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家鄉故土的那一刻,叢培君激動地眼眶溼潤,他是一名退休的香港「阿sir」,上一次回山東老家還是很多年前的事。11月11日,叢培君跟隨香港警察訪問團來到山東參觀交流。
13日,叢培君跟隨訪問團來到濟南市公安局,與濟南警察互相交流學習,同時下午參觀了千佛山風景區。
叢培君今年67歲,是一名退休香港警察。他是山東威海人,6歲時跟隨父親到了香港。退休之前,他從來沒有回過山東,退休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請父親帶他回了一趟威海老家。「我擔心回來後找不到家鄉在哪裡,當時趁著父親健在讓他領我回去認認家。」叢培君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這些年一直在關注山東的發展,再回家鄉發現,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山東籍警察在香港是很受歡迎的,因為山東人有責任心,忠厚,耿直。」從培君說。
上世紀20年代,香港人口劇增,港英政府急需擴充警隊編制來維護社會治安,於是便在中國內地同是英租界的山東威海招募了一批警察,這些從山東威海遠赴香港從警的山東人,以山東人特有的勤勞、勇敢、忠厚、俠義的精神特質,守護著港島的繁榮與穩定,贏得了香港人民的喜愛。於是,他們便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魯警。
「濟南警察的裝備很好,不比香港警察的差。」訪問團成員谷威基說。他今年57歲,從警36年,如今已退休。谷威基的父親大約13歲到的香港,18歲時成為一名香港警察。谷威基長大後受父親的影響也加入了香港警隊。他雖然是在香港出生長大,卻保留著很多「山東特色」。「我父親和母親都是威海人,他們在家都說威海話,父母也希望我們不要忘記家鄉話。」谷威基笑著說,「我們家都喜歡吃麵食,饅頭麵條之類的,不過回山東之後發現還是家鄉的麵食更好吃。」
谷威基講述,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只回過一次家鄉,一直盼望著能多回家看看,香港回歸後,只要有時間就會回家鄉看看,「到現在已經回了30多趟了。」今年7月份,他還帶著香港的中學生到威海參觀,希望香港的年輕人看看內地的發展,更多地了解內地。
香港威海同鄉會會長張強表示,上世紀20年代開始,一大批山東威海人背井離鄉移居香港,加入香港警隊,從最困難的底層做起,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發展成為中流砥柱,為香港的繁榮穩定作出了貢獻。
「希望以後加強交流,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加倍努力,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家鄉的發展壯大努力。」談及現在香港的暴力亂港事件,訪問團副團長戚本忠表示,對香港警察很有信心。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