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剛剛,看到好友琳發了條朋友圈:
「今天和兒子生氣,沒忍住就說了他一句,結果到現在都不理我,養兒才知父母難,孩子都不會體諒人嗎?」
說實話,我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想這孩子是犯了什麼錯誤,而是想琳是不是又說了什麼傷孩子的話。
因為琳是典型的刀子嘴,嘴下不饒人,總能把人懟的啞口無言。尤其是在和兒子說話的時,更是容易口無分寸,傷了孩子的心卻不自知。
有一次,就聽見她和兒子打電話的時候說:「你看你同桌,哪不比你好?人家時時搞學習,你天天就只想著玩……」
那一瞬間,我真挺心疼這孩子的,我知道琳其實是好心,希望能激勵兒子,可她沒想過,這會給孩子多大的傷害。
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很多時候,一把刀或許不能要人性命,但是一句話,卻能毀人一生。
有時,父母言語上的不妥,比打罵孩子還要更讓他心疼。
最重要的是,很多父母都不認為,自己的說的話有什麼錯。
比如在孩子犯錯時,捨不得動手打,畢竟打了還會後悔心疼,於是只能動嘴。誠然,孩子身體不會受苦,但是心,卻會被諷刺挖苦的話折磨得「體無完膚」。
再比如,父母的初衷是好的,想說些話激勵孩子,但往往出口卻沒有分寸,結果傷了孩子自尊心與自信心。
今天,就總結了最有代表性的4句話,時常被家長掛在嘴邊上,句句戳孩子的心窩。
1.「我怎麼就生了你?」
在孩子犯錯後,許多父母都氣急敗壞的說過這樣的話吧。父母是發洩出來了,但是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句話,卻是否定了孩子的所有。
尤其內心脆弱小孩,聽到這樣的話後,甚至會懷疑自己存在意義,很容易封閉內心,變得自卑內向。
2.「你看XXX……」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喜歡拿別的小孩說話,說人家怎麼優秀怎麼那麼好。
與此同時,有沒有想過自家孩子內心的痛苦?有沒有想過自家孩子,也有別人沒有的優點?讓孩子長期被如此打壓,很容易變的一蹶不振,甚至是破罐子破摔。
3.「你怎麼這麼笨?」
這是家長在輔導作業時,常會說出口的一句話,其實家長也就是一時氣憤,但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卻是難以忽視的。
他們常聽這樣的責罵,不僅是自信心受到打擊,還會逐漸在心裡否定自己,認為自己真的就是那樣笨、那樣傻。
4.「我說了,不可以」
還有些家長很專制,對孩子想做的事,總是持否定的態度。
但總是被否定、不被允許,對孩子而言真的很痛苦。他們會覺得,自己一點權力都沒有,做的都是不願意做的事,活的很壓抑。
部分孩子,則可能在高壓中爆發,變得越發叛逆,甚至仇恨父母。
其實我覺得,我們可以換位想一想,這樣或許更能體會到,孩子聽到這些話時的感受。
父母不要覺得自己是無心之失,因為成長只有一次,沒人會給我們重來一回的可能!
會教育的父母,都掌握著語言的藝術
真正懂得教育的父母是什麼樣的?在我看來,並不是每天將嚴厲的批評與教導掛在嘴邊,而是時常給孩子鼓勵與支持,讓他們感到親近,感到如沐春風。
他們會維護孩子那脆弱的自尊心與尊嚴,在心靈上給予他們力量。
這些父母特別懂得語言的藝術,也會揣摩孩子的心理狀態,在合適的時候說適當的話。
我們應該怎樣做?
(一)在孩子犯錯時
先搞清事情的原委,如果錯在孩子,先不要著急去責罵他們,弄明白他們是怎樣想的。
然後告訴他們錯在哪裡,畢竟孩子犯錯是正常的,只要改了那就是好孩子。
(二)在孩子失敗時
對小孩來說,失敗並不可怕,只要不放棄,能堅持,那就會等到成功過的那一天。
父母要溫柔的鼓勵他們,用言語給他們激勵與安慰,讓他們有繼續堅持的力量。
(三)在孩子沮喪時
孩子沮喪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不如別人感到自卑,也可能是心有疑惑感到迷茫。
而這時,父母就要做好孩子人生中的引路者,言語溫柔的給他們安慰,幫他們看清前進的道路。
語言的力量真的很大,說好了,會讓孩子有一往無前的勇氣,說不好,卻會把孩子打擊到塵埃裡。
我們做為他們最親近的人,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多多注意,別讓自己成為他最深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