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欲刪「直轄市」健保補助 綠提表決守住

2020-12-24 華夏經緯網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王育敏今天提案,刪除對「直轄市」健保欠費繳款項目補助的預算,但民進黨「立委」鍾孔照、黨團書記長劉世芳反對,經過表決,預算未被刪除,全數照列。

    臺「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審查臺「衛福部」預算,王育敏提案,要刪除「直轄市」健保欠費繳款項目補助15億6500萬元(新臺幣,下同)的預算,並在提案中說明,高雄市府積欠上百億的健保費,但新當局上臺後卻項目補助,這對依約定還款、繳費的臺北市不公,且這筆預算的編列,會排擠「衛福部」其他歲出的預算甚巨。

    但劉世芳認為,站在高雄市民的立場,本來就是要將過去不公平的事,在現在變成公平,當初補助臺北的多,高雄的少,現在只是要求「衛福部」公平處理,怎麼可以有不了解高雄市的政黨,就要將預算全數減列。

    王育敏則表示,現在是在審行政當局的預算,可以理解來自高雄的「立委」,極力站在高雄角度來爭取,但如果今天審預算可以因為在地委員基於在地的利益,臺當局就要照單全收,不知道未來會變成怎樣的情況,她要的只是一個公平與合理,那新北市立委也可以這樣主張嗎?

    劉世芳響應,對於「直轄市」健保欠費繳款項目補助的預算,是經過合法的編列,是補助給全臺灣的勞工,王育敏不了解所有的來龍去脈,她只有一句話,「高雄市勞工與臺北市勞工,是不是要同樣享有一樣的勞動權」?而欠費的問題,當時的「直轄市」只有臺北與高雄,新北市是幾年前才變成直轄市的,所以搞不清楚狀況不要亂提案。

    由於雙方對此爭執不休,鍾孔照在現場提案,主張「直轄市」健保欠費繳款項目補助15億6500萬元的預算,全數照列,但王育敏有異議,因此進行表決,經過表決後,通過鍾孔照的提案,預算全數照列。

 

來源:臺「中央社」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臺灣「立院」初審通過:每月補助陸生4成健保費用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消息 臺灣「立法院衛環委員會」22日表決通過「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的初審,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通過三讀,陸生確定納入臺灣健保,那麼陸生健保費率將比照在臺海外籍學生,自付6成,剩下的4成保費則是由臺當局補助。
  • 臺中市老人健保、幼兒學前2補助案委員會通過 市府:感謝議會支持
    臺中市政府老人健保補助7.28億(新臺幣,下同)、幼兒學前教育補助8.5億等重大預算,25日在委員會中獲得藍、綠議員支持順利通過。市府表示,各預算案均涉重大民生與建設,感謝各委員會完成多項提案審查;市議會並要求擴大敬老愛心卡使用範圍,提高搭乘計程車單趟補助額度等嘉惠市民。
  • 臺灣健保「包山包海」難包陸生?
    醫療康復費用高,臺灣健保的優勢體現了出來。但對至今仍沒有搭上健保列車的陸生來說,受傷後醫療康復費用如何解決?仍然沒有清晰的答案。  過程一波三折  有島內醫師近日投書媒體,吐槽臺灣健保是「包山包海包全球」。他舉例說,幾天前接待了一個病人,一問才知,病人是在美國骨折的。但打了條石膏固定後便越洋飛回臺灣開刀。
  • 勞健保補助款爭議柯文哲拍板還錢
    臺海網1月16日訊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與「中央」爭議15年的勞健保補助款爭議,可望畫下句點,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欠債還錢」、「依法行政」,已指示勞動局把剩下的209.62億元(新臺幣,下同)還清,目前市庫已撥出13.75億元匯交「健保署」,將與勞健保局達成未來分期攤還協議,希望在未來5年內還清所有健保欠費。
  • 柯文哲:老人健保補助需優先推動
    (吳堂靖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日前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擬放寬65歲以上健保費補助,任內另一項罩門「取消敬老金」也有臺北市議員準備發起「是否恢復發放重陽敬老金」i-Voting提案。對此,柯文哲受訪表示,他認為老人健保補助要優先推動、處理,因為同樣花1500元(新臺幣,下同),發敬老金沒有解決問題。
  • 柯文哲砍臺北市老人健保補助制度 70歲才能領
    臺北市老人健保自付額補助 新、舊制對照表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繼砍掉重陽敬老禮金後,臺北市府下一刀砍向老人健保自付額補助臺北市原訂有「老人全民健康保險自付額補助辦法」,除年滿65歲的中低收入老人外,申報綜所稅率未達20%者,每人每月最多可獲749元(新臺幣,下同)補助;從明年起,在市長柯文哲「使用者付費」原則下,補助年齡門坎從65歲提高至70歲,此舉第一波將影響8000位明年滿65歲的長輩們,每人1年最多額外支出近9000元。
  • 陳菊批馬英九「財政不正義」 高雄籲提高勞健保補助
    陳菊說,將向新當局提出2大訴求:公平分配北高2市勞健保補助;速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擴大地方財源。    陳菊說,臺當局對北高2市勞健保費欠款補助差很多,2007到2014年的勞健保欠款,臺當局補助臺北市325億(新臺幣,下同),只補助高雄市36億,相差9倍,「如果高雄得到跟臺北同額補助,欠款不是早就還清了嗎?」現在臺「行政院」提出「財劃法」修正版本是6%,她將要求臺當局提高比例。
  • 高雄市勞健保欠費補助 臺當局拍板大增124億新臺幣
    人民網7月20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行政院」政務委員許璋瑤昨主持跨部門會議,依高雄市訴求,臺當局對地方補助採衡平原則,讓高雄市勞健保欠費補助比照臺北市補助比例,大幅提高補助額度,由目前補助49億元提高為173億元,總補助額度一口氣增加124億元。
  • 疫情當下綠營炒作「健保」欲一箭雙鵰?
    1 民進黨點燃「健保」烽火  關於健保話題的引爆,從湖北臺商返臺的首班包機2月3日抵臺就開始了。因為返臺的人員中,有部分大陸配偶子女,於是綠營政客和媒體就開始鼓譟,「中國人來吃我們的健保了」。  綠營學者、曾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的顏建發則進一步提出,應通盤檢討「兩岸關係條例」與臺灣健保制度,包括要修正陸配及其子女、親屬取得居留與健保。民進黨民意代表王定宇跟進表示,馬英九「執政」時「為中國籍人士開的健保後門」,一定要「好好整理、修法」。
  • 積欠健保補助款 臺北市要求「衛生署」撤查封
    東南網9月25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政府積欠健保補助款還款計劃有變數!臺北市長郝龍斌24日拜會「衛生署長」邱文達,希望撤銷因此被查封的多筆臺北市土地、建物;但「衛生署」認為,除非以地易地,否則撤封恐影響健保永續經營。
  • 臺「健保署」:申報不實將刪健保給付 且回推百倍
    不過,「該署」會不定期專案清查,若申報不實將核刪健保給付,且擴大回推一百倍,呼籲醫界勿以身試法。「健保署」主任秘書蔡淑鈴說,健保大多數給付案件都採事後審查,也就是相信醫師診斷,因此病人若為割雙眼皮,但醫師在申報健保診斷為「睫毛倒插」,確實難以查察。
  • 在臺就讀大陸學生全額自費納入健保
    對於陸生的不公平待遇,外界一直呼聲強烈,民進黨遂推動所謂「陸生納保、境外生保費改為全額自付」的健保修正草案。    修「法」前已在臺僑外生由臺當局補助4成保費不受影響,各機關也可視個案,自行編列經費補助。    臺衛生福利部門官員蔡森田說,這次的政策方向是將陸生也納入健保,居留時間比照外僑生的6個月,但陸生需全額負擔保費,同時也取消外僑生的4成保費補助,未來有意願納保者,每月需自付1249元(新臺幣,下同)的健保費。 >>詳細
  • 臺灣健保最大問題 是資源濫用
    臺灣立法機構民代近來擬針對「黃安們」提案修改「健保法」,調高海外民眾的健保費率,然而,島內保費級距公平與否、醫療資源便宜導致濫用,這才是臺灣健保制度所面臨最大問題。    健保的公平性    首先要去討論的有2個重點,第1是年輕人繳多用少、年長者繳少用多。
  • 臺"立院"初審通過陸生納健保修正案 每月獲4成補助
    原標題:臺"立院"初審通過陸生納健保修正案 每月獲4成補助   臺灣「立法院衛環委員會」22日表決通過臺灣「健保法」修正草案的初審,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通過三讀,陸生確定納入健保,那麼陸生健保費率將比照外籍生,自付6成保費,剩下的4成保費則是由公家補助,按照原條文計算,6成自付額每月約749元(新臺幣,下同);公家補貼4成每月則約
  • 臺灣一醫師因不滿請款遭「健保」核刪 絕食抗議
    摘要: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宜蘭診所骨科醫師汪立偉3月向「健保署」申報約72萬(新臺幣,下同)款項,卻被核刪兩次僅剩約43萬,虧損約30萬元。昨天下午2時該醫師在「健保署」臺北業務組絕食靜坐抗議,含淚控訴,揚言「沒打算活著回來」。
  • 健保只是臺灣人的健保,別人不能享有
    民進黨主席卓榮泰4日說,任何制度不要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臺灣健保已被世界公認是相當好的制度,如何讓它更完善,可以從公平與安全來考量。而且,新納入的人只有一千人,繳納的費用比支出費用還多,健保是穩賺不賠(這個情報,後文會打臉)。綠媒也來了:危機!「中」配用健保生孩子實際上不僅政治人物加入這場戰鬥,不少媒體也積極扮演角色。小眾綠媒美麗島就批判了一大堆民進黨支持者的特權心態。
  • 臺南市副議長要求全面補助65歲以上老人健保費
    臺南市副議長林炳利18日市政總質詢時,要求市府全面補助全市65歲以上老人健保費,以減輕年長者及照顧者的經濟壓力。不過,市府社會局響應說,全市65歲以上老人有28萬6947人,每月每人健保費以749元(新臺幣,下同)推估,預估1年補助經費近25億元,將嚴重排擠其它社褔措施。
  • 臺中不補助老人健保挨批 市長詭辯"35萬交不起?"
    自今年起,臺中市政府不補助所得稅率5%以下老人健保費,引起基層反彈,臺中市國民黨議員沈佑蓮炮轟臺中市長林佳龍「魚目混珠、混淆視聽」,「如此傲慢對待老人」。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由於臺中市政府從今年開始,取消針對所得稅率5%以下、65歲以上老人補助健保費,在基層引起反彈聲浪。臺中市國民黨議員沈佑蓮指出,很多老人家說,取消補助後,很不好意思跟兒女開口。沈佑蓮稱,「林佳龍市長,這35萬對很多生活困苦的人,是很大的數目,只因為這是前臺中市長胡志強的政績,逢胡必反?」。
  • 川普健保能夠替代歐記健保嗎?
    根據預算和政策重點中心(CBPP)估計,若川普健保生效後,居住在健保成本高的州民眾,將負擔更高的健保成本。購買健保成本和減稅額度的落差,平均超過3,000美元或50%。(成本高的州, 分別是阿拉斯加州,北卡羅來納州,俄克拉何馬拉州,阿拉巴馬州,內布拉斯加州,懷俄明州,西維吉尼亞州,田納西州,亞利桑那州,南達科他州和蒙大拿州。)
  • 健保補破網 莫忘人道初衷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健保修訂呼聲沸沸揚揚,大家都希望健保不要倒,因此社會應該理性探討,不要讓健保改革淹沒在口水中,更不要挑軟柿子吃,針對最弱勢的「依親納保」下手。    依親納保有其人道考慮,卻因多年來被濫用而出現漏洞。有外配在臺灣結婚,拿到身份證就立即離婚,再與原戶籍人士結婚,帶進更多「外人」依親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