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在臺學生納臺灣健保等待臺灣立法審議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日前,臺灣行政機構通過草案,將赴臺求學的1000多名大陸學生的在臺狀態從「停留」改為「居留」,以便依法方便大陸學生加入臺灣地區「全民健康保險」。保費和在臺求學外國學生等同,每年繳納近9000塊新臺幣,當局補貼6000元。目前,此法案已經提交臺灣立法機構等待審議通過。

  健保問題始於「三限六不」

  大陸學生加入臺灣的「全民健康保險(以下簡稱『健保』)」其實從開放陸生來臺的第一天就成為現實的議題。

  2008年,馬英九政府上臺之後準備宣布開放陸生來臺修讀學業,民進黨卻堅決反對開放陸生赴臺讀書。在政治的牽扯下,2011年馬英九政府宣布允許陸生赴臺讀書,但必須符合「三限六不」的規定。三限即限制生源,只開放大陸最頂尖的41所高校畢業生來臺讀書;限制數量,每年兩千名為限;限制領域,不開放醫學院和安全科技方面的專業招生。而六不則包括不加分、不影響本地名額、不編列獎學金、不允許打工、不允許考執業證照、不允許就業。在嚴格的三限六不之外,還有差別學費(即公立學校陸生收費按照私立學校最高標準)、不允許參加健保等經濟方面的限制。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政策已經開始鬆動,比如不允許打工的政策,馬政府已經開放陸生可以參加校內打工和擔任大學教授的研究助理,但是這只是行政政策的問題,不需經過立法部門的同意,所以政策變動比較靈活。而健保問題因為涉及到「修法」,需要進入立法部門審議,所以簡單的陸生政策很不幸地淪為政黨惡鬥的議題。

  政策問題淪為政黨惡鬥

  早在今年8月,民進黨籍「立委」、現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愛將吳秉睿就曾經提出「陸生納健保」的構想,但此新聞一出,民進黨中央黨部和臺北黨部就接到了許多抗議電話,甚至揚言下次選舉不投民進黨。在此壓力下,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也有所表示,認為吳的構想民眾感受很差,希望吳能夠跟黨中央同步,「不宜個人躁進」。為此,吳秉睿還專門召開記者會表示道歉。

  經過此事,可以看出民進黨在此問題上還是比較堅決地反對,所以陸生納保的問題也曾一度被國民黨當局擱置,沒有硬性闖關。待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登陸訪問之後,陸生健保議題又被提上桌面,被島內評論界看做既是政策的「修法」探討,也是對民進黨兩岸政策走向的檢驗。因此,和其他政策的討論一樣,陸生健保政策不再僅僅是一個政策的探討,而再次變成了政黨鬥爭的一個議題。

  在臺灣行政機構提出相關法案之後,此議題在島內持續延燒。支持陸生納入健保的媒體和民眾認為,陸生納入健保是出於人權和公平的考量,陸生在臺短則兩年,長則四年,生病受傷在所難免,將陸生納入健保體系,是保障陸生的看病權。而且臺灣除陸生外,外籍學生、港澳學生全都被納入到健保體系之中,學生中唯有陸生被排斥在健保體系之外,出於公平的考量,陸生也應該納入健保。

  但是,反對的聲音也有出現,臺灣疾病管理部門副局長施文儀在自己的個人facebook上,針對陸生納保發表評論,強調陸生並非臺灣「全民」,也沒有繳稅,如果要納入健保,絕對不是現在的保費基準,否則會拖累臺灣的健保財務,造成健保基金的赤字。「過去沒有一分貢獻、沒繳納過一毛稅,與全民有很大差別!」

  針對施文儀的說法,臺灣衛生部門發布新聞稿,認為施文儀雖然是在自己的個人facebook上發表言論,但是已經為行政團隊造成困擾,身為高階官員,被給予書面警告一次。

  而比施文儀說法更嚴重、更荒唐的說法在臺灣媒體也頻頻出現,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登出評論,認為大陸有六十五萬病人需要洗腎,這六十五萬病人中有十萬人以讀書名義來臺洗腎,就會造成臺灣健保的破產,使臺灣健保體系徹底崩潰。

  針對這種看法,臺灣大陸事務管理部門發表新聞稿表示駁斥,新聞稿稱,目前外籍生與僑生均參加全民健康保險,全民健保是基於自助互助精神,以保險方式共同分攤個人及社會的風險,確保共同生活於臺灣社會的每一份子都能獲得醫療的保障,以維護社會安定。陸生納保是出於人道和公平的考量。

  對於針對陸生納保會拖累臺灣健保體系的說法,新聞稿稱,20至24歲的年輕人,每人平均醫療的費用遠低於全體保險對象每人的醫療費用,外籍生與僑生每人平均的醫療費用也低於他們每年自行負擔的保費,未來大陸學生比照外籍學生繳納保費,不會對健保財務造成負擔。也就是說,指責陸生納保會拖累臺灣健保體系的說法並不成立;年輕的陸生納保,對臺灣健保體系的運行不僅不會拖累,反而還會起到好的作用。

  健保法制化是大勢所趨

  目前島內還有著很強烈的反對陸生納保的聲音,主要理由有兩點:第一就是陸生並非臺灣「全民」,所以不能納入臺灣的全民健保;第二就是算經濟帳,認為健保是一種公民福利,陸生並沒有為臺灣貢獻一分,所以不應該享有臺灣的健保福利。

  然而,按照臺灣衛生部門以及大陸事務管理部門的數據,陸生納保佔用臺灣健保資源的說法根本不成立,這筆經濟帳其實和第一條理由一樣,算的都是意識形態的帳。起初,馬政府推動開放大陸遊客赴臺旅行的時候,民進黨就以意識形態的理由堅決反對;然而,陸客來臺幾年之後,臺灣南部民進黨執政的縣市又開始全面檢討自己的政策,希望能夠做好配套設施吸引更多的陸客來臺灣南部遊覽參觀。隨著兩岸交流的加強,陸生健保納入法制化軌道是大勢所趨。

  民進黨一碰到大陸事務首先想到的就是反對,這是一貫的「反中」思維在作祟,然而兩岸交流的大門一旦開啟,就再也關不上。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登陸之後,臺灣民調有50%以上民眾樂見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有所調整,相信隨著兩岸交流的進一步深化,民進黨「反中」、「臺獨」的意識形態會有所變化。(馬軍)

相關焦點

  • 臺灣方面陸委會呼籲儘快將大陸學生納入健保
    新華網臺北11月26日電(記者李寒芳、傅雙琪)臺灣方面陸委會26日發布聲明表示,臺灣行政當局在2012年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已逾3年,攸關大陸學生在臺就學期間之醫療保障,希望各界支持儘早通過,讓在臺陸生能享有學習及生活的友善環境。
  • 在臺就讀大陸學生全額自費納入健保
    自開放大陸學生在臺就讀以來,陸生就被排除在臺灣健康保險體系之外。對於陸生的不公平待遇,外界一直呼聲強烈,民進黨遂推動所謂「陸生納保、境外生保費改為全額自付」的健保修正草案。    張小月表示,大陸學生比照僑外學生納入健保體系,基於當局資源有限性與社會保險公平性,僑生、外籍生保費應全額自付,但修「法」前,已在臺就讀僑外生權益將不受影響。    張小月表示,陸生與所有境外學生要公平對等,全納健保體系,另一方面因當局財政困難,要考慮財政負擔,保費要學生全額自行負擔。 >>詳細
  • 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 還要等多久?
    據臺媒報導,將臺灣高校的大陸學生納入「全民健康保險」的修法提案,近日由於泛綠陣營製造障礙,未能列入「立法院」近期議程,陸生納保案再次遭擱置。而「立法院」預計12月中休會,專家稱此問題可能被留給明年上臺的新領導人處理。臺「教育部長」吳思華對提案再度被擱置「表示遺憾」。目前僑生、外籍生都已有健保,唯獨陸生沒有。
  • 臺媒: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只是遲來的正義
    原標題:臺媒: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只是遲來的正義  臺灣《旺報》27日社評表示:臺灣「立法院」今天將就大陸學生納入全民健保案做最後決定,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表示,朝野若無共識就用表決來通過;民進黨團則表示,將召開黨團大會決定是否支持,據了解,民進黨傾向不反對。
  • 陸生納入健保三年未果 歧視大陸最終耽誤臺灣
    回顧陸生納保進程,早在2012年10月11日,臺灣「行政院會」就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在臺就學的大陸學生納入健保範圍,送交「立法院」審議。兩年後的2014年9月24日,臺「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聯席委員會」才對草案進行初審,但附帶決議要求陸生、外籍生應全額自付健保費,並待「全民健康保險法」配套修正後才施行。
  • 蔡英文拍板讓大陸學生納保 「健保局」被指倒賺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0月25日報導,蔡英文24日主持「執政決策協調會」,將中國大陸學生比照僑外生納入健保。曾屢被民進黨、「臺聯」黨阻撓的陸生納保案終於有了定論。臺「教育部」25日表示,納保對中國大陸學生來說是一種保障,對招生也有益處,高校也紛紛認為,這是一種善意的展現。
  • 大陸在臺學生擔憂多 納入臺灣健保還要等多久?
    大陸在臺學生擔憂多 納入臺灣健保還要等多久?  臺「教育部長」吳思華對提案再度被擱置「表示遺憾」。目前僑生、外籍生都已有健保,唯獨陸生沒有。他說,這對校園和諧產生影響,並呼籲對所有境外生一視同仁。臺灣《旺報》評論稱,陸生納入健保案不應被過度政治思維綁架。
  • 大陸學生參加臺灣島內健保 港媒:遲來的福利
    臺灣「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天聯席初審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可參加島內健保。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這意味著陸生在臺灣看病、治療的費用將明顯降低,減輕了陸生的經濟負擔。在島內求學的外國留學生及僑生都可以參加健保,但臺當局於2011年正式開放陸生赴臺深造後3年,才允許陸生納入當地的健保體系,可謂「遲來的福利」。
  • 陸生納入臺灣健保的無奈:遲來的不公平政策,也算有點意義
    據臺媒消息,地區領導人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表示,有關在臺就讀的中國大陸學生能否加入健保,過去幾年社會有諸多討論,一方面認為醫療屬於人權,基於人道考慮,及境外學生待遇一致性的原則,不應該反對大陸學生納保,但另一方面,政府資源有限,應該優先分配於「本國人」納稅義務人長期居住者,避免造成財政負擔,排擠其他預算支出。
  • 臺陸委會神邏輯:大陸學生納保全額自付是很大優惠
    臺陸委會神邏輯:大陸學生納保全額自付是很大優惠 2016-10-27(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國臺灣網10月27日訊 繼不久前表示,蔡英文讓曾任陳水扁時期「外交部長」的深綠大佬田弘茂出任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是對大陸釋「善意」後,臺灣陸委會負責人張小月今天(27日)再度展現「神邏輯」。她表示,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全民健康保險,保費全額自付,這是很大的優惠。
  • 民進黨阻撓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 馬英九:缺乏民主素養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對「民主」念茲在茲的蔡英文6日表示,陸生納健保不是問題,民進黨會支持,但陸生與其他外籍生待遇應一致,健保補助應結構性檢討,根本性處理,不光是權宜性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條文。目前,外籍生納保,保費自付6成,政府補貼4成。
  • 赴臺陸生將全額自付健保 臺當局年賺1億新臺幣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 在臺就讀的大陸學生盼納入臺灣地區健保(全民健康保險)呼聲不斷,24日陸生納入健保終於拍板定案。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4日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針對大陸學生納保議題,稱基於人道考慮敲定赴臺陸生可以納入健保,但表示在臺當局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僑生」、外生、陸生都要全額自付健保。
  • 臺準許陸生全額自付納健保 國臺辦:望取消歧視政策
    中國臺灣網10月26日訊 針對臺灣當局日前終於敲定未來大陸學生在臺灣可以納入全民健保,但必須要比照「僑生」、外生,全額自付保費一事,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今天表示,希望臺灣方面能夠進一步取消涉及陸生權益的這些歧視性的政策。國臺辦今天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記者提出的陸生被準許納健保相關問題。
  • 臺灣數家民間組織呼籲陸生等境外生健保全自付將是最不公平的納保...
    記者孫立極 攝 人民網臺北4月27日電 (記者孫立極)「每月人均花費不到400元,卻要調整到每月保費1249元」「反對民進黨調漲境外生保費,陸生應比照現行港澳僑外生保費納保!」27日,臺灣境外生權益小組與臺灣公共衛生促進會、臺灣護理產業工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等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如果讓境外生全額自付每月繳交1249元新臺幣(以下均為新臺幣)的健保費用,堪稱最不公平的納保。
  • 臺灣專家談健保40年煉獄 給大陸總額預付哪些啟示
    1995年,臺灣全民健保制度實施後,上述各類保險中的健保部分被合併在全民健保體系下。臺灣勞保、農保和低收入戶保險的實施時間分別是1950年、1985年和1990年。在政策範圍內,這些保險實施綜合保險、醫療全額支付,被保險人不需要自負或部分負擔,保險支付範圍包括門診、住院、中醫、牙醫、居家照護等,承辦單位為臺閩地區勞工保險局。
  • 臺灣健保「包山包海」難包陸生?
    臺灣八仙樂園塵爆的498名傷者中,241人是學生,包括2名大陸學生。臺「衛福部」表示,所有傷者的醫療費用將先由「健保署」墊付,事後再向業者求償。醫療康復費用高,臺灣健保的優勢體現了出來。但對至今仍沒有搭上健保列車的陸生來說,受傷後醫療康復費用如何解決?仍然沒有清晰的答案。
  • 臺灣地區年金及健保制度對大陸地區的啟示
    二、臺灣地區健康保險(醫保)制度(一)保費費率臺灣地區「一代健保」的籌資主要由被保險人、投保單位與各級政府按不同比例分擔的保險費收入,公益彩券、菸品健康福利捐等計提收入構成。為減少制度變革的阻力,「一代健保」延續了原有各類保險以職業進行劃分的做法,將被保險人分為6大類14個細目[2],根據臺灣地區「全民健康保險法」及「全民健康保險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不同類目的被保險人及其眷屬承擔的保險費比率也有所不同, 具體情況參見表2。臺灣全民健保制度通過社會共同籌資、建立風險分擔制度來提高民眾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3]。
  • 臺灣擬將大陸醫院納入全民健保體制
    東南網5月14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衛生署長」楊志良13日在參加WHA前夕透露,開放健保在大陸籤訂境外特約醫院的議題,來不及在第5次「陳江會」中討論,有可能列入第6次「陳江會」討論範圍。楊志良13日晚間說,他先前與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見面,所討論的兩岸衛生議題,除了H1N1新型流感防疫,還包括健保進一步合作,開放大陸醫院納入臺灣健保特約的可行性。
  • 「健保」,風雨飄搖的「臺灣奇蹟」
    人民網記者 孫立極攝   這幾天,臺灣正在討論一部與民眾息息相關的法案「二代健保」——1995年3月,臺灣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自此,「看不起病」在臺灣成為歷史。當然,這個被譽為惠及民眾最廣泛的「臺灣奇蹟」,至今仍存在不少隱患……  有了「健保」  看病便宜方便  這幾天,在臺灣「立法院」,開放大陸學生赴臺讀書成為關注焦點。與之一起討論的,還有「二代健保」——第二代全民健康保險制度。
  • 兩岸聚焦:在臺大陸學生苦等健康保險
    最近,在輿論的呼籲之下,臺灣教育部門提案修法,將大陸學生的身份從「停留」改為「居留」,納入健康保險,也就是說大陸學生將比照現行外籍生及僑生的規定辦理投保,保費由大陸學生負擔六成、臺當局負擔四成。如果臺灣立法部門通過,大陸學生最快年底就可以納入健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