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大獎,清華生物施一公院士獲得陳嘉庚科學獎,網友:羨慕

2020-09-05 高校專業那些事

學生物有沒有人前途?生物被稱為冷門專業中的冷門。生物這個學科,說實話,大學學了後感覺這就是一個文科,畢業了啥也不會,碩士博士也這樣,畢業基本啥也不會,只能去高校大專騙學生。


生物這個專業很有前途,國內的nature,science,cell大半都是生物類論文,不過大多數學生畢業沒前途而已,不過大多數人沒前途,不代表所有人沒前途,比如清華施一公就很有意思前途。

清華大學施一公院士 現在雖然去了西湖大學,不過清華大學的崗位也是留著,這叫留條後路,施一公院士學生物的,深得此道。2020年,施一公又得了一個大獎,獎金一百萬。

2020年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獲獎人。陳嘉庚科學獎每個獎項每次評選1項獲獎成果,獎勵獎金100萬元人民幣,同時獲得金質獎章。施一公可謂是人生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其實獎勵百萬對於施一公來說,都是小意思,他年薪都幾百萬呢。

學生物,那是站起來一個施一公,躺下無數人。施一公非常反對清華大學學生找工作,就喜歡一直的為科學風險。要有奉獻精神,要有大國情懷,不要去學金融計算機,絲毫不說他當年學生物偷偷學個計算機碩士的事。


雖然施一公天天搖旗吶喊,仍然改變不了生物沒人學的本質。

施一公是個聰明人,他反對科學家創業,自己卻偷偷摸摸搞公司上市了。

施一公牛啊。學生物的人牛。不過施一公最成功的是忽悠一大圈人去學生物。清華大學博士招生最多的專業是哪個?

計算機?電子通信?物理?

其實都錯了,清華大學博士招生最多的專業是生物。


清華大學牛,生物學博士最多,這個論文灌水就牛了。反正畢業死活我就不管了。


對於施一公,你們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百萬大獎,清華生物施一公院士獲得陳嘉庚科學獎,網友:羨慕
    生物被稱為冷門專業中的冷門。生物這個學科,說實話,大學學了後感覺這就是一個文科,畢業了啥也不會,碩士博士也這樣,畢業基本啥也不會,只能去高校大專騙學生。生物這個專業很有前途,國內的nature,science,cell大半都是生物類論文,不過大多數學生畢業沒前途而已,不過大多數人沒前途,不代表所有人沒前途,比如清華施一公就很有意思前途。
  •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清華校友吳蓓麗、常超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清華新聞網6月1日電  5月30日下午,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獎儀式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舉行。共有6個項目獲得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 考上北大獎50萬,施一公獲陳嘉庚科學獎獎100萬,有何想法?
    8月22日,河南周口考生李蕊以692分的成績被北大護理系錄取,獲得了當地50萬元的獎勵。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其中有5位院士獲獎,包括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他們每人獎勵人民幣一百萬元,青年科學獎有6人獲獎,每人獎勵20萬。考上清華獎50萬,獲得科學獎獎一百萬,大家看後有何想法?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友雒建斌院士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1985級校友、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雒建斌院士榮獲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
  • 施一公獲百萬科學界大獎!科研大牛如何煉成?
    施一公獲百萬科學界大獎!科研大牛如何煉成?來源:藥智網|露露君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科研項目《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榮獲生命科學獎,獎金一百萬。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布
    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名單如下:
  • 蘭大故事|校友馮小明:陳嘉庚科學獎化學科學獎獲得者
    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1981級化學系校友馮小明榮獲本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化學科學獎,獲獎項目為"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
  • 【新華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揭曉
    《實驗發現五夸克態》等5個項目獲陳嘉庚科學獎,北京大學教授關啟安等6人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於2003年成立,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銀行出資設立,基金會設立陳嘉庚科學獎,獎勵近期在中國做出的重大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2010年基金會又增設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在中國獨立做出重要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的、40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
  • 中科大包信和院士獲陳嘉庚科學獎
    原標題:中科大包信和院士獲陳嘉庚科學獎   5月30日下午,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獎儀式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榮獲本年度陳嘉庚化學科學獎,獲獎項目為「納米限域催化及其在甲烷直接轉化中的應用」。
  • 施一公獲獎100萬,曾是清華大學副校長,他的人生很勵志
    施一公獲獎100萬卸任清華副校長,上任西湖大學校長之後,施一公將主要精力放在科研攻關以及學校治理上,這些年他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近日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揭曉,施一公以《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
  • 施一公院士簡介-新華網
    施一公,結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成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1967年5月生於河南鄭州,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95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清華施一公院士,給研究生5點忠告,稱最怕被崇拜
    ,會發現,他經常以河南人自居,也以此為傲,當然,施一公院士也確實是河南人。,一時名聲大振,憑藉這一大獎被保送北大。 1985年,施一公成為了清華生物系第一批本科生,躊躇滿志的施一公進入清華後發現,對生物專業沒有絲毫興趣,他選修了數學系的課程,但一項倔強的他硬是把生物的課程學得很好,最後,他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提前一年畢業,只用了4年的時間(生物學制是5年)就拿到了生物學和數學雙學位。
  • 北京大學江穎教授喜獲2018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在京開幕。30日下午,大會正式公布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名單並舉行頒獎儀式,今年共有六個項目獲得陳嘉庚科學獎,六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教授以《輕元素體系的全量子化效應研究和調控》項目榮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數理科學獎。
  • 施一公所創公司申請上市!有望躋身十億富豪,曾是清華副校長!
    施一公為公司聯合創始人這家公司的一大看點在於,其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和崔霽松博士聯合創立。先來看看施一公院士曾獲得的獎項: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學獎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
  • 這個獎,有84位院士、10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獲獎
    8月28日,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官網發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名單,高原寧、施一公、馮小明、雒建斌等多位高校科學家名列榜單。今年,高校8人,院士4人根據《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關於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的決定》,共有5位科學家獲得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才俊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名單顯示,5位陳嘉庚科學獎獲獎者中,有4位來自高校;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中,有4位高校青年才俊。
  • "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病原菌專家邵峰獲生命科學獎
    (原標題:百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病原菌專家邵峰獲生命科學獎)
  • 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
    Kane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 獲得該獎項 「復旦—中植科學獎」 由復旦大學和中植企業集團於2015年合作設立 用以表彰在數學、物理和生物醫學領域
  • 百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新增評委:薛其坤、莊小威、張壽武
    本文圖片均來自未來論壇微信公號已經走到第4個年頭的中國「未來科學大獎」迎來了三位新的科學委員會委員:哈佛大學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清華大學物理學家薛其坤和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家張壽武。他們將分別擔任三個子獎項「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獎」的評委。值得一提的是,薛其坤是未來科學大獎的第一屆得主,憑藉在反常量子霍爾效應和高溫超導方面的成就在2016年捧走了價值100萬美元的物質科學獎,並在頒獎典禮上說道:「沉甸甸的大獎給我這艘沂蒙小船注入了核動力。」薛其坤團隊還在不久前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