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想到最快捷的支付寶付款方式:拿起 iPhone,鎖屏界面滑向右側,找到支付寶快捷操作,點擊「掃一掃」,完成付款(四個步驟)。
如果你沒有設置「小組件」,或許還得解鎖,點擊支付寶 App 才能完成以上操作。
如此高頻的付款動作,今後將被最大程度地減少操作步驟。
據 9to5mac 消息稱,隨著即將到來 iOS 13.4 的更新,Apple Pay 將與支付寶深度綁定。所謂深度綁定,指的是支付寶嵌入了 iPhone 系統級的應用,你的付款操作被簡化了:
用戶無需單獨打開支付寶 App,抬起手機,鎖屏界面打開 iPhone 相機掃碼,便能通過支付寶付款(兩個步驟);若是展示付款碼,雙擊鎖屏鍵,呼出 Apple Pay 「錢包」,裡面就有支付寶二維碼(兩個步驟)。這項合作若落地,不僅大大給予了 iPhone 用戶移動付款的便利,也會讓 Apple Pay 在華的本地化工作向前邁一大步。
水土服了
Apple Pay 於 2014 年發布,2016 年 2 月 18 日正式登陸中國市場。它是一種基於 NFC(近場通信)技術的行動支付方式。
發布會現場播放了 Apple Pay 的使用演示視頻之後,蘋果 CEO 庫克連用了兩個「That's it」表達了他的激動,並忍不住再次播放了一遍演示視頻。
在蘋果看來,Apple Pay 是一種比信用卡(或許包括掃碼)更加便捷的付款工具。
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之前,蘋果先找到了中國銀聯達成合作,雙方約定將 Apple Pay 與銀聯雲閃付相結合,iPhone 可添加信用卡或借記卡,並通過刷手機完成付款操作——這其實是一個非常便捷、人性化的操作。不過同時銀聯也與三星的 Samsung Pay 達成了合作。
在 Apple Pay 率先登陸的歐美地區,信用卡歷史悠久,用戶們已經養成了使用卡片消費的習慣,背後更建立起一套完善且安全的信用卡金融體系。因此 Apple Pay 類似刷卡的使用動作,符合人們的操作習慣,其便利性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用戶。
來自 Pixabay歐美等地區的成功讓蘋果充滿信心。當年有傳言稱,Apple Pay 入華後欲將與微信、支付寶「三分天下」,不想此後 Apple Pay 在中國遭遇水土不服,原本應當更加便捷的「非接觸式支付」,卻鬥不過需要掃描的二維碼。
中國用戶的行動支付使用習慣,早就被阿里巴巴和騰訊給培養出來了。點外賣、發紅包,甚至聚餐 AA 收款都能用到支付寶或微信,它們不是在做單純的支付工具,而是滿足生活化的交易需求。Apple Pay 的出發點則是想要取代信用卡,缺乏用戶習慣做支撐。
來自 wiki我曾經想到店裡體驗一次 Apple Pay 的便捷,卻被店員潑了一盆冷水:「不好意思我們還不支持 Apple Pay。」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儘管支付寶和微信在全球推廣力度極大,各大機場都已支持這兩種支付方式,但我在洛杉磯的鞋店裡購物時,行動支付偏偏只支持 Apple Pay。
這種根本的差異顯現在 NFC 與二維碼的對比細節上:Apple Pay 依賴於 NFC,POS 機是其交易橋梁之一,但 POS 機提高了付款門檻,它多見於正規門店。另一邊的二維碼幾乎沒有成本限制,每個人都能生成收/付款二維碼,街邊小販亦能享受行動支付的紅利。
就連 Apple Pay 的合作夥伴銀聯後來也推出了自己的二維碼支付標準,實現互聯互通,把蘋果甩在了身後。
Apple Pay 想要從支付寶和微信懷裡分一杯掃碼羹,非易事。
如今蘋果與支付寶在中國強強聯合,總算是照顧到了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也利用好了 iPhone 的設備基礎與功能優勢。
為什麼是支付寶?
總體來看,近六年來 Apple Pay 在全球的發展速度十分迅速。
來自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的一份數據報告顯示,Apple Pay 當前已經佔到全球刷卡交易量的 5%,預計到 2025 年,該數字將會增至 10%。
行動支付業務完成一個小目標之後,蘋果還推出了聯名信用卡 Apple Card——不過並未在中國推出。
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仍然是支付寶佔據龍頭。根據易觀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9年第3季度》數據顯示,行動支付市場份額前三名分別是支付寶(54.58%)、騰訊金融(39.53%)和壹錢包(1.28%),前兩名巨頭的市場份額加起來達到驚人的 93.11%。
這與雙方在行動支付大戰前期的巨額資金不無關係,線上與線下的用戶與商戶補貼,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正當大家討論支付寶與微信誰能活到最後時,結果卻是兩家幾乎分食了中國市場。
入鄉隨俗,Apple Pay 並不是沒有做過相應的補貼活動,2017 年蘋果與中國銀聯推行了一次 5 折活動,參與活動的包括 7-11、羅森、京東和網易考拉等線上線下商家,使用指定銀行信用卡進行支付,還會返還 50 倍銀行積分。
儘管該活動吸引了眾多 iPhone 用戶參與,但受限於用戶數量,且初次綁定信用卡較為麻煩,需要花費一定時間,該活動相比於支付寶和微信做的補貼活動所掀起的聲量,還是要小很多。
除了 54.58% 的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份額,截至 2019 年 6 月底,支付寶在全球還有超過 12 億的用戶,其潛在的行動支付用戶數量巨大。
支付寶的龍頭地位,或是促使蘋果與其合作的原因之一。若雙方最終達成合作,也是大家樂意看到的結果,最終受益的仍舊是用戶。蘋果可算不用自己花大力氣在中國推廣 Apple Pay,還能讓更多的 iPhone 用戶體驗到自己的便捷。
不過對於 Apple Pay 來說有一個好消息,在中國市場,閃付的支付方式越來越受用戶所接受。
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行動支付和網絡支付應用工作委員會發布的《2019年行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儘管掃碼支付仍然是用戶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方式(佔比 92.6%),但使用閃付的人數增長率最大,從 2018 年的 27.2% 增長至 49.9%,排名第二。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體驗到「刷手機」的便捷。
另一條路
除了常見的行動支付,Apple Pay 還支持刷交通卡,且支持的城市與公交卡越來越多。根據此前的消息,iOS 13.4 正式版或將新增支持香港八達通卡、 佛山大灣區 T-Union 交通卡。
還會有更多城市公交卡支持 Apple PayNFC 刷卡進站更加貼近於普通公交卡的使用習慣,因此在 iPhone 或 Apple Watch 上開通了交通卡之後使用也沒有學習門檻。其他手機廠商同樣在做這件事情。
雖然目前全國大部分公交車和地鐵站的閘機已經支持二維碼掃碼,可支付寶與微信缺乏 Apple Pay 天生的硬體便捷優勢。如果要掃碼,還得解鎖手機,打開 App,等待幾秒鐘出現二維碼,才能對準掃碼口進站。
等待的時間或許你已經錯過了一班地鐵。相比之下,擁有 Apple Pay 的用戶則能拿起手機刷一下進站,節省的不僅是力氣,更是時間。
使用 Apple Watch 刷卡進站蘋果一直把用戶體驗放到第一位,瘋狂的簡潔是賈伯斯曾給用戶留下的典型印象之一,他在設計 iPod 操作界面時,堅持要求把點擊次數規定在三次以內,以完成用戶所需的操作。
而今 Apple Pay 似乎也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它與支付寶的合作將 iPhone 的行動支付步驟最大程度簡化下來,這或許是 Apple Pay 在中國市場最接地氣的一次擴張。
如果 Apple Pay 拿下支付寶,微信又會有怎樣的行動呢?
題圖來自 gadgeth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