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星火——紀念『上海外國語學社』建校一百周年」專題展覽在...

2020-12-20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為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近日,「漁陽星火——紀念『上海外國語學社』建校一百周年」專題展覽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辦。

  承擔歷史使命 服務國家戰略

  該展覽以展板介紹、老師講解、多媒體展示等多元形式、多角度地再現了百年前的學社風貌。展覽分為建黨初期的外語教育、抗日根據地的外語教育、解放區的外語教育、新中國成立後的外語教育等四大篇章,系統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同時期的外語教育發展歷史。據悉,該專題展覽是上海市教委「迎接建黨100周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之一,也是慶祝上海外國語大學校史館、語言博物館開館一周年紀念活動,將持續展陳一個月。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鋒表示,此次展覽突出「紅色基因」和「愛國情懷」主題,全面展現了外語教育在中國革命和民族解放、服務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是「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平臺,有利於師生追溯文脈和建立認同。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李巖松提出,此次展覽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外語教育歷史的發展與回顧。1920年9月,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在困難重重的條件下創辦了外國語學社,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革命人才,開啟了中國共產黨興辦外語教育的新紀元。此後在各個不同的發展時期,外語教育始終服務於國家的戰略需求。進入新時代,高等外語教育更應有所突破,勇於承擔在對接國家戰略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中的歷史使命。

  體悟愛國情懷 講好中國故事

  近20場主題黨日活動在師生中引起熱議。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學生施碧霄認為,通過「漁陽星火」展覽,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外語教育的紅色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被諸多外語前輩的愛國情懷深深打動。我們深刻意識到,作為學習外語的學生,有義務成為文化傳播的橋梁。如今,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輿論環境,要想講好中國故事,更要求我們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這也是我們學習紅色歷史的意義所在。

  展覽中,「韓戰中的上外人」板塊講述了上海外國語大學響應國家號召,在原有俄文班的基礎上迅速組織開辦英文班以支援戰爭的故事,英文班首批44位學員均參與了抗美援朝戰爭、並為前線作戰做出積極貢獻。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學生、本科二年級入黨積極分子楊顧對此印象深刻,她表示,作為新時代的外語人,我們的責任有增無減,我們應打好語言基礎,在經濟、法律等更多元化的領域中發揮自己的特長,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做出貢獻,傳承上外人的革命品格。

  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輔導員韓駿提出,百年前,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設立了「外國語學社」,培養青年「學外語出洋,求知救中國」。百年後的今天,師生們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感悟當時歲月,賡續青年志向。「外國語學社」的故事也將延續,繼續講述外語人的初心賡續。

  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學生張齊則認為,身處在展館之中,聽著「上海外國語學社」的發展歷史,在感受自己在時間長河中的渺小的同時,也為自己能成為上外發展歷程的參與者而感到自豪。星火曾在這裡燃起,生動的歷史幫助我們認識生動的現實,展望充滿希望的未來,我懷著對黨的嚮往之情,也想延續這星火,踏著這百年足印再出發。

「漁陽星火——紀念『上海外國語學社』建校一百周年」專題展覽現場 照片由校方提供

相關焦點

  • 百年漁陽裡「正青春」 紅色文化傳播「出新招」
    央廣網上海8月22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張晨)今天,正值中國第一個早期團組織——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在當日舉行的「漁陽裡:跨越百年的初心傳承」主題活動中,由上海團市委、黃浦區團委等共同推出的多款形式新穎的紅色文化產品受到關注,讓百年漁陽裡以更加青春的方式展示在廣大青少年面前。
  • 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館聯合承辦2020「先賢與上海城市記憶」論壇
    -- 紀念中國共產黨發起組創建100周年上海2020年6月28日 /美通社/ --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之路,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初心孕育之地。20世紀20年代前後,上海的環龍路和霞飛路建有兩條裡弄石庫門建築,被稱為「漁陽裡」。這片方圓不足一平方公裡的街區空間,何以成為「紅色搖籃」?
  • 燕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8月31日,燕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活動隆重舉行北京大學副校長、校友會常務副會長王博出席紀念大會。200餘位燕京大學老校友攜燕大校友二代、三代應邀出席,共同紀念燕京大學的百年華誕。大會現場上午9點,燕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大會在北大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正式開始。主持人燕京大學北京校友會副會長蔣彥振簡要介紹了大會籌備過程,宣布大會開始並介紹了到場的嘉賓。
  • 學習「四史」 回眸校史(八)| 建國前中國共產黨的外語教育——紀念...
    建黨初期的外語教育 上海外國語學社1920年9月,在上海創辦的「外國語學社」,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外國語專門學校,也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學校。這所學校怎麼會辦在上海法租界新漁陽裡6號這個石庫門弄堂裡呢?
  • 上海交大紀念建校123周年
    上海交通大學7日舉行建校123周年紀念大會。供圖中新網上海4月7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交通大學7日在該校閔行校區舉行建校123周年紀念大會,新老校友相約在菁菁校園,再續情誼、聚首暢談,重溫往昔時光。出席上海交大建校123周年紀念大會的校友孫鈞院士。供圖當天,「交大人節」在上海交大閔行、徐匯校區分別舉行,開啟青年創意文化嘉年華,展示了上海交大人創新開拓的文化精神。
  • 改造後的「漁陽裡」今天亮相...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改造落成暨上海青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主題活動今天(4月29日)下午舉行。市委副書記尹弘與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徐曉共同為漁陽裡改造紀念雕塑揭幕,並出席上海青年講師團「微團課」發布活動。這是上海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 閱讀上海100勝丨漁陽星火 紅色源頭閃爍信仰之光
    路上,李大釗說:「我在北京,你在上海,我們分別做建黨的準備。」乘輪船抵滬後,陳獨秀秘密入住老漁陽裡2號。這裡人稱「柏公館」,原是安徽都督柏文蔚的居所。陳獨秀曾一度擔任柏文蔚的秘書長,兩人為故交老友。這位被毛澤東譽為「五四運動總司令」的《新青年》主編一到上海,即邀請在上海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幾位同仁李漢俊、李達、陳望道、沈雁冰、邵力子、沈玄廬等匯集於此,使在中國率先為新文化運動大聲吶喊並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的《新青年》在漁陽裡正式復刊。16年後,毛澤東在延安接受斯諾採訪時說出了老漁陽裡的重要性。
  • 《南開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郵票發行,百年南開登上「國家名片」
    新華社天津10月17日電(記者周潤健)17日,南開大學迎來建校一百周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當日在南開大學發行《南開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郵票1套1枚,全套郵票面值為1.20元。據了解,這是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七套天津郵票。
  • 紀念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展覽今開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天津10月1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胡春豔 通訊員 郝靜秋 )今天,距離南開大學百年校慶還有3天,「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紀念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展覽」開展,獻禮南開百年華誕。
  • 上海交通大學網絡直播建校124周年紀念大會
    為了儘量降低疫情對廣大師生、校友的影響,2020年4月11日,按照防疫要求,上海交通大學通過網絡現場直播建校124周年紀念大會,在美麗的閔行校區向全球交大人致以最誠摯地問候,以特殊的「打開方式」與海內外交大人云端相會。
  • 哈工大建校100周年紀念印章啟用 | 紀念郵票首發
    5月8日,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哈工大建校100周年專屬物品、經過專門工藝雕刻製成的建校100周年紀念印章膜片隨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遨遊太空,在浩瀚星海留下哈工大人的印記,彰顯了哈工大與中國載人航天的血脈相融。太空返回-建校100周年紀念印章膜片共計三款,分別為校徽、校名和百年校慶標識。
  • 上海外國語大學積極推進「四史」學習教育
    上海外國語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上下聯動、協同推進,通過抓實課堂教學內圈,打造日常教育中圈,用好社會資源外圈,持續推動「四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加強全校上下聯動,促進「四史」教育一體推進。
  • 興隆縣博物館舉辦紀念建軍八十三周年專題展覽
    興隆縣博物館舉辦紀念建軍八十三周年專題展覽        河北新聞網訊(燕趙都市報記者劉紅)記者8月9日從省文物局獲悉,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八十三周年和抗戰勝利六十五周年,興隆縣博物館在興隆六撥子村舉辦了《紀念抗戰六十五周年、建軍八十三周年——六撥子抗日鬥爭展》
  • 大國腳印|漁陽裡:點亮中國的破曉之光
    ,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培養青年幹部的學校外國語學社在這裡創建,全國第一個由共產黨早期組織領導的工會組織上海機器工會在這裡組建……中共歷史上的多個「第一」或「最」,與這裡緊緊聯繫在一起。因此,漁陽裡是中國共產黨的發源地,也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誕生地,一定意義上說是中國共產黨展演「開天闢地」精彩序幕的歷史舞臺,也是中國紅色基因的孕育地。從這裡播撒出去的點點星火,匯聚成革命的火種,點亮中國。
  • 西南交通大學建校123周年紀念活動公告
    西南交通大學建校123周年紀念活動公告 2019-03-13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次採用網絡直播 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4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人民網上海4月11日電(葛俊俊) 在這個特殊的花開時節,全國人民都在同心戰「疫」,貢獻力量。為了儘量降低疫情對廣大師生、校友的影響,4月11日,按照防疫要求,學校通過網絡現場直播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4周年紀念大會,在閔行校區向全球交大人致以最誠摯地問候,以特殊的「打開方式」與海內外交大人云端相會。
  •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建校55周年暨遷校10周年專題展開展
    為紀念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建校55周年和遷校10周年,回顧建校、遷校難忘往事,由學校黨委行政辦公室、校史檔案館舉辦的「故園東遷,其命維新」專題紀念展近日在博學樓前展出。展板共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個板塊「立足德勝,自力更生」介紹了學校艱難創業,白手起家的建校過程;第二個板塊「惜別故園,不忘初心」介紹了學校為謀求更大發展,對老校區進行拆遷和處置的過程;第三個板塊「東遷龍泉,弦歌不輟」,介紹了學校新校區建設和遷校過程。
  • [120周年校慶]上海交通大學紀念建校120周年
    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行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新老校友歡聚交大閔行校區,共話上海交通大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教育部副部長杜佔元出席紀念大會並講話。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主持紀念大會。
  • 廈門二中昨舉行紀念英華書院建校120周年、毓德女學建校148周年活動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佘崢)昨天,至少有五千多名廈門二中校友和學生,參加在露天舉行的紀念英華書院建校120周年、毓德女學建校148周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