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半|老味道煥發新感覺 京城老字號萃華樓掛牌重張

2020-12-20 千龍網千引視聽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個公眾號哦!

京城老字號萃華樓掛牌重張

歷史悠久、名聲遠揚的北京老字號,是老北京文化最直接的象形表達,南來北往的遊客由此感受北京文化魅力,同時老字號也是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10月1日,北京餐飲老字號萃華樓在東城區崇文新世界百貨掛牌重張,正式開門迎客。

地點:東城區崇文新世界百貨

正宗魯菜餐廳

萃華樓創建於1940年5月16日,是一家馳名中外的正宗魯菜餐廳,也是富有歷史背景的餐飲品牌,取名「萃華樓」寓意為「薈萃魯菜之精華於一樓,以饗食客」。

重新起航的萃華樓延續了原萃華樓精緻魯菜風格,在新菜單保留了很多經典招牌菜,例如:爆三樣、醬爆雞丁、幹炸丸子、醬汁魚等等。對餐廳擺盤、裝飾也做了精緻化升級,結合傳統和現代審美,讓食客得到視覺與味道的雙重享受,讓老味道煥發新感覺。

此外,萃華樓還針對年輕市場創新研發製作出一批新口味菜品,例如以傳統魯菜乾炸技法製作的香酥細鱗魚,以新鮮帶鱗鱸魚製作,色面燦爛發亮,口感咔嚓脆響,蘸新鮮椒鹽食,滿口回香;雲式風格的香草醬炒牛肝菌,延續了魯菜擅以山珍海味入菜,選肉質鮮厚的牛肝菌,旺火爆炒,加香草醬,以鮮雞湯調合滋味,菌肉肥厚嫩滑,清香悠遠,回味有淡淡的微甜,製作新穎有創意,突出鮮明的年輕感。

老味道煥發新感覺 京城老字號萃華樓掛牌重張

詳細新聞報導請戳視頻~~~

千龍網記者:鄭濤

qianlongTV

@千引視聽

相關焦點

  • 食客一半是老北京,閉店3年,萃華樓老味道又回來了
    「一直盼著萃華樓能重張,等了幾年終於又吃上這一口了。」忠實粉絲劉女士顯得很興奮。自打2015年東安門大街上的萃華樓飯莊歇業,這個曾經被不少人認作是「八大樓」之一的老字號就在京城銷聲匿跡,直到去年10月1日小菜館在崇文門開張。儘管在名稱、裝修、菜品上都和原先的萃華樓飯莊有差異,但小菜館還是讓很多市民找回了當年的老味道。
  • 老字號萃華樓印象城店開業 萃華杯魯菜創意賽主打「傳承創新」
    憑藉醬汁桂魚、幹炸丸子、烤花卷等經典魯菜正宗傳承菜品「鎮店」,再加上芝士南煎丸子、流沙咕老肉等融入創新元素、西式吃法的新菜品,80歲的老字號萃華樓顯現出年輕時尚的一面。11月18日,老字號萃華樓印象城店正式開業,「萃華杯」精品魯菜創意交流展示會也於當日上午拉開帷幕,給年輕人留下老字號的「新印象」。創建於1940年5月16日的「萃華樓」,寓意為「薈萃魯菜之精華於一樓,以饗食客」,是一家馳名中外的正宗魯菜,也是富有歷史背景的餐飲品牌。
  • 萃華樓總經理王培欣:北京老字號,為何難以打動米其林?
    尤其本地老字號在米其林評選中幾乎「全軍覆沒」,讓北京人覺得「沒面兒」。而摘得米其林一星的唯一一家老字號——萃華樓的總經理王培欣覺得,國內沒有一份米其林這樣有「含金量」的榜單,才是真正「沒面兒」的事。已錄入《北京米其林指南》的萃華樓介紹。
  • 北京老字號萃華樓海澱開分店,創新菜、時尚味吸引年輕人
    醬汁桂魚、幹炸丸子、烤花卷等經典魯菜滿足老食客,芝士南煎丸子、流沙咕老肉等融入流行元素、西式吃法的創新菜品吸引年輕消費者。11月18日,餐飲老字號萃華樓在海澱區翠微路12號印象城的新店開業,在傳承經典魯菜的同時,融合了川菜、粵菜、私房菜等,創新推出潮式凍凍魚、石板鮮茅沙姜雞等菜品,以吸引消費主力年輕人走進老字號。「比如傳統菜南煎丸子,年輕人不太會點,我們就把它創新為『芝士南煎丸子』,讓丸子有了新口感,更有時尚味,迎合年輕群體的口味。」
  • 馬凱餐廳原址重張 老字號餐飲「回歸」容易嗎?
    據馬凱餐廳第四代技藝傳承人、餐廳經理呂永傑介紹,重張後的地安門馬凱餐廳的菜品在保留酸辣肚尖、毛氏紅燒肉、雙味桂魚等鎮店菜、特色菜基礎上,還「復活」了紅煨甲魚裙爪、船拐子肉、軟蒸銀鱈魚等老馬凱餐廳的「失傳」菜。雖然老菜烹飪技藝、口味不變,但新門店在菜品的選料、用工、盤式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標準和要求。
  • 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僅萃華樓一家老字號摘星,「洋評審」是否太神秘?
    這份榜單上摘星的北京老字號僅萃華樓一家,全聚德、同春園也只是進入「米其林餐盤 Michelin Plate」榜單。在米其林的星級標準中,一顆星餐廳值得停車,兩顆星值得繞遠路,三顆星則是「一生一定要安排去一次」的餐廳。但是,米其林自打進入中國就頻繁遭遇「水土不服」,「洋評審」真的能玩轉中國美食嗎?
  • 周總理宴請國內外賓朋的餐廳 今天重新掛上「北京老字號」招牌
    今天(11月26日)上午,恢復營業一年後,老北京城著名的魯菜餐飲品牌「萃華樓」重獲「北京老字號」稱號,
  • 年貨也玩跨界,老字號大廚進商超擺攤秀廚藝
    1月19日,「舌尖上的年貨」在北京啟動,北京老字號餐飲與商超聯手,開展「老字號 超有禮」購物體驗活動,讓消費者享受商超內的美食天地,體驗舌尖上的老字號。此次活動由北京市商務局支持,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與北京老字號協會共同搭建資源對接平臺。活動現場,老字號餐飲企業的大廚在超市展示廚藝,與顧客互動。老字號烹飪大師進商超現場秀廚藝。
  • 還有哪些老字號?
    京城/ 老字號 柳泉居,美味齋,馬凱餐廳...... 近年來,這些曾經一度關停 或「遠遷」的京城老字號 陸續回到了原址重張
  • 老字號如何才能留住老味道?揚州打造三把刀文化集聚區
    近日,由市委宣傳部、揚州報業傳媒集團、揚州廣電傳媒集團聯合打造的《市民論談》訪談節目,圍繞如何拯救、扶持老字號等話題展開討論。我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以及市民代表暢所欲言,共話如何讓揚州老字號留住老味道。揚州老字號,救還是不救?
  • 謝馥春——老字號煥發新青春
    當時,揚州城內有不少經營香粉的老字號,尤以「戴春林」最為有名。謝宏業不甘示弱,依憑徽商的機敏和勤奮,很快使謝馥春品牌在揚州城站穩了腳跟。為了擴大經營,謝宏業還高薪延聘戴春林的老師傅來店協助。不久,謝馥春就在揚州香粉業內獨佔鰲頭。
  • 米其林、老字號加身,萃華樓如何變身「網紅餐廳」?
    萃華樓成立於1940年,是名副其實的京城「老字號」。但因為體制裹挾,這家老飯館一度在歷史的坐標軸上走走停停。直到2018年,經歷數次停業的萃華樓才迎來了王培欣,並在他的帶領下成為了連獲兩屆「米其林一星」榮譽的網紅餐廳。「老字號+米其林」,這是京城裡的獨一份兒。
  • 北京老字號,到底誰最牛?(附:最全京城老字號一覽表)
    1980年恢復老字號。1988年3月大順齋糕點廠被授予"北京市優秀食品老字號"的榮譽稱號同治年間又增添了燒麥,其特點不僅皮薄餡滿,而且味道極好。這家老字號,至今有將近150年的歷史了。清鹹豐三年(1853年)冬天,內聯升鞋店在東江米巷(今臺基廠)建成了。店主名叫趙廷,他早年在一家鞋作坊當徒工,學得一手好技術,又積累了一定的經營管理經驗。後來,京城一位達官丁大將軍出資數千兩白銀入股,幫助趙廷開辦鞋店。內聯升製作的朝靴底厚達32層,但厚而不重;黑緞鞋面質地厚實,色澤黑亮,久穿不起毛。如果沾了塵土,用大絨鞋擦輕輕刷打,就又乾淨又閃亮。
  • 萃華樓:南大廳貴賓獨享 天棚下百姓吃席
    東興樓原班立新號 匯魯菜精華於一樓「大食堂」不僱服務員 宴請外賓價高一籌萃華樓:南大廳貴賓獨享 天棚下百姓吃席輪迴繼承並「反哺」東興樓1937年,東興樓能幹的領東安樹塘去世,其子安躍東繼任領東,卻遊手好閒、不善經營,把有八大樓之首美稱的東興樓折騰得七零八落。
  • 南京老城南"教敷巷地塊"掛牌 一批老字號前景堪思
    老字號舊址掩在腳手架後  2011年12月31日的土地出讓公告中寫明,「教敷巷地塊」東至教敷營,南至教敷巷,西至中華路,北至建康路。該地塊總用地面積17698.4平米,出讓面積13452.5平方米,用地性質為商業、辦公、酒店式公寓(建築密度比例不超過60%),建築高度30米,容積率不得超過3.0,掛牌出讓起始價為5.9億元。
  • 堅守工匠精神 眼鏡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在現場,秦英瑞介紹了「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於2013年正式掛牌成立,它是由中國人社部評審和認定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當代表們聽到在工作室進行的驗光購買率基本在97%左右,紛紛豎起大拇指表示讚嘆。
  • 老北京選擇餐廳不是認「星」而是認「號」,歷史上老字號榜單你知道...
    清代中後期及民國年間,民間對京城餐飲老字號曾有「排名」,且被廣泛認可。「豐澤園」有菜餚豐饒、味道潤澤之意。「六合坊」之「六合」本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寓意為最佳用餐之所。「福壽堂」取「五福」之中的福壽雙全之寓意。
  • 嘉興十大老字號餐廳,難忘老味道
    你是否經常在吃完一餐之後,會懷念起以前的味道。小小編走過繁華現代,走進熟悉的街道,為你盤點嘉興的十大老字號餐廳,找尋老嘉興的味道。五芳齋:建國南路總店海棠糕(紅豆餡)推薦理由:海棠糕是現做的,紅豆陷,甜甜的,好吃不膩,旁邊就有糖畫,很有小時候的感覺,轉個糖畫,吃個海棠糕,整天都甜甜蜜蜜的。
  • 京城美食遊 吃遍北京百年老字號
    全聚德前門店是老字號「全聚德」的起源店。歷經百餘年發展,前門店以經營聞名於世的北京傳統掛爐烤鴨、「全鴨席」特色風味系及百餘道創新菜餚而獨樹一幟,素有「天下第一樓」的美譽。同時,店內保留完好的全聚德「老門面牆」等歷史文物更向世人展示了「全聚德」百年發展的崢嶸歲月。如今,前門店已成為世界各地旅遊者領略中華飲食文化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