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語》|光怪陸離的貴族生活記載及中日合璧的藝術特色

2020-12-17 Lady獨立團

《源氏物語》|「物語」藝術成就最高峰,再現「物哀」情慾眾生相

11世紀初,日本文壇出現了一部震驚文壇的長篇巨著《源氏物語》。這是一部約百萬字的長篇小說,此部小說為日本女性作家紫式部的作品。

日本文學特有名詞「物語」,可以理解為雜談或故事。這種創作形式產生於10世紀初的平安朝時代,《源氏物語》則代表「物語」藝術成就的最高峰。

作者紫式部,生卒年不祥(約973年—約1019年至1025年),日本平安時代著名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出身中層貴族家庭,因其長兄任式部丞,而當時宮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銜為名,以顯其身份,所以稱為藤氏部;後來因她所寫《源氏物語》中女主人公紫姬為世人傳誦,世人遂稱之為稱紫式部。

紫式部祖父等輩及兄長都是當時有名的歌人,父親更是長於漢詩和歌,對中國古典文學頗有研習。作者因此自幼得以隨父學習漢詩,並熟讀中國古代典籍,她不僅對白居易的詩有很深的造詣,且十分了解佛經和音樂,故年幼便有才女之稱。

後來紫式部家道中落,一長德四年(998年)左右,年僅22歲的紫式部嫁給了比自己年長20多歲的小官吏藤原宣孝做妾,育有一女,婚後三年丈夫去世。丈夫去世後,紫式部依賴父兄生活,寡居十年。後進宮做了彰子皇后的侍讀女官,因見識耳聞當時上層貴族生活,《源氏物語》應運而生。

《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寫實小說,因其全篇有多處對漢學、詩賦運用,國人喜歡稱其為日本《紅樓夢》,事實上《源氏物語》比曹雪芹的《石頭記》早了700多年,比中國的第一批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和歐洲長篇小說先驅《十日談》都早約300年。

《源氏物語》被譽為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是歌物語和傳奇物語兩種傳統的集大成者,在日本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通過光怪陸離的貴族生活記載,呈現了驕奢淫逸的封建王朝「物哀」情慾眾生相

《源氏物語》記載的是貴公子光源氏(及後來子嗣子燻君)和他周圍女性悲歡離合的故事,涉及私生子、亂倫、削髮為尼等大量男女情愛矛盾和悲劇故事記載,反映了當時宮廷的驕奢淫逸生活和宮廷貴族的種種不為人知的思想面貌。

①《源氏物語》前篇

《源氏物語》的故事涉及三朝四代,經歷70餘年,出場人物400餘人,小說分前篇和後篇。

前篇描寫的是光源氏與多位女性的糾纏情愛故事,光源氏為桐壺天皇最寵愛的更衣之子,後來更衣不幸去世,桐壺天皇考慮其身後沒有權勢力量,故將他降為臣籍,賜姓源氏。

自幼喪母的光源氏,發現皇帝新召入入宮的藤壺女御跟母親更衣神似,於是與後母亂倫,並產下一子,後來又在一所寺院裡發現了一個與藤壺女御有親屬關係的女孩紫上,光源氏便將她帶回府內耳鬢廝磨,日夜調教,等其長大後將其立為正室。光源氏還將過去與他有染過的所有女人召在一起,共享錦衣玉食的生活。

前篇尾聲故事交代了後篇子燻君的身世。光源氏受託於朱雀帝,娶了朱雀帝三女兒三宮加以庇護,結果三宮與頭中將的兒子柏木私通,懷孕後產下一子即為燻君。源氏知曉各種緣由,但也只能裝作不知,將子燻君當成自己骨肉撫養。柏木深感罪孽深重抑鬱而亡,三宮則削髮為尼死如死灰,後來,源氏最鍾愛的正室紫姬病死,晚年的光源氏沉浸在人世無常的悲哀,感到生活幻滅,屢屢想要出家為僧。充滿著佛學「因果報應」色彩。

②《源氏物語》後篇

《源氏物語》的後篇圍繞私生子燻君的情愛故事展開,後篇也是後世所謂的《宇治十卷》。

燻君的情愛故事仿佛光源氏晚年故事的復刻和報應。桐壺帝的第八皇子臨終前將自己兩個妙齡女兒託付給燻君。燻君以保護人的身份接觸姐妹倆,對其中的姐姐暗生情愫,但是遭到拒絕,不久姐姐便抑鬱而終。其中的妹妹則被燻君的朋友奪走。

燻君失望懊喪,意外得知八皇子還有一個私生女,名為浮舟,長相神似燻君愛而不得的已去世的姐姐。於是燻君設法找到浮舟,將浮舟接到宇治山莊庇護寵愛。但之前搶走妹妹的那個朋友再次橫刀奪愛,他假裝燻君的聲音,深夜闖入浮舟的閨房,將浮舟佔有。浮舟自盡未亡遂削髮為尼,在小野出家。燻君得知事情真相後,派人到小野與浮舟見面,結果未能如願。至此,全篇故事完結。

前篇和後篇互為呼應,後篇仿佛前篇孽行的現世報,同為私生子的燻君和浮舟的情愛以無限悲哀失敗告終。

《源氏物語》藝術表現特色

《源氏物語》自問世以來,日本文學界不少人去模仿它的結構布局和描寫手法進行小說創作。日本學者家永三郎評價這些作品說:「它們只是模仿《源氏物語》,而不能與之相比。」足以可見《源氏物語》的藝術成就。

一、斷而有續的二重組合及前後不均稱的比列分割,大大提升作品藝術性

《源氏物語》的結構從整體上看頗具特色,前篇44回以源氏為主人公,後篇10回以燻君為主人公,前後兩篇既可以單獨成篇,合在一起又構成循環交流的序列,這種斷而有續的二重組合以及前後不均稱的比列分割形成小說結構的獨創性。

全書以幾個大事件作為故事發展的關鍵和轉折,有條不紊地通過各種小事件,鋪陳複雜的糾葛和紛繁的事件,逐步深入解開貴族生活的內幕。

縱向寫了銅壺天皇、源氏、柏木、燻君幾代人的悲劇感情,橫向刻畫了一個又一個女性的人生悲劇,藤壺與源氏的亂倫,一生在不安負罪感中度過;空蟬閉月羞花卻嫁給老朽的地方官,且不斷被人覬覦,最後只能削髮為尼;還有葵姬、紫姬、浮舟等女性的悲歡離合。

在他們的世界裡,愛與恨構成了各自的世界,所有人物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皆是「苦」的化身,全都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無一能夠逃離悲劇結局,極大彰顯了日本「物哀」文化。

二、對自然美描寫出色,對自然美具備纖細的感受力,成為日本「物哀」美的典範

紫姬「春殿」的花香襲人,芬芳無比;末摘花寒舍的蒿草叢生,斷壁殘垣;須磨海濱的狂風暴雨,昏天暗地,所有自然美描寫都起到渲染氛圍、暗示心理、揭示人物處境和性格的作用。

源氏最愛的紫姬,從病重到離世,作者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寫。

紫姬在病情剛有好轉之時,觀池塘景色,作者寫道「蓮葉青青可愛,葉上的露珠像寶玉一般閃閃發光」。閃光的露珠,既是紫姬光彩之美的象徵,亦是紫姬大病難愈的暗示,露珠雖耀眼但轉瞬即逝,作者對自然美的感受力和筆力非常細膩強勁。

紫姬在病中走過蓬勃春季,終在秋風悽楚中隕落離世。作者通過對各個季節的細膩刻畫和景色描寫,表達對紫姬的挽留和挽留也無濟於事的悲美情趣。這種既悲又美,越越美的美學境界,成為日本「物哀」美的典範,對日本文學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三、中日合璧的語言風格和體裁選用,使之成為極具欣賞價值的文化小說

柔美,含蓄,典雅的語言風格是《源氏物語》重要的藝術表現特色。《源氏物語》詞彙豐富、綿密細緻,在體裁上採取散文和韻文配合的形式,以散文為主體入近800首和歌,使歌與文融為一體。不僅表現了宮廷文化高雅精緻的氣氛,也對故事的進展和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此外,《源氏物語》當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國詩賦,以白居易的《長恨歌》為主要代表,還結合了《禮記》、《史記》、《戰國策》等中國古籍與故事情節,開拓了日本古典寫實作品的新天地,大大增強了此部小說的欣賞價值。

結語

縱觀《源氏物語》裡在情慾愛事中沉浮的男男女女,均以滿足情慾開始,以遁入空門或沉淪死亡為終,充滿日本式「物哀」獨特風格。但《源氏物語》不僅是一部體現貴族驕奢淫逸複雜情愛的紀實小說,更是紫式部的自我找尋。

紫式部將自身經歷和孤苦感受凝聚於筆尖,聚合了眾多女性形象將自己客觀化地進行了反省,通過《源氏物語》去尋覓自我,表現自我,完善自我,體現出前所未有的女性意識,表達了對女性的同情與悲憫。小說藝術表現手法高超精湛,超越了所處時代、種族和地理環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級經典名著,值得後人細細品讀。

相關焦點

  • 《源氏物語繪卷》:日本連環長卷對中國古畫藝術手法的借鑑與創新
    《源氏物語》是日本版的「紅樓夢」,女作家紫式部以平安時代王朝為背景,展現了主人公光源氏的一系列生活與愛情故事。因此,《源氏物語》除了有宮廷的百態生活外,還有貴族的情愛生活。而《源氏物語繪卷》則是文字與繪畫的結合。
  • 品讀《源氏物語》日本平安時代貴族的愛與欲
    #不過,你也可以說,《源氏物語》不過是日本平安時期一個貴族男人與無數女人糾纏的愛欲故事。《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誕生於11世紀的日本平安時代,也就是中國宋朝的時候。這部一千多年前的巨著,由當時擔任宮廷女官的紫式部撰寫而成,描繪了桐壺帝之子源氏及其後代的情感悲歡,尤其是源氏與各種女性的愛恨糾葛,以及平安社會政治鬥爭對其命運的影響。《源氏物語》直接影響了日本核心藝術理念物哀美學風格的形成,可以說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奠基之作。
  • 《源氏物語》日本平安時代貴族的愛與欲
    《源氏物語繪卷·鈴蟲一》復原圖 近代 平安時代女子的宿命:除非依靠男子愛護照顧,女子才能生涯安穩。撥草尋蹤《源氏物語繪卷·蓬生》復原圖 近代 源氏造訪別離多年的情人末摘花,手中的傘被松樹藤蔓纏著,庭院中蒿草叢生。
  • 紫式部:源氏物語,藝術魅力經久不衰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紫式部的源氏物語。關於(源氏物語》的主旨,迄今為止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源氏物語》是一部內涵豐富的小說,具有多重性主題。因此,應該多側面、立體地理解(源氏物語》的主旨。從時代及作家世界觀看,作品似乎要表現「罪與罰」及嚮往「彼岸淨土」的思想。
  • 《源氏物語》被稱日本《紅樓夢》,貴族的情感糾葛從來不簡單
    知道《源氏物語》的人,一定知道《紅樓夢》;但是知道《紅樓夢》的卻不知道日本的《源氏物語》。小說跟《紅樓夢》的章回體小說有得一拼,全書共五十四回,近百萬字。《紅樓夢》中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被背景。《源氏物語》的背景故事涉及四代天皇,歷70餘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鮮明的也有二三十人。人物以上層責族為主,也有下層者族、宮,己詩女及平民百姓。全書以源氏家族為中心,上半部寫了源氏公子與眾妃、詩女的種種愛情生活;後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燻君為主人公,鋪陳了複雜紛繁的男女糾葛事件。
  • 《源氏物語》的道家新論 ——評《談「源」論「道」》
    圍繞《源氏物語》,當下日本學界的研究狀況是,「要麼強調本民族獨創性,要麼言必稱儒、佛兩家卻不知『道家』為何物」,如此說來,《談「源」論「道」》可謂提供了新的思考維度。在當今中日社會謀求政治、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該書不僅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日本文化的生成、發展、變遷,反觀傳統文化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更有利於通過新的研究視角去闡明傳統文化的海外傳播特點與中日文化間的交流實態。
  • 日本紅樓夢《源氏物語》,男主私生活辣眼睛,卻是物語文學的頂峰
    清水寺清水寺《源氏物語》以平安時代的貴族生活作為場景進行描寫。 《源氏物語》遊樂《源氏物語》遊樂於是蜇居於平安京的貴族們醉心於春花秋月,沉迷於漁獵女色。對於一個平安時代的貴族來說,平安京、京城周圍的山水就是他封閉生活的全部世界,往往會將此外的廣闊地域以及不同身份、不同階級的人,這些都當成和自己毫不相關的不同世界裡的事物,往往擱置不理。這一點從與光源氏交往往的許多女性的身份來歷中也能看出來。
  • 《源氏物語》
    巨著《源氏物語》的出現代表著日本虛構物語的頂峰。這本傑作在各方面都值得我們深思。首先,我們必須考慮這個物語可不可以稱為長篇物語。其較之後的《狹衣物語》,在構成上有明顯的差異;《源氏物語》以「帖」為單位,或斷或續,或時有重複而展開情節。要之,《源氏物語》是短篇物語的堆積,與其說是長篇物語,不如叫做「集篇」物語。
  • 《源氏物語》與日本香道
    源氏物語中就詳細記載了六種薰香的配方以及調配之法。木公子有話說《源氏物語》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學名著,對於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是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女作者紫式部是貴族出身,很有才情。後夫死家道中落,被招進到宮中做了皇后的侍讀女官。
  • 《源氏物語》心得體會
    《源氏物語》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寫實小說,作品流露出明顯的現實主義傾向,被認為代表了日本古典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峰,給後世作家的創作帶給了藝術典範。《源氏物語》是一部讓日本民族整整驕傲了十個世紀的著作。川端康成在接受諾貝爾獎時所做演講時曾指出《源氏物語》是日本小說創作的最巔峰,他自己也不能與其相比較。當然這是自謙的的說法。
  • 《源氏物語》對日本社會的影響
    一、《源氏物語》內容《源氏物語》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對於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譽為日本文學的高峰。《源氏物語》共54回,歷時70餘年,所涉人物400多位。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緣,書中大量寫實的白描讓貴族們糜爛而又出奇優雅美麗的生活橫陳在讀者眼前,相隔千年卻始終魅力不減。後半部則以源氏公子之子燻君為主人公,鋪陳了複雜紛繁、纏綿悱惻的男女愛情故事。《源氏物語》在創作方法上既繼承了物語的現實主義傳統,同時又摒棄了物語只重史實、缺少心理描寫的缺陷。
  • 紫式部的一生~源氏物語執筆的廣山寺
    白沙和苔蘚美麗的被稱為「源氏庭院」的庭園,在6~9月間,桔梗的花開得美麗,呈紫色。這個庭園被稱為「源氏庭院」的理由。那是因為這個地方是紫式部的宅邸遺蹟,她在這個地方執筆了那個《源氏物語》。寫《源氏物語》的紫式部如果是日本人的話,恐怕源氏物語的作者知道是紫式部,但是知道紫式部的人不少吧。下面介紹紫式部是怎樣的女性。贊助商連結紫式部是父親? 藤原為時和母親?
  • 紐約大都會以《源氏物語》「點亮」日本經典
    並非每一部流傳久遠的文學巨作都能夠在千年之中不斷催生出偉大的藝術。寫於11世紀初日本的《源氏物語》是個例外,它可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部講述日本宮廷生活與愛情的著作,敘事豐富,它掀起了革新,並在各個方面為日本藝術奠基。
  • 紫式部《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被稱為世界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日本平安時代女流文學的代表之作。該作品以細緻且富有文採的筆觸,虛構了一個富有代表性的宮廷貴族社會,並洞察其中的人情事態,構成了一部極具時代特色的風物長詩,被認為是完成度極高的劃時代的作品。
  • 日本史:「假名」和「源氏物語」
    「假名」和「源氏物語」日本人是意識到這一點的,在書寫《萬葉集》時,就只用漢字的發音表示日語的音,這被後人稱作「萬葉假名」。而後又創造出了真正的日語文字,這就是被稱為片假名的日語字母。宮廷的貴族婦女正是用這樣的片假名寫下了不朽的名篇《源氏物語》。這部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小說的作者叫紫式部(生卒年不),是宮廷中的女官。她在這本書中通過貴族光源氏的愛情生活,描寫了當時貴族婦女的喜怒哀樂,特別是她們那催人淚下的不幸的愛情生活。其中那纖細、優雅、高貴、寂寞而又美麗的情感表現影響了後來日本的美學觀念。
  • 《源氏物語》:日本的《紅樓夢》,美人如畫,價值斐然!
    《源氏物語》整部小說氣勢恢宏,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時期為背景,描寫了主人公源氏的一生生活經歷和盪氣迴腸、曲折迴環的愛情故事,內容複雜。全書共五十四回,近百萬字。包含四代天皇,歷經70多年,出場人物多達400多位。人物以上層貴族為主,但也有中下層貴族、宮女、侍女及平民百姓。
  • 和而不同,同則不繼——解讀《源氏物語繪卷》中的中國繪畫技法
    在十二世紀的日本平安時代,物語文學十分繁盛,有許多事件都被編成了物語而流傳,供貴族社會消遺。起初由僕人讀故事,主人們翻閱配套的畫冊,後來藝術家們把二者結合在了一起,將故事場景插圖同敘述故事的文字一起裝裱在一個橫軸卷子上,《源氏物語繪卷》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
  • 原來你們也這樣學外語|道長解讀《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中的「和歌」平安時代的一個特色就是互答「和歌」了,你可以把它簡單看做「寫情書」⑥它有點像一幫貴族婦女、一些女官,在宮廷裡面聚在一起賞賞花,順便一起說說故事,整個語調非常地悠閒。 紫式部寫的故事,在宮廷裡面讓大家傳閱,大家誇她寫得真好,她再接再厲,連載下去,就寫成了這五十四貼,這個「貼」就相當於我們中國小說的「章回」。《源氏物語》就是在這樣的環境底下誕生出來的。
  • 【恰洽陪你讀歷史】源氏物語與日本中古時期的物語文學
    浪漫的描寫了對人間生活的無力與對美的永遠性的嚮往。雖然講的並不是和現實世界一個次元,但是反而更襯託出了世界的真實。利用對話手法使物語栩栩如生。《宇津保物語》描寫了貴族社會的多彩人物等。《落窪物語》講了被別的媽欺負的故事(老婆多 宅鬥- -)十分具有現實意義。《伊勢物語》以在原業平為藍本講述了昔男一代風流故事。
  • 宇治,《源氏物語》和抹茶
    車站有點新奇特色。出了站才知道坐的這是京阪電車線。流經宇治的河流,宇治川。京阪電車站就在宇治川河邊,坐京阪電車的話,去平等院需要過橋。如果坐JR奈良線則無須過橋。紫式部,日本歷史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的女作者,據說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都非常高,我早聽說過但從未看過,如果拿《源氏物語》與七百年後的《紅樓夢》相提並論,不知合不合適。由於歷史上日本女性的地位不高,紫式部的名字現在已無從知曉,紫式部是後人根據小說的內容給她起的名字,但她出身於藤原家族,肯定是姓藤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