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商網雲南站報導)「我喝了雲南的咖啡,剛剛這個片子介紹中國95%的咖啡是來自雲南,不僅僅是中國,雲南的咖啡原料還大量出口到國外,給雀巢公司、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使用,我剛剛喝的咖啡品牌叫後谷,這個咖啡我不是誇張,是我走遍全球,喝過全球各個國家咖啡當中最好的。」這是2月20日下午,外交部和雲南省政府將在北京舉行「開放的中國:魅力雲南 世界共享」全球推介活動中,外交部部長王毅發表的致辭。正如王毅所說,世界最好的咖啡在雲南,這一點也不誇張。
從中國第一顆咖啡豆到最大咖啡供應地
中國咖啡有著百年發展史,截至2016年初,全國咖啡種植面積超過180萬畝,總產量14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1.5%,雲南咖啡種植面積為177萬畝,總產量13.9萬噸,雲南咖啡種植面積和產量都佔到全國的99%以上,咖啡已成為雲南第三大出口創匯的高原特色商品。
自雀巢等公司開創在雲南採購咖啡原料歷史之後,雲南咖啡種植進入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型的階段、國際貿易擴大與國內潛在市場挖掘並行的階段。
隨著國內咖啡市場以及國內咖啡產業鏈的不斷成熟,雲南咖啡種植面積也不斷增加、產量不斷增加,目前雲南省咖啡種植已遍布普洱市、保山市、德宏州、臨滄市、文山州、西雙版納等9個州市35個縣區。截至2016年初,中國咖啡種植面積超過180萬畝,總產量14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1.5%,雲南咖啡種植面積為177萬畝,總產量13.9萬噸,在全國範圍內佔比99%以上。雲南本土咖啡企業,如後谷、凌豐等迎來了春天。
雲南氣候條件與哥倫比亞相似,大多是800-1600米的高海拔地區,利於出產精品咖啡。經SCAA專家多次杯測對比,證明雲南咖啡豆杯品質量可與中美洲高海拔地區咖啡質量媲美,品質上乘。
雲咖歷史追溯
第一階段:1892年,法國傳教士田德能來到大理賓川朱苦拉村進行傳教活動,並在這裡種下第一粒咖啡豆。1952年春,雲南農業試驗場芒市分場的科技人員從弄賢寨帶了70餘公斤鮮果帶回到保山市潞江壩試種,發現適應性表現良好,品質優良,並由此不斷發展壯大。中蘇友好年代,保山的咖啡迎來了一次大發展的機遇,以專供蘇聯。
第二階段:1978—1988年,大部分的農墾系統嘗試種植,這個階段是個起起伏伏的階段,同時也在摸索階段。1988年,雀巢公司為了降低南美洲咖啡種植基地對咖啡價格的影響,將目光從世界種植咖啡的第一大國巴西,轉移到與咖啡之鄉古巴同一緯度的普洱。
第三階段:1988—2008年,1988年雀巢進入普洱後,雲南咖啡進入一個穩定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比較長為20年。跨國集團的刺激,終於復甦了雲南咖啡種植,再加上中國城市中產階層逐漸興起以後,咖啡成為城市白領新的生活方式。更多跨國集團包括麥斯威爾、星巴克,也來到了雲南。
第四階段:2008年以後,從前30年專靠農業初加工、種植出口過渡到不僅有農業出口還兼容了工業、品牌,不斷打造完善產業鏈的階段。
2008年6月26日上午,由德宏後谷咖啡有限公司投資7449萬元、兩條合計年產3000噸的速溶咖啡生產線建成,其中一條年產2000噸速溶咖啡生產線堪稱目前國內最大的速溶咖啡生產線。作為國內咖啡行業惟一的國家級龍頭企業,後谷也登陸A股市場成為中國咖啡第一股。
後谷緣何成為部長口中全球最好喝的咖啡?
雖然有著優質的咖啡種植,卻始終沒有一家精品的咖啡大佬引領雲南市場,雲南咖啡品牌一直在中低端市場徘徊,尷尬不已。
後谷咖啡是雲南更是中國第一個本土咖啡品牌。除此之外,中國尚無其他規模品牌,依託國內具有的巨大的消費市場和發展潛力,後谷咖啡具備良好的市場發展條件。
第一代咖啡麥斯威爾和雀巢,屬於咖啡、糖、奶精三合一速溶咖啡,咖啡含量少,被人們稱為「咖啡飲料」;第二代是兩岸和上島等商務咖啡,兜售商務環境;第三代,也就是如今方興未艾的星巴克、Costa等,兜售閒適的生活方式;而第四代的漫咖啡、野獸花園更是被稱為富二代的天堂,兜售主題空間。外交部部長王毅口中全球最好喝的後谷咖啡又有什麼不同凡響之處?
據了解,後谷咖啡主要以集團公司(德宏州宏天實業集團)生產的咖啡作為原料來源,產地獨特的自然環境及氣候條件,使所產咖啡具有濃而不苦、香而不烈、帶有果味的特質。
不久前,雲南的咖啡和世界上最知名的咖啡之一藍山咖啡曾做過對比測試,選取了同樣生長於海拔1600米以上、同樣鐵皮卡品種的咖啡產品,結果後谷咖啡得到的香味、酸味評分度都比藍山咖啡高。
高海拔、火山山基土的土壤、最優質的咖啡品種,這三樣種植咖啡最重要的條件都是一樣的,但云南擁有決定性優勢。藍山所在地日溫差最高不超過10℃,而雲南種植咖啡的八大地區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有15℃到20℃的日溫差,這就是優勝的決定性條件。
此外,後谷咖啡採用最新工藝,選新鮮的咖啡鮮果,經過三道脫殼工序,然後炒制25分鐘左右,這樣製造出來的鮮果咖啡無澀味且有一種獨特的咖啡糊香,味道更香醇。
2008年,德宏後谷咖啡有限公司(後稱後谷咖啡)建成了咖啡深加工生產線,中國咖啡由此開始邁向工業化道路。2016年底,後谷咖啡20000噸咖啡速溶粉生產線即將建成投產,屆時,包括之前的咖啡深加工生產線,共有33000噸的咖啡深加工能力。此外,後谷咖啡還成為唯一一家中國咖啡工業企業上榜「2016年中國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名單」,開啟了中國咖啡產業智能製造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