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5日電 臺灣年終病號多。近來不少高雄民眾抱怨,就醫常掛不上號、等不到病床,只好多花錢看急診,造成大型教學醫院急診量爆增,醫護人員應接不暇。醫院透露這是當局實施健保總額管制後的「怪現象」。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高雄市緊急醫療信息整合中心統計,今年該市急診就醫人次約有四十萬人次,比去年暴增兩萬人次。
高雄榮總醫院急診部昨天舉辦聖誕活動,但因病患大爆滿,病床排到急診大廳、走道、廁所邊及自動櫃員機旁。病人怨聲連連;「我不是衝著聖誕禮物來」。一名躺在櫃員機旁的女患者說,她因膽囊發炎前天就到該醫院急診,在急診室內過了一夜,昨天病情穩定,等待檢驗報告,就被移到大廳櫃員機旁;提款機的吵雜聲讓她不得安寧,也無心欣賞聖誕活動。
「讓患者躺到大廳、走道,實非醫院所願」,高雄榮總醫院醫生表示,入冬後,心血管疾患大增,但有些醫院都以滿床為由,將患者轉送到大醫院。
高雄長庚醫院醫生則說,每到年底不少醫院因已做滿健保額度,即以「滿床」為名,要求病人轉院,這些「健保人球」都往醫學中心送。
他表示,急診室大排隊,醫院的呼吸照護病房、加護病房早已一床難求;近日不斷地透過緊急醫療系統,呼籲其它醫療院所不要再將病患轉到高雄長庚來,但病患仍源源不斷。
高雄市衛生局長對此表示,確有醫院因健保總額緣故,緊縮門診、住院業務量,造成患者改掛急診。
臺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表示,醫學中心急診量大增,是「同行相害」的現象。她建議在急診等候病床的患者,打電話給地方首長及馬、謝團隊,提醒政治人物多重視民間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