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放大陸學生在臺就讀以來,陸生就被排除在臺灣健康保險體系之外。對於陸生的不公平待遇,外界一直呼聲強烈,民進黨遂推動所謂「陸生納保、境外生保費改為全額自付」的健保修正草案。
蔡英文拍板在臺陸生納入健保
2016年10月24日,蔡英文拍板,赴臺大陸學生(陸生)將可納入健康保險,將由民進黨團推動修「法」,讓赴臺就學陸生可比照僑外生納入健保,保費全額自付。修「法」前已在臺僑外生由臺當局補助4成保費不受影響,各機關也可視個案,自行編列經費補助。
臺衛生福利部門官員蔡森田說,這次的政策方向是將陸生也納入健保,居留時間比照外僑生的6個月,但陸生需全額負擔保費,同時也取消外僑生的4成保費補助,未來有意願納保者,每月需自付1249元(新臺幣,下同)的健保費。 >>詳細
陸生納健保需全額自付
臺灣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小月2016年10月27日表示,大陸學生納全民健康保險,保費全額自付,這是很大的優惠。張小月表示,大陸學生比照僑外學生納入健保體系,基於當局資源有限性與社會保險公平性,僑生、外籍生保費應全額自付,但修「法」前,已在臺就讀僑外生權益將不受影響。
張小月表示,陸生與所有境外學生要公平對等,全納健保體系,另一方面因當局財政困難,要考慮財政負擔,保費要學生全額自行負擔。 >>詳細
陸生納健保僅限有學位者
2016年11月3日,臺「行政院長」林全與民進黨「立委」舉行「便當會」,決定通過黨籍「立委」提案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大陸學生納保除了必須全額自付保費外,還限定為「經許可來臺就學的學位生」,至於短期來臺的交換學生或只是來臺修學分而沒有取得學位者,則排除在外。「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稱,短期一學期或一年交換生川流不息,因此決定不納入。 >>詳細
|| 臺規定大陸交換生不納入健保 約1.5萬人被排除在外
陸生健保全自付是最不公平的納保
「每月人均花費不到400元,卻要調整到每月保費1249元」「反對民進黨調漲境外生保費,陸生應比照現行港澳僑外生保費納保!」2017年4月27日,臺灣境外生權益小組與臺灣公共衛生促進會、臺灣護理產業工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等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如果讓境外生全額自付每月繳交1249元的健保費用,堪稱最不公平的納保。
境外生權益小組成員張鬱說,「我們樂見陸生納保,但是若將境外生的保費從現行自付六成的749元改為全額自付的1249元,將相當於月薪87600元受僱者的保費。」境外生是沒有收入的學生,卻要承擔這麼高額的費用。張鬱說,「健保的精神本來應該是高收入高保費,低收入低保費,但如果這樣調整,境外生將是臺灣保費金額最高的群體,違反了健保『量能負擔』的精神。」 >>詳細
國民黨「立委」批:人權倒退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江啟臣2016年12月7日說,蔡英文拍板將陸生納健保,卻把僑外生待遇往下拉。首席副書記長王育敏說,從沒工作的陸生、僑外生等境外生賺健保費是偽善、人權倒退。
王育敏表示,目前臺當局負擔境外生4成健保費是有經精算過,去年僑外生自付額共2億7800萬元,只使用1億3100萬元,健保賺1億4700萬元,顯示讓境外生自付6成健保費,健保是賺錢的。臺當局有這麼丟臉,需要從沒有工作的境外生身上去賺健保費。這是偽善、人權倒退,盼蔡當局不要一意孤行。
在臺陸生批:沒傾聽過我們意見
對於陸生納保一事,不少私校校長認為此善意的政策,認為僑外生和陸生應一視同仁,不應有區別,若當局未來願意補助僑外生和陸生的保費,那更是一項利多。除了校長樂見外,亦有不少陸生認為納保後多一份保障。不過,當局不補助下,陸生每月需負擔新臺幣1,249元的健保費,比商業保險要來的貴,也引發部分陸生反彈,且認為不被尊重。
部分陸生認為,一年僅生病一至兩次,商保其實就很夠用,納保後反而增加開銷,何必做健保的冤大頭。臺灣文化大學盧姓陸生認為,當局在此事上從頭到尾都沒有徵求過陸生意見,最終強制納保並且全額自費,令部分陸生觀感不好。
|| 在臺陸生批綠營健保案充滿算計 如貓哭耗子假慈悲
陸生納保蔡英文當局虛情假意
陸生納保議題,自2011年9月首批學位陸生赴臺就讀後,就時不時會一躍成為臺灣輿論的焦點。
馬英九執政時,臺當局原本要進行相關修「法」,實現讓陸生納入健保,但在民進黨和臺聯黨的強力反對下,此案終究沒能闖關成功。不僅如此,在綠營壓力下,臺灣當局彼時還為陸生專門制定了帶有嚴重歧視的所謂「三限六不」政策。
時過境遷,換成自己上臺執政後,民進黨似乎在此議題上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陸生納保,民進黨從先前「不準」到自己上臺後的「準許」;保費問題,民進黨反對更合理的國民黨版本,堅持自己的版本,民進黨除了意識形態和政治精算外,還有個「面子問題」。 【全文】
與陸生納入臺灣健保一波三折不同,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從2013年9月起,就已經納入了大陸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範圍,與當地的大陸學生享受同樣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有了健保,陸生在臺就學就沒了後顧之憂,這一方案總體來說還是有積極意義。當然,納入健保只是形式,在臺陸生真正需要的是公平的、無差別待遇的交流環境。希望臺灣方面能夠進一步取消涉及陸生權益的歧視性的政策,讓陽光照進狹隘的角落,切實造福兩岸民眾。
臺當局對大陸學生「欲迎還拒」
夾雜了「算計」的善意會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