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但大多數人對惡性生殖道腫瘤卻知之甚少。近日,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主辦的國際婦科腫瘤與精準醫學進展研討班上獲悉,作為惡性生殖腫瘤之一的宮頸癌近年來發病率逐年上升,並呈現年輕化趨勢。中大醫院婦產科主任蔡雲朗指出,患上宮頸癌並不等於「判死刑」,儘早發現和治療,完全是可以治癒的。
白帶多且有異味竟是宮頸癌先兆
李女士今年32歲,生育一女。前不久,她在和丈夫同房時莫名陰道出血,情急之下立馬到醫院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年紀輕輕的李女士竟患上宮頸癌。怎麼好好的會患上宮頸癌呢?這讓李女士及家人百思不得其解。
目前宮頸癌誘因有三大類,分別是行為相關因素、生物學因素及遺傳性因素。目前已經確定的致癌因素是宮頸感染了HPV(人乳頭瘤病毒)病毒後,較易發生瘤變最後發展成癌症。
「開始時白帶多,還有異味,以為是陰道炎犯了,也沒太在意!」李女士說。蔡雲朗主任解釋,臨床上很多患者容易忽視白帶多且有異味這個症狀,都是出現異常陰道流血才就診。
患上宮頸癌不等於判死刑
儘早發現和治療是關鍵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而全球數據顯示,其死亡率逐漸上升為婦科腫瘤首位。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有近50萬宮頸癌新發病例,其中我國新發病例超過10萬人,約佔世界的三分之一,發病率明顯上升且趨向於年輕化,考慮發病與性生活、早婚、多性伴侶、過早生育、多產、吸菸、營養等因素相關。
宮頸癌能治好嗎?一旦患上就等於判了「死刑」呢?蔡雲朗主任認為,宮頸癌雖然危險,但是也有它的「軟肋」,最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早期的炎症發展到惡性的癌變需要6到8年的時間。根據有關研究結果顯示,宮頸癌最開始的一期狀態,治癒率可以達到80%到90%,2期時是60%到70%,進入3期還能有40%到50%,但發展到4期只有10%了,所以定期檢查,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宮頸癌的生存率高,且早期治療效果好。宮頸癌不同於卵巢癌,卵巢癌發病率雖然相對低,可是死亡率很高,即使手術,預後也不理想。宮頸癌一般生長比較緩慢,癌轉移也晚,但是接觸性出血、白帶多且有異味等早期症狀容易被發現,因此,有性生活的女性應每年篩查一次宮頸癌,及早發現並進行治療,宮頸癌是可以治癒的。
延伸:
關於宮頸癌的幾個常見小問題
1、打了疫苗就不會得宮頸癌嗎?
目前已知的HPV有120多種類型,但是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高危型HPV。所以,注射了宮頸癌疫苗,不代表絕對不會得宮頸癌,定期篩查配合HPV疫苗注射才是最正確的。
2、感染HPV病毒就等於患了宮頸癌?
有研究證實,超過七成女性一生中至少有一次HPV病毒感染,但絕大多數HPV感染都能被機體的自身免疫系統自然清除,只有約1%-4%的HPV感染者會逐漸發展為宮頸癌前病變或癌變。所以,感染了HPV並不等於患了宮頸癌。
3、感染HPV病毒如何治療?
大多數人可以通過自身免疫力清除HPV病毒,但個別患者會呈現持續感染的狀態,需引起重視,遵循醫囑使用幹擾素等抗病毒藥物治療。HPV病毒感染並不可怕,關鍵是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阻斷。提高身體免疫力是清除HPV轉陰的最佳「特效藥」: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抵制病毒侵襲;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如吸菸、喝酒、熬夜等,更好保護身體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