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古鎮放異彩——越州鎮打造潦滸陶藝小鎮紀實

2020-12-22 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陶瓷成品展示。

陶藝產品創作。

潦滸,一個千年陶瓷古鎮,坐落在南盤江畔。近年來,麒麟區越州鎮堅持規劃與建設同步推進,搶抓國家推進企業轉型升級、保護開發傳統古村落、發展全域旅遊的有利時機,通過資源聯合、項目聯建、部門聯動、效益聯享,聚力加速以潦滸大村3.2平方公裡區域為核心的麒麟區潦滸陶藝特色小鎮建設進程,陶瓷企業逐步從「製造陶瓷」向「文化陶瓷」華麗轉身,走出一條產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一二三產業互促互動、共融發展的新路子,一個沉寂千年陶瓷旅遊小鎮呼之欲出。

保護開發土陶古村煥發新活力

該鎮按照盤清老底,不拆老房、不填老井、不毀老碑、不砍老樹,保護老窯、提升老院、修建老橋、點綴老街、保留老味的思路,重點實施以潦滸老街片區和古龍窯片區為主的古村落保護發展提升工程。轄區內古橋、古樹、古碑、古龍窯和老井、老房、老街實現掛牌管理。投資30餘萬元,徵收龍窯周邊土地8畝,拆除部分周邊建築,最大限度保持窯體原貌。

以潦滸老街為主軸,嚴格老街建房控制,不拆老房子、保持老街原有的肌理和風貌。投資5萬餘元,對許家2個院子進行修繕和花草綠化點綴,再現昔日風貌,並對老街內具有保護開發價值的13座老房進行監管式保護。投資450萬元,修復廣濟橋,不再通行重型車輛,增建廣緣橋,滿足車輛通行。恢復建設了「貓貓石碼頭」,形成了橋水相依、交相輝映的盤江美景。投資20餘萬元,通過用陶瓷製品和文化小品點綴老街、用景觀植物綠化古道等措施,保持老街原貌。與此同時,加大村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環境,全面提升老街品位。把原汁原味的爨豆腐、龍窯雞、吹灰豆、酥肉黑皮子、茴香煮小魚等傳統地方菜,以「爨八碗」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綠色健康的爨鄉味道。通過持續努力,潦滸大村已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創新發展

日用陶向工藝陶轉型

該鎮大力推進以「一次普查摸家底、一個規劃先引領、一本畫冊強宣傳、一個陳列室展精品、一系列培訓提素質、一批大師藝人傳技藝、一批重點企業和專業戶作示範、一個傳習所搞研發、一個陶瓷協會搭平臺、一系列集中宣傳造氛圍」為主要內容的陶瓷文化產業建設「十個一」工程,全面提升越州潦滸陶藝特色小鎮的文化品位,有效推進土陶產業由日用陶向工藝陶轉型升級。

潦滸陶瓷形狀上擺脫了「罈罈罐罐」的千篇一律模式,功能上逐步實現從單純日用服務向創新化、體驗化、文化薰陶產品轉變,多層次滿足旅遊者追求新、奇、特的購物心理。以「私人訂製」為主的工藝陶瓷特色系列產品已逐步成為主流,形成了「一企一品一特色」的發展格局,湧現了垚哥、康順、爨越等天目釉產品生產企業,眾生、陶原、爨源、爨鄉古陶等龍窯素燒產品企業,石林、珠源、錦達等精品細瓷和越坤古建磚瓦製作企業。產品創意質量實現新突破,爨越陶藝、眾生陶藝、陶原陶藝等企業生產的一把壺能賣上千元。

串點成線

陶瓷旅遊漸成新氣候

該鎮籌資40餘萬元,編制以陶瓷產業文化特色、老街傳統古村落特色、山水自然景觀特色「三大特色」為主導的潦滸陶瓷旅遊小鎮規劃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融入麒麟區大旅遊項目,重點實施大梨樹至潦滸、竹園至潦滸為主的潦滸陶瓷產業旅遊交通大循環線路建設。建設以大梨樹廢棄磚廠、石林瓷業陶瓷傳習館、康順陶藝為主的陶瓷文化傳承開發區,以潦滸老街和古龍窯為主的歷史文化保護區,以陶藝文化廣場和潦滸古橋為主的休閒娛樂展示區。

近年來,投資500餘萬元,建成旅遊通道5條600餘米,製作安裝「財來運轉大酒罐」「紅彤彤」等陶瓷和農事景觀6組9個,裝飾陶瓷文化牆體400餘米,改造提升22餘家陶瓷企業,完善多條龍窯標識牌。投資80餘萬元,對潦滸各進村路段栽植了紅葉石楠、藏柏等行道樹。在村內空閒地栽植石榴、柿子觀賞樹種,在主幹道、景點周邊種植格桑花、向日葵作景觀點綴。建設垃圾池25個,推行「低保戶掃、專人保潔、承包清運、定點填埋」的農村垃圾處理模式,打造道綠、村美、水清、天藍的生態環境,形成遊客集散、土陶製作、文化解讀、傳統燒制、產品銷售、技術交流和陶藝鑑賞為一體的「一線、三區、七點」的陶瓷文化旅遊一日遊路線。

(作者:本報記者劉成龍通訊員彭冬金文/圖)

相關焦點

  • 永和傳承千年窯火打造陶藝特色小鎮紀實
    是一座有著輝煌歷史的千年文明古鎮。  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擴權強鎮的深入推進,永和鎮圍繞「打造具有廬陵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鎮、建設生態文明繁榮的美麗鄉村」目標,以「重燃千年吉州窯火、重現千年文化異彩」為契機,不斷保護和開發吉州窯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內涵,以陶「築」城,以文「潤」鎮,逐漸形成了以陶瓷生產和工藝研發為主導,文化創意、休閒旅遊相結合的城鎮特色。
  • 永和鎮被列為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郭婷婷)7月27日,國家住建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公示名單,吉安縣永和鎮成為全市唯一入選鄉鎮。  近年來,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特色小鎮建設的精神,促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發展,吉安縣委、縣政府以敏銳的戰略眼光,融合吉州窯千年歷史積澱、文化休閒旅遊和陶瓷產業復興等發展要求,明確提出了著力構建集「旅遊+陶瓷產業園+民俗民居」於一體的永和吉州窯陶藝特色小鎮。
  • 【扁筆抹花習新彩】景德鎮陶瓷大學——陶藝實訓與鑑賞高級研修班第三期8月16日第二天紀實報導!!!
    學員們課堂活躍,遇到不懂的積極向老師請教,周老師對各種專業問題耐心回答。9:30理論課程結束老師就帶領大家開始了自己的新彩作品製作。首先從磨料開始到勾線到如何渲染一步步的教給大家,學員們開始了自己的創作。12:00吃飯時間到了學生們還放不下畫筆,被自己手裡的作品深深的吸引。
  • 「新春走基層」涿鹿東窯溝:桑乾河畔體「陶」出特色小鎮
    東窯溝村支書侯建國介紹道:「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東窯溝都會在村裡舉行祭拜窯神大典,大家共同為東窯溝祈福,希望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陶瓷小鎮發展得越來越好。」圖為制陶第十八代傳人,上頭香。胡嬋娟攝圖為騎友們正在和表演者們拍照。
  • 佛山禪城深挖傳統文化資源 推動特色小鎮建設
    以「陶」為主線,去年以來禪城以石灣西片區作為核心區域,大力推動中國陶谷小鎮建設,圍繞陶瓷產業的轉型升級、陶文化的創新發展,布局陶瓷產業全生態鏈,推進產業轉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發展,把石灣建設成為世界陶瓷創新中心、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圍繞這一目標,去年以來禪城著重從城、產、人、文四個方面推動陶谷小鎮建設。
  • 行走陶瓷古鎮,尋覓時光故事
    那些陳舊的窗欞門楣上,磚雕木刻的梅花蟲鳥,使古鎮顯得古典而有氣度;院落裡,那些經過歲月洗禮的石墩石磨,亦帶著遠古的韻味;就連輕掩的院門,也垂掛著時光的青藤。在古鎮遊玩,讓人總是不由得去探索與感受古鎮背後的光陰故事。
  • 爍爍陶藝國慶假期新方式,景德鎮藝術遊學之旅
    陶藝遊學專線01-源料-瑤裡古鎮瑤裡-古名「窯裡」因是景德鎮陶瓷發祥地而得名,遠在唐代中葉,這裡就有生產陶瓷的手工作坊,作為景德鎮古代三大窯之一,來景德鎮就不得不去瑤裡。瓷茶古鎮,繞南陶瓷主題園區,江湖生態遊覽區,五華山遊覽區,高嶺土礦遺址區,這些浸透了年華的風景和故事會讓你們更加的了解陶瓷文化的源泉。
  • 80後陶藝雕塑家,精美的陶瓷工藝品從此有了故事,陶藝雕塑工藝
    ▼陶藝家 Dai Li是著名的陶藝雕塑家,他1987年出生於中國四川,目前在澳大利亞生活和工作。他的陶瓷藝術以人物為主表情詼諧幽默,是十分有代表性的陶藝工藝品。是現代陶瓷所表現的主題作品,有創新精神的作品由此推向前進的腳步。
  • 惒堂文化,趙俊璞的陶瓷創意創新試驗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鴻飛文圖    惒堂文化成立於2017年,是以「學院派」青年陶藝家群體為主力共同組建的陶瓷機構,主要從事青瓷藝術的研究、生產和文化交流。是由景德鎮知名青瓷品牌——景德惒器落地中國汝瓷小鎮的陶瓷創新項目,設計燒制文創汝窯青瓷藝術品。
  • 陶藝百科︱英語裡的陶瓷詞彙
    比如,瓷器從中國傳入西方國家後,就有了「china」,那麼英語裡究竟還有哪些與陶瓷相關的詞彙,且往下看。pottery 陶器,制陶術,制陶廠(作坊)ceramic 陶瓷ceramics 陶瓷製品,制陶藝術
  • 臨安河橋古鎮回應「被摘牌」:整改並規劃 打造民俗小鎮
    >重現河橋古鎮昔日旅遊風光?景區問題曝光後,他們也向河橋鎮政府溝通過相關情況,並做了專項整治工作,與之前相比改善了很多,但管理體制沒有理順,整改情況仍不容樂觀,與省內其他古鎮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未來將打造長三角最大民俗小鎮
  • 山東有座斥資50億建造的古鎮,這裡風景秀麗,僅距離臨沂50公裡
    對於遊客來說,不難知道山東省實際上是一個旅遊大省,國土資源豐富,風景優美,其中有一些國內外著名景點,風景如畫,是旅遊的好地方,山東的一些著名景點就不用介紹了,所以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比較小的地方,就是古鎮,雖然有點小,但知名度不亞於著名的周莊鎮,那麼今天我就聊一下山東有座斥資50億建造的古鎮
  • 耳濡目染學陶藝
    ) 陳爐被譽為「東方古陶瓷生產的活化石」,崔濤就是這座古鎮土生土長的陶瓷工藝美術大師。
  • 冰雪溫泉旅遊產品大放異彩
    青龍古鎮「雪堡樂園」滿足遊客對於冰雪世界的嚮往,九龍國際滑雪場、李寧國際滑雪場、五龍滑雪場、曦嶺雪山滑雪場等項目進一步釋放冰雪旅遊的獨特優勢。藉助「二青會」冰雪項目賽事在大同舉辦的契機,大同市進一步培育冰雪旅遊新業態。晉中市「榆次雲泉谷冰雪嘉年華」在假日期間盛大開幕,靈石紅崖峽谷「冰雪節與創意燈光秀」吸引了數千名各地遊客前來體驗高科技雷射秀的獨有魅力。
  • 他的樂趣在陶瓷本身——英國當代陶藝藏家迪亞班杜與他的藏品
    在倫敦東部的一套兩居室公寓中,在一扇看似不起眼的門背後,隱藏著或許是英國最好的當代陶瓷收藏,其中大部分是英國、法國或日本的陶藝作品。這批藏品的主人是麥可·埃文斯(Michael Evans),他自稱是迪亞班杜(Dayabandu)。
  • 吉大研究生會舉辦「陶藝之美」陶瓷藝術踐習堂
    5月16日,由吉林大學研究生會和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主辦,吉林大學文物愛好者與保護者協會協辦的微研工作坊之「陶藝之美」陶瓷藝術踐習堂在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開營。此次活動共有12名研究生同學參加,吉林大學考古實驗中心古陶藝實驗室教師陳爽為此次活動的指導老師。
  • 河南神垕古鎮、江蘇黎裡古鎮、浙江新希望古鎮,文旅小鎮空間開發
    一、團塊狀小鎮:河南禹州神垕古鎮河南禹州神垕古鎮一期商業策劃面積0.56平方公裡,主街道長度約1400m。以鈞瓷文化體驗為特色,布局分四個主題篇章段落體驗。二、條帶狀小鎮:江蘇蘇州黎裡古鎮黎裡古鎮旅遊商業策劃面積0.3平方公裡,主街道長度約1000米,黎裡古鎮以歷史人文體驗為特色,分四個主題篇章段落體驗。1.
  • 德化陶瓷(柴燒)藝術交流展活動 打開瓷都異彩空間
    作為本次藝術節的子項目活動,11月9日,迎來了世界瓷都·德化陶瓷(柴燒)藝術交流展。本次交流展持續到亞洲藝術節結束。活動豐富多彩,新奇獨特。有來自日本的陶藝家二十步文雄、韓國陶藝家金優石以及國內陶瓷藝術專家、學者等。在煥然一新的洞上陶藝村,厚重古樸的月記窯前,群英薈萃,歡聚一堂。  10時,開幕式準時開始。禮炮聲起,彩花四溢,點染了月記窯古老的天空。隨後,市、縣領導和日本陶藝家二十步文雄、韓國陶藝家金優石等人手執火炬,移步到月記窯窯口,為柴燒龍窯點火。星星的火炬,點燃了龍窯澆火膛裡的熊熊之火。
  • 景德鎮市近代陶瓷研究院長章浩帶領景德鎮市陶瓷專家來平川區考察
    章浩一行先後深入平川陶瓷研究中心、平川經濟開發區、陶瓷小鎮、「小川磁窯」文化遺址、白銀山川陶瓷有限公司、白銀煜恆陶瓷有限公司、白銀新樂雅陶瓷有限公司、平川中恆職業技術學校、平川雄立職業技術學校等地,通過聽取介紹、實地查看、詢問交流等方式,詳細了解平川區陶瓷文化歷史、陶瓷產業發展、布局及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