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民說:男人應該五大三粗,但很多人不知道,應該哪五大哪三粗
觀古今故事,到如史我聞,人生哲理,古今智慧,與您分享。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很多經典的歷史文化需要我們去傳承發展。老一輩給後人留下了很多的精神財富和生活智慧,需要我們一代代的傳下去,當初唐詩宋詞最流行的時候,大家都以唐詩宋詞為潮流,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作品。如今大家雖然也都喜歡詩詞,但是真正能夠創作的卻不多了,都是古代人寫出來的最有韻味。
當然,除了欣賞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之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一些農村的俗語,大家口耳相傳的經典俗語,經典句子,很多人都忘了其中的意思了。不過這次小編要講的並不是俗語,而是一個很多人都在用,但是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成語,這個成語的意思非常的豐富,但是很多人並不了解。
成語是古人說話智慧的結晶,具有高度概括的特點,一部分成語本身還有寓言故事蘊含在裡面。這次小編要說的成語,就是一個流傳很廣泛的成語,叫做「五大三粗」。要知道,很多人可能在無意中都用過「五大三粗」這樣的成語,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五大三粗是什麼意思的,只知道這是形容男人的。
這個成語最早是出自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播火計》,這篇文章中這個詞的用意也很簡單,就是形容男人身材高大魁梧,非常健壯。古時候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女人看男人也並不是太在意樣貌是否俊俏,只要忠厚老實,五大三粗,就是一個合格的標準了。因為在農村,一個男人要承擔的勞動量是非常大的,身體跟不上可不行,只有幹農活出色的男人才能夠讓人喜歡,女子也是以嫁給這樣的男人為主。
而「五大三粗」本質上也有一個很質樸的解釋,指的就是農耕社會,男人必備的基礎條件,那就是頭大、肩膀大、手大、腳大、力氣大。而三粗更加簡單,那就是腰粗、腿粗還有脖子粗。是不是非常的實在,現如今大家都忘了這些東西具體指的什麼了,只知道一個大概,這算是重新又了解了一下五大三粗這個詞。
一般來說,如果長得五大三粗的話,這個人必然是身體健壯,力氣很大,看起來很結實的一個人。這種人幹農活一定是一個好手,在古人看來,這樣的男人還是比較有福相的。所以那個時候的男人都想要自己長得更加健壯一點,不僅是為了鍛鍊身體好幹農活,更是為了娶一個好老婆。
如今,社會在進步,科技在不斷發達,人們基本上已經告別農耕時代了,大部分農業工作都是由機器去完成了。只有少部分農村上了年紀的農民還在田裡面進行耕種,所以很多人都不在意一個男人是不是長得五大三粗了。因為工作越來越安逸,條件越來越好,現在很多女人選擇對象的時候,就更加注重長相了,也就是常說的「顏值」。
雖然現在大部分農業工作都是由機器取代了,但是大家還是應該學習古人那種艱苦奮鬥的精神,要不怕吃苦,才能夠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現在一些人一說到「五大三粗」就會覺得這個成於是貶義詞,用來形容那些思想庸俗,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其實不是的。五大三粗在古代是個褒義詞,只是隨著社會的變革,這個詞逐漸變了味道而已。
如今很多人都會先入為主的理解,一般長得壯的人,頭腦就會簡單沒思想;而精瘦的人,則會以為他精明幹練,善於思考。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典型的以貌取人,是不可取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個被曲解的成語呢?歡迎留言討論。學習古人智慧,指導今人生活。如史我聞,觀史知今,歡迎留言討論,感謝觀看。文章為原作者內容,圖片內容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