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舵手」付得善:不忘「兵之初」,建功「兵支書」

2021-02-07 寶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當兵一陣子,奉獻一輩子」。

寶雞市焦六村黨支部書記、陝西最美退役軍人付得善是十裡八鄉遠近聞名的能人,憑著軍人雷厲風行的作風和敢闖敢試的魄力,帶領焦六村全體村民,不忘初心、真抓實幹,焦六村先後榮獲國家鄉村治理示範村、國家森林鄉村,省級村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示範村、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等多項榮譽稱號。

 

焦六村位於岐山縣城東北25公裡處,轄8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4500畝,全村750戶311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56戶192人)。相傳西周時期有一位老者,姓焦排行老六,仁慈尚善,以扶貧濟困、樂善好施而享譽一方,一輩子助人為樂,換來的是整個村子的和睦親善、團結互助,鄉裡感其恩德,則以他之名為村名,以教化後人。今年58歲的付得善就出生在這裡。

1981年,他入伍從軍,在部隊的大熔爐裡淬鍊。1988年退役返鄉後,看到村子落後的農耕生產條件,他購買了一臺農用旋播機,讓村民認識到了機械化種植的方便與快捷。1990年秋季,焦六村就新增農機5臺,他總是身先士卒,帶領青壯勞動力搶收搶種,忙得顧不上休息和吃飯,他也從一位年輕的退役軍人一躍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領頭雁」,被鄉親們推選為生產隊隊長。

雖然農業生產隊機械化程度提高了,但長期受農耕思想的影響,群眾的收入主要是以種糧為主,缺少優勢產業支撐,大部分勞動力閒置在家,收入不高,村民之間經常發生矛盾,付得善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深知,要解決困境,得先解決溫飽,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於是他在外出考察學習的基礎上,2001年他創辦了建築公司,召集本村勞動力100多人,帶領村民苦幹十多年,每年為村民增加收入300多萬元,建築公司發展的有聲有色。

與此同時,焦六村的發展卻沒有多大變化,而且與周邊村的差距越來越大。為此,鎮黨委多方物色考察黨支部人選,在村幹部、全體黨員和廣大村民的推薦下,鎮黨委找到付得善,請他回村工作,帶領大家共同致富。一邊是日益發展壯大的建築公司,年收入50萬元的工作,富足的生活,一邊是村裡破敗的景象,村民期盼致富的眼神,付得善陷入了兩難。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身為軍人的責任感讓他坐立不安。於是他下定決心,捨棄富足安逸的生活,回村在艱苦複雜的環境中工作,立志帶領鄉親們發家致富。

2010年,付得善被推選為焦六村黨支部書記,他以「黨建引領傳承,弘揚促進發展」為主題打造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示範村,把廣大黨員群眾凝聚起來,一心一意撲在村裡的發展上,主動對接協調各項事宜,跑項目、爭資金。有人問他,「回村後悔嗎?」他卻說,「我曾是一名人民的子弟兵,黨和軍隊教育我,既要能穿上戎裝報效國家,又要能蹲下身子服務地方。不能只顧自己不管大家,焦六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只要鄉親們富了,啥都就值了」。在他的示範帶動下,村「兩委」班子成員精誠團結,村上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黨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明顯增強,成為引領發展的堅強堡壘。

村裡面貌改善了,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就成了他考慮最多和最重要的事情。他深知,土地是群眾的「命根子」,要讓全村人致富,還是要從土地上想辦法。怎麼樣才能讓黃土地上長出「金子」呢?

他多方考察、拜訪村裡成功人士,經常到鎮上、縣上等上級部門問政策、找方向,多次開會研究,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建議,最終確定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讓每個群眾都參與進來。為此,他從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入手,秉持軍人說幹就幹的作風,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宣傳動員,全村先後發展蘋果、雜果種植1500餘畝。

他知道農業的關鍵在水利。於是他東奔西走爭取項目,新修U型渠20公裡,新打深機井10眼,硬化田間道路20公裡,平整土地400餘畝,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群眾參與發展的熱情也越來越高。

思想統一了,基礎改善了,資金就成為了助推發展的重中之重。為此,他提出「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建設口號,積極與在外成功人士溝通對接,推介村上的發展項目,多次與臺灣商會、浙江商會、西安立人集團、寶雞綠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洽談投資合作,並及時向在外成功人士通報進展情況,形成了成功人士搭橋,村上主動跟進的成功路子。創新的「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扶貧模式,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刺激消費,促進經濟發展,增加村民收入,把更多貧困戶鑲嵌在產業鏈上,實現了50戶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形成了「焦六脫貧」新模式,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方法和經驗。

2018年,與寶雞綠錦公司達成協議,流轉土地2300畝,種植紅楓、白臘、海棠和法桐等高檔林木,打造創意農業園,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200餘個。2020年7月,焦六村創意農業產業園盛大開幕,帶動200名村民參與務工,直接增加村民收入150萬元,通過吸引重大農業產業項目來焦六發展,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實現了不出門也能增收的目標。在他的帶領下,村民的日子越來越好,焦六村從過去的落後村一躍成為人人羨慕的富裕村。

在焦六村,無論是回鄉探親的年輕人,還是勞務勞作的長者,一說起村支書付得善,都會豎起大拇指。都說他有軍人豁達的胸懷和堅韌的拼勁、幹勁。他把赤子之情深深地融入了血液,與群眾真正做到了血脈相融。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心齊才能氣順,民風純村風才正」。焦六村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有了明顯改善,產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村民們富裕起來了。但一部分不好的風氣也逐步蔓延,有的婚喪嫁娶彩禮節節攀高,有的賺錢了瞧不起別人,甚至有個別人動歪心思,看到別人好了就「眼紅」。付得善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鄉村振興既要產業興旺、生活富足,也要移風易俗建立新風尚。

於是,他召集村「兩委」,並邀請鄉賢一起召開「諸葛會」,出主意、想辦法,最終決定從建設村史館入手,傳承弘揚「焦六施善」精神,教育引導村民不忘祖訓,記住過去的苦日子,感恩現在的好日子。他和村「兩委」一班人走村入戶,深入挖掘整理焦六村的村史沿革、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建成了周禮文化園、孝文化廣場、村史館等自我教育、凝心勵志的「精神文明家園」,結合村情制訂了特色鮮明的村規民約,積極倡導德、孝、禮、和,並通過「示意圖」方式進行了全面詳盡的詮釋,增強了全體村民對周禮優秀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同時,將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村上與村民籤訂《遵守村規民約責任書》,秉持「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觀念,以德高望重、熱心為群眾排憂解難的退休教師、退休幹部、退役軍人、家族長者等為主體成立鄉賢理事會,堅持每年高規格評選表彰孝老愛親之星、遵法守紀之星等十大優秀村民,真正讓身邊的典型「立」起來。通過組織開展各項活動,打牌賭博少了、求進思富多了,矛盾糾紛少了、鄰裡關係近了,誠信友善的民風、文明和諧的村風日益濃厚,從上訪村一躍成為文明村,「焦尾悠悠福運至,六合燦燦禮德揚」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脫下軍裝,回歸家鄉已三十餘年,對於付得善而言,曾經熾熱的軍旅生涯,如烙印一般深深刻進了他的生命裡。他帶領村民發家致富,也想建好軍人之家。2019年,焦六村退役軍人服務站成立了,付得善任站長,經過細緻走訪摸排,村裡有現役軍人6人,退役軍人68人,他經常說「退役軍人服務站是軍人的家,必須發揮好服務站的作用,讓現役軍人放心,讓退役軍人舒心」。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多次召開村「兩委」班子會及部分退役軍人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建立健全退役軍人幫扶解困制度,累計解決退役軍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50餘件,他的親友,都了解他對軍人身份的珍愛,對他數十年如一日保留軍人生活習慣,有條理、守時間、好助人的作風讚不絕口。

付得善非常關心村裡年老退役軍人的生活狀況,經常噓寒問暖,對於家庭困難的捐款捐物,幫助他們打理農田,代買肥料,贏得了鄉親們的一致信賴和好評。作為焦六村發展的「掌舵人」,付得善始終不忘自己曾是一名軍人,他把奉獻作為動力,把榮譽看作責任,用真情譜寫著一曲立足本職、幹事創業的嘹亮凱歌,用認真嚴謹的態度詮釋了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和退役軍人的優秀本色,以「兵之心」當好「兵支書」,帶領焦六村群眾正在大步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

【文章來源:陝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審核:Amber】

相關焦點

  • 兵支書·新戰場⑨|「當兵就當一個好兵,當書記就當一位為民著想的...
    兵支書·新戰場⑨|「當兵就當一個好兵,當書記就當一位為民著想的好書記!」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兵支書
  • 脫下軍裝,「兵支書」奮鬥在扶貧「戰場」
    建功新時代使其手中有「槍」,心中有「墨」安順軍分區政治工作處創造性的在軍地實踐中心搭建講習名人堂、文化輕騎兵、新質民兵分隊、瀑鄉軍民集結號、「兵支書之家」、鄉村致富夜校等6個講習實踐共享平臺通過網上網下同步搭建項目庫、專家庫等方式最大限度整合軍地優質資源讓「兵支書」學有參照、行有保障
  • 《永不褪色——桐子坳銀杏樹下的「兵支書」》榮獲全國「兵支書...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蘇淵)為講好退役軍人故事,充分發揮優秀退役軍人群體的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廣大退役軍人珍惜榮譽、永葆本色,人民視頻與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舉辦了「走進新時代退役軍人」——不忘兵之初 模範「兵支書」微視頻大賽。
  • 【優秀退役軍人「兵支書」事跡展播】石家莊市高邑縣北陳莊黨支部書記---李路軍
    根據退役軍人事務部辦公廳《關於開展「走進新時代退役軍人-不忘兵之初 模範『兵支書』」微視頻大賽的通知》要求,我們組織各地策劃製作了一批優秀退役軍人「兵支書」事跡微視頻作品。綜合考慮事跡突出程度、主題內容和視頻質量等因素,選出「兵支書」帶領群眾決戰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相關主題的作品34部,現開通專題版塊進行展播。
  • 我的扶貧故事丨楊傑:盡力為「兵支書」鼓與呼
    在黃恆禮的帶領下,我們沿洞壁而下,剛進的時候聽見風聲,很安靜,我們繼續往下走大概20米就聽見水聲,再走就聽見波濤聲,再然後是河流的怒吼聲,那是一條暗河的源頭,幾公裡後,出去便是紫雲的母親之河——格凸河。 「真棒!」
  • 鑄魂勵志,激活血性因子從「兵之初」開始
    固本培元,從「兵之初」開始——在濟南軍區聯勤部新兵團感受虎虎生氣■程耀華 本報記者 團領導介紹說,它折射出聯勤部各級黨委的一條育兵理念:鑄魂勵志,必須從「兵之初」開始!每個新兵都有建功軍營的夢想,關鍵在點亮追夢圓夢的理想燈塔新戰士剛剛入營,在該團蹲點的聯勤部領導就結合自身成長曆程,為大家上了一堂專題輔導課。「請問首長,什麼樣的兵才是合格兵?」
  • 兵支書·新戰場②|社區「舵手」,他被大家親切叫做「張爸」!
    黨建社工是他社區工作的起點,短短一年半時間不到,他就完成了從新人到「舵手」的跨越,不僅能獨當一面,還獲得了大家的廣泛好評。今年,他還收穫了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靜安區「最美退役軍人」等榮譽。從新人到「舵手」僅用時一年半70後的張偉,從小生長在靜安區芷江西路街道,當兵後戶口才轉出去,服役歸來參加了工作,在上海寶鋼做技術類基層管理人員。前些年,恰逢企業遷址外省,他由於剛成家不久,考慮到女兒尚小,老人也需要陪伴,所以想要在家門口找一份工作。
  • 南部戰區海軍組織主題實踐活動激勵新兵建功海防
    老班長重回「水兵搖籃」南部戰區海軍組織主題實踐活動激勵新兵建功海防解放軍報訊 徐苗波前不久,有著「水兵搖籃」之稱的南部戰區海軍某訓練基地,組織新兵整齊列隊,歡迎來自各基層部隊的10名優秀士官代表「回家」。據介紹,這是南部戰區海軍組織的「回望兵之初、傳好接力棒」主題實踐活動,旨在褒獎老兵不忘初心、無私奉獻的軍人本色,同時激勵新兵在活動中系好勇擔使命、獻身海防的軍旅第一顆「扣子」。
  • 可愛的鄉村——鹿寨蜜橙父子兵(3)
    新華社照片,鹿寨(廣西),2020年4月1日可愛的鄉村——鹿寨蜜橙父子兵廖厚安(右)和兒子廖學華在果園裡查看果苗的生長情況(1月3日攝)。20世紀70年代初,20多歲的廖厚安到當時的生產隊管護果樹,學習水果種植技術。80年代,廖厚安承包下果園規模種植蜜橙。經過幾年努力,廖厚安成為當地第一批「萬元戶」。致富不忘鄉鄰,廖厚安還將自己培育的苗種提供給周邊群眾,帶領大家一起脫貧致富。近年來,鹿寨縣逐年加大蜜橙新品種推廣力度和產業發展力度,蜜橙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
  • 黃建森:我也是「兵」 隨時迎難而上
    近年來,北流市石窩鎮通過打造「黨委政府主導+社會組織補充」「政府引領+行業融入+社會參與」等模式,激勵子弟兵建功軍營,形成了「軍人受尊崇,青年想當兵,老兵善創業,和諧促發展」的雙擁工作「石窩經驗」。軍人後代,創業不忘當兵報國夢黃建森1983年出生於石窩鎮一個貧困山村,父親黃德龍曾在海軍服役。小時候,黃建森常看見父親黃德龍穿著軍裝給孩子講故事,有時還表演一兩手拳術,而孩子們總會向父親投去敬慕的目光。那時,黃建森就暗下決心,長大了要像父親一樣去當兵!
  • 東方變荒沙地為「寶地」 小地瓜成「致富瓜」
    海南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聯合海南日報推出「建功自貿港 有我有擔當——退役軍人創業先鋒」系列專題,挖掘退役軍人創業事跡,展示退役軍人創業風採,激發退役軍人創業熱情,引導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積極投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努力營造支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  「是8年的軍旅生涯鍛鍊了我,讓我在創業路上始終保持吃苦耐勞的幹勁,朝著打造『地瓜王國』的目標一步步邁進。」
  • 舵手造句和解釋_舵手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舵手(duò shǒu)。近義詞有:海員,舟子,船員,水手,船夫。[續範亭《感言》:「有新民主主義舵手毛澤東先生,我們一定能戰勝日寇,建立新國,到達彼岸。」]舵手在教材中的例句:1、一切都靜了下來,只有舵手站立在舵旁。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兵支書」袁真勇的脫貧致富經
    「老話說,要致富先修路,如果路都不通,就算我們大寨的產業發展得再好,也沒有什麼用,因為路不通就代表運不出去,就產生不了經濟效益。」袁真勇說。通過一系列的政策落地,大寨村也從原來的「吊車尾」變成了如今谷堡鎮參觀的示範村,回想起這十六年的脫貧歷程,袁真勇總是感覺如夢幻一般,但也是真切感受,自己也從當年年輕力壯的青年到了如今的花甲之年。當有人問起袁真勇的致富經是什麼時,他總會用在部隊的口號來回答:「聽黨指揮,頑強拼搏,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 我們村的「兵支書」︱為軍旗增輝在第二戰場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1981年初嚴清華接到退伍的命令,從地處延安的軍營回到了應徵入伍的江南水鄉。不久他應召到縣交通行業幹起建橋築路工人。1999年春天,他又聽從組織召喚,離開優越的工作崗位,來到省級貧困村——黃金村,挑起了村書記的擔子。
  • 【紅色經典】大海航行靠舵手
    這首歌曲於一九六四年由哈爾濱文藝工作者創作,譜曲王雙印,填詞李鬱文,歌名初為《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當年六月,周總理在哈爾濱歡迎朝鮮領導人崔庸健時,王雙印曾專場演唱。一九六五年初,《紅旗》雜誌發表了《大唱十首革命歌曲》的社論,這首歌名列榜首,歌名改為《大海航行靠舵手》,很快唱紅全國。
  • 舵手·鼓手·劃手——從賽龍舟說凝聚力
    舵手·鼓手·劃手——從賽龍舟說凝聚力■曾揚、屈凱明、譚志偉龍舟比賽中,成員熟練的基本動作是取得勝利的必備條件,但個人能力再強,如果不能在舵手和鼓手的引領中堅定正確航向、形成統一合力,同樣贏不了比賽。舵手是核心,方向把「穩」,龍舟才能不偏軌。一個好的舵手會帶領團隊踐行「兩點間線段最短」的真理,而差的舵手卻只會讓龍舟走「曲線路」。領導幹部是部隊這艘帆船的核心。作為掌舵者,當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廣闊的胸懷格局,要善於觀察和了解船員的心理,非常敏銳地察覺出船員思想輕微的變化,尊重他們個人發展追求的同時,及時微調思想的偏航。
  • 安徽印發《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實施方案》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王海涵 記者 王磊)近日,團安徽省委聯合省委組織部、省農委印發《安徽省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通過抓實抓牢青年創新創業、青少年生態環保、農村青年文化建設、農村團建基礎工作、社會力量整合和鄉村青年人才等多方面舉措,
  • 甚平來到和之國,職位舵手,正式加入草帽團—《海賊王》
    桃之助被綁架到了港口後,桃之助一直被勘十郎操控著勘十郎決定北上獵殺日和,帶著桃之助踏上旅程這個桃之助其實很可怕,想讓武士幫助自己,卻又擔心自己的幫助真中安託亞尼特十郎,恰好忍著不去救,武士們一定會代替自己討伐大蛇和凱多察覺到桃之助真正的心情的路飛,隔著天空告訴桃子要活下去我不能對朋友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