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的一位爸爸,火了!
這位爸爸的女兒,從小几乎都沒買過玩具,她覺得,爸爸是超人,什麼玩具都會做!
寶貝不喜歡外面的玩具,一說到玩具,寶貝都會說,我爸爸會做。
爸爸也還真不含糊,真的做起玩具來,一個比一個好玩。
他用紙箱等材料來做,如今爸爸做出來的玩具,家裡都快放不下了。
這位這麼厲害的爸爸說,基本不會給女兒買玩具,女兒看到什麼喜歡的,都會讓自己做。
說起為什麼要給女兒做玩具,緣於這位爸爸2年前看到的一個國外視頻,
回憶起來,他說,當時看到國外有爸爸給孩子,用紙箱做的玩具,而孩子也特別喜歡。
那時候自己女兒是3歲多,就開始嘗試著給她做了一下。
孩子感覺比較新奇,於是慢慢的就做了各式各樣的玩具出來。
如果有別的孩子問到,女兒總是非常自豪地說,爸爸會做玩具,我爸爸啥都會做。
爸爸問女兒,你都喜歡哪一個玩具呢?女兒說哪個都喜歡。
又問,最不喜歡哪一個,女兒還是說,都喜歡。
2年時間,這個爸爸為女兒做了至少120件的手工玩具。
爸爸說,自己做玩具最大的意義,就是可以陪伴孩子的童年。
有了他這樣的陪伴,在孩子心目中,自己的爸爸就像超人一樣。
這個爸爸手工做玩具,真的就只是滿足了孩子玩玩具的需求嗎?
實際上,遠遠不止如此,這種做法的背後,無疑有著很大的收穫。
正如心理學家弗洛姆所說:
「父親,是向孩子指向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一對中國父女,在同一個地點拍照,這一拍,就從1980年,一直拍到了2020年。
女兒華華1歲生日,父親華允慶帶著她,在江蘇鎮江金山塔影湖畔,拍下了父女倆第一張合影。
照片裡,小小的孩子剛學會走路不久,依偎在爸爸腿旁,父親慈愛的撫摸女兒的頭。
此後,每年同一時間,他都會帶著女兒在同一個地方,拍下了一樣的父女合照。
照片裡,是女兒一天天長大,也是父親一天天的老去。
拍攝照片的,大多是華華的媽媽,有時也會請路人協助。
這是父女倆的第一張彩色照片。
女兒戴起了紅領巾,長得越發壯實。
13歲時的女兒,已經開始進入青春期,和爸爸,似乎有了點拘謹。
20歲了,女兒變成漂亮的大姑娘,爸爸笑容依舊。
2008年,女兒當媽,爸爸榮升成了外公。
2019年,華允慶和女兒,還有兩個孫女一起合照。
幾十年間,記錄下了女兒的成長和變化,一部中國家庭的編年史,這樣堅持的父親,也給了孩子滿滿的愛與溫暖。
長沙一位爸爸,要求9歲的兒子暑假要先玩兩小時,才準寫作業。
這兩小時玩什麼呢?可以學划船、滑雪、野外生存。或者其它的運動,總之,不準碰作業本。
這簡直就是「勇敢者遊戲」,這樣培養下了兒子,健康、機靈、敏捷,充滿了靈性。
當然,爸爸帶娃有點「野」,媽媽們要有心理準備。
更有甚者,一位爸爸帶著12歲的兒子,橫渡了瓊州海峽,
這位爸爸,6歲就帶著身體不好的兒子學遊泳,幾年下來練就了強健的體魄,敢於跟隨爸爸,一起橫渡瓊州海峽。
從半夜遊到第二天中午靠岸,中間3次被水母蜇,但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庭爸不得不說,這也太猛了吧?這樣的爸爸,上熱搜太應該了。
BBC有部紀錄片,叫《父親的生物學意義》,心理學家對11000個孩子進行追蹤採訪,最後發現,很多時候,對於孩子來說,媽媽的角色往往是養育者,而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更像是遊戲夥伴與同夥。
我們常看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父子倆的行為,正是這種夥伴的寫照,小頭爸爸還常常像個豬隊友一般,引發圍裙媽媽的警覺,把事情搞砸。
庭爸和女兒,也同樣如此,往往有什麼事情,女兒會偷偷告訴我,然後交待,不要告訴媽媽。結果每次都是回到家,自己就忍不住向媽媽說了,令人啼笑皆非。
在孩子面前,爸爸不妨「沒大沒小」,這可一點都不影響孩子對父親的崇拜和觀感哦。
爸爸帶著孩子一起製作玩具的過程,既是爸爸陪伴孩子的特有模式,也是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更是爸爸形象的樹立過程。
庭爸也曾為女兒做了好幾個玩具,有些玩具真的很需要耐心和恆心,記得為了給女兒做一個可以帶去幼兒園的紙箱巴士,花了好幾天的功夫。
但是,真的非常值得,當女兒自豪的展現自己的作品時,當女兒對爸爸特別的崇拜時,那種感覺,真的一輩子都難忘懷。
父親,是一個終身的職業,而能夠成為「孩子王」爸爸,也是我們一生的榮譽。
作為媽媽們來說,也儘量多發動爸爸們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參與到育兒中來,但一定要注意,爸爸們有自己與孩子間的行為模式,只要不涉及危險與原則,真的可以放手讓爸爸們發揮各自的優勢。
同時,很多媽媽深感,自己家的爸爸在很多時候,也跟個孩子一樣,自己簡直就是又當媽又當妻的,與其如此,不如就讓這個大男孩盡情的展現他光輝的一面,好好陪孩子玩吧。
如果實在沒什麼拿得出手的,至少,像這個爸爸一樣,給娃騎,不也非常好嗎?
希望爸爸們都成孩子眼中的「超人老爸」,真的挺威風的,趁著孩子還小,趕緊表現啊!
我是庭爸,8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和評論,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