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西農谷為牽引構建「三農」工作新高地
從2015年10月省委首次提出把太谷縣建成山西農谷,到2018年5月省政府批准設立全省唯一的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再到2019年1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建設山西晉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山西農谷建設實現了質的飛躍。
今年是山西農谷「三年成勢」交帳之年,是建設晉中國家農高區開局之年。我市用好國家農高區「金字招牌」、舞好山西農谷「示範龍頭」,全力推動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大發展。以建設「六大基地」開局。今年春天,晉中國家農高區科創基地、功能食品加工基地、有機旱作農業示範基地、青農聯創新創業基地、種苗花卉培育基地、山西農谷總部基地「六大基地」集中開工。隨後,「六大基地」建設邁入「快車道」,撐起了晉中國家農高區的「四梁八柱」。以培育「七品產業」出發。圍繞主食糕品、肉製品、功能食品、中藥藥品、果品、飲品、釀品「七品產業」,重點抓好30個項目建設,逐步形成了家家利、喜蓉主食糕品,澤榆肉製品,海玉功能食品,果樹研究所系列果品,廣譽遠、晉藥堂中醫藥品,南方黑芝麻糊飲品,美錦高端醋、怡園幹紅釀品等產業集群,聚起了晉中國家農高區「發展動能」。以舉辦「論壇展銷」牽引。成功舉辦了兩屆太谷論壇,創辦了《太谷論壇》雜誌,今年又將高標準舉辦2020·中國太谷論壇,推動太谷論壇成為集思想傳播、實踐交流、科研對接、產品展銷、商業洽談為一體的國際化、高端化論壇品牌。同時,全力搞好農產品展銷活動,實現「月月有活動、月月有展銷」,切實提升晉中國家農高區和山西農谷影響力,推動晉中國家農高區品牌「成勢成型」。以「谷城院融合」切入。整合山西農大和省農科院人才、科教、技術資源,建設晉中國家農高區科創基地。對標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推動山西農大拆牆透綠、破圍聚能、開放式辦學,促進晉中國家農高區「活力迸發」。平遙縣東泉鎮木瓜村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村內傳統民居結構完整,遺存豐厚,古樸典雅。「我們借『五地一產』入市改革的東風,把村民們閒置的宅基地打包整合後,整體租賃給開發商,積極發展鄉村旅遊,增加村民收入,到目前為止,開發商已投資3000多萬元,完成了工程量的85%。」木瓜村黨支部書記侯安昌介紹說,「下一步,我們將乘勢而上,加大『一村一品』建設力度,把木瓜村的蘋果產業做大做強,讓村民早日過上小康生活。」按照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戰略部署,我市啟動實施了以農村「集體非承包耕地、『四荒地』、林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以及集體經營性資產」為重點的「五地一產」入市改革,實現農村閒置低效的「五地一產」資源的全量化、集成化、項目化入市,從而架設起工商資本、科技和人才「上山下鄉」的通道平臺。
「五地一產」入市改革,是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著眼鞏固脫貧成果、破解「三農」工作難題、助推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實現國內經濟循環的一項重大舉措。改革啟動以來,農業農村經濟蓬勃發展,不斷積蓄和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截至8月底,全市已引進社會資本超過百億元,引入企業1609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6.9萬人,帶動集體增收8.7億元、農民增收7.9億元。百裡鄉村振興示範廊帶是引領我市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的重要抓手。2019年,市委提出以通道為軸線、以產業為依託、以村莊為單元,實施鄉村振興「一片一帶一圈」總體規劃,推進全市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當年,全市高標準打造了20個精品示範村、30個重點治理村、10個萬畝產業片區、5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長135公裡的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形成了黨建引領型、產業支撐型、創新發展型、能人帶動型、生態優先型、文化自信型6種模式。通過打造一批「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幹就成」的樣板,廣大農村幹部掌握了實施鄉村振興的要領,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為更好推動鄉村振興積累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今年以來,按照《晉中市2020年百裡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方案》總體部署,我市重點開展鞏固提升壽陽、榆次、太谷段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平川鄉村振興示範帶,實施東山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示範圈三大建設,打造50個精品示範村、115個重點治理村,努力把百裡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成為「五個振興」的示範區、升級版和試驗田。特別是左權百裡畫廊,努力做好文化旅遊業態和農業產業發展相融合這篇文章,促進農業產業與文化旅遊景景相連、美美與共。春種秋收,天道酬勤。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將繼續不遺餘力做好農業農村工作,穩固農業根基,夯實發展底氣,在這片厚重古老的土地上奮力繪就新的歷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