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智能技術「人性化」,讓老年人舒心智能就醫

2021-01-14 老齡大數據

「我沒有智慧型手機,怎麼進醫院?」2020年11月26日,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明理工大學附屬醫院)門口,一名60歲左右的患者因不會使用健康碼而著急不已。「阿姨,別急,您可以從這邊的『老年通道』進入醫院。」在志願者的引導下,患者拿出身份證一掃,經過體溫檢測等程序,順利進入醫院。

為方便老年人等因故不能提供健康碼的人群就醫,從2020年2月開始,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在普通通道的基礎上,針對不會使用健康碼的老年人開通了老年通道。2020年11月,為了提高通道通過效率,醫院又引入身份證識別讀卡系統,老年人只需拿出身份證在機器上輕輕一掃,即可快速進入醫院,效率比人工登記提高了20倍。

正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就診的張奶奶說,我們老年人不懂什麼是健康寶,寫字也看不清楚,現在醫院安排工作人員專門幫我們解決這些事,為老年人看病解決了很大的難題。

在朝陽醫院一級預檢分診處,增設了老年患者「無健康碼」綠色通道,通過智能健康寶自助登記查驗系統,老年患者通過掃描身份證或醫保卡,即可獲得健康寶狀態。同時,朝陽醫院還安排專人協助老年患者完成流行病學史調查,增設老年患者預約掛號窗口等,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就診效率。

在北京,很多醫院都開啟了老年人掛號的「綠色通道」。北京天壇醫院更向老年患者公布了「掛號秘籍」——醫院已經開通北京天壇醫院APP預約、京醫通微信預約、自助機具預約、電話預約、網絡預約、醫生診間預約、出院複診預約、現場預約、社區轉診預約,以及專門為老年人服務的「幫老助殘」人工窗口等十幾種預約掛號方式供選擇。

針對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掛號就醫方面遇到的困難,北京市衛生健康委要求,2020年底前所有醫療機構都須開設老年人掛號、就醫等綠色通道。醫療機構要完善電話、網絡、現場預約等多種預約掛號方式,暢通家人、親友、家庭醫生等代為老年人預約掛號的渠道。

提供「一站式服務」優化信息系統 讓老年人舒心就醫

在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明理工大學附屬醫院),針對老年人就醫,醫院還制定了就醫綠色通道制度,對於高齡老人和60周歲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人員提供導醫全程陪診服務和免費輪椅、平車轉運服務。同時,醫院通過信息系統自動判斷年齡,對60歲以上老人符合年齡要求就診時會自動減免掛號費。

「北京醫院作為國家老年醫學中心,接診患者之中的老年、高齡患者比重大。2020年,結合疫情防控要求,醫院將在線諮詢服務升級為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常見病、慢性病實現了醫患在線視頻問診,同時還可提供電子處方送藥到家服務。專科護士也可以在線上出診,就一些常見的老年護理、醫療護理、居家護理問題與患者交流指導。」北京醫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奚桓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委屬醫院「十三五」時期改革發展成效情況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分享到。

他進一步表示,醫院還為80歲老年患者設置優先就診程序,分診系統和藥房系統自動聯動,讓老年患者在需要時,可以享受優先渠道,縮短他們的等候時間。

記者還注意到,在疫情防控期間,一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功能,為有需求的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提供送醫上門服務,幫助老人日常消毒、換藥,並向其家屬交待相關注意事項,囑咐老人如何正確戴口罩、洗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開展「愛心培訓」普及智能技術 讓老年人智能就醫

醫院在做好「綠色通道」和「一站式」適老化服務的同時,還要通過各種措施幫助老年人在就醫過程中逐漸熟悉、掌握智能技術,從而讓他們享受到智能化帶來的生活便利。

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各個診療區域的分診臺前、候診區域等患者經常停留的場所,都可以看到電子屏幕上反覆播放著「微信掛號使用說明」的教學短視頻。老年人可以對照短視頻上的操作步驟,學習如何使用微信掛號。在廣安門醫院的接診患者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是主力人群,這是醫院為方便老年人學習智能應用就醫所採取的舉措。

此外,在「電子」老師處處可及的基礎上,為了增強互動,把服務做得更周到、更貼心,醫院還在門診部一樓大廳的預約諮詢臺安排了志願者和輔醫,手把手地教老年人學習用手機掛號。

「有些老年人理解力和記憶力非常好,我們就幫助他下載手機軟體,教會他操作。」廣安門醫院的一名退休員工、諮詢臺志願者洪燕說,70歲以下的老年人相對「年輕」,多數能較快地學會操作;有些老年人雖然年齡大,但耳聰目明,也可以跟志願者學會軟體操作。最近,洪燕剛剛教會了一位90歲的老人,「聰明著呢,一教就會。」

但洪燕也注意到,有的老年人存在耳背、視力下降等情況,一個對年輕人來說簡單手機掛號,對於他們,可能就要學習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此時,需要我們多理解,更要有耐心和愛心。」

「絕不能讓一位老年人因不會運用智能技術而掛不上號、看不成病、辦不了事。要充分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曾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如是表示。2020年末,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從金融、醫療健康、交通、信息等領域作出全面部署。在路線圖的指引下,各地「智慧助老」行動已經全面啟動、各項措施加快落地。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身處「數位化時代」的老年人看病就醫也會越來越便捷、越來越舒心!

1.2020年老齡政策(國家級)

2.地縣級老齡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首選:北京孝為先

3.地/縣級養老「十四五」規劃編制首選:北京孝為先


(北京日報.推進智能技術「人性化」,讓老年人舒心智能就醫.2021-01-12) 

本文已標註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我省召開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
    12月21日上午,我省召開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研究當前重點工作,安排部署目前及以後的各項工作,確保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相關工作落地落實。
  • 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出臺
    具體來看,在「健康碼」管理方面,《方案》明確通過技術手段將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簡化操作以適合老年人使用,各地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在掛號問診方面,《方案》要求醫療機構應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保留掛號、繳費、列印檢驗報告等人工服務窗口,配備導醫、志願者、社會工作者等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就醫指導服務;在支付應用領域,《方案》強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
  • ...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
    但同時,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為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制定本實施方案。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
    但同時,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為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制定本實施方案。
  • ——三評《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發布
    本報評論員智能化並不簡單等於人性化,讓智能技術更加人性化,需要用愛心和關懷來加溫。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重要論述精神,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充分體現了智能技術推廣運用中的人性化溫暖。落實好《實施方案》的部署安排,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科技適老環境,幫助老年人克服數字「恐懼」、解決運用智能技術的困難,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會。
  • ...聚焦《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  題:這些鴻溝,我們陪您一起跨過——聚焦《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新華社記者  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掛號、網上就醫、網上購物「障礙」重重……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讓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時,卻在老年人面前劃出一道無形的「鴻溝」。
  • 老年人難用智能技術?人社部:保留銀行存摺領取養老金方式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老年人難用智能技術?人社部:保留銀行存摺領取養老金方式推進就業補貼、社保待遇、農民工工資等通過社保卡發放、支持老年人利用基層服務平臺實現就近實行社保資格認證、推進社保卡(含電子社保卡)與「健康碼」等互相關聯,2021年新年伊始,人社部就明確了一系列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具體工作。
  • 國家衛健委:絕不能讓老年人因智能技術掛不上號、看不成病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王琳琳、戴小河)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26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我們絕不能讓老年人因智能技術掛不上號、看不成病、辦不了事」。對不使用和不會使用智能技術的老年患者,醫療機構一定要保留現場掛號、繳費、列印檢驗檢查結果等人工服務窗口,且要配有導醫、志願者、社工等為老年人服務。
  • 多部門明確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時間表和路線圖
    人民網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喬雪峰)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抓好貫徹落實,12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等22個單位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對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會議全面把握推動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要求,明確重點任務、時間表和路線圖,部署下一步貫徹落實工作。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 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
    國家這些措施咱爸媽放心了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 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編輯:崔瀟    來源:長春晚報    2020
  • 為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搭橋鋪路(話說新農村)
    「銀髮社會」悄然而至,完善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社會支持體系,幫助農村老人克服運用智能技術困難,讓他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心 在農村地區,不少老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出行沒有健康碼,看病不會預約掛號,怎麼辦?
  • 國辦: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 優化老年人網上辦理就醫服務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國辦:擴大適老化智能終端產品供給 推進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稱,隨著我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
  • 是「智能」還是「只能」?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柯橋這樣做
    老年人由於不熟悉智能化設備而存在使用困難的情況一直存在,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掛號、網上就醫、網上購物「障礙」重重……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讓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時,卻在老年人面前劃出一道無形的「鴻溝」。國家這樣出手為此,針對老年人使用智能設備遇到的問題,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旨在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
  • 關愛銀髮一族 山東聊城高新區積極破解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難題
    11月24日,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為堅決貫徹方案指示精神,高新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傳統服務方式+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在原有的「關愛老弱病殘」服務基礎上,傾情、用心、竭力打造「接待—幫辦—培訓—反饋」老年人服務體系,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便利、更直接的政務服務。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但與此同時,一部分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被擋在了網際網路之外,不僅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反而造成了一定困擾。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
  • 智慧型手機時代看老年人如何鬥「智」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引發社會對老年朋友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關注。確實,智慧型手機的廣泛運用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給老年人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用手機掃碼、支付、下載軟體等,對老年人來說仍是困難重重。
  • 智能時代,幫幫老年人之就醫篇|掛號繳費「雙模雙待」 人工服務未被...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醫院發現,醫院門口需要出示健康碼進入,但每家醫院都設有人工登記臺,幫助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填寫身份信息;所有醫院均保留著人工收費窗口;志願者隨時引導、幫助患者預約掛號。醫療服務中保留傳統的「慢選項」,盡顯人情溫度。醫院志願者隨時為老年人提供網上掛號繳費服務。
  • 堅持傳統服務方式 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
    堅持傳統服務方式 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 2020-12-05 12:55:15 來源 : 經濟日報
  • 智能帶來人性化 智能公交候車亭讓市民候車等待不再盲目
    在5G等技術的推動下,智能科技與公交候車亭的融合成了可能,眼下智能公交候車亭的出現讓候車市民的等待不再盲目,智能科技帶來了人性化的提升,也提升了市民的出行效率。宿遷德鑫廣告設備有限公司研發人員介紹,現在智能公交候車亭與所在地智能公交系統對接後,能夠通過led顯示屏實時顯示下一班公交車的行駛軌跡、與當前公交站臺的距離、到站時間等信息。有了這些信息,候車市民能夠及時調整公交出行安排,不再像以往那樣傻傻等待。
  • 「跨越數字鴻溝,樂享數字生活」,青浦區民政局開展老年人智慧型手機...
    目前,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青浦區民政局快速響應,在深入社區調研的基礎上,緊貼老年人實際需求,設計了一系列課程,內容實用豐富,包含與老年生活密切相關的社交、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網絡安全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課程內容親和活潑、注重實際操作,所有課程均以老年朋友更喜歡的手繪本形式編輯成冊,方便老人隨身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