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我終於分清了「米漿三子」!

2020-12-23 騰訊網

在廣東人的食譜中,大米是最普遍的食材。廣東人對大米的利用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從主食到甜點,甚至到飲料,都能用大米製成。而其中最常見的,當屬「米漿三子」——粿條、河粉和腸粉。這仨看著很像,它們究竟是一物多名還是本就是不同的美食?

01

粿條和河粉

/ 誰是"祖師爺"? /

在「米漿三子」中,粿條和河粉因為長得像,常被人弄混,但二者之間卻不盡相同。

你能分清哪個是粿條哪個是河粉嗎?

起源

粿條和河粉都起源於廣東,前者屬於潮汕,後者屬於廣州,前者起源比後者早。

今人根據明朝潮州府的觀神曲《秋八月觀神之八》推斷,粿條最晚在明代就誕生了,且是祭祀的貢品,其文曰:「箸頭尖,箸尾搖,箸頭尖尖挾針菜,箸尾搖搖挾粿條。」潮汕地區向來有祭神風俗,會以最好的食物作為祭品,而粿條自古便出現在供桌上,它在潮汕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福建的粿條大多比較寬

河粉,最早出現於19世紀下葉的廣州沙河,取白雲山泉泡米磨漿製成,口感爽滑,外觀玉潔,很快便風靡粵瓊桂閩,甚至走出國門。

牛腩湯河粉

由於二者出現的時間有先後之分,便有了一種說法:河粉是由廣府人從潮汕地區引進粿條製作方法並加以創改而成。但無論起源先後如何,在吃貨眼中,好吃便是王道,也不在意誰是「祖師爺」這種細節了。

原料

粿條與河粉都以浸泡過的大米磨漿為主材料,不同的是,用以製作粿條的米漿中沒有添加其他粉類,原封不動用米漿製作而成,口感十分飽嘴滿足;而製作河粉的米漿中會按照一定比例添加薯粉和澱粉,以提升軟韌綿滑的口感。

做法

二者以大米磨漿加水或選擇加粉類調成各自所需的米漿後,倒入扁盤中,粿條喜厚鋪河粉喜薄鋪,之後放入蒸籠抽屜中蒸煮。待不了多時熟了,便可取出晾涼後切條。

原料和做法上的差異也造成了二者外觀上的差別:粿條更為乳白厚實,河粉偏向晶瑩薄韌。

這下你能分清哪個是粿條哪個是河粉嗎?左河粉右粿條

繽紛吃法

雖然粿條河粉這對米漿兄弟有所差別,可吃法卻大致相近。二者最常見的做法有幹拌、泡法和炒法。

幹拌:用醬油拌、蔥油拌、黃瓜拌、沙茶拌等等……

泡法:(即湯法)用牛骨湯、雞骨湯、菌菇湯、三鮮湯等等……再佐以各類肉丸或豬雜牛肉。

炒法:用香蔥炒、三絲炒、火腿炒、豆芽炒等等……此外有最最大眾化的炒法——用牛肉乾炒和溼炒。

炒河粉

除了這三種吃法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吃法:卷法。客家捆粄、潮州卷粉都屬於卷法。

卷粉丨豆果美食網網友陳米開

02

腸粉

/ 有傳統,無正宗 /

腸粉相傳起源於唐朝的瀧州(今廣東羅定),古名為「龍龕餈」。與古名比起來,今名接地氣得多。初次聽起腸粉這名字,有些人可能會聯想到大豬腸子,然而與油膩膩的豬腸不同,腸粉卻是爽口嫩滑的米漿製品,堪稱嶺南食物界的小鮮肉——不僅顏值高還美味非常。

相較於粿條和河粉,腸粉的區域分類就細得多了:有廣州西關腸粉(廣式腸粉)、普寧腸粉、潮汕炒粉、客家腸粉、惠來腸粉、河口腸粉等,多達十餘種。

腸粉成為一種傳統美食流傳下來,雖然各個地方都打著「最正宗腸粉」的旗號,但對於製作腸粉這一種技藝來說,不論其如何發展和變化,流傳下來便是最真,沒有正不正宗,只有傳統一說。

最傳統的腸粉主原料也是糙米泡水磨漿,與製作粿條所用的米漿相近,只不過前者為了更加薄透晶瑩,會在米漿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具體加多少水,按口味靈活處理。米漿越稀,口感越綿軟。

若細究原料,腸粉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廣式腸粉為代表的口味清淡的腸粉,製作此類腸粉的米漿一般採用粘米粉,另添加生粉、汀粉等,成品麵皮透亮,醬汁偏甜口味單純,主要品的是粉香。這類腸粉在佛山、雲浮等地也十分流行。

廣式腸粉口味清爽丨豆果美食網網友美國廚娘

另一類則以潮汕腸粉為代表,雖然米漿不添加其他任何粉類,但在上鍋蒸煮前會加入各種餡料:雞蛋、鮮肉、魚蝦、青菜、蘑菇等等。出鍋上碟時餡料都裹在麵皮中,醬汁用料豐富,層次感絕佳。

潮汕腸粉餡料豐富丨豆果網小蓉兒

按照製作方法,腸粉可分為三大流派,分別是布拉腸粉、抽屜式腸粉、窩籃腸粉。

顧名思義,布拉腸粉製作過程中所用的工具就是一塊布。將米漿均勻淋在細密的布上,根據個人口味,加上雞蛋、牛肉、蝦仁等配料,上鍋蒸煮,由水蒸氣透過布,將米漿蒸熟,然後一把大刀刮下,淋上醬汁,就可以享用了。

抽屜式腸粉因其製作過程快速便捷而迅速流傳,過去蒸腸粉的抽屜多用木製,後來演變為金屬制的。一般由三四層抽屜為一組合,可以同時製作多條腸粉,一抽一拉之間只需幾分鐘,一條熱乎乎的腸粉便做好了。抽屜式腸粉不僅美味,出品還很快,在三大流派的腸粉中後來居上,風靡各種早餐館。

如今已經很難看到窩籃腸粉的蹤影,製作窩籃腸粉的過程不僅動作幅度大,還要求高超的技巧。在倒入米漿之後,一米寬的窩籃需要迅速地旋轉,使米漿均勻地鋪在上面,然後如大師潑墨一般,把各種配料均勻撒在米漿上,將窩籃送進蒸籠,動作一氣呵成,沒有停頓,這樣做出來的腸粉已經被窩籃過濾掉水汽,上面還帶有竹子的紋路,口感乾爽柔韌,具備了被窩籃洗禮過的靈魂。

.

各位吃貨,嚯嚯完了麵粉雞蛋,不是還有大米嘛~

本文來自吃貨研究所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來,聽原創米漿「吆喝」秋補
    【項目1 】  原創米漿熱飲  今年7月,朱紅麗自己研製了一種「米漿熱飲」,據介紹,這種「米漿熱飲」只需要大米飯和鮮奶就能製作。  朱紅麗說,以前從事過奶茶、果汁飲品行業,無意中發現每天家裡剩下的米湯太浪費,就想能不能把米湯也做成飲料。「反覆研究一個月後終於做出了成品,目前在河南省內已經有10家加盟店。」
  • 有儀式感的生活:清晨,從一碗米漿開始
    這是我今天早晨熬的米漿陽光三月話米漿2019年,在200個媽媽的陪伴群裡,迅媽幾十上百次給大家講米漿。當時我沒有細研究,須知我雖然不上班,但我的工作量可能不亞於絕大多數上班族的工作量。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廣告會反覆播放——這樣的強化會進入你的意識,讓你認為擁有才是正常人生。我記得有一次迅媽說,自從喝米漿後,再也喝不下稀飯了——大概可以理解這句話的潛臺詞是:那哪裡是人吃的呀?!
  • 流傳於烏盟地區漂亮三子的故事
    日本鬼子到處橫行霸道,肆無忌憚地蹂躪踐踏我國土山河,奴役欺壓百姓,人民苦不堪言。流氓地痞充當二狗子、皇協軍,國民黨到處抓壯丁,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整個社會,千瘡百孔,暗無天日,貧苦農民實在無法生存。兵痞土匪到處搶劫,佔山為王,落草為寇…… 人送美號的漂亮三子,家住銀子川西洋河一帶的深山裡。弟兄三個,父母年邁,一家五口人,只有幾畝薄地。
  • 客家米漿粄:飽滿彈牙層層疊加的米漿粄,具有客家特色的小吃
    今天和大家分享客家地區一道頗具名氣的特色小吃,這道小吃的名字叫做「米漿粄」。從這道小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道小吃大約有什麼內容,顧名思義「米漿粄」,主要的食材就是用米漿製作而成的。客家米漿粄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層次感很豐富,是由好幾層米漿相互疊加在一起的,並且口感十分彈牙,一直以來都深受客家人喜愛。接下來的內容裡,就與大家分享這道客家米漿粄的製作方法,讓我們一同感受在這份特色客家小吃中,所蘊含的的客家美食文化!
  • 全民美食:「古早」米漿的特色做法
    能把一種米漿念念不忘近一年,大概,只有像我這樣的吃貨才做得出來的瘋狂事。去年冬季,我帶閨女去雨耕山參加學校組織的古箏慶典晚會。這樣,我領著閨女誤打誤撞來到一家很精緻的小店,點了一些炒飯和特色古早米漿。【古早】,是漢語詞彙,指的是有一些歷史,令人懷念的東西。古早的東西一般就是那種年代的產物,這個詞在福建閩南地區以及臺灣地區用得較多。因此,古早米漿,我個人推測,是曾經風靡一時而現在漸漸被淡忘了的秘制米漿。
  • 廣東的腸粉米漿這樣調超好吃
    大家好,我是小飛「正宗廣東腸粉」的米漿其實調配起來是非常講究的,一些有做過廣東腸粉或者剛剛入門的朋友應該都是知道廣東腸粉米漿的主要材料的,不過這些朋友大多數也只是知道做米漿主要需要用到「大米粉+澱粉+水」這3種料混合製作而成,但是其實這樣的說法還是比較粗糙的,如果大家不知道「這3種料的選材、各自添加比例以及調配過程中的技巧」,那麼和調配好正宗的廣東腸粉米漿其實還差了有十萬八千裡之遠
  • 米漿粑粑到底怎麼做?營養又美味,吃法多樣
    可其他關於雲南的標誌,我想你也是早已認識它們了吧。過橋米線,餌塊,乳扇。沒錯,它們就是雲南美食大家族。雲南美食可謂是五花八門,形形色色。每一道菜,每一個小吃背後,更是有一段獨特的歷史。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在昆明街頭隨處可見的小吃—米漿粑粑。粑粑—對於外地人來說這一名詞可能會陌生,但對於雲南人來說,那是再熟悉不過了。在雲南,粑粑的種類多種多樣,各具特色。
  • 蘇強師傅:夏天做腸粉的米漿容易發酸怎麼辦?
    夏天做腸粉的米漿容易發酸怎麼辦?很多腸粉師傅,一到夏天做的腸粉米漿就容易發酸?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主要是因為夏天天氣太熱,如果做法技術不對或保存不當,米漿就容易變質,不但米漿如此,甚至其它的食物都容易變質!那麼夏天天氣熱氣溫高時,如何才使米漿不容易發酸?夏天做腸粉的米漿容易發酸怎麼辦?
  • 腸粉米漿正確做法,吃腸粉多看一眼就知道老闆用的米漿好不好
    網上介紹腸粉製作的文章很多,今天小編就特別來介紹做腸粉的米漿製作。一、選米做米漿米很重要,一定要選去年的舊米(即老米),絕不可當年新米。沾性越差越好,這類米煲飯通常較難吃,因為比較糙,沒沾性。有些地方叫做糙米,或者秈米。
  • 辛集米漿磨漿機家用電動小型
    辛集米漿磨漿機家用電動小型重慶涵村電器有限公司 HC-100型天下多功能米漿石磨磨漿機乾濕兩用天下多功能家庭小型磨漿機機身採用分體式結構,使您的操作更簡單快捷,貼心設計輕輕旋轉調節磨製食物的粗細,滿足您豐富多樣的口感需求。且產品自帶過載保護和過熱保護器,並配以防水開關,讓您放心擇天下,等於選擇放心。
  • 炎熱的夏天,怎可少得了它,米漿紅糖涼糕,一斤米可做十碗
    我們這兒每年夏天,都許多做涼糕的小販挑著擔叫賣涼糕,為了健康衛生,自己也拜訪了不少涼糕師傅,終於自己學成了較為自豪的涼糕。涼糕好不好,還得掌握技巧,純正的米漿涼糕,米香濃鬱,無鹼味,清涼解暑,是夏天最愛的小吃。 做涼糕用的米,和普通的煮飯米有點不一樣,此米沒有什麼粘性,通常是用貴朝米,。
  • 天一熱,女人就愛買這兩種食材煮湯,我用它打米漿,營養又健康!
    所以今年我換了種方式,不煮湯了,改做紅豆薏仁米漿,這樣連湯帶水都能喝掉,份量也比較好掌握,用破壁料理機一次打一桶,可以出好幾杯,不管是當早餐,還是上午當水喝,都是很不錯的。紅豆薏仁米漿的製作方法也超級簡單,把食材洗一洗,加水放進料理機,按下按鈕就可以什麼也不用管了,等時間到了,倒出來就可以了!米漿細膩無渣,口感順滑,非常好喝哦。
  • 煙臺永和豆漿店花生米漿臭哄哄 顧客胃痛嘔吐
    [提要]8月30日下午,一罐花生米漿也差點成了殺手。原來煙臺的車大叔在開發區永和豆漿店買了幾罐花生米漿,回家後,這一罐還沒喝完呢,車大叔突然覺得肚子疼。    齊魯網8月31日訊 昨天下午,一罐花生米漿也差點成了殺手。
  • 寶寶輔食花生米漿的絕味秘籍,成功徵服我的胃
    熟花生和熟核桃仁我是自己做的,用烤箱上下火170度烤10分鐘即可。把所有食材按照程序一次倒入煮鍋內,米博自帶電子稱量功能,而且每加入一種食材後,系統自動清零,指示稱量下一種食材,包括所需的重量,真的是很省心,閉著眼靜都可以做出好吃的美食來。蓋上鍋蓋按下米博啟動按鈕25分鐘之後,就會做好一鍋,口感細膩潔白的花生米漿啦寶寶吃、老人吃都好
  • 米漿蔥香軟餅的做法
    今天分享給大家的這款蔥油餅和傳統的做法有些不同,加入了米漿和酵母,口感會更加脆嫩的同時,還有濃濃的米香味。並且我還加了些玉米面,讓營養和口感更加豐富。無論是大人孩子,都會對這道早餐青睞有加。3、攪打成細膩的米漿。 4、盛出到攪拌碗裡。5、拌入50g玉米面、50g中筋麵粉(普通麵粉)、2g乾酵母。 如果沒有玉米面,可以用等量的中筋麵粉代替。6、攪拌至充分融合。
  • 我最喜歡吃的早餐,廣東腸粉自己在家做,米漿的配方比例告訴你
    腸粉,廣東最好吃的街邊美食,這個也是我的最愛。吃腸粉做早餐,在廣東那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在廣州,深圳,腸粉店到處都是,吃起來也很方便。腸粉一般是現做現吃的,做起來非常快,一份腸粉最多5分鐘就熟了。我吃過的腸粉有三種,一種是蛋腸,就是腸粉加雞蛋,還有一種是肉腸,就是腸粉加肉沫,第三種就是又加蛋又加肉的。這主要是根據個人喜好不同,可以自由選擇。
  • 廣西南寧:捲筒粉米漿的調製與磨漿製作,米漿做得好就非常好吃
    開始先將製作捲筒粉的過程當中所要用到的食材以及調味料全部都準備妥當,準備粘米粉、雞蛋、肉末、食鹽、豆角、食用油、西紅柿、蒜頭、蠔油、生米漿、黃皮醬和花生碎,接著第一步先將米漿分給製作完成,在粘米粉倒入碗裡,然後在碗中倒入清水、食鹽和食用混合一下,清水要放的比較多一點,如果在混合的過程中感覺到水分不夠可以在倒入一些,準備一個乾淨的碗把生米漿加熱後放進去,然後把粘米粉糊糊給倒進生米漿中一起攪拌後
  • 艾比又變樣了,「無辜唇」加上少女眼線,能分清他和潘南奎的我服了
    而這一次艾比再次復播不少網友發現他又一次變樣了,"無辜唇"加上少女眼線讓他看起來辨識度越來越低,和其他的顏值主播站在一起時更是容易讓人臉盲。想必大多數的小夥伴也已經發現了,艾比無論是妝容風格還是穿搭都在模仿韓國主播潘南奎,而這一次他復播更是完全複製了潘南奎的照片風格,讓人無法分清他們。
  • 三子養親湯,感恩母親!
    三子養親湯便是如此,書中寫道:  「三士人求治其親,年高咳嗽,氣逆痰痞。予不欲以病例,精思一湯,以為甘旨,名三子養親湯,傳梓四方。有太史氏贊之曰:夫三子者,出自老圃,其性度和平芬暢,善佐飲食奉養,使人親有勿藥之喜,是以仁者取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其利博矣!」
  • 鬥魚抽獎又出事件,這一次鬥魚終於出手了,直播間被鬥魚封禁
    鬥魚抽獎又出事件,這一次鬥魚終於出手了,直播間被鬥魚封禁大家好,我是電競大美女小玲,在小玲這裡每天都會給大家來更新最新的一手電競圈消息哦,如果大家喜歡小玲的文章的話,就可以關注小玲哦,點關注不迷路!今天小玲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鬥魚抽獎又出事件,這一次鬥魚終於出手了,直播間被鬥魚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