE 等主管部門先後發布鼓勵藥械創新的一系 列政策,在創新藥審批、臨床試驗、生產和後續上市等生命周期全過程給予政策支持。
  • 單品最高降幅超七成淄博發起七市藥械採購聯盟聯合採購會
    「靈魂砍價」,一分錢也不能讓在採血針議價室內,第一輪報價正在進行,談判專家們向藥企代表質疑:「我們有要求,競標價不能高於目前採購價,你的競價是兩毛零5分,比採購價高了5分,你確定用這個報價嗎?」藥企代表猶豫了兩秒回答:「我們的利潤空間很微薄……那還是兩毛吧。」「我們是帶量採購,有批量優勢,你得體現出誠意,還有降價空間嗎?」藥企代表想了想,咬咬牙報價:「1毛9分。」分釐必爭,寸步不讓!5月30日,淄博上演了一場長達近9個小時的「舌戰」,談判現場氣氛緊張而又激烈。
  • 創新時代,跨國藥企加速剝離傳統藥物
    【製藥網 行業動態】跨國藥企瘦身加速,今年以來已有多款成熟產品接連被轉讓或出售。   據了解,Crestor是一種他汀類降脂藥,被批准用於治療血脂異常和高膽固醇血症,並用於預防心血管事件,如心臟病發作和中風。該藥物是目前十分受歡迎的他汀類藥物之一,在2011年其銷售額達到過66.2億美元。但由於仿製藥競爭與國內帶量採購影響,今年前三季度,Crestor只為阿斯利康帶來了8.84億美元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1%。
  • 智慧醫療公司如何做好藥企服務?
    02鳳翔傳說醫藥新零售事業部總經理全兆湛進行了《藥企品牌打造線上爆款的關鍵能力及案例分享》的主題分享。全兆湛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藥企品牌如何在線上打造爆款,並且舉出相應的案例進行詳細闡釋。首先,藥企品牌要打造線上爆款需具備電商思維。根據大數據,主動做線上營銷的藥企能夠跑贏大盤增長的幅度,相較於未開旗艦店的品牌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加上在營銷環境、營銷用戶有所變化後,銷售模式、渠道定位和盈利結構也會帶來相應的變化。因此藥企在打造線上品牌爆款時,需要關注這些方面的變化,用電商思維進行革新。
  • 資產數位化是精準營銷前提,醫百科技如何助力藥企營銷數位化整體轉型
    「那時候行業內使用SaaS平臺的動力不強,對合規、專屬平臺、高效營銷的理解也不夠,藥企對傳統營銷的依賴性仍然非常強,嘗試數位化營銷的意願不高。」 轉機來自2018年下半年,《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文件》出臺,藥品一致性評價持續推進,藥企利潤下降,高成本而低效的傳統營銷模式瓦解,不少藥企開始尋求低成本、高效率的數位化營銷手段,以在毛利被壓縮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營銷能力。
  • License in,創新藥企的造富捷徑
    隨著港股和國內資本市場改革,向未盈利生物藥企敞開上市大門,「再鼎模式」成為諸多創新藥企的標準教材。不僅雲頂新耀是「再鼎模式」的擁躉之一,一眾成立時間較久的創新藥企也不甘落後。比如百濟神州(HK:06160)。近2年來,百濟神州一個又一個重磅交易直接砸暈了市場。
  • 曾經「神藥」一片賣1分5 仿製藥進入微利時代藥企出路幾何?
    她認為,「4+7」集中採購啟動後,仿製藥進入低毛利時代,品種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藥企將憑藉品種數量和質量在市場中競爭,才能達到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果。 仿創結合發展之路是未來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政策鼓勵藥品創新,創新發展已是大勢所趨。同時隨著帶量採購的全國擴圍,普通仿製藥進入微利時代。
  • 資本追捧的「高毛利」玻尿酸行業究竟是不是一門「易做的生意」?
    「玻尿酸」之所以被市場熱捧,全因其背後的「高毛利」。「高毛利」的關鍵玻尿酸企業的毛利究竟有多高?因此,不少市場人士用「毛利碾壓茅臺(600519)」等詞來形容像華熙生物、昊海生科(688366)這樣的玻尿酸企業。但隨之有媒體指出「玻尿酸也分『三六九等』,並不是所有的玻尿酸都是『高毛利』」。按照用途和功能,玻尿酸原料分為醫藥級、化妝品級和食品級。不同級別的原料對技術水平和質量控制有同要求,比如在內毒素、蛋白質、重金屬等含量方面,因此毛利率差別很大。
  • 無錫研發類藥企產值佔比創新高
    來自太湖灣科創帶重要園區無錫(馬山)國家生命科學園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無錫馬山生物醫藥178家生物藥企產值實現72.58億元,預計全年將首次突破百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前10個月新藥和器械類研發產值達到了24億元,33%的佔比,創歷史新高。「33%」數據背後,體現的是一個生物醫藥園區在新藥研發領域的「領跑」水平。
  • 醫藥行業中期投資策略:創新的新時代,高光的新常態
    醫保支付走向精細化,醫保支付價即將推行,未來產品力和競爭格局是核心 醫保局的成立結束我國醫保支付與醫藥定價的碎片管理。3.2、仿製藥走向多品種、高壁壘難仿,原料藥議價能力提升 面對仿製藥市場新形式,雖然轉型創新是最優解,但研發創新藥也意味著高投入和高風險,且需要相應的時間積累,並非適用於所有藥企。借鑑海外市場經驗,轉型創新是一條主流的途徑,但並不是唯一,仿製藥市場中仍存在機會。
  • 河北藥企創新供給瞄準兒童藥
    張古英介紹,兒童藥的研發生產要求高、周期長、成本高、利潤薄,兒童專用劑型藥品市場小且需求不穩定,導致製藥企業對兒童藥品研發生產的積極性不高。    資料顯示,全國6000多家藥廠中,專門生產兒童用藥的廠家僅10餘家。我國國產藥品批文共17萬多條,專用於兒童的不足3000條。
  • 印度藥企入局 國內仿製藥企突圍遭夾擊
    印度藥企加入仿製藥格局競爭加劇外資藥企、尤其是印度製藥企業的加入,讓這次的聯盟地區藥品集中採購競爭加劇。以奧氮平片為例。渤海證券認為,早間傳聞印度仿製藥巨頭有意開拓中國市場,此次入圍格局印證這一事實,印度藥企入華為本就薄利難銷的國內仿製藥市場再添不確定因素。此外,外資藥企也有多個品種入局。並且,這些外企的報價降幅也較高。國元證券發布的研報認為,非唯一中標規則下,原研藥企重新贏得機會。
  • 高價創新藥進醫保,誰說了算,怎麼算?
    這幾乎是所有高療效創新藥共通的問題。根據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的時間節點,醫保談判準入目錄即將公布。製藥公司研發新藥投入巨大,希望通過藥物高定價收回成本;患者希望能及時得到治療,提高生活質量;醫保希望能在照顧公平性的情況下,維持基金的正常運轉。
  • 後疫情時代醫藥變革浪花已迅猛來襲,何為企業突圍發展核心
    後疫情時代下的品牌藥企在面臨困境時,有何突圍之道?6月28日晚,在雙品匯相關主題分論壇上,倪振國做出了解答。倪振國用三個"趨於",表達出行業內藥企由危轉機的必經之路。 "第一,行業趨於理性。"在他看來,疫情尤其對站在防疫前沿的行業是巨大考驗,既往做的哪些事是正確的、哪些事是錯誤的,這段時間就給出了答案。 "第二,企業趨於初心。"
  • 海南進口藥械有特權
    據盛國平介紹,首先醫院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了解患者是否符合進口藥械、藥品的適應症,符合條件的患者可以進行藥品、藥械申請,申請經審批通過後,由相應的藥企進行安排採購,特殊藥械、藥品採購完成以後會放置在保稅倉,醫院憑藉批件前往保稅倉進行採購。「藥械或者藥品進入醫院也有嚴格的監管流程,每次在使用前都必須有藥監局工作人員進行監管,藥物或者器械具體使用在患者身上後要進行定期隨訪。」盛國平介紹。
  • 抗病毒創新藥:中外藥企鏖戰新賽道
    在政策引導和資金推動下,創新藥成為中外藥企的重兵集結地。一方面,國內創新藥企業藉助資本市場,接連刷新融資紀錄。另一方面,跨國醫藥巨頭也在持續加碼中國本土創新。除了傳統的抗腫瘤、心血管疾病,抗病毒、抗感染和人工智慧醫療也成為各方爭相下注的新賽道。
  • 以色列-博鰲樂城達成醫療技術合作 大批創新藥械將落地應用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9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10月19日下午5點,遠隔萬裡的以色列正是正午時分,在海南省政府會展樓二樓電視電話會議廳,海南省政府攜海南省衛健委、省藥監局和博鰲樂城先行區管理局,與以色列衛生部醫療技術合作項目舉辦在線籤約儀式,在康復轉化、高新技術、創新藥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