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綠色消費融入《消費者心理學》課堂教學 ---影視經濟學院媒體營銷專業課程思政網絡教學案例

2021-02-20 影視經濟學院

為減少疫情對學生學業的影響,按照「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影視經濟學院在特殊時期積極開展了「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授課活動。本期推出媒體營銷專業在教學內容上著力加強了課程思政教育的教學案例。


授課教師:魏 萌

班    級:19媒體營銷

所屬教學大綱中的章節及知識點:項目11.3 綠色消費心理與行為

 

課程簡介:

  《消費者心理學》是媒體營銷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在課程體系中處於重要地位。該課程是研究消費者心理與行為的應用性學科,是市場營銷學和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消費者心理學形成了一門新的綜合性學科。了解和把握消費者行為及其變化規律,成為企業營銷決策和制定營銷策略的基礎。本課程所包含的消費者行為理論及分析技術已經成為營銷、管理及電商等專業學生的必備知識和技能。掌握消費行為學的基礎知識,提高從事相關工作的能力,使學生適應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對在職從業人員的要求,使高等教育直接有效地為社會服務。由於本課程具有意識形態性、現實針對性和理論批判性,可以很好地擔負課程思政的功能,用黨和政府的主流觀點觀察當代消費者心理問題。

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原則,掌握影響消費者行為方面的基本因素及相關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將來從事營銷實踐工作以及進行理論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思政案例簡介:

2014年,上海各高校率先探索並實施課程思政改革。2016年12月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成為各高校課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推力。2017年,課程思政引起學術界關注,上海以外的部分高校也開始課程思政改革實踐。課程思政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在全國範圍推開,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經驗。本課程思政的案例是以「消費者心理學」課程為例進行市場營銷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發揮課程思政在專業課教學中立德樹人的育人作用,力求為相關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提供可借鑑的經驗。

本案例將綠色消費心理與行為作為研究對象並結合生態道德建設議題,從理論上解析提高綠色消費的難點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將「積極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納入「推動道德實踐養成」層面,提出「綠色發展、生態道德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的期盼」。此次在湖北省武漢市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印證了加強公民生態道德建設的緊迫性。加強公民生態道德建設,既是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建構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

本案例先從理論上提出了綠色消費的相關概念,並從綠色消費者的心理特點、影響綠色消費行為的因素、綠色營銷策略的制定與實施三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

本課程思政的突出特徵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消費者心理與行為」課程思政融入主題

立足學科的學術內涵和傳承脈絡,發揮專業課程本身的特色,提煉出愛國情懷、法制意識、社會責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轉化成核心價值觀教育具體的有效載體。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實事及發展,從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角度出發,引出生態道德建設的問題及思考。了解伴隨我國的社會發展,消費領域發生深刻的變化,引導學生理解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消費者消費行為的影響,並通過各消費階段的消費特點分析讓學生感受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帶給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觀念的變化,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自豪感,堅定愛國信念。

二、對學生進行消費引導

消費流行及消費者群體心理與行為相關內容融入消費引導。消費引導是指對人們的生活消費進行有意識的指導,即國家或社會群體對消費者的消費愛好、消費風氣、消費知識、消費情趣等方面的教育或影響。對消費進行引導,還包括是對人們自由時間內消費活動的引導、勞務消費的引導以及開拓新的消費領域的引導。對消費進行正確引導,有利於提高消費水平,建立合理的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有利於提高勞動力質量,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三、「消費者心理與行為」課程思政教育的教學設計

採取基於OBE(成果導向教育)教育理念的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習者「沉浸」在創設的情境和真實環境中,安排學習和實踐任務,通過課堂討論、自主學習、三級層層遞進課程實踐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實際體驗中理解和應用知識,從而達到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和教育內容要求。

三級層層遞進課程實踐促進學生職業能力提高和職業素質養成。三級層層遞進課程實踐是指解釋性實踐、體驗性實踐、綜合應用性實踐的逐級遞進。

解釋性實踐:通過對「蒙牛集團鋁塑包裝盒回收」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學生對新學的綠色消費知識加深理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體驗性實踐:通過「命題式」的任務或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讓學生運用網絡教學平臺中的頭腦風暴活動,以綠色消費為

主題進行發散思維導圖的創作。

圖1圖2  雲班課頭腦風暴活動平臺內容展示

圖3圖4圖5  綠色消費主題發散思維導圖學生作品展示

綜合應用性實踐:讓學生站在企業及市場環境的角度感受企業的營銷活動和消費者的反應,用所掌握的營銷知識為企業做消費者心理和行為分析,從而為企業營銷決策提供依據,提出建議。

圖6 實踐項目QQ班課群討論截圖

通過三個層次的實踐,多層面創設情境,將學生置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中學習,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地消化、體驗、鞏固,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對消費者心理與行為的分析能力,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和職業素質的養成。

圖7 QQ班課群作業布置及完成情況展示

相關焦點

  • 北聯大管理學院開展「課程思政示範課堂觀摩月」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餘闖)近日,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開展「課程思政示範課堂觀摩月」活動,組織教師上示範課,近3年新進教師全員聽課,進一步特色化推進課程思政、專業思政一體化建設,打造更多示範課堂
  • 2019年「上海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結項,課程思政示範課堂...
    課堂展示前,示範專業及重點示範課程項目負責人就項目建設成果進行了匯報。各項目負責人介紹了項目建設目標完成情況,以及思政教育與課程的有機融合情況,分享了課程思政教改中的經驗、問題與思考,展示了教改中形成的教學團隊、教學大綱、教案、教學設計、教改論文、在線課程、學生調研報告等成果。
  • 課程思政 | 網上教學不忘育人初心!復旦大學課程思政與抗疫同向同行!
    各單位要按照學校要求,細化落實在線教學準備與實施的各個環節,保障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的質量實質等效。同時做到課程育人不斷線、不掉線、不下線,積極探索網上教學的課程思政方法,在教學設計、課件製作、線上討論、案例收集等各個環節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
  • 寧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顯成效
    寧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自成立以來,積極落實「課程思政」,將課堂教學與思政育人緊密結合,在專業教育中增強學生的價值認同,積極構建數學專業一流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形成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 物理學院舉辦「課程思政」專題講座——「原子物理學教學與課程...
    為深入貫徹和認真領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 號)和北京大學有關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文件精神和要求,幫助物理學院教師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充分挖掘各類專業課程的「思政要素」,提升教師課程育人的意識和能力,總結課程思政建設經驗,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8月17日,物理學院邀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 常州工學院2020年「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優秀案例系列展之
    《中國古代文學名著選讀》課程是我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本科生的專業基礎必修課程。課程秉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將課程思政與專業教學有機結合,注意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觀引領的融合貫通。
  • 「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優秀案例展示(江西師範大學)
    為更好地推進我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教務處將陸續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向全校教師展示優秀案例,供全校教師學習、借鑑。希望全校教師能夠結合所講授課程實際,因課制宜,深入思考,科學挖掘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積極探索符合課程實際的課程思政模式,將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工作落到實處,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北京科技大學: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堂
    北京科技大學: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堂 2019-07-06來源:《光明日報》   「生鐵基礎上的鋼鐵冶金技術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發明創造之一。」
  • 北聯大管理學院課程思政教學聚焦「企業家精神」
    經過專家打分,嚴鴻雁、吳冬曉兩位老師分別獲得本次大賽A、B組一等獎,該學院財務管理和會計學專業獲得本次比賽團體一等獎。據悉,此次參賽教師全面展示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思路、思政元素融入方法以及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心路歷程,將追求卓越、專注品質、創新發展、服務社會、社會責任、家國情懷、遵紀守法等在內的「企業家精神」潤物細無聲地融進教學,體現了專業思政規定性要求在本課程中的立體化滲透、浸潤式演繹。
  • 課程思政案例分享(八)| 《儀器分析》課程思政教學探索
    《儀器分析》是應用化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如何在本課程中加入思政元素,使學生在接受專業課知識教育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是我們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探討的重要內容。結合本課程的特點,我們經過多次的研討,基於本課程講授分析儀器之間的獨立性與關聯性,確定了以培養學生科學、辯證、統一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為基本出發點,以弘揚科研報國的情懷為使命,以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勇於創新的意識與能力為目標的專業課思政建設方案。在實際教學中增加關於辯證統一方法論的實際應用案例,並通過對比古今中外科技發展簡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 課程思政融入師範生「三習」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施「疫情與教育...
    課程思政融入師範生「三習」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施「疫情與教育」成果公報魯東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田麗傑一、內容摘要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三)課程思政教學實施在疫情時期,將「共抗疫情」「家國情懷」等內容融入到具體實踐訓練中。制定階段式「三習」實踐教學指導計劃,將以師德養成為核心的課程思政教育貫穿「三習」始終,幫助師範生形成全面而科學的教育觀、職業觀,進而提升教學素養。
  • 中南大學自動化類專業全面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中南大學在全國率先開啟了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全體專業課教師參與到課程思政模式下的教學工作中來,將課程思政全過程融入課堂教學,將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貫穿於學科體系,專業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之中,實現了課程思政全覆蓋。自動化學院黨委書記王一軍就學院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建設過程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做了簡要介紹。
  • 北京聯大通過案例教學有機融入思政元素,實現立德樹人教學目標
    課程思政就是要將專業知識教育同價值觀教育結合、尋找專業學科知識體系與德育知識體系的「通點」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效果。北京聯合大學堅持理論與實踐同行、傳承與創新並重,在實踐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規律,不斷深化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將「課程思政」建設作為根本性舉措,提出「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所有課程都是育人主渠道」建設任務。
  • 教學改革 「課程思政」 先行 吉利學院召開思政專題培訓與研討會
    為了全面落實目標,吉利學院改革部組織該校各學院教師和相關職能部門人員參加了「北京聯合大學課程思政實戰經驗分享」線上培訓專題會。此次線上培訓會圍繞課程思政的意義、定位、內涵,與思政課程的關係及與學科課程的自然融入等方面,從課程思政的理念與設計到課程思政的教學實施案例分享,借鑑學習了立體化育人的構建思路與實踐範式。隨後,吉利學院的各學院組織了本院全體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專題研討。
  • 福建江夏學院舉辦「新時代工商思政」教學競賽 「思政課程」與...
    東南網12月31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日前,福建江夏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首次創新聯合舉辦的「新時代工商思政」教學競賽圓滿落幕。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專業二級學院同臺舉辦「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競賽。
  • 「課程思政」激發課堂創新活力
    2018年3月,天津工業大學規劃實施「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計劃,提出要為專業教師指明「方向」,為課程建設注入「靈魂」,為課堂教學增加「活力」,以進一步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改革一年以來,該校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激發每個專業、每門課程、每個課堂的創新活力,真正形成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緊密結合、同向同行的育人大格局。
  • 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 《熱處理原理與工藝》課程思政教學探索
    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是結合課程所涉及的領域和知識體系,有機融入德育和相關歷史名人故事,是充分挖掘學生對自身特點的領悟,反過來支撐其對課程知識重要性和養成學習習慣的更深刻領悟,這也是提升課堂效率的一項重要舉措。2.1 鋼的概念與鋼鐵意志寓意作為現代社會的物質基礎,鋼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
  • 「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編制指南及方法
    「課程思政」不是要改變專業課程的本來屬性,更不是要把專業課改造成思政課模式或者將所有課程都當作思政課程,而是充分發揮課程的德育功能,運用德育的學科思維,提煉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範式,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教學載體,在「潤物細無聲」的知識學習中融入理想信念層面的精神指引。
  • 安徽理工大學: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
    在防控新冠肺炎延遲開學期間,安徽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積極實施「網際網路+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激勵廣大教師投身教學改革與創新,主動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多措並舉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各門課程教學之中。
  • 合肥學院首屆「課程思政」教學大賽成功舉辦
    為全面貫徹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合肥學院於12月11日舉辦首屆「課程思政」教學大賽決賽。校黨委副書記劉建中、副校長陳秀出席並為獲獎選手頒獎,比賽由教務處副處長倪澤強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