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音頻
收聽更多健康
你是不是習慣戴著耳機奔波在路上?
你是不是喜歡跟朋友長時間煲電話粥?
你是不是有事沒事就愛掏掏耳朵?
小心,這些習慣可是會「偷」走你的聽力哦~~~
今年3月3日,是我國第20個全國愛耳日,也是世界聽力日。今年中國愛耳日的主題是「關愛聽力健康,落實國家救助制度」,而世界聽力日主題是「檢查您的聽力」。
今天做客FM89.6武漢交通廣播《健康武漢》節目的嘉賓來自武漢市中醫院耳鼻喉科漆小麗,和您一起關注聽力健康。
896專家團
漆小麗
南京中醫藥大學耳鼻喉科2015級研究生
現就職於武漢市中醫院耳鼻喉科
擅治疾病: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 咽異感症;中耳炎等。
科普之前,請你跟我這樣做~
鼓膜按摩法
按壓耳屏
鳴天鼓
食指壓在中指上 用力往下滑
耳朵的作用就是聽聲音嗎?
耳朵的主要功能不止是聽聲音,它還起著維持身體平衡的作用。
人的耳朵在頭的兩側,他的主要功能依賴兩個重要的器官完成:一個是接受外界傳人聲音的聽覺器官——耳蝸和與它連接的聽神經(又稱耳蝸神經);另一個是協助身體維持平衡的器官——前庭和半規管,與它們相連的是前庭神經。
聽覺器官是一個非常靈敏的傳聲器,它不僅能感受到聲音,還要對聲音訊號做出具體的分析,比如:聲源的方向、聲強的大小、音質的好壞、頻率的高低等等。例如:一個有經驗的列車巡查工人,可以通過列車運行時發出的聲音和金屬被敲打後發出的聲音判斷機器是否運轉正常、故障的所在部位。另外,人類在日常社會活動中,需要通過語言的聲音彼此互相往來、交流思想、共同生活。更不用說欣賞音樂、享受大自然的各種聲音了。
聽覺功能的產生過程很複雜,以下給予簡單介紹。首先,耳廓像喇叭一樣收集聲音,聲音進入耳朵先穿過一條走廊(外耳道);走廊盡頭會有一個半透明玻璃小門(鼓膜),聲波震動鼓膜就像按動了門鈴;門內的房間就是內耳,裡面住著一隻大蝸牛(耳蝸),蝸牛身上的聽覺細胞會將聲音再傳給聽神經,最終到達大腦。
以上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聽覺功能,耳朵維持身體平衡的功能主要靠橢圓囊、球囊及半規管三個平衡器官之間互相調節和協同作用。位於骨前庭內的橢圓囊和球囊上各有一個囊斑又稱位覺斑,可以感覺到人體直線運動的加速或減速以及改變的刺激。壺腹嵴,負責感受旋轉運動的加速和減速刺激。它們均與前庭神經相連接,將刺激信號傳至前庭中樞。
前庭中樞與其他的神經系統有較廣泛的聯繫,像小腦、眼球運動核、四肢運動中樞、植物神經系、大腦皮層等。因此,其他系統因不適宜的前庭刺激也可引起相應的反應,如:眩暈、眼震、傾倒、平衡失調及植物神經的反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血壓不穩等。
很多人比較愛乾淨,當耳朵內出現了分泌物,就會想把它掏出來,這樣做對嗎?
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耳垢,俗稱耳屎,在醫學上稱為耵聹,它是一種天然保護外耳道的分泌物,是外耳道的一層保護膜,能保護外耳道的皮膚,粘附住外來汙染物的入侵,如頭髮、灰塵、水等,一般是不需特別清理,它會隨著頭部位置改變、講話、咀嚼等動作慢慢向外脫落。有些人喜歡掏耳朵,以為掏掏耳朵讓耳朵裡很乾淨,又很舒服,其實這有兩個弊端:一是掏耳朵會使外耳道的保護屏障受損,易導致外耳道炎、外耳道溼疹、及真菌性外耳道炎耳部等疾病,有些人使用金屬掏耳勺,這樣操作不慎,很容易導致外耳道破損,嚴重甚至損傷鼓膜;二是掏耳朵很容易將大部分耵聹推得更深,推至鼓膜時形成栓塞,還會出現耳鳴和聽力下降,甚至損傷鼓膜。
到了夏天很多朋友會去遊泳,當耳朵裡面進水以後,是否一定要用棉籤掏乾淨呢?
耳朵進水以後,一般是不需要用棉籤掏乾淨的,您想一下,我們在媽媽肚子裡是被羊水包圍,外耳道裡都是羊水,但出生後外耳道無需經任何處理慢慢的也會幹燥,遊泳進水和這是一樣的,這時候您耳朵朝下,輕輕拉拉耳垂,按按耳屏,再把外耳道口的水擦乾就可以了,不建議用棉籤伸進外耳道擦拭,以免擦傷外耳道,引起進一步感染,導致外耳道炎。
但部分人去遊泳後出現耳朵像被棉花堵住一樣,蒙蒙的,覺得聽聲音聽不清楚,這個時候可能是遊泳時,耵聹被水泡大了,把外耳道給堵塞了,這時候,更不應該掏耳朵,應該及時去醫院將耵聹取出。
還有部分人在遊泳前外耳道可能就已經破損,遊泳池的水進入耳道後可能會引起感染,引發外耳道炎,患者會覺得耳朵疼痛不適,這時也時忌掏耳的,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必要的時候還要用抗生素。
手掌按壓住耳朵後猛地拿開,會有一個吸力將耳膜向外吸出,很多人以此作為耳部保健動作經常練習。這個按壓耳朵的動作適合所有人嗎?
並不是適用於所有人,這個按摩方法被稱為鼓膜按摩法,也可以將自己的手食指塞入同側耳孔內,輕輕地搖動幾下,然後突然抽出手指;連續反覆進行若干次。可以起到鼓膜按摩的作用,其作用原理是:耳孔內是外耳道,外耳道的底部是鼓膜,鼓膜是外耳道與中耳腔相隔的一層膜狀組織。當手指塞入耳孔後,外耳道氣壓升高,從而將鼓膜推向內側,內側即為鼓室(鼓室內是一個可以容納2ml液體的空腔,並藉助於與鼻咽部相通的咽鼓管,經鼻腔或口腔與外界相通,從而保持鼓室內的壓力與外界平衡);當手指突然抽出時,外耳道的壓力在瞬間為負壓,從而吸引鼓膜向外突出;由此,造成了鼓膜的運動。當鼓膜向內運動時,鼓室壓力增大,鼓膜向外運動時,鼓室壓力變小。由於鼓室壓力的反覆而快速變化,促使咽鼓管象抽風機一樣讓氣體一進一出,起到了改善咽鼓管功能的作用,使鼓室內、外的壓力不斷調整平衡。由於鼓室內、外壓力平衡了,鼓膜也內陷得到改善。這種按摩手法比較適合平時坐火車過隧道或者坐飛機後出現耳悶的時候,患有分泌性中耳炎,或者咽鼓管功能不良造成的鼓膜內陷的病人也可用此方法幫助病情恢復。
注意如果按壓得太重,會引起耳內疼痛感,故用力宜適度,以無明顯疼痛為宜。
如果出現耳朵疼痛不適時,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按摩。
哪些壞習慣會影響我們的聽力?
1.現在年輕人喜歡長期戴耳機聽音樂,在路上,公交上都隨處可見。戴耳機聽音樂應以耳朵舒適為宜,音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個小時左右,應停下來休息一下。儘量不要在噪音環境下聽音樂,因為為了聽清音樂,人們往往不自覺把耳機聲音調大,時間長了,對聽力的損傷很嚴重,特別是在高頻部分。
2. 感冒時用力擤鼻涕感冒時,很多人容易流鼻涕,有時鼻涕太幹太多,就特別用力,這樣很可能讓鼻涕通過咽鼓管進入鼓室引起感染,導致中耳炎。如果鼻涕比較多,擤鼻涕時最好採取一側擤的方法,千萬不要過分用力。
3.耳朵偶有瘙癢,或有少量耵聹時很多人喜歡掏耳朵,這樣很容易損傷外耳道,或造成耵聹栓塞,如果出現耵聹栓塞整個外耳道,應當及時就診耳鼻喉科請專業醫生處理,一定不要自行掏挖。
4. 在感冒時最好別坐飛機,以免耳部因對氣壓變化不適應而誘發疾病甚至影響聽力。如果不得不在感冒期間乘坐飛機,最好遵醫囑噴些可使鼻腔黏膜收縮的藥物,或是在飛機起飛、降落時咀嚼口香糖。
5.聚會K歌要有度,應該避免經常性、長時間呆在K歌房間裡,持續接觸高分貝音響容易造成耳鳴、聽力下降。
6.避免長時間打電話。長時間打電話耳朵長時間保持高負荷的工作,導致聽覺疲勞。
責編|主播睿捷
通訊員|周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