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下午,「『馬背上』的文化行者 張建永《行走的樹》新書發布暨侃大山會」在長沙舉行。
張建永和嘉賓共同為《行走的樹》揭幕。
紅網時刻8月3日訊(記者 袁思蕾 蔡娟 攝影 李長宏)今天下午,由海天出版社、吉首大學、湖南雪峰山生態文化旅遊有限責任公司主辦,湖南紅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馬背上』的文化行者張建永《行走的樹》新書發布暨侃大山會」在長沙舉行。吉首大學原正校級督導、湖南省旅遊學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行走的樹》作者張建永與各路嘉賓暢談身邊事、身邊人,共同探討文學的底氣和元氣。
湖南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武吉海,深圳出版發行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海天出版社社長聶雄前,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王躍文,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龔曙光,湖南雪峰山旅遊公司實控人、雪峰文化研究會會長陳黎明出席現場並致辭。
湖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民宗委主任徐克勤,吉首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黃昕,湖南日報社委黨組成員、社委張永中與張建永共同為《行走的樹》揭幕。
張建永談創作歷程:微信寫作促使自己打回「原形」
《行走的樹》的成書過程自帶自媒體時代的烙印。張建永曾在退休後的四年時間裡,坐著他的吉普車跑遍湖南西部武陵山和雪峰山區域幾十個縣、數百個村莊。一路上,他觀察、思考,用微信記錄所思所感,寫下了一百多萬字微信考察筆記。四年過去,張建永在他所寫的百萬微信文字中,精選了四十多萬字,編輯成書,成就了這部集文學、文旅研究和文藝評論為一體的作品。
張建永在現場分享創作心路時表示,這是一部「玩」出來的書,寫這部書之初,原本只是想用微信記錄的方式與遠在國外的女兒保持思想溝通,卻不成想,內心的寫作欲望被激發了出來。
「微信寫作促使我必須把自己打回『原形』,打回『原形』就是獲得真實,回到人的本質上,並從這個角度來觀照這個世界,發現身邊可愛的人、身邊美好的事物,還有真情實感。」張建永說。
他在《行走的樹》中選擇使用的詞彙,其實就是跟菜市場大媽、老農聊天聊出來的,他們的話充滿著哲理和詩意。在這些聊天過程中,張建永漸漸感悟到,經過文人淘洗過的文字固然非常美麗,但容易形成寫作慣性和閱讀慣性,產生審美疲勞,反而那些從「地裡面刨出來的詞,原汁原味的詞」有著更為長久的生命力。
活動現場,張建永與各路大咖暢聊文學人生。
各路嘉賓「侃大山」:暢談「碼字」底氣和元氣
活動現場,張建永與各路大咖暢聊文學人生,現場觀眾在嘉賓對談中感受人生百味。
「張建永很謙虛,說這是一本『玩』出來的書,其實給我的感覺不是那麼回事。」王躍文認為,張建永在《行走的樹》中體現出來的創作狀態可以叫做『行與文學』或者『行與寫作』,這本書是「下得去又上得去」的書,如書名《行走的樹》一樣,既可以紮根,又可以行走。書中的內容除了家長裡短、瑣瑣碎碎,其實還有很多思考,讓人看了以後很有營養。
「任何一種介質都會產生一種文體。我相信網絡終將產生一種文體,《行走的樹》試圖在文體、文本、文氣等方面做出嘗試,具有一定的價值。」龔曙光從文字、文氣、文本三個方面對《行走的樹》進行了評價。他認為,從文字上而言,《行走的樹》具有成語新用、重詞輕用、俗詞雅用的特點。從文氣上而言,張建永的文氣文如其人。其寫作的文章雖短,但卻一氣呵成,一貫到底,保持了一種非常完足的文氣,這是一個很完美的生命體現。從文本上而言,張建永的文本繼承了中國的傳統詩文短篇、短章的特點,同時把現代的寫作文體與傳統文化對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文本的運行上則是加了頓挫,使文氣既連貫,既完足。
「了不得,了不得,了不得!」水運憲開口就用三個「了不得」讚嘆了湘西這塊土地,他說,湘西是一部永遠寫不完的大作品。他認為,《行走的樹》讓自己感受到了幸福感,張建永創作這本書的過程,對自己是一個很好的啟發,也是一個很好的反思。他認為,文學就是在輕鬆和不經意中愉悅自己,也愉悅別人,最終,讓讀者受益、社會受益。寫作寫到今天,真的需要放鬆下來,因為放鬆情景下寫出來的東西是最好的。
「他不僅可以是一直在書齋裡潛心讀書寫作的人,也可以是到處外出走走,尋找靈感來源的人。」蔡測海說,張建永是一個很有情懷、很有活力的人。「像包括他在內的很多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到現在還可以保持這樣的創作熱情和狀態,並付諸實際行動,這非常了不起,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鼓舞。」蔡測海認為,張建永一邊開車探索,一邊寫書創作,用自己的努力,把荒毛野地變得很繁華,這讓人敬佩和讚嘆。
王雪瑛說,《行走的樹》中的文字是直面當下的文本,也是可以與讀者對話的文本,更是敞開自我的文本。敞開自我、直面當下,並不意味著迎合,而是有著對自我的堅守,而這份堅守來自於獨立思考、經世致用,還有湘西這塊土地對他的養育。因為這份堅守,他才會行走得如此瀟灑。張建永擁有著創新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抒情的能力,他始終保持著「行走」的狀態,讓他「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現場讀者翻閱《行走的樹》。
張建永為現場讀者籤贈《行走的樹》。
出席當天活動的嘉賓還有來自出版傳媒界的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黨委委員、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舒斌,法國文藝騎士勳章獲得者、深圳海天出版社文藝部主任、《行走的樹》責編胡小躍,湖南日報社編委兼教科文衛新聞中心主任金中基;來自文藝及批評界的湖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梁瑞郴,湖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陳善君,《雍正王朝》《軍人機密》總製片人劉文武;來自教育研究界的湖南社科院副院長周小毛;來自企業界的湖南雪峰山旅遊公司副總經理夏喜衡,本書作序者、德國漢堡大學留學生陳沐,以及吉首大學校友和紅網讀書會的讀者粉絲。
來源:紅網
作者:袁思蕾 蔡娟
編輯:何冰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8/03/5787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