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 在臺就讀的大陸學生盼納入臺灣地區健保(全民健康保險)呼聲不斷,24日陸生納入健保終於拍板定案。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4日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針對大陸學生納保議題,稱基於人道考慮敲定赴臺陸生可以納入健保,但表示在臺當局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僑生」、外生、陸生都要全額自付健保。
在臺陸生納保議題延燒時久,早在2012年10月11日,臺灣「行政院會」就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在臺就學的大陸學生納入健保範圍,送交「立法院」審議。2014年9月24日,臺「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聯席委員會」才對草案進行初審,但附帶決議要求陸生、外生應全額自付健保費,並待「全民健康保險法」配套修正後才施行。
2015年11月27日陸生納保議題再度闖關「立法院」,「臺聯黨」26日舉行記者會率先表達反對態度,「臺聯黨」「立法院」黨團總召賴振昌表示,健保欠費民眾達84.7萬人,扣除有能力卻逾繳、已辦理分期繳納、及其它因素逾繳人數後,確切無能力繳費達6萬多人,但臺當局準備「修法」將大陸學生納入健保,以去年的學生數5,881人計算,就要花掉公庫3,500萬元(新臺幣,下同),稱叫臺灣人「情何以堪」? 「臺聯黨」葉津鈴曾說,陸生納保議題與人權、人道無關,如果臺灣健保沒有補充保費,健保早已破產,如果國民黨企圖闖關,「臺聯黨」反對到底。
2015年12月6日蔡英文首度鬆口表態支持陸生納保,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堅持「修法」拿掉陸生和外生的臺當局補助,改為全額自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曾批評蔡英文玩兩面手法,對兩岸和平毫無幫助。國民黨「修法」的方向是讓陸生比照外生納保,自付6成,當局補助4成;民進黨則堅持,「修法」讓陸生和外生全額自付健保保費。
蔡正元當時表示,以2014年為例,日本從對臺貿易順差賺了217億美元,日本學生已納入健保;臺灣從對大陸貿易順差賺了748億美元,卻不準陸生納保,這是沒有天良的說法,且羞辱陸生,恐怕造成兩岸年輕世代的對立。
前「立委」邱毅也曾批評蔡英文玩兩面手法。民進黨過去在蘇貞昌擔任黨主席時,「立委」吳秉叡曾提議支持陸生納保,後來因辦公室電話被反對者打爆,最終告吹。邱毅表示,其實陸生納保是全球的普世人權價值,只要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把陸生身份的「停留」改為「居留」即可;但民進黨一再杯葛,在蔡英文表態支持後,又堅持要配套措施,根本是詐欺手法。
蔡英文於昨天(24日)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敲定赴臺陸生可以納入健保,但比照「僑生」、外生全額自付健保,臺當局不再補貼費用。據臺「教育部」統計,2016學年新學期共有9327位大陸學位生將可納保。
針對蔡當局拍板通過陸生納健保,國民黨團表示贊同,不過也呼籲蔡當局要針對健保承擔相關風險。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先前外界都在傳陸生納保是用納稅人的錢負擔,過去外籍生自付6成、健保給付4成,但實際上都用不到6成,「除非他們特別會生病」;以2013和2014年來說,「健保局」分別賺近8000萬元。
賴士葆說,一般而言學生年紀輕,6成根本都用不完,「健保局」反而還賺錢。未來無論是外籍生、「僑生」或是陸生,保費都是1249元,都須全額自付。其中陸生部分,每年赴臺平均約9千人,以每月1249元的費用計算,每年費用就達到1.35億元。
臺灣大學教授李茂生分享他早年留學日本時的經歷講到,除了學生保險外,根本無法加入日本的健保制度,因此長達9年他非常注意健康,除了幾次感冒外沒有病痛,就算感冒也只吃成藥沒去看醫師,「現在想起來,真的是好可怕的9年」。
他說,如今臺灣允許陸生加入健保,但臺當局不予以補助,貌似超越了過去的日本,但日本現在允許加保,而且政府一視同仁予以補助。李茂生表示,早就移民到海外的「臺灣人」多於海外赴臺學生仍可享當局補助,人數不多的外來生竟然受到如此的對待。
他指出,臺當局「教育部」所講的國際化等簡直就是說笑。「比起被浪費掉的公帑,花一點小錢,讓外來生能夠安心地在臺灣就讀一事,難道不值得嗎?」「我寧願臺當局把令我賭爛的補充保費拿去援助這些學生,也不願意見到這種差別對待的政策」。(中國臺灣網 盧佳靜)
文章綜合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時報》、《聯合報》、「東森新聞雲」等稿件。