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本領恐慌」:綆短汲深,學以補之

2021-03-05 星火燎原做自己

先秦典籍行文的一個特點是好做譬喻,往往藉助神話人物或先賢諸子之口,以寓言形式闡釋道理。《莊子·至樂》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顏淵要東去齊國,孔子面露憂色。子貢問為什麼,孔子答道:「從前管子有句話說得很好,『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我恐怕顏淵會去跟齊侯大談堯舜黃帝的道理,齊侯聽了不但不能理解,反而會產生疑惑,如果那樣可就糟了。」

這裡所說的「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後來被簡化為「綆短汲深」,用來比喻能力薄弱,任務重大,難以勝任,多被用作自謙之辭。如唐代蕭穎士《贈韋司業書》中就曾寫道,「誠智小謀大,綆短汲深,加之數年,可以集事」。因為自身能力不足、水平有限,只好拿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完成手頭工作。

綆短汲深,探討的是本領問題。《莊子·至樂》記載,孔子認為萬物各有其形成的道理,而形體各有其適宜的地方,不可損益,很難改變。但如果從發展和辯證的眼光來看,「綆短者」未嘗不可以補其短,人的本領也不會總是一成不變的。重要的是,想不想改變,如何去提高。

避免陷入綆短汲深的困境,貴在有自知之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就熟讀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頭頭是道,連他父親都駁不倒他。趙奢不喜反憂,認為打仗是生死攸關的事,兒子雖然熟讀兵法,但是沒有實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將來若是率軍打仗,恐怕會遭到慘敗。後來,趙括果然臨陣大敗,為綆短汲深付出慘痛代價。

與趙括相比,扁鵲顯然更有自知之明,當別人稱讚他醫術高明時,他卻謙虛地談起了他的大哥、二哥,認為大哥「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二哥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而自己「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閒而名出聞於諸侯」。有了這份謙遜自省,人才能不斷增長本領、始終保持進步。

本領高低是相對的,就像跑馬拉松,一開始跑在前面的未必都能笑到終點,反之,資質差的「駑馬」未必不能通過鍥而不捨的「十駕」達成目標。變化的機樞,就在學與不學。

《資治通鑑》卷六十六記載:孫權曾勸呂蒙「當權掌管事務,不可不學」,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辭。孫權說:「你說軍務繁多,能忙過我嗎?我經常讀書,覺得很有好處。」呂蒙於是洗心向學。後來有一天,魯肅和呂蒙一起議事,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略,不再是原來那個不學無術的阿蒙了!」呂蒙說:「讀書人分別幾天,就應該換個眼光看待對方了。」正因為好學上進,「吳下阿蒙」才會令人刮目相看。

綆短汲深,學以補之,只有加強學習,持之以恆地學、由淺入深地學,始終保持學習的「飢餓感」,才能練就過硬本領,克服本領恐慌,更好地迎接各類挑戰。

圖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權請聯繫平臺刪除。


更多精彩文章:

■  星火燎原【30天靜心冥想】

■  原創小說《醒來 wake up》

■  原創小說《我來自金星》

■  原創小說《天界》

       

相關焦點

  • 【清風】綆短汲深 學以補之
    綆短汲深,探討的是本領問題。《莊子·至樂》記載,孔子認為萬物各有其形成的道理,而形體各有其適宜的地方,不可損益,很難改變。但如果從發展和辯證的眼光來看,「綆短者」未嘗不可以補其短,人的本領也不會總是一成不變的。重要的是,想不想改變,如何去提高。避免陷入綆短汲深、才不配位的困境,貴在有自知之明。
  • 清風廉影 | 綆短汲深 學以補之
    清風廉影 | 綆短汲深 學以補之 2020-12-08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懷德尚勤·柔善潤廉】之清風史鑑(14):綆短汲深 學以補之
    這裡所說的「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後來被簡化為「綆短汲深」,用來比喻能力薄弱,任務重大,難以勝任,多被用作自謙之辭。如,唐代蕭穎士《贈韋司業書》中就曾寫道,「誠智小謀大,綆短汲深,加之數年,可以集事」。因為自身能力不足、水平有限,只好拿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完成手頭工作。綆短汲深,探討的是本領問題。
  • 瞭望:不少幹部陷知識貧乏等四大「本領恐慌」
    近年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基層各種利益關係不斷調整,就業、社保、醫保、土地徵用、房屋拆遷等群眾日常生產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解決難度越來越大,不少幹部遭遇「本領恐慌」。  「有些幹部在工作中匱乏『發展之招』,過去的思維定勢使其面對新問題時一頭霧水,這實際上是個『本領恐慌』的問題,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群眾的要求不相適應。」
  • 努力克服本領恐慌能力不足問題
    隨著中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面對的阻力前所未有、遇到的問題前所未有、肩負的重擔前所未有,一些領導幹部出現了本領恐慌問題。克服本領恐慌、提升工作能力,需要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領導幹部本領建設的思想,不斷增強真才實幹,努力跨越艱難險阻,續寫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
  • 新華日報評論員:克服能力不足的「本領恐慌」——八論「問問『有沒...
    1939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一次在職幹部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我們隊伍裡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從這時起,「本領恐慌」成為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彙。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又一次提出「本領恐慌」問題,強調指出,本領恐慌在黨內相當一個範圍、相當一個時期都是存在的。
  • 劉永好說養豬場幾乎是大學生:不是學歷不值錢,而是本領恐慌
    在我看來,問題的根源在於本領恐慌。何為本領恐慌?是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面臨職場競爭的壓力,面對無數有才華、有能力的人,自己卻無拿得出手的本領的恐懼。本領恐慌的根源根本不了解、不熱愛自己的專業很多人上大學只為學歷,在選志願的時候不了解專業的方向,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未來能做什麼?
  • 《打破本領恐慌》一書出版發行 探討領導幹部11種能力
    《打破本領恐慌》序:提升執政能力,打破本領恐慌 2013年3月1日中共中央黨校舉行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誠願望,也有幹勁,但缺乏新形勢下做好工作的本領,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由於不懂規律、不懂門道、缺乏知識
  • 年輕幹部要鍛造硬核能力克服本領恐慌
    原標題:年輕幹部要鍛造硬核能力克服本領恐慌 今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等「七種能力」。
  • 學歷焦慮與本領恐慌
    這倒是讓筆者想起了另一個詞——「本領恐慌」。    其實進入職場之後,我們更容易遇到的是「本領恐慌」,一項工作能不能做好,與業務本領、心態調節、抗壓能力、人脈資源等密切相關,倒是很少有人提出「沒有高學歷就幹不好活」之類觀點的。但無可否認的是,學歷確實是一些工作的「敲門磚」。
  • 解決「本領恐慌」時不我待 —市政府評審中心開展新年的第一堂黨組...
    解決「本領恐慌」時不我待 —市政府評審中心開展新年的第一堂黨組書記講黨課活動 發布時間:2021-01-06 15:57:55 來源: 延安市政府財政投資項目評審中心
  • 女孩退學戰「本領恐慌」倡「大成教育」
    初見王小平,看不出這個戴眼鏡、一副學生模樣的女孩有什麼特別之處。她畢竟只有20歲,身上混合著書卷氣的靦腆成分。誰能料到她念高一時便毅然主動退學回家自修,已經出版關於「大成教育學」的兩部著作,其中30萬字旁徵博引、言辭雄辯的新作《本領恐慌》得到部分教育專家的好評,也引起一些爭議。
  • 海南掀起自貿港政策知識學習熱潮:學深悟透政策 克服「本領恐慌」
    我省通過開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重點政策測試,在廣大黨員幹部中掀起自貿港政策知識學習熱潮——  時刻警惕「本領恐慌」不斷提升自貿港建設本領  ■ 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這是一次高站位、高規格、大陣容的特殊測試。這場測試,參與人數之多,覆蓋面之廣,在我省歷史上前所未有。
  • 期盼課堂安全、克服本領恐慌——基層體育教師訪談錄
    新華社西寧9月9日電 題:期盼課堂安全、克服本領恐慌——基層體育教師訪談錄新華社記者受「體育課不重要」「好好學習就夠了」等觀念影響,以往體育教育在中小學生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長期被邊緣化。「完全人格,首在體育」。
  • 「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黔南師院開學第一課:珍惜學習時光...
    相信經過這一站「疫」,同學們能學會理解、包容和體諒,學會尊重、敬畏和感恩,對「歲月靜好」有新的認識,對生命之重有新的認識,對珍惜生命有不一樣的思考。關於「本領」,楊未為大家講述了《莊子·至樂》中「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的小故事,她指出,綆短汲深,說的就是本領問題,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本領恐慌和能力不足帶來的危機。
  • 著力解決本領恐慌能力不足等問題
    原標題:著力解決本領恐慌能力不足等問題 今年4月至5月,上海市200餘個街鎮的紀(工)委、監察辦領導幹部分批次接受了政治理論和紀檢監察業務能力培訓。這標誌著該市紀委監委完成了對委機關,派駐(出)機構,市管國企、高校紀檢監察幹部,以及各區紀委監委班子和街鎮紀(工)委、監察辦領導幹部的全員培訓。
  • 【西格馬之聲】在幹實事中學真本領
    在幹實事中學真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應對當前複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幹部成長的必然要求。」結合當下西北旺鎮的發展形勢和屯佃村的現實情況,對照總書記提到的七種能力,使我真正感覺到了「本領恐慌」。
  • 破解班主任的「本領恐慌」
    抓住核心、破解專業之痛,是河南推進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步。2018年2月,河南省教育廳在全省重點實施中小學班主任素養提升工程。該工程包括組織全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動、評選省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創建省名班主任工作室、出版班主任系列叢書等。2020年9月29日,參加第三屆河南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動培訓,河南師大附中教師王福東對自己產生了懷疑,「覺得8年班主任白當了」。
  •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恐慌?
    就新冠肺炎而言,目前還有很多未解之謎。網絡上充斥著大量不確定的信息,使我們無法得到確定的答案。於是,在超載的負面信息中,我們無所適從,陷入深深的恐慌。面對未知,恐慌是正常的應激反應。恐慌可分為適度恐慌與過度恐慌。適度恐慌能讓我們保持警惕,具有積極的生存意義。過度恐慌卻讓我們的大腦「宕機」,做出不理智的行為。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應對過度恐慌?如何與恐慌相處?
  • 建立和加強自己的「能力圈」,徹底擺脫「本領恐慌」
    自從時間進入到21世紀,就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中年人深刻地感受到越來越沉重的生活壓力,這種現象也可以被稱為「本領恐慌」。人們不禁要問:這種恐慌源自於哪裡?簡言之,缺乏自我認知和沒有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能力圈」。從潛力和潛能的角度上講,人人皆自有其優勢和潛能,正如世界上沒有同一片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同樣的人,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