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自由貿易條約的迷霧
都鐸王朝以後,英國通過貿易限制、航海法案、羊毛法案等一系列重商主義政策來扶植民族工業,成就了英國的工業革命乃至「日不落帝國」。在這種高關稅保護下卻與三個國家籤訂了自由貿易條約,分別是1703年與葡萄牙籤訂的《麥修恩條約》;1713年與西班牙籤訂的《烏得勒支條約》以及1786年與法國籤訂的《伊甸條約》。
材料二:關於《穀物法》的爭論
大衛·李嘉圖與馬爾薩斯是相愛相殺的知己,他們生活中的好友,但在關於《穀物法》中卻成為「敵人」。李嘉圖作為大地主卻反對高地租,強烈反對《穀物法》。他認為廢除《穀物法》,實行自由貿易,可以降低谷價,從而減少地租和工人的貨幣工資,提高製造業的利潤,有利於資本積累與經濟增長。馬爾薩斯是依靠教授薪俸生活的人卻為高地租辯護,力挺《穀物法》,認為如果廢除《穀物法》,英國將不會繼續在次等土地上生產,導致農業收縮。在《穀物法》的爭論當中,李嘉圖略勝一籌,因為該法於1846年最終被廢除,標誌著英國走向了單方面的自由貿易。
材料三:「斯密晚宴」的風波
1876年,在紀念《國富論》發表100周年的斯密晚宴上,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最喜歡的學生之一亨利·坎寧安,公開質疑他的老師們的自由貿易學說,支持經濟發展時空特定性的政策和國家的作用等,並公開仇視馬歇爾。坎寧安等人逐漸回到了歷史學派,意在復興重商主義、貿易保護主義。
材料四:張伯倫關稅改革
1886年,著名政治家約瑟夫·張伯倫(1836-1914)指出帝國的自由貿易政策再繼續下去,英國將回歸到與英倫三島的面積相稱的國際地位上去。他呼籲英國放棄自由貿易政策,實行關稅保護政策,並很快引發了一場影響深遠的全國性關稅改革運動。
(1)為什麼英國在貿易自由貿易主義與保護主義之間循環往復?
(2)這些策略分別為英國帶來了什麼?
(3)這些策略給我國的經濟建設帶來哪些啟示?
1.在世界並未聯盟時,抽象的自由與普遍的保護一樣,都是不可取的,甚至有害。發達國家通常喜歡用抽象的自由來欺騙發展中國家。外貿政策最主要的目標是保護本國的主導產業,貿易規模只是現象。
2.英國的工業革命始於都鐸王朝,歷經了200多年的保護,其核心思想就是「出口製成品並進口原材料」用於發展主導產業,工業革命不是自由主義的功勞,而三個自由貿易條約是迷霧,目的在於打擊對方的主導產業——紡織業,儘可能地阻止其他國家製造業的發展,甚至為增進英國的重大利益而積極地撲滅外國製造業的發展。
3.自由貿易理論本來是英國用於出口的,但英國人謊言重複多了,自己相信了,也中了自由貿易的流毒,以至於無法自拔,任憑競爭力日強的對手(如美國、德國)佔據本國新興工業的市場。正如李斯特認為的,英國自由貿易政策的本意是踢掉梯子,阻止後進國家的工業發展,最終卻把自己繼續往上爬的梯子踢給了德美。1840年前後,英國成就了「日不落帝國」,產能過剩,專注於舊主導產業中的紡織品的推銷,將去世幾十年的亞當·斯密推向神壇,推崇自由貿易,並走向了單方面的自由貿易。確實,自由貿易戰略給英國在經濟規模方面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大量文獻表明,1850年之後英國確實出現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的「維多利亞大繁榮」。英國作為首個自由貿易試驗田中開出的「繁榮之花」,其實是「迴光返照」,國勢開始轉向。因為英國在專注於推銷紡織品的時候,贏了對手,卻輸給了趨勢,因為19世紀60年代之後,第二次工業革命悄然而來,其主導產業——鋼鐵、有機化學和電力產業被德國和美國追趕。可見,動態追蹤主導產業才是根本經濟利益和經濟質量的表現,而不僅僅在於經濟規模和貿易規模的大小;主導產業領先市場的變換才是核心國家變更的秘訣所在。
4.「斯密晚宴」中亨利·坎寧安公開質疑自由貿易學說、張伯倫關稅改革以及公平貿易聯盟等一系列行為的目的是想扭轉英國的頹勢。但這一系列的行動都沒能扭轉英國的政策方向(克拉潘,1986)。只是到了後來,經由1915年的「產業保護關稅」,再到1932年「渥太華協定」的「帝國特惠制」,英國才又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重新回到貿易保護的老路,但此時,英國已經完全喪失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導權,風光不再,霸權旁落。
5.案例啟示:第一,經濟發展具有產業特定性和情境脈絡特定性,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搜尋主導產業並建立其領先市場;第二,發達國家推行的抽象的自由貿易是對發展中國家的欺騙,美國對中國挑起貿易戰就可見一斑;第三,按發達國家崛起時做的去做,而不是按發達國家現在說的去做。1.克拉潘,現代英國經濟史[M] .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2.鄧久根,賈根良.英國為何喪失第二次工業革命領導地位[J]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5(04);
3.鄧久根.《領先市場變遷研究》[M] .經濟管理出版社.2019年版.
適用專業: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
適用課程:經濟思想史、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經濟史、國際貿易學等。
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您的每一個 在看 對我們都是鼓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