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圖】陂下古村

2020-12-19 吉安新聞網

《行旅青原·嚮導》第二章:古韻廬陵

在這裡,您可以觸摸博大精深的廬陵文化。

幽深的街巷、斑駁的老屋、細膩的雕刻、精美的楹聯、美輪美奐的宗祠和原汁原味的民俗,

無不喚醒珍藏於心靈深處悠遠的鄉村記憶。

歷史的遺存是時光雕琢的花,

如繁星閃爍,光照千秋。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青原區富田陂下古村,古名潭溪村,面積約1.5平方公裡,自北宋開基以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有胡、羅兩姓,400餘戶,1800多人口,90%的人口為胡姓。胡姓開基祖胡晃,是北宋狄青元帥的參將,進士出身。因軍功卓著,仁宗皇帝賜予鑾架48件(現保留45件,實為千年稀世珍品),並有御筆題匾嘉贊。清道光皇帝也親筆題寫「黃耈繁衍」匾額,以示讚賞,現仍鑲嵌在迎龍門上。        

陂下村坐落在美麗的富水河畔西岸,地狀如竹排,故又稱「排形」。房屋建築絕大多數坐北朝南,80餘棵千年古樟環繞全村。前有紫瑤山、甫公山拱翠,後有龍山、紫沙廟攬護,人傑地靈。

陂下村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村中祠堂文化內涵豐富,36座祠堂,堂構迥異,各領風騷,有三進式、喜鵲聚巢式、門樓式、孱亭式等。這些都有天井、祖宗龕的祠堂難能可貴地保留了贛派風格。僅敦仁堂的佔地面積就3000平方米,祠內的石廊柱、孱亭、木柱、抬梁、雀替、卷棚、藻井、匾額、楹間梁坊、牌坊等仍保存完好。18口古井,口口井水清甜。十八桌井則是個天然溶洞井,井底可擺放18張飯桌。百餘米長的古街,店鋪齊全,一家私塾設在小樓上,「半壁天」字匾更是道盡了前朝近代的陂下村商貿、教育的繁榮盛景。還有6座古牌坊、3處古門樓,彰顯了陂下村人沐浴皇恩的自豪。楹聯、匾額、壽屏、繡樓、門帘、古床、古桌椅、古香案香爐在祠堂、民宅裡隨處可見;朝天門、迎龍門、安人亭、延福門高大軒昂,四座大門緊鎖全村。村中鵝卵石巷道縱橫,聯結著180多棟明清建築的祠宇民宅,突顯出贛中民房構架的獨特風格。尤其是「大封閉圈」中套「小封閉圈」的建築特色,比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村落抵禦強敵入侵的戰略防禦設施體系。集聚積、沉澱、淨化、排洩四大功能的「五水朝東」排水系統,凝結了陂下村人的智慧。

毛澤東、朱德曾在敦仁堂裡開辦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所學校,後遷到距其200米遠的竹隱堂。陳毅、曾山、毛澤覃、賀怡、劉士奇、陳東日、張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組織、指揮過多次反蔣匪、反地方民團「五縣聯防」的戰鬥,至今戰壕猶存,牆壁上的紅、白標語歷歷在目,至少也有一二百條。《紅軍十大綱領》《中華蘇維埃十個政綱》《土地革命八大要求》、校訓等革命遺蹟依稀可辨。這個村莊參加紅軍的就有100多人,其中長徵幹部4人,各級蘇區幹部20多人,還有新中國成立後任上海市委第二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的胡立教。犧牲的革命烈士有姓名的有58人,其中有中華蘇維埃政府土地部副部長胡海,新四軍第一支隊參謀長、江南抗日義勇軍副司令胡發堅。

失傳了上百年的民間活動「喊船」為陂下村注入了鮮活的血液。這種集舞龍、打獅、喊船、放河燈為一體的大型活動,為全國所罕見。

2008年,陂下村入選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錄」。2012年,入選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尋路》《建國大業》等電視劇劇組在此取景拍攝。

樂善堂

樂善堂,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建築面積219平方米。高大雄偉的喜鵲聚巢式牌坊蔚為壯觀。上面鑲嵌「柏臺烏府」牌匾。

監察御使胡接輝家的院子裡有棵大柏樹,經常有很多烏鴉在樹上嬉戲打鬧,大聲鳴叫。前來拜訪 胡接輝的人又多,見到這裡的烏鴉特別多,特別吵,私下裡議論說,這個御使公也真是,這些烏鴉整天在上面吵,他就不怕煩?所以,戲稱這裡是「柏臺烏府」,而胡接輝知道後竟然不以為忤。此事傳到朝廷,皇帝聽了大笑,乾脆就賜他「柏臺烏府」這個稱號。以後,「柏臺烏府」成了御使家的代名詞。

1930年,紅軍學校的學員就住在這裡。

瑞公祠

瑞公祠,又叫「至善堂」,始建於清朝末期,建築總面積為244平方米,穿鬥式磚木結構。一進天井式布局,前簷是泥塑人物,馬頭牆泥塑花卉,做工十分精巧;內柱梁託、神龕雕刻精細,線條流暢,具有較高的雕塑藝術價值。

1932年2月,公略縣委機關從吉水縣水南遷到陂下村,公略縣委直屬機關、保衛機關也一同遷來。

古街

古街古時也叫扁擔街,建成於1883年,從開始到完工花費了將近4年時間。

整條古街村街合一,長80米,佔地1440平方米,東起安人亭,西至列寧臺,南七間店鋪,北六間店鋪,東面有安人井,西面有郎侯井。

古街在晚清時期十分繁華,透過兩邊店鋪上掛著的「布匹染坊」「糧食雜貨」「糧食醩坊」「藥鋪」等招牌,我們可以知道,這條古街包括了醫藥店、布匹店、染坊等。

星聚堂

星聚堂是房祠,為紀念景星公而建,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建築面積1538平方米,後被焚毀,晚清時期由胡氏族人集資重新修建。房頂一個「金雞獨立」式的人物雕塑,他左手持鬥,右手執筆,目光炯炯地眺望遠方,取名為「魁星點鬥」。這個人物就是魁星的化身,主文風,希望本宗祠文風昌盛,後賢能夠進士及第,科甲聯芳。        

喜鵲聚巢牌坊上的「柱國名公」牌匾,是紀念胡盛官至柱國公而鐫刻的。牆壁上有不少紅軍標語,由於年代久遠,很多字跡已經有些模糊,難以辨認。有紅軍書寫的「擁護蘇聯」。

上廳屋簷下懸掛的「科甲聯芳」牌匾,是因為這個房族中曾有連續五代都中進士的輝煌。陂下人說,這個家族得到了文曲星的佑護,才人才輩出。

上廳正中懸掛的「星聚堂」牌匾。這裡曾是中國共產黨江西省委、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四次重要會議的會址。

前牆左邊短了九寸,右牆長出了九寸,這樣的祠堂做法,在整個吉安市範圍內絕無僅有。

竹隱堂

竹隱堂,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清朝鹹豐丙辰年被燒毀,晚清時重修,面積1569平方米,其建築特點是推廊式牌坊。

1929年10月,紅軍教導隊從東固螺坑遷來陂下,二七會議後就駐紮在此處,並將這裡正式改名為「中國工農紅軍學校」。毛澤東任校長,朱德任政委,陳東日任教務長,當時學員有100多人,成立了步槍、迫擊炮、特種三個軍事大隊。課程設置主要有兩門:一門是政治課,一門是軍事課。張震、胡發興等人就在此學習過。紅軍學校是中國國防大學的前身,每年國防大學的師生都要來這裡緬懷前輩們的豐功偉績。

敦仁堂

敦仁堂為富田陂下胡氏宗祠,位於富水河畔陂下村東端,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擴建於明朝嘉靖年間,長92米,寬36米,佔地3382平方米,為三進式磚木結構,據說當時修建這座祠堂共花費了一百多斤黃金。

朝天門,是敦仁堂的院子牌坊,因牌坊面朝天馬山而得名。照壁上的「魁」字,是從文天祥幼年讀書時候的紅廟上臨摹而來的。紅廟(文山舊隱)在1969年被洪水衝毀,只剩下一個「魁」字,後人將它臨摹到了這裡,認為這個照壁可以擋住河水的衝擊,擋住邪氣。文天祥寫這個「鬼」字的時候,頭是沒有一撇,而且寫成了官帽的形狀,其意義很耐人尋味。

穿過天井,就可以看到參亭。參亭上方懸掛的「宋參軍府」牌匾,是紀念胡氏開基祖胡晃在狄青元帥手下當參軍屢立戰功而懸掛的。

沿著屋頂往上看,屋脊上的雕刻是一枚古時的銅錢。這樣的屋頂造型寓意開門見錢,家族財源滾滾,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在陂下古村,不同祠堂的屋頂造型不盡相同,有「魁星點鬥」「龍頭溝須」的瓦當等,都有深刻的寓意。

上廳的堂牌「敦仁堂」三字是用草寫的。兩屋柱上的楹聯是晚清時期永豐狀元劉繹親筆所書。現在看到的上下聯牌匾有些不一致,那是因為上聯牌匾是被太平天國軍毀掉以後重新製作的。上聯是:敦睦則九族皆新,毋忘水源木本,唯有孝悌永和順;下聯是:仁讓為一家之福,要念祖功宗德,無非忠厚世相傳。

新書院

新書院原來是樂善堂建造的一所義塾,提供給本房子第讀書用,始建1926年,佔地506平方米,雙層磚木結構,分為前後棟,中部廊樓相接。

庚子賠款之後,很多年輕人都到國外留學。由於同時受到西方建築風格和中國傳統建築的影響,歸國後,他們便在這裡設計建造了這座中西合璧式建築。《井岡山》電視劇劇組安源火車站鏡頭就是在這裡拍攝的。左側牆壁是陂下古村革命鬥爭大事記的相關簡介。右側牆壁是公略中心縣委管轄區域圖。1928年,毛澤覃夫婦來到陂下後,就住在左樓。後棟是會議室,廊樓部分是辦公室和印刷室。1932年春,公略縣從吉水水南遷到陂下村,毛澤覃任縣委書記,仍住左樓。

(文字、圖片均由青原區文廣新旅局提供。)

相關焦點

  • 陂下古村(2)
    陂下遊覽圖陂下古村主要景點介紹一、敦仁堂   潭溪胡氏總祠,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擴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清朝鹹豐丙辰年,被太平天國軍焚燒,晚清重新修建胡立教(1914.12-2006.07)吉安市陂下村人,曾擔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黨組書記、中共上海市委第二書記、上海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四、胡立教舊居           始建於康熙年間,是用糯米、銅油、石灰、水、蛋清攪拌成「三合土」砌成的斜牆。中國古人用生辰八字來推算命運,「八字牆」與「八字強」同音,寓意生辰八字強,運勢旺。
  • 論陂下古村祠堂建築的藝術特徵
    [關鍵詞]:陂下古村;祠堂;建築藝術關於陂下古村陂下古村始建於唐代,古名潭溪,至宋代更為現名,古屬廬陵,現隸屬吉安市青原區,歸富田鎮管轄。在陂下古村,每逢婚喪嫁娶、添丁上譜、節慶等,族人都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儀式活動。細數陂下古村建築群,除歷史民居外,祠堂佔據絕大多數,融書法、繪畫、雕刻於建築藝術之中,它們的藝術特徵是該村古建築群藝術風格的集中體現。總得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建築牆體。
  • 遊走豐陽,尋味東陂,你不得不到清遠這條古驛道走一走
    讓我們繼續深入南嶺綿延的山脈中,去看那清新旖旎而又意蘊深長的豐陽—東陂古道。豐陽—東陂古道位於連州古驛道西翼,其精華段起點是東村驛站,終點是前江鋪古村,精品線全長6.8公裡。其中,古驛道本體長4公裡,分別為1.5公裡山地型和2.5公裡平原型,另外,還依託現有村路建有2.8公裡連接線。這條驛道最大的看點,自然是沿線保存完好的兩大古村落——豐陽古村和東陂古村。
  • 篁嶺古村初雪美如水墨畫:好一幅絕美山居雪韻圖
    次日,篁嶺古村錯落有致的屋頂被白雪覆蓋,粉牆黛瓦的徽派古民居披上了一層銀裝,與村莊周圍的紅楓交相襯映,構成了一幅絕美山居雪韻圖,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拍照打卡。夜空輝映下,靜謐的村莊,飛舞的雪花,一片歲月靜好。
  • 廣東清遠東陂畔溪大院民宿,臨河垂釣依山傍水,把生活過成了詩!
    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柔美靜謐,讓我們摒棄雜念,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連州這家頗具特色的民宿就是連州東陂畔溪大院民宿,清新的河畔小院,典雅別致,依山傍水,一起慢下來,把生活過成詩。東坡畔溪大院民宿位於廣東省清遠市連州市東陂地下河東陂鎮,連州位於廣東省西北部,地處南嶺之中的萌渚嶺南麓,小北江的上遊,是由廣東省清遠市代管的省轄縣級市。
  • 吳中東山鎮精繪「古村山居圖」
    原標題:吳中東山鎮精繪「古村山居圖」   「2020年度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 英語短篇美文:英語美文摘抄"論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英語短篇美文:英語美文摘抄"論美" 2015-04-01 14:0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英語短篇美文:英語美文摘抄"美是大地的微笑"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英語短篇美文:英語美文摘抄"美是大地的微笑" 2015-04-01 14:0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街坊常去的大山陂公園「顏值」變高了
    坪山區馬巒山下的大山陂水庫綠道,環湖而建、綠樹成蔭,還擁有泰和塔、湖心亭、雕塑藝術園等景點,一直是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近日,市民到大山陂水庫綠道遊玩時都會驚喜地發現,大山陂主題公園「變樣」了,升級後的公園顏值變得更高了,還多了不少法治教育元素。
  • 佛山十大醉美古村新鮮出爐,你都去過嗎?
    佛山日報訊 記者林舒、吳琦媛報導:12月28日,「佛山十大醉美古村評選頒獎儀式」在九江鎮煙橋村舉行。臺上,「佛山十大醉美古村」結果正式出爐;臺下,豐富多彩的古村民俗和美食聯展為市民帶來MINI版古村旅遊體驗。
  • 周延鋒美文美圖:溫柔的世界,人間的天堂(雲南文山普者黑)
    周延鋒美文美圖:溫柔的世界,人間的天堂(雲南文山普者黑) 一個巨大的驚喜,一個溫柔的世界座座青山立正歡迎遠方來客潭潭蓮葉一片比一片秀麗
  • 千年打卡勝地|月陂亭:石壁上的石刻家譜
    向廣西方向延伸約25公裡,在湘桂邊界一叢喀斯特山嶺旁,謝水與沐水在昂山下匯合成謝沐河,流向廣西,是灕江的源頭之一。山環水抱間,那座古樸的小村落,叫做上甘棠。古道越過上甘棠村的步瀛橋,再順水向西南行百十步,小徑擦山崖石壁而過。石壁一側,27方古石刻聯成一條摩崖碑刻長廊,叫做月陂亭。
  • 林坑古村:和我一起去爬山嗎?
    圖為林坑古村美景圖為林坑古村特色美食烤全羊和本雞煲林坑古村位於永嘉縣北部的黃南鄉是楠溪江的源頭是溫州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是浙南地區典型的以竹木作支撐結構的房子這裡,村美,水美,山秀,天人合一被稱為最後一塊山中璞玉圖為林坑古村的村落群山掩映,綠樹環繞的古村,青山黛瓦之間透露出著寧靜和安詳,群山蒼翠,綿延悠長。
  • 千年古村水墨圖 詩畫徽州別樣春
    千年古村水墨圖 詩畫徽州別樣春 2019-04-16 10:08:05   來源:安徽網
  • 黃鎮古村,夯土舊宅蜂蜜人家別樣美
    浙江麗水,青田,黃鎮古村。 黃鎮村位於青田縣西北部高市鄉,舊時稱黃山村,一個風景秀美的古樸村落。 村莊三面環山,面朝甌江,古樸靜美,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村口古木矗立,村內小橋、古道、稻花交相輝映。
  • 澄邁效古村發展沉香產業惠百姓美環境
    近年來,位于澄邁縣加樂鎮的效古村吸引著一批批來自北京、山東、重慶等地的「候鳥」不遠千裡而至,在此品茶、聞香、購物,只村裡一間立於南渡江邊的小小沉香館,年接待遊客便達數萬人次。  從海口出發,須沿中線高速公路行駛約60公裡,下高速後沿蜿蜒的縣道再行駛約20多公裡,才能抵達效古村,全程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在區位上,效古村並不佔優勢。
  • 福清天寶陂!實力敲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大門」!
    天寶陂位於福清母親河——龍江的中段,因始建於唐代天寶年間而得名。它是閩中歷史上最早建成的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澇和蓄淡拒鹹於一體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鹹水利工程。時至今日,天寶陂依然保存古有的工程布局,其壩軸線呈東西走向布置,灌區涵蓋龍江街道、海口鎮等地的14個行政村以及東閣華僑農場、三華農業園等,總灌溉面積達1.9萬畝。
  • 楠溪江芙蓉古村,「七星八鬥」千年古村,小眾又靜謐
    在楠溪江,除了欣賞好山好水的風景之外,還可以選擇一個古村漫步其中,感受一下當地安逸的生活。楠溪江中的芙蓉古村,是在其各村落中歷史最悠久的,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巖頭鎮南面仙清公路西側,始建於唐朝末年。村裡有個很顯眼的景點,一眼望見有座古亭築在水面上,建於明代初期,位於村落的正中心。飛簷翹角,空透玲瓏,像是一朵盛開的芙蓉花,這一切的景色猶如美畫,如夢如幻,這個池子有個很有詩意的名字,人們喊它為「芙蓉池」。
  • 王冬齡個展呈現書法對攝影再創造 美文美圖美書韻
    一個是東方的極限之美,一個是西方所崇尚的顯示之美,兩者就如黑白兩色,創造出了特有的律動和節奏。著名作家麥家是第三次近距離欣賞王冬齡的書法展作品了,「我每一次看都有驚豔的感受。每個筆劃來無蹤,去無影,不知道最終會消失在哪裡,感覺神秘無常。」麥家邊看邊感嘆,「這次展覽帶給我的衝擊力很大,書法和攝影的結合,這種藝術的原創力和爆發力就像嬰幼兒具有的創造力那樣強。」
  • 英語美文欣賞:論美(培根)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英語美文欣賞:論美(培根) 2012-03-19 17:01 來源:網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