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跟蹤研究40年,發現孩子的未來可以預料!生命早期1000天

2020-11-07 果姨媽育兒

你相信孩子的未來可以預料嗎?

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對兒童進行了跟蹤研究,時間長達40年之久,發現人類的成長模式是非常有規律的,掌握了這些規律,甚至可以相當準確的預測孩子的未來行為。

這些研究成果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的養育咱自家的孩子,所以該提前知道的就一定要知道,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影響孩子一生狀態的第三種心理營養素:「安全感的建立!」

如果你發現:

1、孩子特別愛咬指甲,甚至把指甲咬的禿禿的,或者指甲邊緣撕的爛爛的;

2、孩子喜歡蜷縮著睡覺,或者總是依賴某些絨毛玩具或者特定的小毛毯、小枕巾睡覺;

3、孩子總喜歡黏媽媽,尤其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摸著媽媽的胳膊,或者肚子,或者耳朵什麼的,才能安心入睡;

4、孩子出門很膽小,尤其在生人面前很扭捏和害羞。

上面的這幾種表現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安全感的建立是孩子3歲前,此時媽媽的重要性遠遠大於爸爸。

媽媽想要給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只需要做三件事:

1、大量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2、用穩定的情緒度過共生期

3、允許孩子精神上的獨立

你可能發現了,媽媽給孩子的三種心理營養,都需要用大量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是的,在孩子三歲前媽媽的時間和好情緒,會讓孩子受益終身。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發達國家都給媽媽生育休假定為1年到3年左右的原因。

為什麼媽媽用充分的時間和孩子共處呢?在這裡要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孩子和媽媽的共生期。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三歲,一共會經歷36個月,這36個月共分為4個時期:自閉期,共生期,個體化分離期,客體永恆性階段。

而媽媽最關鍵的是要陪孩子度過自閉期和共生期。

自閉期是孩子2個月之前,孩子那個時候基本上就是吃和睡,和外界唯一的互動就是吃媽媽奶的時候。用心理學的話來說就是:孩子此時和外界的客體是不建立任何關係的。

2個月後,孩子就進入了共生期,一直延續到孩子6個月左右。這時候孩子對世界的感知就是對媽媽的感知,孩子無法把自己和媽媽分開,他以為他和媽媽是一體的,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媽媽是他身體延展出來的部分,所以媽媽的所有情緒體驗,孩子都會感覺就是自己的情緒體驗。媽媽痛苦,孩子也痛苦,媽媽開心,孩子也開心。孩子需要時刻和媽媽在一起,否則他很難感知到自己的存在。這時候,孩子對媽媽是全然的信任,只要媽媽和他身體接觸,孩子就會很安心和舒服。

共生期對一個孩子人格發展,心理狀態,情緒狀態和行為模式起重要的決定作用。當媽媽在共生期總是情緒化,就會一直牽動孩子的情緒狀態,這樣孩子在共生期就無法建立對世界的信任關係,而是品嘗到大量的孤獨和恐懼,還有焦慮和不安。這會嚴重摧毀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礎。當媽媽生氣,發火,孩子的世界都在地震,當媽媽每天平和耐心,孩子的世界都是陽光燦爛。

如果孩子沒有在共生期和媽媽建立深度的連接,在以後的人際關係中,孩子難免不信任他人,會不斷追求控制,來彌補一歲前媽媽不受控制的痛苦。尤其是在自己的將來的婚姻中,如果自己的孩子或伴侶不按自己想像的樣子,不受自己的控制,就莫名焦慮和恐懼。進而一步又影響到下一代的成長,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媽媽是介紹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第一人,媽媽正在給孩子用自己的情緒狀態在展示這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當媽媽每天活的喜悅而又快樂,孩子就感覺他來到的是一個值得信任,很安全的世界,當媽媽每天壓抑痛苦,憤懣不平,孩子就感覺他來到的是一個很辛苦、充滿危機的世界。你想知道你的寶貝的安全感怎樣嗎?一個可以看一看孩子目前的表現,另一方面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孩子年幼時你的面孔和情緒狀態就知道了。

建立安全感的第三個條件:允許孩子逐步在精神上獨立。

正常的共生狀態是在出生後6個月以後就漸漸結束,隨著孩子的長大,他逐步的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可以坐,可以爬,可以站,他就發現了空間和距離,然後他會逐漸意識到原來自己和媽媽是獨立的兩個人,此時,孩子就進入了分離個人化時期,慢慢發展出自己的獨立意識。

而此時需要的是媽媽能夠允許孩子在心理上逐步的和自己分離,因為共生期不僅僅是孩子會依戀媽媽,媽媽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對孩子的依戀。很多媽媽非常享受和孩子的共生期,因此那個時候,孩子對媽媽的看重,勝過一切。如果媽媽的心智不夠成熟,到了孩子該和媽媽結束共生期的時候,媽媽會依然對孩子充滿控制,不願意結束共生期。因此我們在大量的案例當中,看到有很多孩子已經是結婚成年,一切的行動還要靠媽媽的指揮,原因就是媽媽無法放下對孩子的控制,使得孩子只有身體的長大,而沒有精神上的獨立!

能夠順利的幫孩子結束共生期,並且依然對媽媽充滿信任,就需要媽媽在孩子慢慢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的時候,在孩子和我們想法不同的時候,能夠給孩子大量的耐心。這份耐心會給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空間,也能夠讓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有信心相信自己,信任他人。這就叫良好的安全感。

這是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必須的心理基礎。

所以,媽媽們,你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貴人。為每一位正在努力成長自己的媽媽點讚!

相關焦點

  • 耶魯大學40年研究:從生命早期1000天,提前改變孩子的未來
    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進行了為期40年的研究調查,最終發現:從兒童早期生命的1000天中,可以發現孩子的未來成長趨勢,採取方法引導了這些趨勢發展,不用等孩子長大,就可以提前改變孩子的未來,讓孩子領先同齡人。
  • 耶魯大學跟蹤研究40年,發現孩子的未來可預料!關鍵就在9歲前
    在正式開始這篇文章前,我查閱了很多相關的研究和資料,下面就整理分享給大家。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曾經做過一個歷時40年之久的跟蹤調查,通過對上千名孩子的跟蹤研究發現:人的成長模式是有跡可循的。其中,9歲(三年級)是決定孩子成績高低的「分水嶺」。根據最終的研究成果,他們可以對80%的孩子在個人發展過程中面對的問題進行正確的預測。9歲為什麼如此重要?
  • 知名婦產科專家範玲:關注生命早期的1000天
    看點:9月26日,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指導,搜狐網、搜狐母嬰、搜狐教育聯合主辦的「2020搜狐養育大會」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聚集數十位權威育兒專家、明星達人、母嬰企業CEO等,聚焦兒童生長的哺育、撫養和啟蒙教育、母嬰行業發展等話題,共同探討科學育兒新主張,帶父母發現愛孩子的智慧和力量。
  • 生命早期1000天:第三階段合理輔食添加,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
    在生命早期1000天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人最重要的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一個包含3610名白人學齡前兒童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在14月齡時攝入高水平的多不飽和脂肪可以顯著降低學齡前超重的發生風險。關於蛋白質的攝入,之前報導高蛋白質攝入和肥胖有關。 嬰兒時期,是孩子處於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和關鍵期,這個時候也是生長發育最快的時候。
  • 生命早期1000天的營養與健康
    看點:9月26日,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指導,搜狐網、搜狐母嬰、搜狐教育聯合主辦的「2020搜狐養育大會」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聚集數十位權威育兒專家、明星達人、母嬰企業CEO等,聚焦兒童生長的哺育、撫養和啟蒙教育、母嬰行業發展等話題,共同探討科學育兒新主張,帶父母發現愛孩子的智慧和力量。
  • 耶魯大學40年研究:孩子一生中的黃金八年,父母要知道這些事
    為了解開孩子成長過程中產生的諸多疑惑,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跟蹤孩子們40年的時間,通過研究1-14歲孩子的行為發展變化發現:人類在1-8歲的成長方式是有規律的,孩子在某個階段即將出現的行為甚至是可以預料的。這段時間也被稱為「孩子人生的黃金八年」。
  • 耶魯大學跟蹤研究40年,終於解開了1-14歲孩子的成長密碼
    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跟蹤孩子們40多年,研究1-14歲兒童行為的變化與發展,得出的最終成果顯示,人類行為的成長模式十分有規律,甚至可以相當準確地預料孩子在某種行為階段之後將會是什麼行為階段。下面節選自路易絲·埃姆斯等的著作內容,路易斯·埃姆斯是美國知名兒童心理學家,耶魯大學格塞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其教育理念影響了兩代美國年輕父母。
  • 「生命早期1000天」是大腦發育關鍵期,千萬別給孩子耽誤了
    健康和疾病的發育起源(DOHaD)理論中指出,「宮內環境和出生後的生活方式,共同影響著人的健康」,即我們所熟知的「生命早期1000天」理論。從母親懷孕起,一直到孩子滿兩歲,這1000天的時間,對我們來說,可能只是人生中平凡的三年時光,但是對寶寶來說卻意義非凡。這段時間內寶寶的營養狀況和成長環境等,將對寶寶一生的健康有著深遠影響。
  • 於仁文:生命早期1000天,吃對營養決定孩子一生健康
    看點:9月26日,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指導,搜狐網、搜狐母嬰、搜狐教育聯合主辦的「2020搜狐養育大會」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聚集數十位權威育兒專家、明星達人、母嬰企業CEO等,聚焦兒童生長的哺育、撫養和啟蒙教育、母嬰行業發展等話題,共同探討科學育兒新主張,帶父母發現愛孩子的智慧和力量。
  • 「生命早期的1000天」,對寶寶有多重要,你知道嗎?
    生命早期的1000天,指的就是在生命最初的1000中(即從懷孕十個月到寶寶2歲),這一階段對寶寶尤為的重要,不僅關乎著寶寶的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而且對其整個生命周期都有很大的影響。正所謂早期營養的好壞決定了寶寶後期的生命質量。所以這一時期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一個人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
  • 生命早期1000天太重要!惠氏攜手中國營養學會發起專題項目!
    作者:姚婷(高級營養師)投稿:2216295723@qq.com「生命早期1000天」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一個人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是指280天的胎兒期和寶寶出生之後的720天。這是兒童發育的第一個關鍵階段,關係到嬰兒時期體格和腦的發育以及孩子成人後的健康。
  • 耶魯大學40年研究:孩子9歲前,養成這些習慣,成為學霸就不遠了
    「9歲現象」可以說是屬於世界兒童的共同難題,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觀發展研究所為了解釋這個研究,跟蹤了從幼年到青少年等不同年齡段的兒童40年左右的時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孩子的行為特點和規律,在9歲時變化最大。
  • 耶魯大學跟蹤研究40年,發現1-14歲孩子的成長密碼(請對號入座)
    本文作者|路易斯·埃姆斯,美國知名兒童心理學家,耶魯大學格塞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這些孩子成長中的「為什麼」,我們經常搞不懂……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跟蹤孩子們40多年,研究1-14歲兒童行為的變化與發展。相信這些成果能夠幫助咱們做爸媽的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
  • ...孩子一生的健康?聰明媽媽這樣做!——生命早期1000天母嬰健康...
    要做一個身心健康的媽媽,養育一個健康的孩子,就要從很早的時期開始學會如何去做。1000天母嬰營養與健康高峰論壇暨母嬰健康•智能呵護倡議行動在京啟動。、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教授馬良坤,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綜合兒科分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王瑞萍,女性瘦身專家、中國營養學會體重管理教練培訓導師金紫亦等多位專家齊聚活動現場,共話生命早期1000天的母嬰健康。
  • 生命早期的1000天,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營養補充呢?
    生命早期的1000天從懷孕開始一直持續到寶寶出生以後的兩年剛好是1000天,所以也叫千日營養。【(懷孕)280天+(0—6個月齡)180天+(7—24月齡)540天=1000天】另外,經研究發現,每年春季是嬰童的加速生長期,每月平均長高1.37cm,可達到其他季節的2倍,因此春季也是極好的補鈣時期。
  • 雀巢詮釋生命最初1000天重要性
    專家們指出了目前中國家庭在「生命最初的1000天」中常見的營養問題,並分析癥結所在,給出相應解決方案。「生命最初的1000天」是國際公認的生命健康窗口期,指的是從媽媽懷孕到嬰兒出生後兩歲。這一階段的營養狀況不僅將影響孩子當前體格和智力的發育,還與未來的慢性病發病率有顯著聯繫,是幹預成年期疾病的關鍵窗口期。
  • 耶魯大學40年研究成果:為什麼「九歲之壁」是孩子成績的分水嶺
    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小時候特別聰明,小學1、2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也很好,但是等到了3年級以後孩子的學習成就有了明顯的下降趨勢。在教育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年級開始分化,四五年級天上地下。」
  • 母胎醫學:管理好生命早期1000天
    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關注孕婦的健康,做好孕期保健,及時發現高危的妊娠,採取幹預措施保證孕產婦的平安,同時還要將發育中的胎兒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如果胎兒出現了問題,我們如何通過現有的手段及時篩查出來,並及時給予科學的評估?是否進行幹預以及如何進行幹預?千萬不能因為胎兒被篩查出有問題,就輕易地放棄。
  • 如何把握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需要舉「全村」之力
    「過去幾十年,中國在衛生健康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中國目前嬰幼兒生命早期營養還存諸多問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芮心月表示。「從寶寶胎兒期至24個月間的生命早期1000天,這一時期被稱為生長發育的 『機遇窗口期』。」林志成表示,「通過科學的營養幹預,將對嬰幼兒生長發育,乃至青少年期的健康和預防成年慢性疾病產生積極的長遠影響,也將影響整個世界的變遷和未來。」
  • 耶魯大學研究40年,發現1-14歲孩子的成長密碼
    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跟蹤孩子們40多年,研究1-14歲兒童行為的變化與發展。 得出的最終成果顯示,人類行為的成長模式十分有規律,甚至可以相當準確地預料孩子在某種行為階段之後將會是什麼行為階段。相信這些成果能夠幫助咱們做爸媽的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