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錢江晚報主辦的第五屆新少年作文大賽前天落幕了,昨天又在場外掀起了一個讓人淚奔的高潮。
一個高中女孩在決賽現場寫的作文《孟婆湯》(?看作文戳這裡),戳中太多人的淚點。
這篇文章是高中組一等獎作品,出自東陽中學高二(16)班申屠佳穎之手,她寫了自己和因車禍而腦損傷的母親之間的故事。
這篇獲獎作文背後,到底藏著一個怎樣的感人故事?昨天,錢報記者去東陽採訪了上學的申屠佳穎,在杭州看望了她重病的媽媽。一邊哭一邊記,記者寫下這個故事。
一篇一等獎作文引出的淚奔故事
12月16日,新少年作文大賽決賽當天,申屠佳穎的父親偷偷從醫院來到考場想見女兒一面。然而,直到交卷時刻過了,兩人也沒碰上,著急的他走進考場打算詢問工作人員女兒有沒有來參賽。父親無意中瞟了眼已被封名的作文卷,一眼認出了那份作文卷的娟秀字跡,「母親已有六十九個日夜不曾跟我講一句話」,看完這句話,他當場靠牆大哭,抽泣著說:「這是我女兒寫的!」工作人員趕緊扶住他。
這篇《孟婆湯》寫的就是申屠佳穎和她的母親。在東陽由於遭遇車禍,母親進了重症監護室,後被送到杭州的醫院搶救。如今她雖然已經醒來,卻因為腦部缺氧的影響,不記得親人,甚至連自己是誰都答不上來。
對申屠佳穎來說,母親就像喝了孟婆湯,她在作文裡這樣寫道:「我常常打開微信點開母親的對話框,那是母親車禍前三小時發來的『雞湯』,我甚至懶得把它讀完。六十九天,我沒捨得刪……一共一百八十個字,字字扎在我心裡。」
236名參賽選手都是懷著或忐忑或躊躇滿志的心情走入決賽賽場的,只有這個女孩的內心悽然。
於是,作文決賽現場,作家餘華命題的《我是誰》,成了這個高中女生回憶母女關係,傾訴思念的地方。
因申屠佳穎回東陽參加學校考試,第二天,父親替女兒來領獎。他拿出一個摔碎了屏幕的手機給記者看,這是母親的手機,手機裡存著那條10月7日發給女兒的180字的長微信,「寒窗苦讀十二載竟成『空心人』……學生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學會生活。」
其實,在爸爸眼裡,女兒真的很棒,「她從小成績就非常好,考上重點中學,名次還挺靠前。她一直很喜歡閱讀和寫文章。」
女兒和父親什麼話都會講,但是和母親總說不到一塊去。「她不愛聽媽媽嘮叨。而且孩子在叛逆期,有自己的想法。她文章寫得好,但是卻選了理科,媽媽不大讚成。」父親告訴記者。
母親嘮叨,女兒嫌棄,女兒在決賽作文裡寫著,無論女兒怎麼「不乖」,母親「終究會原諒我,千千萬萬次。」直到意外發生,「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
從東陽轉到杭州的重症監護室,兩個月裡花掉了60多萬元,肇事的司機無力承擔醫療費。
「我覺得錢不是困難,精神上的打擊和壓力才是。」父親噙著眼淚說,「她不記得人了,連孩子是誰都認不出。」
這位父親之所以在看到女兒字跡時崩潰大哭,是因為心疼不被母親認識的女兒,心疼重症失憶的妻子,心疼自己這個原本開心幸福的小家庭。
談起文學,她就很開心
談到媽媽,她就很難過
昨天晚上8點鐘的東陽中學,燈火通明、萬籟俱寂。
走到高三16班的門口,透過玻璃窗,孩子們正在裡面埋頭看書——接下來的6個月,還有高考等著他們。
申屠佳穎就在這個班。這是這一屆東陽中學的實驗班,裡面都是成績最好的學生。
正好下課,通過同學,把她喊了出來。白色羽絨服、銀色亮片的雪地靴、蓬蓬鬆鬆的「蘑菇頭」——這是個看起來很乾淨,有點像「小丸子」的女孩。
剛開始,有點拘謹,「老師跟我說了,錢江晚報要來,沒有關係,你說。」
「今天早上校長找我談話的時候,我確實很驚訝。昨晚爸爸跟我說得獎了,所以我只知道我得獎了,完全不知道媒體上有報導了。」申屠佳穎怯怯地說。
其實在這之前,他們班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我們同學都挺好的。之前有要好的同學知道,會帶我去他們家吃飯。今天很多同學知道了以後,有寫明信片放我桌子上。」
申屠佳穎的班主任杜靚是最早知道這件事的人之一,但他知道這是個要強的孩子,所以,並沒有聲張,只是默默觀察著,幫助著。
「覺得是自己家裡的事,沒有必要說。」申屠佳穎也覺得不需要大家捐款,「首先我家裡不是非常困難,然後你們給我家的話不知道幹什麼。你剛才說可以給媽媽買點禮物,比如買點書,可是我自己有書,但她可能以後也不能看書了。」
突然,她就沉默了。
媽媽,是她不能提的話題,每次不小心碰觸,神情就突然黯淡了,語調也驀地低沉下去,偶爾,眼睛裡會有淚花。——一層厚厚的難過,就包裹了這位出生於2000年的17歲少女。
問她有沒有影響學習,她倒是很淡定,「現在還好,我調節得還可以。」
選考,申屠佳穎的科目是物理、化學、生物,「第一次選考,我還沒有100分的,所以不是特別好。」問她想考哪個大學,她低下頭笑了笑,「不能說,我只跟我爸爸和最好的朋友說過。」
不過,她想去上海讀大學,想讀機械類的專業。
現場作文比賽那天,申屠佳穎交卷很晚,「我卡著時間寫完,交卷後又去了一趟廁所,所以沒碰到我爸爸,他就急著來找我了。」
說起文學,她很開心。她說自己特別喜歡寫作。今年高三,她看的書都有七八本,比如《目送》、《檀香刑》、《熱風》,還有卡爾維諾的書。餘華的《活著》,她一直想看,卻聽說很悲慘,所以看了個開頭一直沒敢看下去。
昨天下午3點鐘。杭州某醫院。
父親問:女兒好不好
母親開口,輕輕說了一個「好」
杭州一家醫院的骨科病房,申屠佳穎的母親陳學慧從ICU病房轉出來不久,身上還插著許多管子。申屠佳穎的父親和姑姑在為陳學慧按摩日漸萎縮的小腿。
醫生說,她能醒過來就是個奇蹟。
「我們一直沒放棄,後來救回來了,醫生又說很可能是植物人,大家都不相信她那麼快就醒來了。」一邊說著,這個男人的眼眶又紅了,低頭握住妻子的手。他每隔幾分鐘就要用沾水棉籤潤一潤妻子的嘴唇。
床頭柜上放著一盒蛋白粉,和一小碗粥。他說,妻子現在還不太能進食,餵粥還不會吞咽。「等到她能吃東西了,也許會好得快一點。」
陳學慧時而會睜開眼睛,轉動眼珠。
「佳穎拿了作文比賽大獎。」父親很激動地說。
母親動動眼珠,似乎女兒的名字可以觸動她的神經。
父親又掏出手機,給她看女兒錄的視頻。視頻裡,申屠佳穎訴說著自己的生活日常,還會和母親撒個嬌。
「女兒好不好?」父親問。
沒想到,母親居然開口了,輕輕說一個:「好。」
身邊的親人們雀躍了,仿佛中了獎。
他們沒有請護工,都是家人日夜守護,到如今已經七十多個日夜。好在父親是學醫的,和母親在村裡經營一家診所,在護理方面,他比普通人有專業知識。這段日子診所關門了。
由於創口感染,母親需要昂貴的藥物治療。每天5000元醫療費,肇事司機家裡沒錢,保險公司總共只能賠付60多萬,「車禍很慘,她重傷,坐身邊的小姐妹死了,那個小姐妹家的孩子更可憐。」
骨科的封醫生告訴記者,由於大腦受到損傷,病人今後是否能恢復行走等行動能力是很難說的。「後續的康復費用也是很大的,每天要做高壓氧。還需要到康復醫院去做康復。」
重重困難,讓這家人的心理背負巨大的壓力。
「希望,有一天她可以認人,生活能自理。」這是父親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