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年職場人的醒悟:賺零錢值嗎?人生的高度來自健康的體力

2020-12-20 職場三哥

文/職場三哥

字/2110閱讀需3分鐘

現在網絡上最熱的一句話:人生的高度取決於你下班後幹什麼?好勵志啊!直接帶出職場網友們最熱衷的話題:副業是剛需。——職場三哥

01

和女兒聊什麼是理性思維:說白了,就是講一碼事歸一碼事,一種人是一種人。這個事擱在這種人身上管用,擱在另一種人身上就會出大麻煩。理性思維就是不走極端。

女兒說:好吧!我記著你的話,以後上班了到社會上去歷練才更明白吧!

35歲網際網路職業中年危機,40歲,50歲中年職場危機,進而倒逼三十歲的人就開始進入準中年危機期。夠了!夠了!滿大街的中年人都在忙著,或者自在找事做,找工作的路上,無論再哪個年齡段上無非就是在工作和在找工作,誰也不會閒著坐吃山空的閒著等死。

中年職場危機就是我們工作人生的常態,而危機的實質是健康的危機,體力的危機。

02

對一個心智成熟有理性思維的中年職場人來說,人生的高度從來不是智力和實力,財力和名望,而是你的健康的體力。

一個做自媒體的網友訴苦:愛好寫作就做自媒體搞副業。工作一天回家,忙完家務活,孩子作業和一些雜事。做到電腦前都八九點了,熬到半夜發文,要日更才可以被平臺認可,爭取開通各種收益變現功能和資格。一天有幾元收益,甚至幾毛錢,都是費勁心思拼出來的,明顯太耗身體,而且影響到白天工作的精神狀態,網友發話:賺幾個零錢有毛用?這樣真的值嗎?

越來越多的職場人意識到:下班後,不能在把時間用在看手機,玩遊戲,追劇,抽菸喝酒聊天,和無聊發呆上。要學習,要提升,要打造屬於自己的第二職業或兼職搞副業。這本身是一種積極上進的生活方式和信念。其背景就是職場對中年人很不友好的現實。

中年職場危機無處不在,蜇痛著每一個中年人。似乎下班後休閒娛樂,無所事事的休息簡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可是,我們說好的要保重身體,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呢?

已經幹了一天的體力活,下班只想睡覺休息;八小時對著電腦屏幕的工作後,下班再看電腦就要吐啊;開了一天的車,眼睛疲勞得晚上根本不能再看任何東西……

在拼身體拼精力下班後幹點什麼,來提升自己人生的高度,感覺就開啟作死的模式!

03

一組令人扼腕痛心的事例:

央視主持人張泉靈在微博宣布離職央視。她在微博發文稱:「今後,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視主持人,因為生命的後半段,我想,重來一次。」文中,張泉靈表示決心改變的起源是因為「肺癌」。因「肺癌」想要換個活法。9月2日,央視主持人郎永淳播完最後一期《新聞聯播》後離職,據悉起因是妻子患乳腺癌,央視的薪水讓他難以支付高昂醫療及生活費用。2013年底,央視原主持人柴靜辭職,起因是其剛出生的女兒被診斷患有腫瘤。此事促使她與「霧霾」較上勁。2014年4月12日,南方都市報時事新聞中心首席記者過國亮不幸罹患肝癌,在珠海逝世,享年31歲。我們只有一次的是生命,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可能,才敢豪情萬丈大聲說:「沒有什麼過不去」

現實裡我們的中年職場人是這樣:

有多少人,一邊熬著最久的夜,一邊敷著最貴的面膜;有多少人,一邊收藏養生指南,一邊拼命加班到深夜;有多少人,一邊天天酒局夜夜買醉,一邊往杯子裡放枸杞;我們嘴上天天念說著養生,卻不斷把身體推向「輕生」。

自己就是那個1,後面跟著代表家庭幸福,婚姻美滿,孩子快樂,生活希望……好多0!一旦你這個大寫的1到了,再多的0都失去了意義!這個道理每一個中年職場人都懂。只是要開始學著放下。

04

中年職場人當然要會整合業餘和碎片時間,來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搜集信息,給自己充電,提升自己綜合能力,只是要把握好一個底線:絕不以過度消耗,傷害健康的代價來換取成長。人生的高度不是智力和實力,而是健康的體力,活的久才是王道。

職場三哥從事管理工作多年,正處在中年危機中。一樣在利用業餘時間做自媒體創作,工作要努力幹著,生活要繼續拼著,身體要繼續健康著,自己實操的五點健康生活方式的認知和理念在這裡和朋友們一起分享:

【1】遠離菸酒,不再熬夜,早睡早起是中年職場人的標配作息時間。你會發現,早起會讓你的時間多出來。而不是熬夜後第二天加倍的忙碌緊張。

【2】用心吃好三餐,好身體都是吃出來的。不要在吃上節省時間,多了解這方面知識或諮詢專業營養老師,重視三餐是愛護身體健康的第一法寶。

【3】不要再把鍛鍊身體掛在嘴邊,不需要高大上的辦理各種健身卡,遊泳卡,瑜伽訓練……只要早起五分鐘健身操,伏地挺身,彎彎腰,晚飯後輕鬆散步走走,這就是很好的健身。

【4】不把工作帶回家。工作上的一切消極情緒和焦慮請留在公司。本色做人,角色做事。下班了就做回自己,做一個愛護身心健康的自己。

【5】一年當中有計劃的給自己一,兩次遠行的機會,可以和家人,也可以獨自一人。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自己和這個世界,從另一個視角看清楚和認識現實裡的自己,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信念。

05

當我們來到人生中年,走過職場生涯十幾年坎坷風雨,才真正認識到身體不只屬於我們自己:事業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人生的美滿的大前提都是健康的活著。我們拼到最後,拼的是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和強健的體格。

(完)

職場三哥十二年高管工作,願意和朋友分享職場管理話題,知識和經驗。歡迎有想法的朋友指點評論,在給加個關注哈(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中年職場 / 危·機 | 口語翻譯也是青春飯,40歲後體力精力下滑,該...
    大約15年前,老楊接到了人生中第一次同傳任務。任務時間不長,只有半小時左右,但老楊為此準備了整整一周,從企業背景到人事資料再到整個產業概況,他幾乎把這個行業研究了一遍。饒是如此,半小時下來,他還是感覺腳步發飄,「太累了,仿佛身體被掏空。」 有研究表明,人們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只有30分鐘左右,但老楊說,他的最高紀錄是保持了整整一天。
  • 人到中年萬事休?掌握這三個職場契機,重回人生巔峰非難事
    可是作為最高等的生物——人,完成了生育之後,我們還要經歷中年、老年,才會走到生命的盡頭。中年對於我們人的意義是什麼呢?是要教育和扶持我們的下一代成長,這也是人作為最高等生物,保持種族完善,並不停更新迭代,中年的意義就在這裡。從這個角度解讀中年的意義,是不是讓你又開了一個腦洞呢?是的,我本人就是從這裡找到了人生重返顛覆的機會拐點。
  • 「人到中年,職場半坡」?錯!中年才是絕佳黃金期
    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原本順風順水的他,卻在37歲時,因朝堂之爭被貶至彈丸之地--雲南。中年失意的楊慎有感於自己的悲催經歷,提筆寫下「是非成敗轉頭空」的千古名句。「是非成敗轉頭空,辛苦付出皆枉然」,就成為後人提到「中年」時的一聲嘆息。
  • 張麗云:送給中年女性的職場情話
    我的夢想還能實現嗎?我該為夢想再次啟程嗎?走進職場後,我體會最多的就是中年女性不認可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就拿我來說吧,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往往會加上老太婆這個主語,再說白了就是老女人一個。其實仔細觀察後你就會發現,五十多歲的女人不老,只要你身體健康,你就屬於中年女性,職場女性能做的事你都能做到,也許會做的更好。
  • 工資越低的中年人,這3種兼職越不要做,賺不到錢還吃虧
    工資越低的中年人,這3種兼職越不要做,賺不到錢還吃虧隨著時代的變遷,孩童們的長大,現在社會的中流砥柱成為了80後、90後。他們在社會裡展現了自己屬於年輕人的力量,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好。但是我發現,我們卻忽視了一個群體,就是那些正處於中年的職場人。
  • 成都新"卡串串"出沒 藉口換零錢幫人刷公交卡半小時"賺"幾十元
    男子找人換零錢卻刷了卡套現走人(圖據微博) 這之後,出現了一些人專門鑽空子在公交站臺賣次數刷卡,以賺差價,就是所謂的 「卡串串」。後來,2010年9月1日起,為打擊「卡串串」,成都公交卡2小時內免費換乘限3次的規定正式實施。
  • 人到中年,除了生死都是擦傷!——閒讀《寥寥中年事》
    30歲一過,中年心態就接踵而至了。小時候那些閃閃發光的夢想,此時才發現一個都沒有實現。這是一群中年人的故事:成家的,為孩子升學焦慮。未婚的,為歸宿問題糾結。混得好的,遇到瓶頸,一把年紀也要尋求突破。不如意的,人生難免更加狼狽,青春資本也已失去……這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俗世生活,雖然平凡簡單,細細咂摸,卻也有味所有看似無法收場的場面,面孔一抹,也都能收場。
  • 人到中年累了嗎?看問題中年如何重啟人生
    編者按:什麼是中年?哪個階段屬於中年?中年有什麼特點?據百度百科解釋,普通人40歲-55歲作為中年階段較為符合實際。此類人往往伴隨著知識仍在積累增長,經驗日益豐富,然而人體生理功能卻在不知不覺中下降,心理能力的繼續增長和體力的逐漸衰減,是中年人的身心特點。
  • 35歲真的是職場的分水嶺嗎?如何才能做好職場「下半場」
    要知道職場如賽場。上半場靠體力,下半場靠耐力。結果最後還是在和別人比體力,但是精力和時間上更本不容許他們在拼體力。這個時候還想靠體力,已經毫無勝算的可能。自然是一個職場分水嶺。其次,職業積累不夠,從進入職場到35歲這個年紀的時間裡,可能在你剛進入職場這一兩年之內就完成了初步的職場認知和積累。
  • 《我是餘歡水》——人到中年,生活不易
    主人公餘歡水是個特別普通的小人物:在家要當好老公、好爸爸,在外還是職場裡被欺負的老實人,人到中年,生活不易啊。不少觀眾覺得他是中年危機的代表,這次就來聊聊中年危機。什麼是「中年」?在英文裡,Midlife首次出現在1895年出版的 Funk & Wagnall 標準字典裡,被解釋為「青年和老年之間的一段生命」。
  • 38歲浙大學霸Facebook總部跳樓:人到中年,人生半坡
    一個中年人的體面,因為無良的上司就轟然倒塌。 38歲的他,突然對人生迷茫了,對公司失望了,也對這世界徹底灰心了。 說白了,公司是一個利益之上的地方,你和老闆之間的關係是交換關係。不管你如何為公司賣命,也不管老闆說的多麼動聽,但你不能再為公司產生價值的時候,公司會毫不猶豫地拋棄你。 所以對於職場人來說,必須懂得:從一開始擺正自己的位置,這比任何天真熱血的設想,都來得更重要。
  • 職場兵法7:中年,有危機,更有大轉折的契機
    網絡上有大量關於中年危機的描述,也有很多人在討論自己如何度過這個中年危機。中年危機,出路在哪裡?同樣,前幾年網絡討論的重點是關於如何避免成為「中年油膩男」,作為中年危機的一個變種,中年油膩男已經成為人人唾棄的對象,好像只要與之沾邊就會黴運無邊。那麼人到中年就應該被社會拋棄、被職場邊緣化、被生活妖魔化?
  • 打工族如何應對職場"中年危機"
    故事中,失業、二孩、房貸、中年危機等詞彙刺激著職場人的神經,更讓不少中年人產生了相似的焦慮感和危機感。畢竟,人到中年,尋求轉變和突破的二次求職並不容易。  生活帳本「壓力山大」  「工資去掉『五險一金』,1個月也就4000多元。」在青島某私企上班的丁文剛對記者說。
  • 面對職場中年危機,職場人該何去何從?
    ,中年職場焦慮成為社會常見現象且趨年輕化。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重、工作技能更新趕不上時代發展變化、身體健康逐顯疲憊、青年人湧入擔心職位不保等等,都成為中年人的「日常負擔」。
  • 人到中年,最怕的三件事,句句戳心!
    為人父母后,每個人好像都多了一道軟肋。本以為自己在職場上、生活上可以很堅強,再大的委屈都能熬過去。可直到有了孩子,才發現,孩子一旦出現狀況,自己都是多麼的無力。02人到中年,父母健康就是我們最大的財富何炅說過一句話,對我的感觸還是蠻大的,他說:「我們現在能這樣輕鬆偷懶,就是仗著父母還健康
  • 人到中年,要知道在職場哪三力不出,哪三覺不睡
    職場中說的不出三力指得是哪三力?2. 職場中說的不睡三覺又指得是哪三覺?【閒聊】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在職場中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身體和名望的顧及。因為歲長的緣故,為人處事的風格就應該更謹慎老道一些。至於不出三力,不睡三覺指得是如下:一、 人到中年,職場中不出三力1.
  • 心理完全健康或高度健康的人是怎麼樣的?
    問:心理完全健康或高度健康的人是怎麼樣的?答:這是個假問題,需要請打假的組織機構掃除一下。為什麼是假問題呢?因為完全健康和高度健康是不存在的。健康,是相對的。也許,我們看到的很多不健康和疾病,只是身心為了適應內外在環境的變化而自我調節的過程,那是健康的體現,是,也僅僅是一個健康的人必然會產生的身心反應。
  • 人到中年,懂得在這3方面「認慫」的人,說明他本事越大,很真實
    人到了中年,閱歷豐富、識人懂人,應該對一些事情懂得放開和看淡,抱有一種豁達的心態來生活,這才是中年人的標誌,尤其在這3方面懂得「認慫」的人,都說明他的本事大,很真實。一、酒局上懂得「認慫」人到中年,在職場上混得風生水起,在生意場上也能運籌帷幄,自然身邊少不了一些酒肉朋友。
  • 人到中年,身在職場最不應該做的事(系列四)!
    人在職場,到了中年最不應該做的事,你知道都有哪些嗎?2. 人到中年,身在職場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閒聊】人到中年,是需要更睿智、更老成一些了。要有職場基本的素養,形成屬於自己的職業風格。不能再抱著無所謂的心態在職場得過且過了,一來容易讓老闆對你徹底失去信心,二來容易讓同事對你失去容忍。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到中年的時候,一定要在職場形成屬於自己的格調(風格),說白了就是個人形象的打造。
  • 人到中年,身在職場最不應該做的事(系列三)
    人到中年,有哪些事在職場中最好不要做,你知道嗎?2. 為什麼有的人到了中年,在職場中還是錯誤不斷呢?【閒聊】人到中年,在職場中還是各種錯誤不斷,那離終結自己的職場生涯就不遠了。看似得過且過沒任何影響,一旦厄運到來,擋都擋不住了。所以,職場中那些不該做的事,就該收一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