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書·新戰場②|社區「舵手」,他被大家親切叫做「張爸」!

2020-12-15 湘湘帶你看社會

張偉交通公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他是脫下軍裝後穿上紅馬甲的社區工作者,他是曾經一個人、一張床、堅守14個日夜的戰疫達人,他就是交通公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偉。黨建社工是他社區工作的起點,短短一年半時間不到,他就完成了從新人到「舵手」的跨越,不僅能獨當一面,還獲得了大家的廣泛好評。今年,他還收穫了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靜安區「最美退役軍人」等榮譽。

從新人到「舵手」僅用時一年半

70後的張偉,從小生長在靜安區芷江西路街道,當兵後戶口才轉出去,服役歸來參加了工作,在上海寶鋼做技術類基層管理人員。前些年,恰逢企業遷址外省,他由於剛成家不久,考慮到女兒尚小,老人也需要陪伴,所以想要在家門口找一份工作。通過全市統一招考,2017年1月3日這天他入職了,成為芷江西路街道一名黨建社工。父母知道他是技術型人才,性格也不算開朗,甚至還有點內向,於是上班第一天便囑咐他:「先做人,再做事。」

為了讓年輕人迅速成長,街道安排了老書記帶教新人。張偉被分配到了靈光居民區,師從靈光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沈莉。剛來到居民區,他幾乎是一張白紙,比「社區小白」強一點的或許就是稍微有些社會經驗。在沈莉的手把手帶教下,2017年他接觸到了居民區的各個崗位,感覺到社區工作絕不像外界傳說的那樣「清閒」,也協助居民區走過了靜安區創建文明城區等重要階段。2018年8月底,他來到交通公園居民區工作,一個月後,從新人一躍成為「舵手」,擔任交通公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一張熟人臉,一顆為民心

張偉雖然身材魁梧,卻有一張「熟人臉」,憑著滿腔對社區工作的熱愛、老法師的經驗傳授以及這張熟人臉的助攻,他迅速在居民區積攢了好人緣。

「為人只是一方面,真正能拉近彼此的距離是為老百姓做實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張偉深諳此道。

交通公園居民區由和源馨苑、長城苑等9個自然小區組成,居民總戶數2200餘戶,其中動遷回搬戶約佔三分之二。居民一旦有什麼訴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來居委會找書記。一次,有居民訴稱,商品房小區樓層內放置的垃圾桶,到了夏天有異味,還容易滋生細菌、蚊蟲,衛生狀況令人憂心。結合當時《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新鮮出爐,張偉和同事們在商品房高層小區調研後,在聚龍大廈率先發起「撤桶」行動,190個桶順利撤出,打響了居民區「撤桶」行動的第一槍。新的垃圾桶安置點選址充分尊重民意,居委會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後,幾易方案,最終敲定的路線既方便居民投放,又易於保潔員清掃。撤桶後的樓道及小區衛生環境也大為改觀,得到居民的高度認可。樓內黨員紛紛走出來,帶頭當志願者,形成了一支65人組成的垃圾分類志願者隊伍,勸導居民準確投放乾濕垃圾。

有些小區的疑難問題,張偉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適時加以解決。曾經,和源馨苑有一處存在了五六年的露天建築垃圾投放點,揚塵數米,致周圍居民不敢開窗通風,不敢曬被晾衣,生活品質受到影響。為此,居委會調研後,在街道領導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改造智能垃圾廂房。不僅將露天式廂房改造成為封閉式的,還在廂房內增設了噴淋裝置降塵,外面則以牆繪美化之。居民走過路過,駐足拍照打卡,不再避之不及。困擾周圍居民多年的揚塵問題也徹底得到了解決。家住和源馨苑的一些書法老師有感於此,寫了一副對聯送到居委會以示感謝,即「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急」。

拆違拆出來的朋友

今年11月初,一位「阿姐」給居委會送來一面旗錦。「這位『阿姐』正是我們拆違拆出來的朋友。」張偉介紹說。曾經聚龍大廈5樓頂部由於歷史原因,多封了一間混凝土澆築的陽臺。隨著「五違四必」的推進,城管執法部門要將陽臺恢復原貌。前期,居委會做了大量的溝通和準備工作,針對每家每戶情況的不同,一一制定了方案,也做通了一些群眾思想工作。但有一戶前期溝通效果不理想。原來,這位「阿姐」買房的時候,前任業主就將陽臺計入了總價,他們也為此買了單。張偉了解到這一緣由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使業主同意恢復陽臺原貌。張偉還考慮得特別周到,想到拆除違建本可以一兩天就拆完,但是恢復沒那麼快,眼看離過年不到20天了。因此,張偉建議施工隊年後動工,好讓居民安安心心過節。同時,他還給施工隊詳細介紹了自己所掌握的樓組情況,指出拆除5樓陽臺為空中作業,難度係數高,安防措施要加強。

也是「阿姐」這戶人家,其陽臺恢復原貌後,由於颱風季節雨水多,以致陽臺落水管道來不及排水,出現了管湧現象,導致了水漫進屋,地板等被泡水的問題。張偉夜裡接到居民的求助電話後,迅速聯繫物業上門緊急斷電處理並查出積水點,也向街道管理辦反映了這一情況。最終,施工隊幫忙提出了解決方案,街道也安頓好業主一家暫住賓館一周,使其正常生活基本不受影響。為此,對於街道和居委會的關心,「阿姐」一直銘記在心。最近,他們準備喬遷新居,特地前來告別,並送來了「居民公僕,情系百姓」的錦旗。

1個人、1張床、14個日夜的堅守

2020年小年夜,註定是一個不尋常的夜晚,交通公園居民區某一民宿內,有3位武漢來滬的尼泊爾學生,其中一人發著高燒,另外兩人則緊張地看護著發燒的同學,網絡平臺上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信息鋪天蓋地,一個噴嚏、一聲咳嗽,高燒同學的每個症狀都讓人心神不定。

張偉接報了解這一情況後,立即聯繫民宿負責人,三人「全副武裝」來到北站醫院,由於是武漢來滬人員,院方高度重視,要求三人轉至第十人民醫院就醫。他意識到,這僅僅是打響這場戰疫的第一槍。

如何說服家人自己需要奔赴一線?一方面,考慮到有可能接觸到當事人,後續將要開展時間短、覆蓋面大的排摸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前期防護準備工作;另一方面,為了便於工作開展,在減少從家裡趕往交通公園居民區時間的同時,也必須減少在路上和他人接觸的機會。

他告訴妻子,自己決定這14天就住在居委會,除了工作需要,他還希望可以減少和家人的接觸,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不是開玩笑的,尤其是在當時傳染源和傳播途徑還未完全確定的情況下,自己奔赴一線是否會帶給家人傷害猶未可知。妻子是支持他的。家人明確支持的態度,也是他堅守崗位最堅強的精神支柱。於是,他連夜將妻女送到丈母娘家,並告訴家人最壞打算14天後才能回家,同時打包好14天所需的換洗衣物,背了迷彩包,直接就住在了居委會。居民們得知消息,擔心他在寒夜裡凍著,送來棉被和暖手寶,溫暖了他的心。

人員排摸、門崗值守、登記預約口罩、迎接返工潮……張偉和大家堅持了一個又一個14天,共同織起一張牢不可破的社區疫情防控網。

張偉在居委會加班時,正在讀小學的女兒常常打來電話,他忙於工作也不是每次都有空接聽。但是居委會的同事們都知道他很寶貝女兒,感受到他把他們這支平均年齡不到35周歲的年輕團隊也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培育。故而,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張爸」。

「我這個『張爸』可不是張文宏那個喲,是居委會同事學我的寶貝女兒,跟著我女兒喊著玩的。」張偉忙笑著解釋道:「其實,我也大不了他們幾歲,『爸』真不敢當,只能說大家互相照顧,凡事幫助,有活一起幹,就是這個意思了。」

【來源:學習強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兵支書·新戰場⑨|「當兵就當一個好兵,當書記就當一位為民著想的...
    抗擊疫情彰顯軍人本色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葛寶如帶領班子成員,迅速成立防控領導工作小組和防控防疫志願者隊伍,並向全體黨員和社區主要骨幹、居民代表發出倡議,號召大家全員參與,嚴防死守,共度難關,得到了全體居民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
  • 脫下軍裝,「兵支書」奮鬥在扶貧「戰場」
    是此次全軍唯一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的單位在決戰脫貧攻堅的「戰場,「兵支書」投身新「戰場」>安順軍分區政治工作處創造性的在軍地實踐中心搭建講習名人堂、文化輕騎兵、新質民兵分隊、瀑鄉軍民集結號、「兵支書之家」、鄉村致富夜校等
  • 《永不褪色——桐子坳銀杏樹下的「兵支書」》榮獲全國「兵支書...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蘇淵)為講好退役軍人故事,充分發揮優秀退役軍人群體的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廣大退役軍人珍惜榮譽、永葆本色,人民視頻與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舉辦了「走進新時代退役軍人」——不忘兵之初 模範「兵支書」微視頻大賽。
  • 焦作十一中‖這個班主任年齡不大,學生卻親切稱他為「喬爸」
    9月入學的新高一級部主任——喬紅磊
  • 我的扶貧故事丨楊傑:盡力為「兵支書」鼓與呼
    黃鶴營洞一直沒有開發,一條小路雜草叢生,加上悶熱的天氣,極有可能有蛇出入,大家都小心翼翼,帶隊的「兵支書」黃恆禮和我都曾是軍人,我倆衝在前。 四百米左右的荊棘小路,我們總算到了洞口,這裡除了有蝙蝠的糞便,就沒有其它動物的痕跡,洞口一座高兩米左右的石頭牆擋住風口。
  • 「致富舵手」付得善:不忘「兵之初」,建功「兵支書」
    為此,鎮黨委多方物色考察黨支部人選,在村幹部、全體黨員和廣大村民的推薦下,鎮黨委找到付得善,請他回村工作,帶領大家共同致富。一邊是日益發展壯大的建築公司,年收入50萬元的工作,富足的生活,一邊是村裡破敗的景象,村民期盼致富的眼神,付得善陷入了兩難。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身為軍人的責任感讓他坐立不安。於是他下定決心,捨棄富足安逸的生活,回村在艱苦複雜的環境中工作,立志帶領鄉親們發家致富。
  • 【優秀退役軍人「兵支書」事跡展播】石家莊市高邑縣北陳莊黨支部書記---李路軍
    根據退役軍人事務部辦公廳《關於開展「走進新時代退役軍人-不忘兵之初 模範『兵支書』」微視頻大賽的通知》要求,我們組織各地策劃製作了一批優秀退役軍人「兵支書」事跡微視頻作品。綜合考慮事跡突出程度、主題內容和視頻質量等因素,選出「兵支書」帶領群眾決戰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相關主題的作品34部,現開通專題版塊進行展播。
  • 鴛鴦街道「兵支書」何江獲評全市雙擁模範個人
    記者日前獲悉,兩江新區鴛鴦街道「兵支書」何江獲評重慶市第七屆全市雙擁模範個人。鴛鴦街道白鷺社區黨委書記何江是一名有著30年黨齡的退伍軍人,在白鷺社區任書記已經21年,從白鶴路到白鷺,從「非典」到「新冠肺炎」,他一直雷厲風行、「硬核」擔當,而背後卻是對居民的「溫暖守護」。
  • 我們村的「兵支書」︱為軍旗增輝在第二戰場
    積累積勞使得他在2005年累的胃出血,瞞著大家住院5天,靠接聽電話辦理了47件事情;2010年水稻插秧中不慎跌傷,拖著整條青紫的腿仍在田間勞作;2011年秋去南昌跑市場,車禍中破碎的玻璃濺入了左眼,他忍痛辦完了事才回村;2014年他患肝病手術10天後就回崗做事;長期的超強勞作使他傷痕累累,常常將煎熬好的中藥裝入茶杯放在包裡;20年來他多次掖著住院通知而繼續堅守在工作崗位,有4位親人在臨終前沒能見上最後一面
  • 徐匯區|脫下「綠裝」之後,這些退役軍人有了「新戰場」!
    徐匯區|脫下「綠裝」之後,這些退役軍人有了「新戰場」! 這幾天張志勇學雷鋒志願者工作站好不熱鬧,各界愛心人士、政企單位捐贈的冬季助學愛心物資即將運往雲南紅河州的瀘西等四個縣,全國「最美志願者」、徐匯區「跟著最美人物做志願」聯合發起人之一張志勇和他的志願者團隊已經整理出
  • 我生命中的縴夫和舵手
    如果說我成長的歷程像是逆流而上的船,那麼父母便是我生命中的縴夫和舵手。父親是最勞累的縴夫,用他厚實的肩膀拉起我逆流而上的生命。母親是最艱辛的舵手,用她堅忍不拔的意志指引著我生命的航程。母親繼承了外婆的聰慧和善良,充當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舵手角色,卻從不曾把她的意志強加於我。這些年來,她在我的生命裡充當著母親,也充當著我心靈的守望者。
  • 臺灣歌星李茂山與選手激情合唱 奧運舵手度歡樂聖誕
    給奧運舵手送上聖誕禮物的,還有「聖誕老人」,這位由柏聯陽宗海度假勝地的員工扮演的歡樂使者,在掌聲走到大家面前,從口袋中掏出各種水果和糖果,遞到大家手裡。他一身白色的練功服,以一個漂亮的筋鬥翻身躍上舞臺,簡直像一位江湖俠客。在《男兒當自強》的音樂聲中,他那陽剛威猛的招式顯示出了中華武術的神韻和華美。在觀眾的掌聲中,他那閃電般的拳腳套路讓大家領略到了「男票王」的魅力。與他一起進行功夫表演的,還有沈崇星,他把一根雙節棍揮舞得虎虎生威,頗有李小龍的神採。
  • 網紅張爸夠「硬核」,他的兒子也優秀!每天背古詩備戰詩詞大會嗎
    這段時間,網紅張爸、華山醫院張文宏醫生特別火,幾乎無人不曉,無不膜拜。更讓人感到驚喜的是,他還在讀小學的兒子小洵的「網紅潛質」,一點不比張爸差。>好懂事兒的孩子;我突然想生個女兒,嫁給他兒子;好棒的孩子,你的未來一定會成為比爸爸更優;……張爸的兒子小洵就讀於徐匯區愛菊小學,這是一所以藝術教育為特色的民辦小學,雖然上海的小學和全國一樣,沒有排名之說,但這所學校是很多市民眼中的徐匯
  • 舵手造句和解釋_舵手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舵手(duò shǒu)。近義詞有:海員,舟子,船員,水手,船夫。[續範亭《感言》:「有新民主主義舵手毛澤東先生,我們一定能戰勝日寇,建立新國,到達彼岸。」]舵手在教材中的例句:1、一切都靜了下來,只有舵手站立在舵旁。
  • 張爸簡單訴說自己的故事
    張爸出生於大山裡的村莊,從小喜歡活潑好動,也喜歡跟別人打架,也因此在村子裡面出了名。因此張爸11歲就加入村裡的學校體操隊,經過幾年的努力學習慢慢的性格也發生了改變。14歲的張爸因潮劇劇團來學校體操隊招收武行的武生,張爸通過考試被錄取,於是14歲的張爸離開家鄉,去到陌生地方開始從事戲劇行業發展。張爸也因為需要發展而不斷輾轉各地,16歲來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輕工業城市,這裡潮劇劇團可以說在這座城市或周邊城市排的上數一數二的潮劇劇團。張爸也因此在這裡與妻子經人介紹而相遇,在這座城市生活半輩子。
  • 舵手選拔·上海賽區·075號選手吳順輝個人簡歷
    舵手選拔·上海賽區·075號選手吳順輝個人簡歷 ,比賽中8名槳手要在舵手的指揮下以及其精細的節奏配合,發揮槳葉的最大效率。通過全國招募奧運舵手的項目讓我們這些普通人有了在奧運會場與健兒們一同拼搏、為國爭光的機會。這樣的活動非常的有創意,將重在參與的奧運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同時這一項目又是起源於中國龍舟的,具有悠久歷史的比賽項目,通過這一活動向全世界展現普通中國老百姓的風採。同時又能體現中國作為體育強國的力量。
  • 井陘礦區南鳳山社區書記李計庭:「疫」線戰場顯擔當
    春寒料峭,他把外套又裹緊了一些,加快腳步,在防控點值夜班的社區主任李玉祥還等著他換班。在位於該社區主要出入口的防控點,「非常時期 非本社區居民謝絕入內」的紅條幅格外醒目。「吃飯了嗎?」擔心他又沒吃早飯的李玉祥問道。「吃了,你快回吧」,和李玉祥交接完,李計庭拿起桌上的筆和測溫儀,仔細地用酒精片進行擦拭。「隔幾分鐘就得消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李計庭笑著說。
  • 新年賀詞「背景」上新,13張照片首次「上架」
    自2013年習近平第一次發表新年賀詞以來,他辦公室書架上的那些照片,也成為大家十分關注的新年賀詞的「背景」。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今年辦公室書架上的照片變化不少。書架上共擺放了21張照片,比去年增加了3張,其中13張都是首次「上架」。13張首次「上架」的照片中,有8張都拍攝於今年。
  • 湖北孝昌關王社區親切慰問社區全體在職教師離退休教師
    ,給辛勤耕耘在教育的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特地邀請該社區的全體在職和離退休教師在甜久香餐廳聚餐。中午12時許,社區書記鄒祖民和社區全體幹部在甜久香餐廳一樓,與關王小學及社區離退休教師們進行親切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