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頻至,長沙南元宮古土牆現垮塌
文物管理部門:垮塌的只是外層防護牆,一旦有古建築受威脅會第一時間維護
6月26日, 長沙南元宮古土牆中間一節發生垮塌,坍塌的牆體旁已拉起警戒線,提醒路過市民注意。記者 李成輝 攝
華聲在線6月26日訊 天不展顏,大雨頻至,不僅行人、交通受到影響,市內一些古建築也受到波及。長沙市南元宮古土牆,這段有五十年歷史的土牆也沒有經受住這場大雨的衝刷,中間一節出現垮塌。
城區惟一土築古牆
坍塌區域兩三米寬
從解放中路往南拐進一小巷,便是有名的南元宮巷,順著小巷往前走數十米右拐,那一堵被水泥粉刷過的長牆就是著名的南元宮古土牆。
26日上午,記者看到,古土牆坍塌的區域有兩三米寬,牆體內還留有一些零散的磚塊和黃泥,地上尚有被清理過的痕跡。現場已被擋板圍住,牆的一旁還貼上了「圍牆危險,注意安全」的告示。坍塌的牆體吸引了不少行人的側目。
「自我出生以來這座牆就一直存在著。」附近一位大爺說,以前這裡還是郊區,當初為了抗日才砌了這道牆,2007年粉刷之前牆上還留有不少彈痕。據《長沙老建築》記載,南元宮古土牆為黃泥夯築的土牆,長約30米,高約2米,泥土夯築緊密,因年代久遠,外表已凹凸不平。當地社區曾對這個城區惟一的土築古牆進行了保護,牆頭用水泥築上坡頂防護,牆底及兩側砌了磚牆,以防土牆垮塌。
社區自覺巡邏保護
將重砌新牆恢復原貌
「雖然這堵土牆還並未被納入文物保護範圍,但因其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社區在日常保護和巡邏檢查方面還是做了相應安排的。」芙蓉區文藝新村黨支部書記王麗慧介紹,24日晚上6點左右,當時正下著暴雨,值班人員接到市民反映後立即進行了匯報,出於安全考慮,當天晚上便將之圍擋了起來,並聯繫文物管理所對古土牆的破損狀況及歷史價值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調查。接下來,社區計劃重新砌一道新牆,儘量復原其原來的面貌。
芙蓉區文物管理所文物專幹魏聰現場勘察後告訴記者,垮塌的只是外層的防護牆,至於內層的古土牆黃泥,雖有些鬆動但並無坍塌跡象。針對這種暴雨天氣,湖南省文物局和市文物局都會提前發出預警,通知相關部門做好應對準備,一旦發現有古建築或者文物受到威脅,會第一時間安排人員進行維護,「像這一次暴雨,芙蓉區古建築安全狀況還算不錯,目前只有一兩個點有點積水,問題不大。」(市民王先生提供線索) ■記者 李成輝
實習生 鄧欣宜 賈慧萱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