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揮公益基金作用 助推大學生就業創業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上海發揮公益基金作用 助推大學生就業創業

2019-03-25 14:41: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中新網上海3月25日電 (記者 許婧)創新創業是時代發展的「助推器」,也是擴大就業的「活水源」。記者25日從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滬已探索出一條發揮公益基金作用,助推大學生就業創業之路。

  據介紹,近年來,上海市人社部門堅持把鼓勵創業作為穩定就業、助力發展的重要途徑,不斷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體系,優化創業環境,激發創新活力;聚焦青年大學生等重點人群,整合多方資源,充分發揮公益基金、志願服務、專業機構的積極作用,實施專業化、陪伴式、全過程的創業幫扶,為青年大學生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創業助跑領航。其中,市、區兩級人社部門和上海玉佛禪寺「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經過多年的合作,探索形成了非常有效的合作機制,公益基金的力量不斷放大,促進創新創業的作用更加顯著。

  2009年,在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上海市教委、上海團市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玉佛禪寺出資1000萬元人民幣成立了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玉佛禪寺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項目,旨在扶持有志於在滬創業的上海普通高校全日制畢業生,優先扶持家境貧困的畢業生實現創業的夢想;培養大學生獨立意識和創新精神,通過創業帶動就業。

  經過十年的發展,「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累計資助創業項目147個、資助總額1347萬元,成功率達80%以上。項目輻射範圍涵蓋上海近30所高校,橫跨科技成果轉化、電子商務、教育培訓等25個行業。其中有5個創業項目的營業額超過5000萬元,如「餓了麼」,是國內最大的外賣網際網路公司,帶動20000多個就業崗位;「上海帝亞」從最初6個人的團隊,現在發展到150人,2018年營業額1.6億元。

  「玉佛禪寺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項目運行以來,不斷調整完善「基金」管理辦法,擴大基金支持的影響力,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相繼成立了「創業者之家」「遠程輔導專家諮詢團」「創業聯誼社」「覺群創業聯盟」聘請「創業指導員」等,開展項目篩選評審、項目後續跟蹤指導和資源對接等工作。這其中,得到了市、區人社部門、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的大力支持,為「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匹配經驗豐富的項目評審專家、一對一幫扶指導專家、組織開展針對性的項目輔導和政策培訓等。

  2018年,「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與普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合作推出「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創業接力項目,即在創業基金完成對大學生創業者的資助後,由普陀人社局就業促進中心對其進行場地、專家、政策、資源的對接,形象地說,如果「基金」的作用對創業者來說是「扶上馬」,那麼創業接力項目就是「送一程」。

  其中,普陀區人社部門為大學生創業者建立3個1跟蹤檔案,即為每一位創業者結對1名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專家進行指導;指定1名創業諮詢師定期回訪;推薦1名基金辦公室聯絡人員負責創業者的聯繫工作,以幫助大學生在創業遇到苦難和瓶頸的時候能夠及時找到「組織」、找到專家。

  從市區兩級創業扶持政策中,梳理適合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會資助學生的政策扶持條款,並向大學生進行宣傳和解釋。

  同時,優先對接區域內創業孵化基地資源;優先推薦加入普陀區創業者協會,由成功創業者結對創業;優先推薦參與上海市「創業新秀」「創業計劃大賽」的評選,打造品牌形象;優先推薦人社創業貸款、投資機構投融資對接等,提供更廣基金支持渠道。

  多年來,基金會湧現出了如「餓了麼」「盛視天橙」「帝亞實業」等優質企業,這些企業家積極參與專項捐贈、分享創業心得等活動,積極加入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者隊伍;更有許多已經作為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的覺群創業者們在全市的各個角落,為創業者答疑解惑、助力成長。

  據悉,下一個十年,基金會將繼續推動創業接力項目的良性發展,集聚更多的社會資源,讓創業者們在夢想的感召下成長、發展、傳承。(完)

相關焦點

  • 華中科技大學產業集團助推大學生創業就業
    華中科技大學產業集團助推大學生創業就業 2009-05-27   面對困難的就業形勢,華中科技大學產業集團主動服務,多形式、多渠道地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同時也積極創造就業或實習崗位
  • 上海專場招聘會助推港澳臺僑學生就業創業
    上海專場招聘會助推港澳臺僑學生就業創業 2018年10月15日 09:2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活動開幕式上,十家企業被授予「上海市港澳臺僑大學生創業就業實習單位」稱號。  活動開幕式上,沙海林向楊浦區頒授「上海市港澳臺僑大學生創業就業實習基地」銅牌,日月光封裝測試(上海)有限公司、埃森哲(中國)有限公司、怡和集團、上海流利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十家企業被授予「上海市港澳臺僑大學生創業就業實習單位」稱號。
  • 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裕元創新創業公益基金在京發布
    9月21日,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裕元創新創業公益基金髮布儀式暨青年體育創業就業論壇在北京舉行。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徐曉表示,青年是創新創業的重要群體,支持青年創新創業,服務青年成長成才是共青團的重要職責。為加強體育強國建設,國家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體育產業迎來了黃金時代。他希望基金合作各方樹立共贏理念,加強工作謀劃,規範基金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為青年投身體育產業創新創業提供更加專業、有效的服務,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深化兩岸青少年交流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 「十萬大學生創業計劃」公益項目在廣州啟動
    「十萬大學生創業計劃」公益項目在廣州啟動 唐貴江 攝中新網廣州1月5日電 (記者 唐貴江)「十萬大學生創業計劃」啟動儀式暨機器人智慧餐廳創業實訓基地落成典禮,1月5日在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舉行。機器人智慧餐廳創業實訓基地當天落成 唐貴江 攝為落實中央和廣東省關於穩就業相關精神要求,幫助大學生提高就業能力及完善青年人才培養機制,在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學生聯合會、廣東省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廣東省扶貧基金會等組織指導下,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聯合多所高校,共建「十萬大學生創業計劃」公益項目。
  • 以創新創業帶動大學生就業
    「雙創」對緩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實現個人價值,推動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就業是民生之本。實現充分就業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目標。「十三五」時期,就業對於經濟增長、國民增收、社會穩定的決定性意義將進一步凸顯。
  • 最難就業季!機器人智慧餐廳如何賦能大學生創業?
    為幫助大學生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完善青年人才培養機制,在共青團廣東省委、廣東省學聯、廣東省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廣東省扶貧基金會等組織指導下,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聯合多所高校,共建「十萬大學生創業計劃」公益項目,通過機器人智慧餐廳賦能大學生創業。
  • 上海市高校創業指導站風採——上海建橋學院
    同時是上海第一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依託單位、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的民辦高校。上海建橋學院在開展創新創業工作中始終堅持以雷鋒精神和校訓精神為引領,以「卓越建橋計劃」為抓手,以培養踏實勤奮、敬業愛崗、樂於奉獻、「雷鋒式」的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把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作為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 發揮僑務優勢 打造助推新農村建設的「寧波特色」
    三年多來,全市僑辦系統共聯絡海外人士300餘人次,村企結對和辦村聯動項目近140個,引導僑胞在農村捐贈項目和設置基金130多項,捐贈額5376.67萬元人民幣;在農村投資項目12個,合同利用外資近9640萬美元,實到外資5455萬美元。初步形成了具有寧波市特點的發揮僑務優勢,助推新農村建設的「寧波做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 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西安這麼幹……
    優化大學生就業創業環境(一)放寬落戶條件。為大學生在西安就業創業開設落戶綠色通道,在校大學生持學生證、身份證即可辦理落戶手續。  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市場化服務機構資源優勢,建立常態化線上招聘機制,打造一批就業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招聘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發布。 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方式,全市每年舉辦各類招聘活動不少於1000場,確保大學生求職有信息、就業有渠道。
  • 省婦兒基金會指導女大學生公益創業項目開展實踐互動
    11月27日-29日,來自蘇州大學的「星兒計劃」「青茶支教」「青春同伴」「盒裡行動」公益團隊和南京大學的「中國家書故事」公益團隊五支女大學生公益創業項目團隊來到省婦兒基金會開展了歷時三天的公益實踐互動。
  • 滴水恩納新‖加入滴水恩公益創業協會,閃亮你的前程!
    2006年,湖南大學率先創建中國第一個以「公益創業」命名的大學生社團——滴水恩公益創業協會;2009年北京大學成立公益創業研究會;2010年清華大學舉辦了「北極光—清華」全國大學生公益創業實踐賽;2014年1月,由團中央等組織發起的「創青春」公益創業競賽覆蓋了全國2200多所普通高校。滴水恩公益創業協會宣你納新啦!!
  • 積極引導大學生 鄉村創業帶動就業
    此外,充分發揮創業對就業的倍增效應能有效促進鄉村乃至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振興發展。合理引導大學畢業生回流至鄉村,能帶動資金、技術等其他生產要素的流向,也有助於加快國內資源要素大循環和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和城鄉發展不平衡,大學生人力資源配置流向區域不平衡。
  • 西安出臺「20條意見」鼓勵大學生就業創業
    優化環境   為大學生在西安就業創業開設落戶綠色通道   放寬落戶條件。為大學生在西安就業創業開設落戶綠色通道,在校大學生持學生證、身份證即可辦理落戶手續。全市每年開發不少於2000個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困難家庭大學生就業。大學生畢業離校2年內在我市實現靈活就業並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實名登記的,可享受600元/月不超過2年的社會保險補貼。   激勵各類機構提供就業服務。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市場化服務機構資源優勢,建立常態化線上招聘機制,打造一批就業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招聘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發布。
  • 中山大學發揮校友優勢幫助畢業生就業創業
    中山大學發揮校友優勢幫助畢業生就業創業 2009-06-03   為幫助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擇業觀念,拓寬就業渠道,中山大學針對近幾年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就業形勢
  • 海曙區多舉措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
    近日,海曙區落實2019年度寧波市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寧波市大學生就業實踐示範基地補助經費共計73萬元,海藍寶眾創社區等4個孵化示範基地和獅丹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就業實踐示範基地享受市級政策紅利,其中就業實踐示範基地補助經費、發放家數位居全市第一。
  • 「高質量+高效率」 杭州打造大學生最優就業創業服務體系
    近年來,杭州市人才服務中心緊緊圍繞畢業生就業服務和大學生創業服務兩大核心服務內容,形成了政策引領、創業帶動、服務推動的工作格局。從大學生就業創業實際需求出發,以引進優秀人才、加強服務保障為目標,一方面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就業,著力打造大學生就業創業最優生態,另一方面創新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模式,推動大學生在杭高效率實現就業創業。
  • 南昌啟動青年創業基金和創業擔保貸款
    南昌青年創業基金和創業擔保貸款於日前啟動。其中,青年創業基金總規模為1億元,單筆投資額上限為2000萬元,投資期限5年,退出期1年。南昌青年創業擔保貸款期限1年,最高限額不超過80萬元,貼息免擔保。
  • 德勝基金會成助推順德公益生態建設和社會變革生力軍
    今年以來,德勝基金會從持續開展項目資助到積極拓展冠名基金、成立和美志願服務隊,不斷聯動更多資源,共同開展社區公益,成為助推順德公益生態建設和社會變革的生力軍。  面對年初疫情考驗,德勝基金會高效快速回應社區需求,在抗疫中積極發揮公益慈善力量。今年基金會「和美社區計劃」共資助公益項目328個,籤約金額合共2825.44萬元。
  • 補貼創業 放寬落戶 西安「20條意見」促大學生就業
    優化大學生就業創業環境(一)放寬落戶條件。為大學生在西安就業創業開設落戶綠色通道,在校大學生持學生證、身份證即可辦理落戶手續。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市場化服務機構資源優勢,建立常態化線上招聘機制,打造一批就業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招聘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發布。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方式,全市每年舉辦各類招聘活動不少於1000場,確保大學生求職有信息、就業有渠道。
  • 一校一品:帶你探營上海高校裡的創業指導站(十)
    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發揮特有優勢,以專業為基石,以興趣為驅動,以雙師型導師為支撐,藉助學校德稻國際大師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建立、完善適合藝術類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大綱及教學課程。學校創業指導站構建了學校、學院、學生三級服務體系。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各學院輔導員和校外創業導師對開展創業項目的學生進行創業指導、諮詢和幫扶;為註冊創業公司的學生免費提供孵化場地。學生社團積極協助創業指導站開展各類創新政策宣傳和創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