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作為江西省唯一的一所211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當之無愧的旗艦頭部高校,擔負著江西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從1993年開始,江西省就開始重點建設南昌大學,先將省內頭部高校江西工業大學和江西大學合併為南昌大學,後又將江西醫學院併入南昌大學。經過二十多年持續的建設,南昌大學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成績斐然。
南昌大學
2013年,南昌大學進入「一省一校」工程,後又入選部省合建高校,享受教育部直屬高校待遇。2015年,江風益教授領銜的項目榮獲當年唯一的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是第一所由地方高校獲得的重量級單位。2017年,南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同時食品科學與工程獲評A類學科。
近日,南昌大學官方網站放出了「打造兩個世界一流學科,助力江西兩大產業發展」和「在國家雙一流建設中勇爭先,開啟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的標語。這或意味著南昌大學有望下一輪建設兩個一流學科,並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行列。
南昌大學開啟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成績的取得,與江西多年來的重視是分不開的,更離不開當年江西遠見卓識合併成立南昌大學。並聘請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擔任南昌大學的首任校長,為南昌大學躋身211,奠定如今的發展格局做出了傑出貢獻。
生於1927年的潘際鑾長於江西瑞昌的一個書香門第,在這種良好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潘際鑾打小就成績優異。高中畢業時,他的會考成績是雲南省第一,可以說是狀元及第。17歲的潘際鑾順利入讀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大二升大三的時候,西南聯合大學建制被撤銷,潘際鑾轉入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就讀。
西南聯合大學
1948年,21歲的潘際鑾在清華大學畢業,並留校任教,擔任助教。兩年後,清華大學推薦工作成績優異的潘際鑾去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系就讀碩士研究生,師從前蘇聯著名焊接專家。在哈工大畢業後,潘際鑾留在哈工大擔任講師,參與創建了著名的哈工大焊接專業。
1955年,潘際鑾帶領一同赴哈工大參加研究生學習的10多名學員返回清華大學,建立了清華大學焊接教研室。潘際鑾被任命為教研室主任,並先後擔任清華大學講師、副教授和教授。
哈爾濱工業大學
潘際鑾又先後被派往蘇聯和德國交流訪問,並在焊接領域做出了舉世矚目的研究成果。潘先生的成果被應用到我國的泰山站和時速350公裡的高速鐵路等重點工程中。學術成果先後被評為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憑藉這些成果,潘際鑾於1980年成功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中科院院士),並先後被清華大學任命為機械工程系主任和學術委員會主任。
1993年,原江西大學和江西工業大學合併組建南昌大學。江西決定聘任一位有學術地位的管理型人才擔任南昌大學首任校長。於是,帶著江西老鄉、中科院院士和清華大學教授標籤的潘際鑾走馬上任南昌大學校長。
潘際鑾校長
儘管由兩校合併的南昌大學已經是江西的旗艦高校,但彼時的南昌大學卻一個博士點都沒有,這對躋身211工程有很大的阻礙。潘際鑾到校後的第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對南昌大學的總體發展規劃作出部署,以使學校儘早進入211,辦成全國重點大學。在潘際鑾的支持下,南昌大學於是年申報的四個博士點中成功入選金屬塑性加工專業,結束了江西省無博士點的歷史。為此,時江西主要領導還致信潘際鑾校長,對此表示祝賀。
潘老夫婦在南昌大學設立獎學金
除此之外,潘際鑾校長積極爭取,得到了江西省5年1.36億的大力支持;並對南昌大學的體制進行了改革,實施校院系三級的管理體制。在合併3年後,主管教育的領導來南昌大學視察,對合併工作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是年1月,南昌大學順利通過211工程預審,是全國第一個通過預審的地方高校。1997年,南昌大學211工程建設被批准建設。是年,南昌大學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經費破百萬。除此之外,南昌大學的教師隊伍建設也取得了很大突破。1999年,教育部在南昌大學設置了兩個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
2001年,南昌大學一期211工程迎來驗收,南昌大學以全優通過驗收,並爭取到了第二期1.5億的投資。
南昌大學
2002年,南昌大學正式獲得了教育部的重點支持,與江西省聯合建設南昌大學,並兩年投入4500萬進行建設。在教育部的重點支持下,南昌大學兩個學科獲評國家重點學科、一個實驗室獲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一個工程中心被評為教育部工程中心。這意味著南昌大學在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隨著高校擴招,南昌大學現有的校區面積已經不足以支撐南昌大學的新世紀發展要求。因此,南昌大學高標準規劃了4000餘畝的前湖校區,現已成為南昌大學的主校區。
潘際鑾院士參加朗讀者
2002年12月,75歲的潘際鑾院士從南昌大學校長職位上退休。由於潘際鑾對南昌大學做出的突出貢獻,潘際鑾被聘任為南昌大學名譽校長。總的來說,作為南昌大學合校後的第一位校長,潘際鑾帶領南昌大學師生員工,填補了江西省在博士點、國家重點學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長江學者等諸多方面的空白,並順利被教育部和江西共建,進入211工程,為南昌大學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潘際鑾夫婦
江西人民也不會忘記潘院士對南昌大學做出的突出貢獻,祝福潘老!
您對此事有何看法?歡迎評論!
如果喜歡,一定記得關注本頭條號,帶給你好看的高校歷史和發展現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